第一辑 棉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80&run=13

棉花是山东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国占有一定地位。30年代初全省棉花种植面积
和产量曾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后来因战争的影响,山东棉花的地位下降。30年代后
期到新中国建立前,面积、产量仅占全国5%左右。新中国建立后,充分发挥有利的自
然条件,扩大棉田,棉花生产有了一定起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贯彻一系列奖励植棉的政策,改进技术,全省棉花迅猛发展。80年代后期,
棉花面积比建国初期增加2倍,总产提高11倍;比建国前历史最高水平年面积增加近2
倍,总产提高7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四分之一。

一、种植历史和分布
(一)种植历史
棉花古称“木棉”、“吉贝”、“吉布”等。山东最早种植的棉花,是原产于印
度次大陆,由南方引入的亚洲棉,国内惯称“中棉”。成书于1313年的《王祯农书》
记述:棉花“其种本南海诸国所产,后福建诸县皆有,近江东、陕右亦多种,滋茂繁
盛,与本土无异,种之则深荷其利”。“虽曰南产,实其适用,则北方多寒,或茧纩
不足,而裘褐之费,此最省便。”“农务助桑麻之用,华夏兼蛮夷之利,将自此始矣。”
1366年(元代至正二十六年)朝廷诏令全国:“凡农户有田五亩至十亩者,必须栽种桑
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按比例加倍……。”
棉花传入山东的确切时间无记载,但据考,13世纪末上海一带棉纺织业蓬勃发展,
对原料的需求激增,此时京杭大运河舟楫往来频繁,植棉业由此北传到山东西部。元
末贾仲名所撰杂剧《荆楚臣重对玉梳记》中,就有东平府柳姓商人装运棉花20载(船),
到松江府(上海一带)出售的情节,可以作为鲁西植棉的佐证:13世纪末山东西部虽已
植棉,但本地棉纺织业还不发达,可有剩余棉花南运,作为江南棉纺织业的原料基地。
山东棉花和棉布的生产在明朝初期已具相当规模。至1371年(明洪武四年)曾用山
东棉布万匹买马。 洪武九年两次自山东运往辽东赏赐驻军棉布三十万匹。至清代,1
8世纪前期《蒲台县志》记载,当地所产土布已“南赴沂水,北往关东。”(蒲台县属
武定府,位于今滨州北镇和小营一带) 当时的棉花都属于亚洲棉种,传入中国亦称中
棉。至清代末期,陆地棉(美棉)引入山东。1897年《农学报》第二期刊载了英国传教
士杜均安著《山东试种洋棉简法》;1900年有美国传教士携少量美棉种子来鲁,分发
给东阿农民试种;1904年,山东农工商务局购入美棉种子分发试种,因棉农不谙种法
而失败;1905年-1909年又陆续从美国购入美棉种子,分发运河和黄河沿岸部分县试种,
获得成功,“收成皆倍于土棉”,且品质好,适合机器纺织,销路大畅,自此美棉逐
步推广。
但是,美棉引入后并未经过区域试验和驯化选育,投入生产后又没有防止退化混
杂的措施,引种成果不能持久巩固。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针对美棉引种和保纯问题,
于1918年在主要产棉省设立一批棉作试验场,其中包括山东临清。嗣后经试验,选出
脱字棉作为黄河流域推广品种。 同时, 又委托东南大学农科和金陵大学农科,拟订
《中美棉育种法大纲》及《棉作纯系育种》两个经典性文件,由各棉作试验场执行。
1926年山东本省又建立齐东棉作育种场。1934年山东省建设厅设棉种繁殖场二处,
承担扩大繁殖原种任务,并与本省美棉运销合作社合作举办动力轧花厂,集中轧花和
保存种子。
另外,日本政府及商号从1918年起,在东至平度、高密,西至张店、邹平的胶济
路沿线, 推广美棉品种金字棉,以发放预贷、签订购销合同的手段,为青岛的6家日
本纱厂提供原料。
(二)棉区分布
1.古代和近代分布:棉花引入山东后,大部地区有分布,以鲁西地区种植集中。
据明代嘉靖年间的《山东通志·田赋·物产》记载:“棉花六府 (注:济南、兖州、
东昌、青州、登州、莱州) 皆有之,东昌尤多”;种植面积及产量“以兖州、东昌两
府为最多”。1534年(嘉靖十二年)全省征收棉花52445斤,其中兖州、东昌、济南3府
均超过14000斤(均为市制),合计占89.3%。据1934年《中国实业志》载,山东省79个
植棉县(无胶东半岛的县),1930年-1932年面积在20万亩以上的有13个县(滨县、蒲台、
菏泽、曹县、单县、堂邑、清平、冠县、高唐、临清、恩县、夏津、禹城) ,面积最
大的曹县超过100万亩,临清、单县、清平、夏津、高唐各为30万亩~60万亩。
2.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分布:据山东省实业厅1949年调查,全省植棉万亩以上的县
76个,除了泰沂蒙山区腹地及胶东山地丘陵之外,几乎都有棉花种植。据1957年全省
农业区划调查, 老棉区有19个县,面积473万亩,占全省面积的47.3%;半老棉区有1
8个县, 面积265万亩,占26.5%;新棉区也有18个县,面积132万亩,占13.2%;其余
13%的面积为植棉5万亩以下的零星种植县。
3.80年代棉花分布:80年代,山东省棉花生产进入历史上最兴旺的高速发展时期。
按自然条件的不同,大体形成以鲁西北和鲁西南为重点的5个分布区域。
(1) 鲁西南棉区:在黄河以南、津浦铁路以西的黄泛平原及山前平原,包括济宁
市、菏泽地区以及泰安、济南市西部地区的22个县(市) ,植棉面积占全省28%左右。
本区大于0℃的积温5000℃左右, 大于15℃的积温3800℃~4000℃,年日照2400小时
~2600小时,年降水680毫米~720毫米,无霜期200天~220天。土壤主要是黄河泛滥
沉积的潮土,也有一小部分山前平原、山前倾斜地、河谷平原、交接洼地的潮褐土、
褐土、潮土、砂姜黑土。
(2) 鲁西北棉区:山东西部黄河以北的鲁西北平原地区,包括德州、聊城两地区
及济南北部共22个县(市) 。植棉面积占全省45%左右。本区大于0℃的积温4900℃~5
000℃,大于15℃的积温3800℃~3850℃,年日照2600小时~2800小时,年降水500毫
米~600毫米,无霜期190天~210天。土壤类型主要为黄泛平原潮土。
(3)鲁北棉区:包括黄河三角洲及小清河两岸共14个县(市)。植棉面积占全省17%
以上。 本区大于0℃的积温4700℃左右,大于15℃的积温3600℃以上,年日照2700小
时左右,年降水550毫米~650毫米,无霜期180天~200天。土壤为黄泛平原的潮土和
滨海盐化潮土。
(4) 鲁东棉区:山东东部胶济铁路沿线及胶莱河以东,包括潍坊市及青岛市的平
度等共10个县(市) 。植棉面积占全省总植棉面积的8%左右。本区大于0℃的积温4400
℃~4600℃,大于15℃的积温3300℃~3600℃,年日照2600小时~2700小时,年降水
650毫米~770毫米,无霜期195天~205天。土壤为褐土、砂姜黑土和滨海盐化潮土。
(5)鲁南棉区:山东南部平原地区包括临沂地区南部及枣庄市共8个县(市、区),
植棉分散。 植棉面积占全省2%左右。本区大于0℃的积温4600℃~4900℃,大于15℃
的积温3700℃~3800℃, 年日照2400小时~2500小时,年降水800毫米左右,无霜期
200天~210天。土壤类型主要为砂姜黑土,有少量褐土、潮土。

二、生产水平
(一)晚清至民国时期
据《山东省志》(1925年) 记载,1911年(清末宣统三年)山东植棉面积190万亩,
棉花总产1748.5万公斤,平均亩产9.2公斤。
民国时期,据1918年-1948年31年的统计资料,全省年平均植棉288.6万亩,亩产
16.3公斤,总产0.47亿公斤。其中各阶段的生产水平如下:
1918年-1936年, 由于美棉品种的传入,机械纺织业的兴起,日本及其在华纱厂
对棉花的大量需求,促进了山东棉产业的发展。1922年全省美棉面积仅占棉田总面积
的0.7%,到1930年已占47%。1918年-1930年,全省棉田面积由226.1万亩发展到606万
亩, 总产由0.36亿公斤增加到1.27亿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1931年-1936年,棉花
生产较为稳定,6年平均每年植棉面积493.3万亩,亩产16.6公斤,总产0.83亿公斤。
抗日战争期间,棉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至1945年,仅剩棉田90.7万亩,总产0.12亿
公斤。
抗战胜利后, 棉花生产也未能发展。1946年-1948年,棉花面积和产量均比抗战
前减少一半以上。1911年-1948年棉花生产统计见表4-13。

1911年-1948年山东省棉花生产统计表
表4-13
┌──┬────┬───┬────┬────┬────┐
│年份│植棉面积│亩产 │总产 │植棉面积│总产量 │
│ │(万亩) │(公斤)│(亿公斤)│占全国% │占全国% │
├──┼────┼───┼────┼────┼────┤
│1911│190.0 │9.2 │0.1749 │… │… │
├──┼────┼───┼────┼────┼────┤
│1918│226.1 │15.9 │0.3595 │… │… │
├──┼────┼───┼────┼────┼────┤
│1919│298.0 │17.5 │0.5215 │9.74 │9.91 │
├──┼────┼───┼────┼────┼────┤
│1920│39.7 │18.5 │0.0734 │1.51 │1.87 │
├──┼────┼───┼────┼────┼────┤
│1921│216.1 │8.0 │0.1725 │8.27 │5.43 │
├──┼────┼───┼────┼────┼────┤
│1922│327.3 │18.0 │0.5880 │10.56 │12.03 │
├──┼────┼───┼────┼────┼────┤
│1923│340.5 │24.0 │0.8120 │12.46 │19.43 │
├──┼────┼───┼────┼────┼────┤
│1924│267.4 │20.0 │0.5485 │10.37 │12.01 │
├──┼────┼───┼────┼────┼────┤
│1925│287.0 │20.5 │0.5825 │11.02 │13.22 │
└──┴────┴───┴────┴────┴────┘

续表
┌──┬────┬───┬────┬────┬────┐
│年份│植棉面积│亩产 │总产 │植棉面积│总产量 │
│ │(万亩) │(公斤)│(亿公斤)│占全国% │占全国% │
├──┼────┼───┼────┼────┼────┤
│1926│304.2 │10.0 │0.3030 │12.01 │8.30 │
├──┼────┼───┼────┼────┼────┤
│1927│293.8 │14.0 │0.4150 │11.49 │10.55 │
├──┼────┼───┼────┼────┼────┤
│1928│307.2 │12.0 │0.3630 │10.39 │7.02 │
├──┼────┼───┼────┼────┼────┤
│1929│392.5 │18.0 │0.7095 │12.57 │16.01 │
├──┼────┼───┼────┼────┼────┤
│1930│606.0 │21.0 │1.2710 │17.41 │24.66 │
├──┼────┼───┼────┼────┼────┤
│1931│738.4 │17.0 │1.2605 │25.21 │33.67 │
├──┼────┼───┼────┼────┼────┤
│1932│633.8 │16.5 │1.0350 │18.45 │21.83 │
├──┼────┼───┼────┼────┼────┤
│1933│496.1 │17.5 │0.8595 │13.24 │15.03 │
├──┼────┼───┼────┼────┼────┤
│1934│508.7 │15.5 │0.7805 │12.24 │11.91 │
├──┼────┼───┼────┼────┼────┤
│1935│166.8 │14.5 │0.2380 │5.14 │5.00 │
├──┼────┼───┼────┼────┼────┤
│1936│416.0 │18.5 │0.7700 │7.77 │9.07 │
├──┼────┼───┼────┼────┼────┤
│1937│323.2 │15.0 │0.4785 │5.31 │7.27 │
├──┼────┼───┼────┼────┼────┤
│1938│156.4 │16.0 │0.2535 │4.46 │5.76 │
├──┼────┼───┼────┼────┼────┤
│1939│97.1 │17.0 │0.1645 │3.58 │4.72 │
├──┼────┼───┼────┼────┼────┤
│1940│93.4 │13.0 │0.1200 │3.06 │3.26 │
├──┼────┼───┼────┼────┼────┤
│1941│177.1 │14.5 │0.2600 │5.33 │6.07 │
├──┼────┼───┼────┼────┼────┤
│1942│232.1 │14.0 │0.3260 │6.58 │6.98 │
├──┼────┼───┼────┼────┼────┤
│1943│163.1 │10.0 │0.1660 │5.50 │4.55 │
├──┼────┼───┼────┼────┼────┤
│1944│148.5 │14.5 │0.2160 │4.89 │5.65 │
├──┼────┼───┼────┼────┼────┤
│1945│90.7 │13.0 │0.1200 │3.41 │4.03 │
├──┼────┼───┼────┼────┼────┤
│1946│182.3 │11.5 │0.2115 │6.35 │5.83 │
├──┼────┼───┼────┼────┼────┤
│1947│199.8 │14.0 │0.2835 │5.26 │5.22 │
├──┼────┼───┼────┼────┼────┤
│1948│217.1 │15.5 │0.3315 │5.86 │6.56 │
└──┴────┴───┴────┴────┴────┘

(二)新中国建立后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棉花生产有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
1.1949年-1952年恢复发展时期: 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棉花收购机
构,国家向农民发放棉花预购定金和必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推广良种,改进栽培技术,
扩大种植面积等,促进了棉花生产的恢复和发展。1952年植棉面积比1949年增加5 2%,
亩产增长33%,总产1.69亿公斤,增长1.09倍。超过了1930年历史最高水平。
2.1953年-1959年稳定发展时期:在农村合作化运动推动下,棉花生产稳定发展,
7年平均植棉1071.4万亩,亩产16.8公斤,总产1.8亿公斤。
3.1960年-1962年下降时期: 由于当时粮食紧缺,重粮轻棉,三年平均植棉面积
比前七年减少39.9%,亩产仅7.6公斤,比前七年降低54.8%,比1949年还低36.7%,总
产比前七年平均减少72.8%。
4.1963年-1979年恢复及徘徊时期:1963年以后17年间与1953年-1959年七年平均
比较, 植棉面积仍减少104万亩,亩产仅增加 3.4公斤,比全国低9公斤,总产增加
1600万公斤。
5.1980年-1984年高速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大力推行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种植业结构,三次上调棉花收购价,制定奖售粮食、化肥政策,
推广新品种鲁棉1号, 促进了棉花生产。1984年,面积、亩产、总产、收购量均创历
史最高水平,面积、总产、收购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并开始原棉出口。
6.1985年-1990年滑坡徘徊时期: 1984年棉花特大丰收,出现了暂时性积压,由
于对棉花产销形势缺乏正确认识而调减过急,棉花收购价格连续两年下调,而农药、
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又大幅度上涨,加之在棉花收购中普遍出现压级压价,种棉经济
效益下降,挫伤了棉农植棉积极性,很快由积压变为供不应求。1987年由于前二年大
减产和大量挖用库存,引起领导重视,棉花价格又开始上调,再加气候条件有利,亩
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达68公斤,总产12.44亿公斤。但1988年-1990年,三年总产、亩
产又逐年下降。这6年平均年植棉面积比1984年少684.3万亩,亩产少10.1公斤,总产
少6.52亿公斤。除1987年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外,其他5年均未完成,并连年挖用库存。
1949年-1990年棉花生产统计见表4-14。

1949年-1990年山东省棉花生产统计表
表4-14
┌──┬────┬───┬────┬────┬────┐
│年份│植棉面积│亩产 │总产量 │植棉面积│总产量 │
│ │(万亩) │(公斤)│(亿公斤)│占全国% │占全国% │
├──┼────┼───┼────┼────┼────┤
│1949│685.3 │12.0 │0.8105 │16.49 │18.25 │
├──┼────┼───┼────┼────┼────┤
│1950│776.7 │13.0 │1.0256 │13.46 │14.81 │
├──┼────┼───┼────┼────┼────┤
│1951│1065.5 │11.5 │1.2351 │12.95 │12.00 │
├──┼────┼───┼────┼────┼────┤
│1952│1045.0 │16.0 │1.6944 │12.49 │13.00 │
├──┼────┼───┼────┼────┼────┤
│1953│955.9 │13.5 │1.3118 │12.30 │11.16 │
├──┼────┼───┼────┼────┼────┤
│1954│927.3 │16.5 │1.5475 │11.32 │14.53 │
├──┼────┼───┼────┼────┼────┤
│1955│1132.5 │18.5 │2.0949 │13.08 │13.80 │
├──┼────┼───┼────┼────┼────┤
│1956│1249.8 │17.5 │2.1724 │13.32 │15.03 │
├──┼────┼───┼────┼────┼────┤
│1957│1160.8 │15.0 │1.7359 │13.40 │10.58 │
└──┴────┴───┴────┴────┴────┘

续表
┌──┬────┬───┬────┬────┬────┐
│年份│植棉面积│亩产 │总产量 │植棉面积│总产量 │
│ │(万亩) │(公斤)│(亿公斤)│占全国% │占全国% │
├──┼────┼───┼────┼────┼────┤
│1958│1060.8 │20.0 │2.1195 │12.73 │10.79 │
├──┼────┼───┼────┼────┼────┤
│1959│1013.0 │16.0 │1.6305 │12.25 │9.54 │
├──┼────┼───┼────┼────┼────┤
│1960│925.1 │8.5 │0.7788 │11.80 │7.33 │
├──┼────┼───┼────┼────┼────┤
│1961│591.1 │5.0 │0.3068 │10.18 │3.84 │
├──┼────┼───┼────┼────┼────┤
│1962│565.6 │7.0 │0.3855 │10.78 │5.14 │
├──┼────┼───┼────┼────┼────┤
│1963│774.0 │11.0 │0.8593 │11.70 │7.16 │
├──┼────┼───┼────┼────┼────┤
│1964│1006.2 │12.0 │1.2099 │13.59 │7.26 │
├──┼────┼───┼────┼────┼────┤
│1965│1024.3 │19.5 │1.9873 │13.65 │9.47 │
├──┼────┼───┼────┼────┼────┤
│1966│1010.7 │20.0 │2.0194 │13.68 │8.64 │
├──┼────┼───┼────┼────┼────┤
│1967│1051.0 │21.0 │2.1815 │13.74 │9.27 │
├──┼────┼───┼────┼────┼────┤
│1968│1044.6 │21.5 │2.2718 │13.97 │9.65 │
├──┼────┼───┼────┼────┼────┤
│1969│1028.4 │23.5 │2.3929 │14.20 │11.51 │
├──┼────┼───┼────┼────┼────┤
│1970│1051.2 │26.0 │2.7322 │14.03 │12.00 │
├──┼────┼───┼────┼────┼────┤
│1971│984.9 │24.5 │2.4264 │13.34 │11.53 │
├──┼────┼───┼────┼────┼────┤
│1972│914.5 │21.5 │1.9610 │12.45 │7.65 │
├──┼────┼───┼────┼────┼────┤
│1973│982.0 │27.0 │2.6285 │13.25 │10.26 │
├──┼────┼───┼────┼────┼────┤
│1974│970.5 │19.5 │1.8979 │12.90 │7.71 │
├──┼────┼───┼────┼────┼────┤
│1975│944.9 │26.0 │2.4142 │12.71 │10.14 │
├──┼────┼───┼────┼────┼────┤
│1976│962.8 │16.5 │1.5836 │13.02 │7.71 │
├──┼────┼───┼────┼────┼────┤
│1977│938.9 │16.0 │1.4875 │12.92 │7.26 │
├──┼────┼───┼────┼────┼────┤
│1978│941.2 │16.5 │1.5411 │12.89 │7.11 │
├──┼────┼───┼────┼────┼────┤
│1979│814.4 │20.5 │1.6681 │12.03 │7.56 │
├──┼────┼───┼────┼────┼────┤
│1980│1105.4 │48.5 │5.3732 │14.98 │19.85 │
├──┼────┼───┼────┼────┼────┤
│1981│1406.4 │48.0 │6.7500 │18.08 │22.74 │
├──┼────┼───┼────┼────┼────┤
│1982│2008.6 │48.0 │9.6000 │22.97 │26.68 │
├──┼────┼───┼────┼────┼────┤
│1983│2250.3 │54.5 │12.2500 │24.69 │26.42 │
├──┼────┼───┼────┼────┼────┤
│1984│2568.6 │67.0 │17.2500 │24.73 │27.56 │
├──┼────┼───┼────┼────┼────┤
│1985│1754.6 │60.5 │10.6230 │22.76 │25.62 │
├──┼────┼───┼────┼────┼────┤
│1986│1515.0 │62.0 │9.4100 │23.45 │25.68 │
├──┼────┼───┼────┼────┼────┤
│1987│1833.3 │68.0 │12.4435 │25.23 │29.31 │
├──┼────┼───┼────┼────┼────┤
│1988│2103.9 │55.0 │11.3700 │25.34 │27.41 │
├──┼────┼───┼────┼────┼────┤
│1989│1984.9 │52.0 │10.2500 │25.43 │27.06 │
├──┼────┼───┼────┼────┼────┤
│1990│2113.8 │49.0 │10.2750 │25.22 │22.79 │
└──┴────┴───┴────┴────┴────┘

三、种和品种
山东的棉花品种先后属于亚洲棉和陆地棉两个种。新中国建立前,长期种植的许
多地方品种均属亚洲棉,产量低,纤维粗短,不能适应机器纺织工业的需要,以后逐
步改种陆地棉。 新中国建立初期,山东种植的品种,90%属于已退化的陆地棉,尚有
10%中棉。 至60年代,全部为建国后引进的陆地棉所取代。80年代,全部换种了省内
和国内自育的陆地棉新品种。40多年来,全省种植的亚洲棉和陆地棉的主要品种如下:
(一)亚洲棉(中棉)
亚洲棉引入中国后通过栽培、选择,形成了很多品种。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的亚洲棉》(1989年版)一书中,列出3 01
个亚洲棉种,其中来源于山东的11个,加上王德彰著《华北的棉花品种》(1957年版)
提到的齐东细绒,共12个品种。这12个品种是:临清的山东小光絮、山东小淤花,惠
民的一窝猴、仓山小棉,济阳的中棉200,临沂的小笨花,聊城地区的对花、西王1号,
单县小紫花,定陶紫茎中棉,临清紫苞紫絮,齐东细绒。其中山东小光絮丰产性较好,
齐东细绒、 惠民一窝猴、仓山小棉、济阳中棉200品质较好,临沂小笨花籽仁的蛋白
质含量高,单县小紫花、定陶紫茎中棉、临清紫苞紫絮籽仁的亚油酸含量高。多数品
种抗枯萎病或耐枯萎病,都感染黄萎病。
(二)陆地棉
陆地棉在世界上种植最广泛。山东省种植的陆地棉,有引进品种、自育品种、抗
病品种、早熟(短季棉)品种以及低酚棉品种等。
1.国外引进品种:
包括建国前引进、 已经退化的金字棉、脱字棉和斯字棉4号,1950年引进的斯字
棉2B和斯字棉5A, 1956年引进的岱字棉15号。其中岱字棉15号在山东种植利用长达2
5年之久,其余品种在50年代后期都已被淘汰。
岱字棉15号是美国的杂交及回交育成品种。1950年引进中国,1955年后由长江下
游推向黄河流域,1956年引入山东。生育期130天~140天,为中熟品种。吐絮畅,衣
分高(38%~41%),品质较好。后期长势旺,抗逆性较强,但感枯黄萎病。
2.国内育成引进山东的品种:
(1)徐州209:江苏省徐州农科所从斯字棉2B中系统选育而成。1962年开始在山东
示范繁殖,主要在鲁东、鲁北棉区推广。中早熟,耐肥水,易早衰,耐黄萎病不抗枯
萎病。
(2) 徐州1818:徐州农科所从徐州209中系统选育而成。区试比对照增产18.5%,
1965年开始在山东省繁殖推广。中早熟,中下部结铃性强,后期易早衰,感枯黄萎病。
(3) 中棉所12号: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84年育成的杂交品种。1987年山东省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 中熟品种,衣分42%左右,品质较好。抗枯萎病,
耐黄萎病。
(4)中棉所17号: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87年育成的复合杂交品种。1990年山东
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中早熟品种,前中期长势强,抗枯萎病,感黄萎
病,宜作麦套春棉利用。
(5)中棉所10号: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从黑山棉的长绒变异株中连续选育而成。
1982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作为麦田夏套推广利用。生育期1 14
天。不抗枯黄萎病。
(6)辽棉9号:辽宁省农科院棉麻研究所杂交育成。80年代中期引入山东。不抗枯
黄萎病。
(7) 中棉所16号: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杂交育成。比对照中棉所10号增产11.9
3%。1990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生育期112天~116天。株型较紧
凑。抗枯萎病。
(8)中棉所13号: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1975年以两个单交种复交育成。1983年引
进山东省高青、齐河试种。1990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认定,在高青县
推广种植。中早熟,纤维品质较好,可纺精梳高支纱。棉籽仁的棉酚含量0.019%,低
于国际卫生标准(0.02%~0.04%) ,平均种仁蛋白质含量48.1%,远高于国内外一般棉
仁蛋白质含量。稍耐枯黄萎病,吐絮较差。
3.省内育成的品种:
(1) 鲁棉1号:1961年山东省棉花研究所用中棉所2号作母本、1195作父本杂交,
经多年选择,1971年又经辐射,于1976年育成。区试平均增产23%。生育期125天。根
系较浅,结铃盛期对肥水要求较高,感枯黄萎病。纤维强力较差。
(2) 鲁棉2号: 山东省棉花研究所杂交育成的品种。 省区试平均比鲁棉1号增产
13.79%。中熟品种,耐干旱,抗倒伏,出苗不好,不孕室铃较多,感枯黄萎病。
(3)鲁棉6号:山东省农科院试验农场由72系(邢台6871×114)中选出的变异单株,
经系统选育而成。 在省区试中比对照鲁棉1号增产13.58%。1984年经山东省品种审定
委员会审定通过。为中熟品种。不孕籽较多,感枯黄萎病。
(4)鲁棉9号: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杂交育成的品种。1990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委员会通过审定。为中早熟品种。铃期较短,抗枯萎病,感黄萎病,宜作麦套春棉利
用。
(5)鲁棉10号: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杂交育成的品种,比对照中棉所10号增产10%。
1990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生育期114天~118天,生产潜力较大,
抗枯萎病,感黄萎病。
(6) 鲁抗1号:潍坊地区农科所与高密县康庄棉花原种场协作,从陕棉4号中系统
选育而成。在省区试中比对照陕401增产43.7%,1982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认定推广。为中晚熟品种。高抗枯萎病,不抗黄萎病。1980年确定在潍坊地区的枯萎
病区推广。
(7)高密933:从岱字棉15号中系统选育而成。区域试验比对照增产17.5%~22.6%。
中早熟,纤维比较粗短。
(三)品种更新历程
新中国建立以来,全省先后进行了五次品种更新。
第一次是1950年从美国引进斯字棉2B和斯字棉5A种子各100万磅, 分配到高密、
滨县、惠民、齐东、昌乐、华山、莒县、蒙阴8个繁殖场及连镇、高密、滨县、华山、
临邑5处轧花厂进行繁殖保纯, 当年种植231万亩,至1954年已达到种植面积的80%,
一般比当地品种增产30%。
第二次是1955年开始引进美国岱字棉15号试种,1956年从江苏省调入该品种种子
2500万公斤, 至1959年全省普及,占良种面积 97.3%。此后直至1979年20多年间,
虽也有高密933、徐州209、徐州1818、陕棉721(抗枯萎病) 等品种用于生产,但岱字
棉15号一直是当家品种。
第三次是1979年开始推广省内育成的鲁棉1号,当年面积仅120万亩,至1980年即
达到868万亩,占棉田82%,除枯萎病区外,基本上取代了岱字棉15号。
第四次是推广1983年育成的鲁棉6号,解决了鲁棉1号纤维强力差,品级不符的问
题。1985年即达到391.75万亩,1986年达1089.5万亩,占棉田71.9%。
第五次是针对枯萎病蔓延的问题,1985年开始推广抗病品种中棉所12号。1990年
达到845.53万亩,成为春播棉花当家品种。

四、栽培技术的演进
(一)种植制度
山东历史上属于一熟棉区,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生产条件的变化和增加复种指数
的要求,50年代开始进行麦棉两熟栽培试验与研究,70年代出现了棉麦双增产的典型,
进入80年代棉麦间套面积不断扩大,棉菜、棉瓜、棉豆等间套形式也相继出现。
1.棉麦套种:推行棉麦套种是山东扩大棉田生产、解决粮棉争地矛盾,进行种植
制度改革的重要而有成效的措施。 1982年-1990年,全省累计推广棉麦两熟面积4412
万亩,年均49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24%。其中1990年棉麦两熟面积达到1020万亩,占
棉田面积的45.8%。
(1)麦套春棉:主要有3-2式(3行小麦,2行棉花,1.5米一带)、4-2式(4行小麦,
2行棉花,1.7米一带) 和3-1式(3行小麦,1行棉花,1米一带)。由麦行直播发展为育
苗套栽和地膜覆盖。
(2) 麦套夏棉:品种由不抗病的中棉所10号为主,发展为抗病丰产的中棉所16号
为主; 套种方式由2-1式3-1式和“麦棉塞”发展为2-1式为主;配合适时播种和以浇
水防旱为重点的麦收前后田间管理。
2.棉蒜间套:80年代初,临沂地区开始进行棉蒜间套试验,1984年示范推广。间
套方式有两种:一是90厘米一带,4行蒜、1行棉;二是110厘米一带,5行蒜、1行棉。
大蒜在10月中旬播种, 6月初收获;棉花4月初育苗,5月中旬移栽,棉蒜共生期15天
~20天。
3.棉瓜间套:1982年昌乐县开始试验西瓜与棉花间套,80年代中期全省推广应用。
西瓜为双膜覆盖,棉花为育苗移栽。
4.其他尚有棉菜、棉豆、棉果等间作套种。
(二)栽培措施
1.常规栽培:
(1) 整地造墒:建国初期,总结推广了以加深冬耕、顶凌耙地、耙透耢平等保墒
为主的措施。70年代后,随着引黄工程和机井建设,逐步发展为保墒与浇水造墒相结
合。1980年全省棉田造墒面积占到40%,80年代末达80%左右。
(2) 施肥:棉田施肥历来以基肥为主,主要是农家肥,有的配以饼肥。50年代-6
0年代,亩施粗肥1000公斤~1500公斤。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棉田施肥量明显增多。
1984年,棉田平均亩施农家肥4000公斤左右,之后又有所下降。1990年全省统计,平
均亩施农家肥2300公斤。 50年代初,棉田很少追施化肥。50年代后期,亩施化肥7公
斤左右,之后逐渐增多。1984年,一般亩施标准氮肥30公斤~50公斤、磷肥40公斤左
右。而后又有所下降。1990年统计,全省有75%的棉田亩基施氮肥21公斤,有73%的棉
田亩基施磷肥34公斤, 有39%的棉田亩基施饼肥25公斤。追肥,平均亩施氮肥35公斤
~50公斤,分蕾期和花铃期两次追施,以花铃肥为主。自80年代中期,全省试验推广
配方施肥技术,1990年棉田配方施肥达600多万亩。
(3) 种子处理:50年代推广粒选、晒种,“三开一凉”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60
年代改用“五西合剂”、“五赛合剂”代替西力生和赛力散拌种防病;推广“3911”
拌种, 防治地下害虫和苗蚜。70年代推广硫酸脱绒和“402”浸种防病。80年代,又
推广呋喃丹拌种防虫和多菌灵胶悬剂浸种防病。1990年全省进行药剂处理种子的棉田
1266万亩,占当年植棉面积的56.9%。
(4)播种:传统习惯在“谷雨”至“小满”播种。50年代中期,推行地表下5厘米
日平均地温基本稳定在12℃开始播种, 霜前播种,霜后出苗。70年代中期推行5厘米
地温稳定通过14℃播种,播种方法有点播和条播;抗旱播种有深播浅盖、借墒播种、
点播捂墩以及“水种包包”等。播种和留苗密度,50年代初多为等行距,株距大,全
省平均每亩2000株左右。50年代中期学习苏联经验,推广密植,缩小株距,增加密度,
逐步达到每亩3000株~4000株。70年代中期针对棉田地力瘠薄,推广小株密植,但很
快又恢复到常规密度。80年代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生产水平的稳定提高,全省
密度也基本稳定,水肥条件好的高产棉田,每亩为2500株~3000株,一般肥力棉田为
3000株~3500株,地力较薄棉田为4000株~5000株,夏棉多为5000株~6000株。
(5)田间管理:
①查补苗与间定苗:50年代初,一般不查补苗,3~4片真叶仍不定苗。自50年代
中期起,对漏播、断垄、露籽、浅播、过深等处插上标记,及时补救,出苗后仍有缺
苗的,进行移苗补栽,出苗7成开始间苗,1~2片真叶时定苗。
②中耕:50年代初期,棉田中耕粗而浅,一般深3~4厘米,以后要求细、深、匀,
一般达10多次,最深10厘米以上。80年代发展为简而适宜,即根据土壤板结状况、降
雨情况和杂草情况确定次数,主要强调中耕松土质量,并结合横锄和培土。
③灌溉: 50年代至60年代,棉田多不灌溉。70年代起,棉田灌溉逐步扩大。198
0年棉花生育期,浇水面积150多万亩。到80年代末,生育期浇水600万亩以上。
④整枝:传统习惯打顶偏晚,有“立了秋,大把揪”之说。60年代后,逐步发展
为“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到时看长势”的因枝、因时、因长势的打顶技术。一
般春棉在“大暑”节前后,麦套春棉在7月15-20日打顶,其余整枝措施仍旧沿用。
⑤雹灾后的管理技术:山东省每年遭受雹灾棉田不少于240万亩,成灾面积100万
亩左右。棉区冰雹主要分布在潍坊、德州、聊城、菏泽等市地;降雹时间主要集中在
5月-7月, 以6月出现机率最大。雹灾后补救办法:7月上旬以前受雹灾的,只要棉花
还留有生长点,棉茎皮层未被砸烂的,及时松土增温,促进转化,灾后5天~7天追肥,
注意防虫;对多头丛生无顶芯的,在主茎上部留1~2个大芽代替顶心;有顶芯的,去
掉营养枝、赘芽,保顶芯,这些措施都胜过重新翻种。苗期被砸成光杆断头和幼茎皮
层破裂,则抓紧重种。7月中旬后受灾严重的,在死株缺苗处点种其它作物。
2.新技术应用:
(1)棉花“丰产沟”:6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一般增产10%以上,当时每年挖丰产
沟300万亩左右。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水肥条件的改善,丰产沟的面积逐年减少。
(2) 营养钵育苗移栽:50年代后期开始试验示范。70年代随着农用塑料薄膜的发
展和应用技术的提高,育苗移栽逐年扩大,1983年达到464.7万亩,占20.7%,之后又
有缩减。自80年代后期,由于麦棉两熟面积的扩大,育苗移栽面积又有回升。1990年
为471万亩,占22.3%。
(3) 地膜覆盖技术:山东省棉花盖膜从1981年开始,先在惠民、邹平两个县进行
试验, 1982年进行多点示范,至1984年达到278万亩,主要分布在惠民、东营、潍坊
三市地。 之后,由于植棉面积下降,覆盖面积相应减少,每年大体稳定在100万亩以
上。 1990年由于麦棉两熟面积的发展,覆膜面积又有增加,达到313万亩,占当年棉
田面积的14%。
(4) 化学调节剂施用技术:山东省用于棉花的化学调节剂主要有矮壮素、乙烯利
和缩节安(助壮素)等。矮壮素应用较早,在60年代末开始试验推广。由于其抑制生长
作用强,使用不安全,推广面积不大。80年代初试用安全性能好的缩节安(助壮素),
推广较快,1984年达到838万亩,占植棉面积的33.8%。80年代末又有新发展,每年应
用面积都在1000万亩以上, 占棉田面积的60%~70%。乙烯利,从1976年进行试验,1
982年全省推广应用199.6万亩,近几年应用面积有所减少,在晚发晚熟棉田上仍有应
用。
3.盐碱地植棉:
全省盐碱地棉田占有较大比重,主要分布在黄泛平原和鲁北滨海地区。50年代防
盐保苗措施主要是兴修沟洫畦田,早耕不耙,晒垡养坷垃,以及围堰平种,蓄淡压碱,
翻淤压碱等措施。50年代末,由于在平原大引、大蓄、大灌,盐碱地面积迅速发展。
60年代初期,在采取水利措施改良的同时,在棉区推广了曹县苗庄的开沟躲盐经验,
即从播种前到进入雨季后,先后采取“起碱拔毒、开沟引碱、沟底点种、双株留苗、
扒碱围肥、 浇水扎锄、松垄平沟、阳土还家”八道工序,有效地提高了保苗率。7 0
年代中期又推行“三大一集中”(开大沟、培大埂、浇大水、沟底集中施肥)的经验。
80年代增施有机肥和地膜覆盖措施,起到了抑盐的作用。同时随着引黄放淤面积的扩
大,至1990年,沿黄棉区251万亩沙碱地得到改良。
(三)病虫害防治
1.虫害:山东省棉田害虫有73种,经常危害的有20多种,其中以棉蚜、棉铃虫危
害最重,棉蓟马、黄地老虎发生也较普遍,棉盲蝽象、棉红蜘蛛在局部地区也能造成
一定危害。进入80年代后,苗蚜有所减轻,伏蚜仍有很大威胁,棉铃虫有加重趋势。
建国前,对棉花害虫主要以人工防治为主。建国后的防治技术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1949年-1953年以植物农药和无机物农药防治为主, 如采用棉油乳剂、烟叶石灰水、
石灰硫磺合剂等。 1954年-1974年以有机化学农药防治为主, 主要用六六六、DDT、
1605、1059等。长期使用单一化学农药,盲目增加施药次数和浓度,导致棉蚜、棉铃
虫产生抗药性。 据1965年-1971年测定,棉蚜对1059的抗性增长45倍,棉铃虫对滴滴
涕抗性增长136倍。 1975年以后,逐步进入综合防治时期,包括四个环节:第一,播
前冬耕冬灌,铲除杂草,压低虫口基数;播种时隐蔽施药,种植油菜诱集天敌带,控
制蚜虫为害。第二,苗期涂茎灭蚜,保护天敌,用毒土毒饵,杀灭地老虎。第三,蕾
铃期喷施高效农药兼治伏蚜和1、2代棉铃虫,以及杨树枝或玉米诱集带诱杀棉铃虫。
第四,后期以棉田第三代棉铃虫为防治重点,阴雨年份注意防治小造桥虫。
2.病害:
(1) 苗病: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茎枯病等。50年代除晒种、温汤浸
种外,还用西力生、赛力散拌种;60年代推广五西合剂或五赛合剂拌种闷种;70年代
停用汞制剂,改用402浸种;80年代并用40%拌种双粉剂或五多合剂。
(2) 铃病:棉花铃病以炭疽、红腐、轮纹斑病为主,多雨年份易发,采用农业措
施。
(3) 棉花枯黄萎病:山东省1952年首先在高密县仁和乡东辛庄发现黄萎病,1956
年又在临清市发现。1962年首次在高密县康庄棉花原种场发现枯萎病。由于60年代植
物检疫工作处于低谷,以及60年代前期和70年代棉花种子大调大运,促使棉花枯、黄
萎病蔓延。据1976年全省普查,81个植棉县已有74个县发生枯萎病,发病面积75.8万
亩,其中绝产8.5万亩;43个县发生黄萎病2.87万亩。1982年枯萎病216.2万亩,黄萎
病21.3万亩, 两病混生75.9万亩,合计 313.45万亩,占普查面积的16.6%。至19
87年, 有46%棉田发病,减产皮棉近5000万公斤。自70年代中期,先后推广抗枯萎病
品种协作1号、 86-1、鲁抗1号、中棉所12号等。到1990年全省种植中棉所12号845万
亩,占抗病品种的66%。对黄萎病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
(四)技术开发和优质棉基地建设
80年代,山东省棉花生产以综合技术开发和优质棉基地建设为主干,取得显著经
济效益。
1. 综合技术开发:1985年-1987年,省科委下达给省农业厅 《经济作物两熟制
开发试验》攻关项目。其中麦棉两熟三年净开发158.99万亩,总结出一套栽培技术向
全省推广。1989年利用省长基金,由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主持的40万亩棉花高产 (10
0公斤) 开发,时间三年,在聊城地区进行,至1990年累计开发83.6万亩。1987年-19
88年农牧渔业部和山东省先后设立120万亩棉花丰收计划项目, 自1987年-1990年共7
个项目, 800万亩次,落实到62个县市,实际开发847.58万亩次,共增产皮棉9594.4
7万公斤,带动了面上的生产。
2.优质棉基地建设:由农业部主持组织,自1985年开始,分期分批在主要产棉县
市开展优质棉基地县建设。至1990年,山东先后安排了24个优质棉的生产基地县(市),
即:陵县、平原、夏津、聊城、临清、齐河、禹城、冠县、高唐、惠民、邹平、高密、
汶上、曹县、郓城、巨野、滨州、商河、茌平、莘县、无棣、宁津、高青、平度。同
时建立了22个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扶持6个科研教育单位为优质棉基地建设开展技术
服务,总投资7933万元,主要进行良种繁育、良种棉加工和技术推广三大服务体系建
设。 据1989年17个优质棉基地县统计, 植棉面积和总产分别比1985年增长18.8%和
17.4%,原棉品级比1985年高0.5以上,衣分高2个百分点。

五、经销加工
在历史上,山东的棉花购销是由私人花行经营。新中国建立前,解放区的棉花主
要由人民政府贸易部门收购经营,解放区以外地区为私营棉商收购经营。建国后,棉
花收购、加工、销售均由国家委托各级供销社统一管理。
(一)收购政策
1.预购:自1950年起,国家对农民实行预购政策,先付预购定金。建国初期的预
购定金一般不超过预购总值的10%。 1953年停止预购,1954年恢复预购,1961年-196
2年又因经济困难停止预购, 1963年恢复。1964年预购定金调整为20%~25%,1970年
又统一执行15%。1984年后棉花供过于求,又停发预购定金。
2. 统购:1954年9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规定
除农民自留棉外,全部由国家统购;同时还发布了《关于实行棉布计划收购和计划供
应的命令》 ,凭布票供应棉布等。山东省规定,棉农自留棉1956年每人为1.5公斤,
1957年改为1.25公斤。1959年改为0.75公斤,1960年又降为0.25公斤。1983年全国取
消了已实行29年的布票,棉纺织品改为敞开供应。
3.合同定购:1985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
项政策》的决定,取消了棉花统购,实行合同定购,中央分配给山东省的合同定购任
务是11亿公斤, 对定购外和7级以下的棉花,允许农民上市自销,允许用棉单位在农
村直接选购棉花。 同年9月国务院又批转商业部文件规定,将自由选购改为“有计划
的选购”,工业部门不能直接向棉花生产者购棉。由于连续两年棉花总产大幅度下降,
供需矛盾突出,1987年商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下文,把棉花供应列入国家
指令性计划管理,关闭已开放的棉花市场。1989年国务院决定实行棉花调出、调入包
干,超过国家预购任务部分三七分成,即上交国家30%,省留70%。山东省包干收购基
数11亿公斤,其中国家调出5.75亿公斤(包括出口1.5亿公斤) 。省内规定超购部分实
行四六分成,省调40%(含中央的30%),市地分成60%。
4.价格:
(1)收购价格:1949年-1953年,棉花收购价格以市场小米价格折算。由1949年开
始2公斤小米换1公斤籽棉,逐步提高到1952年1公斤标准级皮棉换8公斤~9公斤小米。
1953年实行季节差价,1公斤皮棉换6.75公斤~8公斤小米。1954年以后至1971年的17
年间, 棉花价格基本上没有变化,1971年每公斤标准级皮棉1.6元。1972年,国家实
行新的棉花价格等级检验标准, 每50公斤标准级皮辊棉收购价由89元提高到 1
04.74元,1978年又提高到115.24元(山东省由103.5元提高到115元) 。1979年又统一
提价15%,北方棉区并外加5%的补贴,山东由115元提高到138.25元。1980年全国棉花
价格又由132.76元调整为146.08元。山东实际上是由132.5元提高到145.8元,至90年
代初未动。
(2) 收购加价:70年代后期实行加价收购,有超基数加价和比例加价两种方式。
1979年-1982年, 山东省实行超基数加价,国务院核定山东省包购基数1.37亿公斤,
超基数部分加价30%收购。 1983年又改为比例加价,按“倒三七”比例加价,即收购
总量的30%平价, 其余70%加价30%,加上北方棉区5%的价外补贴,每50公斤标准级皮
辊棉收购价为183.71元。1984年全国统一规定,北方按“倒二八”,南方按“正四六”
加价,取消北方5%的价外补贴,山东省每50公斤标准级皮辊棉为180.79元。1985年比
例加价又降为“倒三七” ,每50公斤为176.42元。1986年又降为“倒四六”,每5 0
公斤为172.04元。1987年又调改为“倒三七”。1988年,除执行上年的收购价外,每
50公斤标准皮棉再增加20元生产扶持费, 收购价提高到211.42元, 1989年又提高到
236.42元。1990年又提价26.89%,每50公斤标准皮棉300元。
5.奖售:50年代开始,国家即对棉农口粮、化肥供应有优惠规定,80年代又增加
了柴油、农药奖售。
(1) 粮食奖励:1955年规定,棉农预售皮棉50公斤,增加供应小麦30公斤,1961
年改为奖售粮食17.5公斤, 1963年降到7.5公斤。196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棉农每人
每天口粮指标不能低于7、8、9两(350克~450克) 的标准。1963年又规定,对棉农基
本口粮采取“双二、三、四,保七、八、九”,即平均每人交售20市斤皮棉,植棉面
积占耕地20%以上的生产队,保证人均每天7两(350克) 口粮,依次类推。1977年省政
府规定棉农口粮标准: 以核算单位计算,棉田面积占耕地20%以上,人均售棉10公斤
以上,保证口粮180公斤以上;完成棉花征购任务,口粮不足180公斤的,不征购粮食,
低于180公斤的部分由国家补足;完不成征购任务的,棉农口粮由国家补到165公斤。
1979年实行“粮棉挂钩”政策,以核算单位(生产队) 计算,人均交售皮棉5公斤的,
保证口粮182.5公斤;交售10公斤的,保证口粮190公斤;人均售棉超过10公斤的,每
超售0.5公斤皮棉, 增2公斤粮食或1公斤化肥,自产粮食不足标准的,由国家补给。
1984年棉花大丰收,1985年取消了奖售粮。自1988年至1990年,国务院、省政府规定
调棉奖粮政策,即调往省外及省内调拨的棉花,每公斤皮棉补贴给调出县粮食议价转
平价的差价0.128元,调往省外由中央财政负担,省内调拨由用棉单位负担。
(2) 奖售化肥、柴油、农药:50年代初,根据预购合同,供应一部分棉农所需要
的化肥、 煤炭、食盐等。1962年省供销社规定,每交售100公斤皮棉,奖售化肥50公
斤,1963年增加到70公斤,1967年又降到40公斤。1978年国务院决定提高棉花奖售化
肥标准,即每50公斤皮辊棉奖售40公斤化肥,锯齿棉奖售42公斤。1982年开始,国家
规定交售斤棉奖售斤肥。 1986年-1987年降为交售50公斤皮棉奖售20公斤化肥,1988
年又提高到35公斤。1990年省政府规定另外增加10公斤地产小化肥。1988年国家规定,
每交售50公斤皮棉奖售2.5公斤柴油,1990年省政府规定再增供1.5公斤柴油;同时每
种一亩棉花奖售给0.5公斤平价农药。
6.其他政策:
(1) 油、饼、皮返还: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规定,交售皮棉的同时按棉油
统购任务交售棉油;卖籽棉的,国家扣除统购任务的棉油,其余棉油和大部分棉饼、
棉皮返还生产队。1963年,国务院进一步规定,所产棉籽,生产队按规定留下种子外,
其余由国家统购60%,返还40%;统购部分榨油后的饼、皮也返还。1979年由收购籽棉
计价改为皮棉计价后,供销社代棉农加工皮棉,所产棉籽或饼、皮、油全部返还。
(2) 征收棉花生产技术改进费:1980年农业部、纺织工业部、财政部、供销合作
总社联合下发了《关于征收棉花生产技术改进费的通知》,规定从1980年新棉上市起,
对使用纺棉单位征收棉花生产技术改进费,细绒棉四级以上,每担(50公斤) 征收0.3
元,长绒棉0.4元。棉改费由县棉花经营部门代收,按照省地县3、2、5分成比例,交
给农业部门,用于棉花生产技术的改进。
(二)收购检验
棉花收购检验工作,1959年以前由纺织工业部门负责进行,1959年交归棉花经营
部门至今。棉花检验项目,1972年前主要检验品级、长度、水分、杂质及籽棉衣分等
5个项目,1972年又规定成熟系数、强力、加工质量等参考指标。
棉花收购检验方法,建国初期基本上由检验人员凭感官检验。到50年代末,开始
推行水分电测器、小轧花机、长度分析机、杂质分析机等进行测试。1972年逐步在全
省推行“一试五定”,即试轧定衣分、实物标准定品级、手扯尺量定长度、水分电测
器定水分、估验与机验结合定杂质。
(三)经销与出口
1.收购:1950年开始由花纱布公司办理棉花收购、加工、调、存和棉布收购供应
业务,私人市场也同时存在。1954年取消了私商经营棉花,国家实行统购统销,由供
销合作社主管。1957年国家又规定,棉短绒也实行统购统销。以后的30多年,虽由于
机构变化,归属不同,但棉花收购整套业务是稳定发展的。到1990年,全省已有市地
级供销社棉麻公司13个, 县市级棉麻公司82个,下设收购点1300多个,棉油加工厂3
00多个,年加工能力17亿公斤以上。
2. 销售:1974年以前的26年间,全省年平均有纺锭67.6万枚,需纺棉1.4亿公斤
左右, 基本上是自产自用。1975年-1979年,全省纺锭由101万枚增加到122万枚,需
纺棉2亿公斤, 但自产棉收购量不足1.5亿公斤,1976年-1979年平均年调入原棉1.22
亿公斤, 其中进口1.03亿公斤。1980年-1990年11年间,前5年棉花产大于销,5年累
计调出19.6亿公斤。 到1985年底,全省库存原棉19亿公斤,调往全国25个省市。后6
年, 除1987年外,均未完成任务。到1989年全省除完成调出包干任务外,仅剩2.5亿
公斤左右,只能保150万纺锭用棉,远不能满足本省402万计划内纱锭的需要。
3.出口:20世纪初山东推广种植陆地棉以后,除供本省纱厂和运往他省外,已始
有出口。 1911年输往日本200万公斤。1916年-1934年输往日本达21596.7万公斤,平
均每年2399.6万公斤。日军侵占山东后,棉花生产急骤下降。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棉
花生产的恢复发展,棉花又有少量出口。1983年出口659万公斤,换汇721万美元,占
当年全国棉花出口总量的9.7%。1986年出口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达2.48亿公斤,换汇
2.2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出口总量的32%。1983年-1987年,累计出口棉花5亿公斤,年
均1亿公斤,共换汇5亿多美元。其中出口最多的1986年达2.47亿公斤。1988年以后,
由于棉花减产, 年出口量降至1亿公斤左右,并又开始进口棉花。山东省1952年-199
0年棉花调出调入供需情况见表4-15。

1952年-1990年山东省棉花供应调拨统计表
表4-15
单位:万公斤
┌──┬─────────────────┬───┬───┐
│年份│供应 │调出 │调入 │
│ ├────┬────┬───┬───┤ │ │
│ │合计 │纱用棉 │絮用棉│出口 │ │ │
├──┼────┼────┼───┼───┼───┼───┤
│1952│6877.5 │6281.5 │596.0 │- │3609.0│4543.5│
├──┼────┼────┼───┼───┼───┼───┤
│1953│7788.5 │7258.0 │530.5 │- │3321.5│3499.5│
├──┼────┼────┼───┼───┼───┼───┤
│1954│9488.0 │7697.5 │818.0 │972.5 │3312.5│1657.0│
├──┼────┼────┼───┼───┼───┼───┤
│1955│8405.5 │5666.0 │1135.0│1604.5│5251.0│472.5 │
├──┼────┼────┼───┼───┼───┼───┤
│1956│10739.0 │7302.5 │1196.0│2240.5│5719.0│257.5 │
├──┼────┼────┼───┼───┼───┼───┤
│1957│11970.0 │9450.0 │1160.0│1360.0│3115.0│270.5 │
├──┼────┼────┼───┼───┼───┼───┤
│1958│16385.5 │13270.5 │1000.0│2025.0│7363.0│678.5 │
├──┼────┼────┼───┼───┼───┼───┤
│1959│11703.0 │7950.0 │1042.5│2500.0│3418.0│763.5 │
├──┼────┼────┼───┼───┼───┼───┤
│1960│6375.5 │4725.0 │941.5 │585.0 │423.5 │755.5 │
├──┼────┼────┼───┼───┼───┼───┤
│1961│2335.5 │2300.0 │- │- │- │443.5 │
├──┼────┼────┼───┼───┼───┼───┤
│1962│3909.5 │3482.0 │373.0 │- │52.5 │753.5 │
├──┼────┼────┼───┼───┼───┼───┤
│1963│5331.5 │4898.0 │406.5 │- │1530.0│1489.5│
├──┼────┼────┼───┼───┼───┼───┤
│1964│9100.0 │7890.5 │733.5 │208.5 │2253.5│2557.5│
├──┼────┼────┼───┼───┼───┼───┤
│1965│11751.0 │9986.5 │1011.5│366.5 │7058.0│2050.0│
├──┼────┼────┼───┼───┼───┼───┤
│1966│14856.0 │12618.0 │931.5 │961.5 │4591.5│3375.0│
├──┼────┼────┼───┼───┼───┼───┤
│1967│16255.5 │13868.0 │1021.0│1051.5│1980.0│1848.5│
├──┼────┼────┼───┼───┼───┼───┤
│1968│16370.5 │14617.5 │802.5 │634.0 │2189.5│2623.0│
├──┼────┼────┼───┼───┼───┼───┤
│1969│17100.0 │15019.0 │968.5 │525.0 │6492.5│1098.0│
├──┼────┼────┼───┼───┼───┼───┤
│1970│18847.5 │15925.0 │816.0 │1583.0│5759.5│704.0 │
├──┼────┼────┼───┼───┼───┼───┤
│1971│18938.0 │15708.5 │802.0 │1701.0│5959.0│464.0 │
├──┼────┼────┼───┼───┼───┼───┤
│1972│17405.5 │14718.0 │1015.5│1482.0│4398.5│313.0 │
└──┴────┴────┴───┴───┴───┴───┘

续表
┌──┬──────────────────┬────┬───┐
│年份│供应 │调出 │调入 │
│ ├────┬────┬───┬────┤ │ │
│ │合计 │纱用棉 │絮用棉│出口 │ │ │
├──┼────┼────┼───┼────┼────┼───┤
│1973│12562.5 │9047.0 │1192.5│1554.0 │11662.5 │125.0 │
├──┼────┼────┼───┼────┼────┼───┤
│1974│17030.0 │12930.5 │1544.0│2460.0 │6126.0 │977.0 │
├──┼────┼────┼───┼────┼────┼───┤
│1975│22058.5 │18036.0 │1373.5│2484.5 │5365.0 │539.5 │
├──┼────┼────┼───┼────┼────┼───┤
│1976│21436.0 │19236.0 │1481.5│510.0 │1799.5 │3722.0│
├──┼────┼────┼───┼────┼────┼───┤
│1977│22226.0 │20305.0 │1305.5│463.0 │3097.0 │2564.0│
├──┼────┼────┼───┼────┼────┼───┤
│1978│20518.0 │18270.5 │1476.5│565.0 │7695.0 │1321.0│
├──┼────┼────┼───┼────┼────┼───┤
│1979│21912.5 │19906.0 │1602.0│292.0 │7952.0 │658.0 │
├──┼────┼────┼───┼────┼────┼───┤
│1980│25232.0 │21167.0 │1642.0│61.0 │36610.0 │113.0 │
├──┼────┼────┼───┼────┼────┼───┤
│1981│35231.0 │23467.5 │1584.0│- │32027.0 │688.5 │
├──┼────┼────┼───┼────┼────┼───┤
│1982│30357.0 │24418.5 │1919.0│232.5 │64697.5 │89.5 │
├──┼────┼────┼───┼────┼────┼───┤
│1983│75990.5 │22726.0 │1734.5│3619.5 │42741.5 │105.0 │
├──┼────┼────┼───┼────┼────┼───┤
│1984│144045.0│19015.0 │786.0 │6057.5 │19971.5 │22.0 │
├──┼────┼────┼───┼────┼────┼───┤
│1985│56035.0 │35471.5 │1026.0│19505.5 │40722.5 │201.5 │
├──┼────┼────┼───┼────┼────┼───┤
│1986│64256.0 │37987.0 │1482.5│24786.5 │94094.5 │118.0 │
├──┼────┼────┼───┼────┼────┼───┤
│1987│70284.5 │49919.5 │1212.5│19153.0 │88174.5 │155.5 │
├──┼────┼────┼───┼────┼────┼───┤
│1988│58681.5 │47630.0 │1058.0│9993.5 │46927.0 │178.5 │
├──┼────┼────┼───┼────┼────┼───┤
│1989│60061.0 │48790.5 │1137.5│10133.0 │32133.5 │187.5 │
├──┼────┼────┼───┼────┼────┼───┤
│1990│65232.0 │54887.0 │751.0 │9594.0 │26221.5 │- │
└──┴────┴────┴───┴────┴────┴───┘

说明:出口统计引自省外经委资料,其余引自省供销社棉麻公司资料。
(四)棉副产品综合加工利用
山东省具有丰富的棉副产品资源。50年代以前,棉籽用途仅为榨油,60年代山东
开始剥短绒, 用于造纸、化工、军工等。80年代用棉籽壳栽培食用菌和药用菌。198
0年-1990年, 平均每年产棉籽168.3万吨,扣除留种棉籽15万吨,供加工利用的有15
3.3万吨。 据统计,实际每年产棉籽油10.62万吨,棉短绒10.02万吨。棉饼在历史上
以用作肥料为主,自采用简易脱毒法后,已开始用作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