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稻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73&run=13

一、种植历史与分布
(一)古代种稻史迹
据对栖霞县杨家圈文化遗址中的稻谷印痕考证,山东种植水稻已有4000多年历史,
晚于浙江河姆渡遗址,而早于韩国欣岩里和松菊里遗址;日本文化遗址中的稻谷则比
韩国时间更晚。有人认为江南稻谷是经山东传往朝鲜、日本的。春秋到西汉的古籍中,
记述禹阝(国名,在临沂一带)、邾(即邹国,先后建都曲阜、邹县)和兖州、青州、
高密种稻。
据元代《齐乘》,沂州境内的东 水,在卞庄(今苍山县驻地)有分支流入芙蓉湖,
“溉田数千顷”,种植“琅琊之稻”;而西 水在三合村(也属苍山境)与东 水汇合
后,“溉田倍芙蓉”。可见当时鲁中南山区能涵养大量水源,供下游大面积种稻。据
中国农业博物馆闵宗殿 《从方志记载看明清时期我国水稻的分布》 (《古今农业》
1999年第1期),明代山东有稻谷种植记载的州县达18个,分布范围东至福山,西至巨
野,南至沂州,北至滨州,主要种在局部涝洼盐碱地上。
栽培技术方面,东汉《四民月令》中有别稻(移栽)的记载,北魏《齐民要术》中
有浸种、催芽和带芽撒播的记述。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稻作分布
清代山东种植稻谷的州县已达58个(同前面所引闵宗殿文)。但从各地方志记载看,
种植面积和规模大多为“稍有之”、“间亦有之”、“惟洼地宜之,种者少”和利用
“斥卤”(滨海盐土)种稻,可见仍以零星局部种植为主。
据《大中华山东地理志》(1920年)、《鲁豫晋三省志》(1925年)、《中国实业志》
(1934年)等的记述,水稻常年分布区域主要局限在鲁中山区北侧山前平原的泉水出露
带、小清河流域和鲁南局部河谷平原;旱稻主要分布在鲁东南和胶东半岛东南部。稻
谷主产县有章丘、历城、桓台、日照、郯城、胶县、文登、费县等地。
(三)新中国建立后稻作分布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水利条件和品种的逐步改变,稻谷布局也相应变迁。据省农
业厅、省统计局1958年编的1952年-1957年《山东省农业生产统计资料》(按当时行政
区划) ,这6年平均稻谷面积58.6万亩中,水稻仅占15.6%,平均种水稻5000亩以上的
县依次为文登、日照、荣成、章丘、东平,其中文登、日照均在万亩以上,但年际面
积稳定的县是日照和章丘;旱稻占总面积84.4%,其中年平均种植2万亩以上的县依次
为郯城、日照、文登、莒南、招远、乳山,其中郯城和日照达4万亩以上。
1958年以后,旱稻逐渐消失,水稻逐渐扩种。60年代至80年代,水稻主要分布在
南四湖和东平湖的滨湖洼地,沂沭河中下游平原,黄河三角洲,沿黄低洼盐碱地,鲁
中山区北侧的平原泉群区。其中滨湖洼地和沂沭河中下游从1958年开始发展,80年代
各占全省水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黄河三角洲是新兴稻区,占六分之一以上。引黄灌
溉工程的建设,为沿黄稻改提供了条件,使山东稻区得以扩展,“滨州小营稻”已成
为地方名产。

二、生产水平
(一)面积
抗日战争以前和抗战胜利以后, 山东稻田面积在17万亩~218万亩之间波动,但
一般为30万亩~50万亩。 日伪时期稻谷生产几绝。抗战胜利后恢复发展,1947年达1
00.4万亩。
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前中期稻田面积20万亩~80万亩。以后20年间,稻谷面积
三起三落, 呈波形上升。在“大跃进”的1958年,以及“农业学大寨”的1965年-19
66年和1971年-1972年,为了尽快增加粮食总产,山东省3次发动“旱改水”,全省稻
田分别猛增到近200万亩、 300多万亩和400多万亩。由于当时对各地的水源条件、水
稻栽培技术普及程度、稻改前后土壤水盐动态等因素,没有科学论证,缺少因地制宜
的科学规划和措施配套的技术方案,仅凭主观愿望,简单化的行政命令来实施这一生
产改革,因此每次稻改高峰中,都有一些水源无保证而半途报废,单靠机井灌溉成本
过高,农民厌烦下水干活而放弃稻改,甚至因缺乏截渗系统、水旱“插花”而造成土
壤次生盐渍化, 导致水稻面积猛增后锐降。1961年仅剩稻田27.6万亩,1967年保留1
66.8万亩, 1973年保留310.3万亩。但另一方面,在扩大稻改的摸索中,也有一些因
水源有保证、灌排配套、技术推广好而得以巩固的新稻区,所以水稻面积在大起大落
中仍得以逐步增加。
80年代因连续干旱,水源不足,稻田面积减至150万亩~200万亩之间,其余面积
主要被高产的杂交玉米所取代。东营市发展引黄灌溉、平原水库,试验推广工厂化育
秧和机械插秧, 水稻面积由1983年前5万亩左右,1984年猛增到16.6万亩,以后持续
扩大,1990年达34.5万亩。
(二)产量
稻谷的亩产,基本上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上升。20世纪初期,以旱稻为主,水
稻品种和栽培技术落后,稻谷平均亩产只有30多公斤。抗战前和抗战后也只有50公斤
~80公斤。 建国初期,稻谷亩产仍保持原状。据1952年-1957年统计,当时旱稻仍占
稻谷面积的84.4%,而亩产只及水稻的56%,即使在丰收的1956年,稻谷平均亩产也仅
为78公斤。 随着品种更新、投入增加和技术水平提高,1963年亩产突破100公斤,70
年代又增至200公斤左右,80年代增至300公斤以上,1989年突破400公斤。见表4-7。
山东省稻谷面积、产量统计表
表4-7

┌──┬───┬───┬────┬──┬───┬───┬────┐
│年度│面积 │亩产 │总产 │年度│面积 │亩产 │总产 │
│ │(万亩)│(公斤)│(亿公斤)│ │(万亩)│(公斤)│(亿公斤)│
├──┼───┼───┼────┼──┼───┼───┼────┤
│1914│55.3 │32 │0.18 │1966│350.7 │170 │5.95 │
├──┼───┼───┼────┼──┼───┼───┼────┤
│1916│218.0 │33 │0.72 │1967│166.8 │180 │3.00 │
├──┼───┼───┼────┼──┼───┼───┼────┤
│1924│18.1 │… │… │1968│174.4 │191 │3.30 │
├──┼───┼───┼────┼──┼───┼───┼────┤
│1933│31.6 │41 │0.13 │1969│158.1 │181 │2.85 │
├──┼───┼───┼────┼──┼───┼───┼────┤
│1936│38.7 │65 │0.25 │1970│186.9 │178 │3.35 │
├──┼───┼───┼────┼──┼───┼───┼────┤
│1940│1.0 │… │… │1971│336.8 │204 │6.85 │
├──┼───┼───┼────┼──┼───┼───┼────┤
│1946│50.5 │87 │0.44 │1972│451.7 │174 │7.85 │
├──┼───┼───┼────┼──┼───┼───┼────┤
│1947│100.4 │53 │0.53 │1973│310.3 │211 │6.50 │
├──┼───┼───┼────┼──┼───┼───┼────┤
│1949│23.6 │75 │0.20 │1974│208.0 │197 │4.10 │
├──┼───┼───┼────┼──┼───┼───┼────┤
│1950│21.3 │91 │0.20 │1975│249.0 │245 │6.10 │
├──┼───┼───┼────┼──┼───┼───┼────┤
│1951│30.5 │89 │0.25 │1976│317.9 │239 │7.60 │
├──┼───┼───┼────┼──┼───┼───┼────┤
│1952│30.6 │95 │0.30 │1977│275.7 │255 │7.05 │
├──┼───┼───┼────┼──┼───┼───┼────┤
│1953│30.6 │97 │0.30 │1978│232.4 │259 │6.00 │
├──┼───┼───┼────┼──┼───┼───┼────┤
│1954│39.1 │98 │0.40 │1979│258.2 │253 │6.55 │
├──┼───┼───┼────┼──┼───┼───┼────┤
│1955│58.4 │86 │0.50 │1980│258.8 │285 │7.40 │
├──┼───┼───┼────┼──┼───┼───┼────┤
│1956│84.5 │78 │0.65 │1981│208.4 │313 │6.50 │
├──┼───┼───┼────┼──┼───┼───┼────┤
│1957│68.6 │76 │0.50 │1982│149.3 │339 │5.05 │
├──┼───┼───┼────┼──┼───┼───┼────┤
│1958│181.6 │70 │1.2 │1983│157.5 │377 │5.95 │
├──┼───┼───┼────┼──┼───┼───┼────┤
│1959│89.2 │65 │0.60 │1984│162.6 │355 │5.77 │
├──┼───┼───┼────┼──┼───┼───┼────┤
│1960│28.6 │60 │0.15 │1985│167.8 │373 │6.25 │
├──┼───┼───┼────┼──┼───┼───┼────┤
│1961│27.6 │70 │0.20 │1986│159.8 │394 │6.30 │
├──┼───┼───┼────┼──┼───┼───┼────┤
│1962│30.0 │96 │0.30 │1987│151.4 │379 │5.74 │
├──┼───┼───┼────┼──┼───┼───┼────┤
│1963│47.3 │121 │0.55 │1988│132.5 │365 │4.84 │
├──┼───┼───┼────┼──┼───┼───┼────┤
│1964│152.7 │146 │2.20 │1989│152.8 │420 │6.42 │
├──┼───┼───┼────┼──┼───┼───┼────┤
│1965│338.2 │144 │4.85 │1990│186.4 │445 │8.29 │
└──┴───┴───┴────┴──┴───┴───┴────┘

三、品种
(一)古代和近代品种
北魏《齐民要术》中已记载稻谷品种23个。清代山东有稻谷品种30多个,其中有
大香稻、小香稻。按现存的曲阜香稻、明水香稻和临沂塘米,均为带有香气的名优品
种。
曲阜香稻:属粳稻。亩产可达200多公斤。产于曲阜南泉村一带。米色稍带清绿,
香味浓郁,明清时期作为贡品而闻名。
明水香稻:又名大红芒,属粳稻。产于章丘明水镇百脉泉以北。米色微黄,香味
远逸, 古为贡品。70年代从辐射诱变后代中选育出辐香1号、辐香2号、辐香3号,提
高了抗倒伏能力和产量水平,最高亩产可达350公斤左右。
临沂塘米:又名水牛皮,属粳型糯稻。产于临沂市塘崖村一带。水旱均可种植,
水种移栽亩产可达250公斤。 米色白,香气四溢。相传唐代李世民东征时曾驻该地,
食塘米后大加赞赏,后多被官府征为贡品。80年代从中选育出鲁香糯1号。
近代地方品种, 据临沂地区水稻试验站1958年-1965年对山东省稻谷地方品种征
集结果,有竹竿青(济南北园)、紫皮旱稻(文登)等共63个。近代引入品种,据日伪时
期《省立章丘农场概况》记载,有22个引自日本的水稻品种比较试验。当时主要推广
品种是银坊主和农林10号。
(二)建国后引进和选育品种
1.引进的系统选育和辐射选育品种:1958年-1966年间,大致分两批从天津、江苏、
江西引进15个品种,在生产中示范推广。60年代末至80年代,又从北京、江苏、天津、
辽宁、 安徽、陕西、河南、福建引进当地和日本的品种37个。重点推广品种,7 0年
代在主产区济宁和临沂地区分别应用农垦57和南粳15号,桂花黄也有一定面积。80年
代因这三个品种不抗白叶枯病,被京引119(山法师)和京引153 (日本晴)所代替。从
60年代开始,应用品种均为粳型。此外还有引进的糯稻品种9个。
2. 引进杂交稻:1976年开始,先后引进南方籼型的组合南优2号、汕优63和东北
粳型的组合黎优57等。粳型组合因米质好和生长期短而较受欢迎,但又因杂交优势小、
抗病性差、制种麻烦而未能大量推广。
3.省内选育的品种和品系:70年代山东省始有水稻育种研究成果,以山东农学院、
农科院水稻所、临沂地区水稻试验站、莒县农科所、鱼台县良种场等为主,育成一批
品种和品系。 其中鱼台县良种场选育的鱼农1号,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杂交育成的山农
13, 临沂水稻站杂交选育的临稻3号, 均被全国评为优质米;糯系6号、红胜糯、莒
258、莒1613为糯稻品种和品系。
4. 品种特征与栽培应用:临沂地区水稻试验站从1958年-1989年引进41个水稻品
种和水、旱栽培试验中,总结出三点:①引种生育期变化:北方引来粳稻生长期缩短;
南方引来品种生育期延长,纬度每差1度,生育期相差3天左右,不同品种的敏感程度
有差异。②生态型与栽培:生育生态型分为前期生长旺盛型和中后期生长旺盛型两类。
后一种类型与气候优势吻合,易获高产。③水、旱稻的耐旱力:某些水稻品种如郑州
早粳、中远2号,在旱种条件下产量可以超过旱稻秦爱。

四、栽培技术
(一)水稻种植制度
从古代到本世纪50年代,山东水稻田一年只种一季。因稻茬晚,土壤板结,种麦
低产。 1965年-1972年,临沂、济宁两地区科技人员解决了稻茬麦“晚、粗、瘦”的
低产问题,发展了稻麦两熟制。70年代在滨湖洼地和鲁南还试验推广过“一稻一苕”
(苕子) 的种植制度,即稻田9月上旬套种苕子,翌年插秧前翻压肥田。随着复种指数
迅速增长和稻茬麦生产技术的提高,“一稻一苕”制全部被“一稻一麦”制所取代。
(二)水稻播种
1.直播:①水直播:《齐民要术》中就有种子催芽后直接撒播于水田的记述,称
为“撒芽稻”。直到新中国建立初期,山东仍采用此法,但分为漫撒及成行、成穴三
种方式。 ②旱直播:春稻、麦茬稻与麦田套种稻均有旱直播。春稻趁墒播,苗高3寸
~4寸灌水。 夏稻在麦收后,6月中旬抢早播,随浇“蒙头水”。麦田套种在4月中旬
~5月上旬, 播后浇水。旱直播省工,且可解决雨季前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但一般产
量不如插秧稻。
2.育秧:始于1958年。1966年起部分地方先后改水育秧为湿润育秧。1972年后临
沂稻区推广旱育秧。1982年后胜利油田农场采用工厂化育秧。
临沂地区水稻试验站的旱育秧苗技术,自1972年试验成功并示范,1986年在全区
推广, 每亩秧田只用水150方。后又在旱育秧基础上,研究出本田旱整地、旱管理的
“三旱种稻法”,省工、省水、省能,利于扩大种稻范围,在全区推广80%以上。
(三)本田生产措施
1.整地:收麦后旱耕,亦有用园盘耙以耙代耕者;还有先灌水,用旋转犁灭茬整
平者。沿黄的沙性稻田,为避免沉实板结,随整平立即插秧。滨海盐土一季稻田,冬
季或早春深耕,插秧前泡田洗盐1~3次。
2.施肥:基肥以土杂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60年代以氮肥为主,70年代增施磷
肥,80年代增施钾肥以及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亦有用磷、锌肥沾秧根者。追肥基本
上均用氮肥,促蘖为主,促花促粒为次,中期少施或不施。
3.插秧:山东春稻插秧在5月下旬~6月上旬,夏稻6月中旬至7月初。栽插密度由
60年代每亩20万苗~25万苗,80年代降至12万苗~15万苗。高产田都采用宽行密墩、
减少每墩株数。70年代开始示范机械插秧,有局部应用。
4. 灌水:70年代末期济宁、临沂稻区由一般灌水方法改为间歇灌水,省水30%左
右;80年代临沂、日照稻区推广“三旱种稻法”,省水几近一半。
5.除草:1972年开始鲁南和济宁郊区推广稻田化学除草。70年代临沂和胶东有的
稻作农场采用排水后用麦糠覆盖,亦有灭草作用。但耘耥和人工拔草仍是山东稻田的
主要灭草措施。
6.防治病虫害:山东稻虫主要为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也有稻蓟马、稻
象、大螟、二化螟、叶跳蝉。80年代鲁南稻区还发生过三代粘虫和稻蝗为害。稻田
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对虫害主要使用有机磷农药;防治病害主
要靠抗病品种,也有用药者。对纹枯病尚无抗病品种。
(四)旱稻栽培
旱稻栽培在《齐民要术》中即有记述。50年代山东主要旱稻品种为紫皮旱稻 (文
登) 、大长粳(日照)、虎皮旱稻(微山)。亩产可达200公斤~300公斤,以紫皮旱稻为
高。
旱稻一般选涝洼地,大部分春播,鲁南亦有麦茬播种者。整地时四周筑埂。播前
去芒浸种,稻种“露白”后耧播镇压。二叶一心时横垅扒土,农谚有:“要吃大米饭,
扒出稻根看”,其作用是除草促蘖。以后锄地三遍。雨季分苗移栽补缺。有条件的穗
期灌水2~3次。

五、购销和加工
(一)购销
民国时期有《山东省米谷收买统制要项及公价审定规则》,分一、二、三等以质
论价。商品米供作军粮及城市消费,但数量极少,无外销。
1949年-1952年山东所需商品大米主要从外省购进。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前期,
虽然稻谷面积扩大,产量提高,但始终供不应求,仍需从安徽、江苏、江西、湖南、
湖北、浙江等省购进。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一般年份省内收购1亿公斤~1.5亿公斤,
供销1.6亿公斤~2.7亿公斤,每年从省外调入1亿公斤上下。
(二)加工
山东省1958年始用机械脱谷。糯米有加工熟食、糕点及小食品销售。鱼台县优质
大米是“孔府宴酒”的原料。各地广泛用稻草加工包装用草绳。鲁南用稻草加工“塌
塌米”草垫出口日本。还有用稻草作食用菌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