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小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71&run=13

据《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1991年),小麦最早起源于西亚,近年国内
有人研究指出,我国西部也可能是小麦的另一起源地。
山东种植小麦历史悠久。因其营养好,制作花色多,商品率高,面积和总产量均
居粮食作物首位。新中国建立以后,由于生产条件改善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小麦生产
水平逐步提高,由历史上的低产作物变成高产稳产作物,由旧中国官商乡绅才能经常
享受的细粮,变成城乡人民的日常主食。

一、种植历史与分布
(一)种植历史
春秋时期的《诗经·鲁颂·门必宫》 有“ 稚菽麦” 的记述。鲁国的史书
《春秋》中多处有“麦灾”的记载。据上述史料,至迟在距今3000年左右,山东已栽
培小麦。汉代由于旋转石磨的普及,小麦的食用价值提高,栽培得以发展。西汉《淮
南子·坠形训》中有“济水通和而宜麦”的论述,当时黄河流域中下游已是中国小麦
的重要产地。但在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麦类列于黍、稷、粱、秫、豆、麻之
后,地位还没有赶上其它更古老的粮食作物。至唐末《四时纂要》中,麦的地位已与
粟、稻相平。到明代,《天工开物·乃粒篇》中记述:“四海之内,燕、秦、晋、豫、
齐、鲁诸道,民(民众)粮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此说是否确
切值得研究,但至少反映出小麦已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本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前,小
麦占粮豆播种面积三分之一左右,产量占粮豆总产四分之一左右。新中国建立后,小
麦生产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玉米之外的其它粮食作物。80年代中后期,小麦面积居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之半,总产约占粮食作物的45%,并成为农民的日常主食。
(二)产区分布
小麦种植遍于全省,但其分布因地貌、土壤、水资源等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平原
农田,无论是绝对面积,还是小麦占作物播种面积的比率,都大于山地丘陵区。其中
棉区因棉花一年一作,一般土壤条件也稍差,种麦比率不如平原粮区。
从新中国建立初期到1990年,由于生产条件改善,复种指数提高,各地小麦占作
物播种面积的比率都有增长,但增长幅度因水利建设、栽培技术水平、种植业结构等
条件不同而有差异。鲁西南黄泛平原因引黄灌溉扩大和原来复种指数较低,故小麦比
率增长较大, 由1949年占作物播种面积33.7%上升到42.9%,增长9.2个百分点。黄河
以北虽也有引黄灌溉,但系本省棉花主要产区,复种指数的提高受一定限制,故小麦
比率由31.1%增至37.4%, 仅增长6.3个百分点。胶东半岛低山丘陵区生产条件和栽培
水平提高快, 小麦比率由27.4%上升到36.4%,增长9个百分点。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也
由27.2%提高到35.7%, 增长8.5个百分点。山地丘陵外围的山前平原,原来土壤和水
利条件就较好,复种指数较高,小麦面积比率上升幅度较小,由32.7%上升到39.6%,
增长6.9个百分点。
以1990年各地小麦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看, 以耕地面积作为1.0,则鲁西南黄
泛平原小麦面积为0.73,山前平原为0.64,胶东低山丘陵区为0.60,鲁中南山地丘陵
区为0.58,鲁北棉花主产区为0.55。

二、生产水平
(一)新中国建立前小麦生产水平
山东省在建国前,由于农田以二年三作为主,小麦播种面积小,生产力低,亩产
不高,因而长期在较低生产水平上徘徊。据民国初期至抗日战争前的调查统计资料,
平均总耕地1.26亿亩, 农田复种指数140%,小麦种植面积一般在4000余万亩,总产2
5亿公斤~30亿公斤。 其中1931年-1936年,平均种植面积达5236.3万亩,总产25.12
亿公斤,亩产48公斤。抗日战争期间,据现有资料,1939、1942、1943年平均小麦面
积2925.2万亩,1939、1942两年平均总产9.8亿公斤(缺1943年) ,据此计算,亩产仅
为33.5公斤, 比抗战前亩产下降30%,总产下降61%。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1948年,
小麦平均面积也只有3808.8万亩,但据统计产量较高,1946、1947两年平均总产26.5
亿公斤(缺1948年),折亩产69.6公斤。
(二)新中国建立后小麦生产水平
从1949年-1990年42年间,小麦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总产增长了6.5倍。增长
的首要因素是科技进步、 投入增加,促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1990年亩产比194
9年增长5.5倍;其次是由于复种指数增加,虽然耕地逐年减少,但小麦播种面积却能由
降低转入徘徊和回升,80年代后期的面积大于60年代和70年代,并超过了恢复时期。
建国后小麦生产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1952年以前为面积、亩产稳步恢复发展阶段:土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
性,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有了初步发展,期末小麦面积比1949年增长500万亩以上,
亩产增加14公斤, 达55公斤,总产增长近10亿公斤,达到32.05亿公斤,相当于抗战
前丰年水平。
1953年-1970年为面积逐步下降, 亩产缓慢增长,总产徘徊阶段:由于耕地持续
减少而复种指数提高缓慢,小麦面积由“一五”期间的6000万亩左右,降到“三五”
期间5200万亩左右。小麦育种和栽培技术虽有较大进步,但受农村经济体制的束缚,
农业投入增长缓慢,亩产增长不大,“三五”期间平均64公斤,使总产徘徊于30亿公
斤~35亿公斤之间。其中1961、1962年因“大跃进”运动的“后遗症”和自然灾害,
小麦总产降到20亿公斤以下,但1963年起即逐渐恢复。
1971年-1982年为面积徘徊、 亩产和总产成倍增长阶段:复种指数的提高和耕地
的减少处于相持相抵状态,小麦面积保持在5000万亩~5800万亩之间,新育成良种大
量用于生产,“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工程陆续发挥作用,化肥生
产能力大幅度增长,以及农田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全面推行等因素,推动了小麦产量
的增长,期末亩产超过160公斤,总产超过80亿公斤。
1983年-1990年为面积回升、 亩产持续增长、总产再次翻番阶段:山东省把发展
小麦生产作为粮食“上台阶”的重点,大力推广间作套种,扩大有麦面积。农田复种
指数迅猛增长,麦田折纯面积回升到6000万亩左右,与“一五”时期相当,联产承包
责任制激发了农民增加投入的积极性,品种更新步伐加快,精播、半精播技术逐步推
广,配方施肥工作广泛开展等科技因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小麦亩产增加上百公斤,
总产超过160亿公斤。
从新中国建立后不同产量阶段的发展速度看,从建国初期亩产不足50公斤、总产
不足25亿公斤, 到1972年亩产接近100公斤、总产超过50亿公斤,用了20多年时间。
到1983年,亩产超过200公斤,总产超过100亿公斤,实现第二个翻番,只用了11年,
时间缩短一半。 以后只用6年,到1989年,亩产超过250公斤,总产超过150亿公斤,
又翻了半番多。建国后山东省小麦面积、产量统计见表4-4。

山东省1949年-1990年小麦面积、产量表
表4-4
┌──┬───┬───┬────┬──┬───┬───┬────┐
│年度│面积 │亩产 │总产 │年度│面积 │亩产 │总产 │
│ │(万亩)│(公斤)│(亿公斤)│ │(万亩)│(公斤)│(亿公斤)│
├──┼───┼───┼────┼──┼───┼───┼────┤
│1949│5375.7│41 │22.15 │1970│5153.1│62 │31.85 │
├──┼───┼───┼────┼──┼───┼───┼────┤
│1950│5646.6│42 │23.55 │1971│5462.6│81 │44.15 │
├──┼───┼───┼────┼──┼───┼───┼────┤
│1951│5578.2│45 │24.85 │1972│5711.4│98 │55.70 │
├──┼───┼───┼────┼──┼───┼───┼────┤
│1952│5885.9│55 │32.05 │1973│5687.0│96 │54.30 │
├──┼───┼───┼────┼──┼───┼───┼────┤
│1953│5944.2│46 │27.05 │1974│5671.5│96 │54.50 │
├──┼───┼───┼────┼──┼───┼───┼────┤
│1954│6310.8│57 │35.70 │1975│5656.8│116 │65.60 │
├──┼───┼───┼────┼──┼───┼───┼────┤
│1955│6102.3│52 │31.30 │1976│5846.5│139 │81.15 │
├──┼───┼───┼────┼──┼───┼───┼────┤
│1956│5988.7│61 │36.65 │1977│5558.9│109 │60.65 │
├──┼───┼───┼────┼──┼───┼───┼────┤
│1957│6221.8│54 │33.70 │1978│5571.1│144 │80.35 │
├──┼───┼───┼────┼──┼───┼───┼────┤
│1958│5774.5│55 │31.50 │1979│5581.8│172 │95.70 │
├──┼───┼───┼────┼──┼───┼───┼────┤
│1959│4632.8│58 │26.60 │1980│5502.7│139 │76.60 │
├──┼───┼───┼────┼──┼───┼───┼────┤
│1960│5972.1│45 │26.85 │1981│5264.9│166 │87.00 │
├──┼───┼───┼────┼──┼───┼───┼────┤
│1961│5058.7│26 │13.15 │1982│5014.8│165 │82.40 │
├──┼───┼───┼────┼──┼───┼───┼────┤
│1962│4942.2│40 │19.85 │1983│5380.5│223 │120.00 │
├──┼───┼───┼────┼──┼───┼───┼────┤
│1963│5283.9│50 │26.50 │1984│5704.1│225 │127.85 │
├──┼───┼───┼────┼──┼───┼───┼────┤
│1964│5525.1│58 │32.10 │1985│5928.1│252 │149.61 │
├──┼───┼───┼────┼──┼───┼───┼────┤
│1965│5588.1│62 │34.75 │1986│6326.9│247 │156.24 │
├──┼───┼───┼────┼──┼───┼───┼────┤
│1966│5239.2│66 │34.35 │1987│6006.6│245 │147.41 │
├──┼───┼───┼────┼──┼───┼───┼────┤
│1967│5248.5│64 │33.40 │1988│6077.9│237 │144.01 │
├──┼───┼───┼────┼──┼───┼───┼────┤
│1968│5158.2│60 │30.75 │1989│5987.2│264 │158.06 │
├──┼───┼───┼────┼──┼───┼───┼────┤
│1969│5323.7│67 │35.40 │1990│6220.8│267 │166.14 │
└──┴───┴───┴────┴──┴───┴───┴────┘

(三)不同时期小麦丰产单位和高产田记录
根据清代研究资料, 1907年烟台上等田亩产小麦0.4石~0.5石。又据调查,190
4年前后,章丘旧军镇进修堂孟家(地主) 的小麦亩产100公斤~115公斤,比一般贫佃
农麦田亩产40公斤~50公斤高出1倍以上;淄川栗家庄树荆堂毕家(地主) 的小麦亩产
高达150公斤。(引自《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
新中国建立后,在爱国丰产运动推动下,1952年涌现一批小麦丰产典型,山东省
17个丰产单位和个人受到中央农林部的爱国丰产奖励。获奖最高亩产为莱芜县农场灌
溉地小麦4.93亩, 平均亩产441.15公斤,其中1.95亩亩产达457.5公斤。旱地小麦最
高亩产为文登县苏家泊村的王初华, 一亩小麦产量362公斤。1956年掖县徐建春农业
生产合作社3602亩小麦,平均亩产210公斤,其中1036亩平均亩产275公斤;章丘县旧
军区绣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6082亩小麦,平均亩产160.4公斤。
60年代中期开始大搞“样板田”。黄县南仲家大队(今龙口市南仲家村)、滕县史
村大队(今滕州市史村)等单位建成大面积小麦高产样板田。1965年南仲家村小麦平均
亩产达到321.5公斤。1966年滕县史村平均亩产达到372.5公斤;其中1.89亩,亩产达
504公斤。 1968年莱阳县南关村技术队4.14亩蚰包小麦,平均亩产550.75公斤。1972
年莱阳县良种繁殖场和莱阳农校都创出蚰包小麦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大面积高产
样板。1974年烟台地区有34个单位共5200多亩小麦亩产达500公斤以上。是年5月,农
业部、中国农科院在莱阳召开全国小麦高额丰产经验交流现场会,中国农科院院长金
善宝亲自到会主持。1976年黄县46.0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314公斤,成为全省第一个
亩产过300公斤的县。 该县下丁家大队圈子1号地8亩梯田,小麦亩产达537.5公斤。1
981年招远县花园大队1.23亩烟农15号小麦,亩产达到714.5公斤,创小面积最高单产
纪录。

三、品种
(一)地方品种
1956年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农科院前身) 向各县征集地方品种资源,共计157
3份,经分批种植、鉴定,全省地方品种分属于4个种、17个变种。属于普通小麦的品
种占各地区品种的96%, 有13个变种。属于园锥小麦的有两个变种。属于硬粒小麦、
波兰小麦的各一个变种。普通小麦以无毛、长芒、白壳、白粒和红壳、白粒最多,抗
旱耐寒、适应性强;无毛、无芒类品种,抗风、抗锈性强,胶东地区种植较多;属于
其他变种的品种,全省各地水浇地都有零星种植。
1950年省农业厅组织开展全省群众性的小麦良种评选活动,共评选出良种40余个,
其中地方品种有野鸡翎、小白芒、白垛麦、乖子头、秃头麦、紫秸白、红白麦、老红
芒。当时抗锈品种有:四楞麦、大灰麦、霸王鞭等。据不完全统计,烟台地区种植白
秃头、气死雾占60%以上;济宁地区的金乡葫芦头(凫山半截芒) 占麦田的三分之二;
昌潍、惠民地区白秃头面积较大。
地方品种耐旱、耐寒、耐瘠性及分蘖力较强,穗较小,尤以红粒品种抗逆力强。
直到60年代初期,在旱薄、盐碱涝洼地,农家品种还占相当大的比重。
(二)引进和选育良种
据1906年《东方杂志》记载,清代末期山东即开始引种美国和日本小麦,“按照
西法种植均能收数有加”,“尤以美种麦”适宜山东。由外输入的良种小麦,多在胶
县、高密及潍县、寿光等县灌溉地试种,抗倒伏、产量高,但抗旱、耐寒力差,成熟
较晚。1938年引入山东的春性品种泗水三八麦(碧玉麦),产量较高,品质也较好,主
要种植于南部和西南部。日伪时期还曾从华北农场引进华农2号、华农6号,在鲁中和
鲁南推广。
新中国建立前山东省也曾进行小麦育种,方法均为系统选育。齐鲁大学农场与金
陵大学农学院合作, 于1931年育成耐旱品种齐大195,推广于历城、邹平等县。除高
等学校外,文登县农民于青绶夫妇于1942年育成扁穗麦,黄县(今龙口市)农民仲维芳
1947年育成黄县大粒半芒,都是建国前后推广品种。
新中国建立后,良种引进和推广加快,逐步取代地方品种。进入60年代后,本省
选育的良种逐步涌现并不断更新,占据了主要地位。
50年代种植的良种,有平原50、蚰子麦、徐州438、碧蚂1号、碧蚂4号、早洋麦、
石家庄407、农大183等。
60年代开始推广的主要品种,都是本省育成的能抗当时锈病生理小种、适应性广
的品种, 主要有跃进5号、8号,济南2号、4号,泰农153,山农3号、济宁3号等,推
广面积最大的为济南2号,达2000万亩左右,取代了丧失抗锈性能的碧蚂1号、4号。
70年代育成和推广的中高产、抗病品种先后有泰山1号、4号及白蚰包、淄选2号、
桓群4号、高8、高38等,其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为泰山1号。昌乐5号以其抗逆力强,耐
瘠、耐旱稳产而在中低产田大面积推广。同时,还引进了百泉40、百泉41等半冬性品
种。这一时期出现了各地引进推广品种多、乱、杂的问题,一地品种过多,与当地肥
水条件不适应,种子混杂,纯度降低。1980年省农业厅召开小麦技术总结会议,调整
品种布局,制止盲目推广,多、乱、杂的情况有所改变。
80年代品种更新加快,适应高、中、低肥水条件的品种进一步配套。推广的主要
品种有: 适于中高肥水的济南13号、鲁麦1号、鲁麦5号、鲁麦7号、鲁麦8号、烟农1
5; 适于中肥水的山农辐63、鲁麦2号、鲁麦3号、鲁麦13号、晋麦21;适于低肥水的
科红1号、秦麦3号;适于晚播的城辐752、鲁麦4号、鲁麦6号、鲁麦9号;适于鲁北地
区的耐盐品种鲁麦10号等。其中晋麦21、秦麦3号、科红1号为引进品种。
山东小麦的品质一般较好,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均属上中等。据山东省农业
科学院中心化验室1983和1985年对全省不同历史时期的品种籽粒化验分析,蛋白质和
赖氨酸含量,农家品种高于推广品种,60年代品种高于50年代品种,70年代推广品种
的蛋白质含量最低,80年代育成品种高于70年代推广品种。1985年对种植面积最大和
准备推广的24个小麦品种进行品质化验,平均粗蛋白含量为13.24%,赖氨酸含量平均
为0.37%。 粗蛋白质高于全国冬麦品种平均含量,但赖氨酸低于全国和黄淮流域平均
含量。在24个小麦品种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为鲁麦6号(15.1%) ,其次是鲁麦4号;赖
氨酸含量最高是鲁麦1号和鲁麦4号(0.40%),相当于世界和全国平均水平。

四、栽培环境与栽培措施
山东省的气温、光照均适于冬小麦生长;年降水量也比较适中,但时间分布很不
均匀,多集中于夏季。小麦整个生育期处于干旱少雨季节,大部地区的降水量仅能满
足小麦需水量的30%~50%,特别在拔节至抽穗关键时期,常受干旱威胁,小麦灌浆至
蜡熟期,多数地方有程度不同的干热风,但夏秋降水一般可满足底墒的需要。蓄水保
墒、适时灌溉是小麦增产的重要关键。
全省宜农土壤占土壤总面积70%以上, 皆可种植小麦。但土壤养分总的状况是有
机质含量偏低,普遍缺氮,严重缺磷,部分缺钾;大部土壤的结构状况、保肥供肥性
较差。同时,各土壤类型分别缺乏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土壤理化性质的缺陷,成为
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
(一)整地保墒
古代农田复种指数低,常用一年一作制以恢复地力,一作小麦采用夏耕。《 胜
之书》记述:“凡麦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谨摩平以待种时”,“五
月耕,一当三,六月耕,一当再,若七月耕五不当一”(按农历)。即伏雨到来前耕翻
接纳雨水,雨后适时耙耢保墒,为秋季种麦和苗期生长蓄足底墒,并促进土壤养分释
放。直至50年代,鲁西尚有少量薄地采用夏耕一麦制,俗称“旱垡麦”或“旱茬麦”。
二年三作和一年二作麦田在秋季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随即耕耙或边收边耕边耙。
整地方法主要为犁耕。因土壤易板结而旧式犁耕层浅,胶东农民有刨地习惯 (刨
深约30厘米) 。1950年全省499个典型村调查,麦田刨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4%。但刨
地费工费时,50年代开始首先推广新式步犁和双轮双铧犁等改良农具,耕层较旧犁加
深3厘米~7厘米.比用旧式犁浅耕的增产小麦20%以上。
自1954年各地先后建立国营拖拉机站,开始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代耕。全省机耕面
积1957年为272万亩, 1965年1676万亩,1976年4610万亩,其中大部为麦田。1979年
麦田机耕面积4036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0.2%,但机耙配套不足,影响整地质量。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80年代出现了农民联户合作和个体经营农业机械的农机专
业户,机耕面积逐年扩大,并且实行复合作业,整地质量提高。1990年小麦机耕面积
5753余万亩,占麦田面积的92.5%。
1980年起由于连年持续干旱, 水源不足,土壤缺墒严重,旱作栽培引起重视。1
983年全省小麦生产技术座谈会上莱阳县介绍的旱薄地低产麦田的增产技术措施, 除
选用抗旱品种、增施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外,主要是以深耕为中心的蓄墒、保墒耕作
制度。 示范单位连续5年增产。1989年莱阳农学院与莱阳县合作,在旱地小麦开发区
冯格庄乡马岚村中心试验点栽培1000亩旱地小麦, 平均亩产455.8公斤,最高地片亩
产558.6公斤。深耕在冬闲地进行,以后数年只用园盘耙或旋转犁、松土铲等浅耕,3
年~5年轮换一次; 并制订了冬闲地早耕、细耙,秋种地随收、随耕、随耙,播后镇
压、顶凌浅锄等一整套制度。
(二)播种期和播种方式
1. 播种期:新中国建立前至50年代,小麦多为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在9月下旬至
10月初,即所谓“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各地的开播时间,因品种、
土质和地形的不同而有先后,胶东和鲁北最早,多在秋分前开播;鲁中和鲁南地区多
在秋分后至寒露。同一地区内,旱薄地、盐碱地或低洼粘土地早于水浇肥地。70年代
推广弱冬性品种较多, 且肥水条件改善,播种适期延至9月底至10月上旬。但因受复
种指数提高和秋季干旱等影响,多数年份在适期内不能完成播种。适期播种的一般仅
占70%左右,影响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鲁西棉花集中产区也是本省小麦的重要产区,
80年代前期棉花面积扩展较多,棉茬麦播期推迟,大部集中在霜降前后,少数麦田播
至11月上旬。1984年开始在棉茬麦田示范地膜覆盖技术,面积不足10万亩,因晚麦覆
膜本大利小,1987年后停止推广。在秋种面积不足年份,部分地区曾播种少量春小麦
作为补充,春播时间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70年代曾在部分地区试种墨西哥春小
麦,后因产量较低,未能推广。
80年代中后期,在棉花、花生集中产区大力推广了“麦棉”、“麦油”套种技术,
解决播种期的矛盾;烟台地区总结推广了晚茬麦田“小麦独秆栽培技术”,将播种量
加大到20公斤~25公斤,通过其它措施配合,依靠主茎成穗夺高产;临沂、济宁等地
区的稻茬麦田总结推广了免耕抢时早播技术(见播种方式),使晚茬麦产量得以提高。
2.播种方式:有条播、沟播、墩播和撒播等方式,以条播居多。
①条播:自汉代发明耧车以来,用耧条播一直流传至今,70年代后期逐步推广机
械窄行条播,至80年代末机播面积已超过耧播。耧(耩子)有三腿、双腿、独腿,行距
27厘米~50厘米不等。历史上鲁北和鲁西南多宽行稀植,行距50厘米左右,每亩用种
3公斤~3.5公斤。胶东和鲁中南地区多种大小垅,即一耧宽行(60厘米左右),一耧窄
行(30厘米左右),在土质粘重和雨多湿地,则用无壁犁(去犁镜)开沟,用手溜种,每
亩用种3.5公斤~6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 提倡合理密植, 改变大垅稀植习惯。1952年起推行靠耧、套耧
(在大行间穿插套播),推广窄行三腿耧和文登五行密植耧、掖县大脚耧等多种方式,
缩小行距或加宽播幅,增加播种量。行距一般缩小到20厘米~40厘米,播种量增加到
5公斤~9公斤。随着农田作业机械的推广,小麦机械条播逐步发展。机播行距进一步
缩小, 仅为15厘米~17厘米。1965年机播面积仅134.7万亩,1979年增至2944万亩,
1990年达3749万亩。
②沟播:胶东历史上较多,当地称“窝麦”,主要作法是东西向开沟作垅,沟内
撒种,播幅宽20厘米左右,有密植、档风、积雪、抗旱和集中施肥等作用。泰莱平原
的“双脚沟”也是传统的沟播方式,开沟、施肥后搂土,从沟边向中心刮土,使沟底
中央隆起,撒种时沟边密、中间稀,有利于通风透光。“窝麦”和“双脚沟”的宽行
距,还有便于套种的优点。鲁西盐渍土地区也有自河北省引入的沟种躲盐技术,农民
称“沟子麦”,用绑草把的无壁犁将盐分较多的表土推向两边作垅,小麦播于沟底。
宽幅沟播虽比原来的稀植优越,但用工较多,也不便于机械化,使继续推广受到
限制,70年代后已很少采用。
③大沟麦与小沟麦:在胶东和鲁中南花生产区,为了粮油双收,采用沟、垅种植,
沟内条播小麦2~3行,或宽幅播种,垅上套播花生1~2行,称为“小沟麦”、“大沟
麦”。1984年淄博市淄川区农机研究所与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设计的“小沟麦”复式
播种机,一次可完成开沟、起垄、施肥、播种、复土、镇压六道工序,1988年试点推
广。
④犁耧、撒播和墩播:60年代前,鲁西南沿湖秋季退水地,因不能整地和用普通
耧播,为抢种小麦,多采用带刃的犁耧(泥耧、高脚眼)播种或漫撒播种;后者用扫帚
将种子扫入土缝,又称“扫种”。70年代后,滨湖洼地多种水稻,鱼台县稻区研究推
广贴茬开沟提早播小麦的技术;临沂稻区试验成功稻茬撒播、挖沟取土盖种,亩产均
能达到300公斤以上; 此外,在50至60年代,鲁南的郯城、苍山等县和鲁西南的东平
湖、南四湖沿湖无肥晚播的退水地,农民有小麦与豌豆、扁豆混播或间作的习惯,群
众称为“风搅雪”和“双保险”,一般比小麦单作增产三、四成,60年代后期随着生
产条件的改善,此法渐少。50年代初期在胶东的文登、胶县、莱阳、海阳一带的旱作
地尚有墩播的习惯,土地利用率和小麦产量都很低,1956年以后已消失。
⑤精播:1958年以后小麦每亩播种量一般加大到8公斤~12公斤以上,基本苗20万
左右,甚至25万以上,肥水条件好的高产田因春季群体过大,郁蔽倒伏,粒重降低。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 农业科学技术人员通过试验研究和基点示范,总结出一套
以降低播量、依靠分蘖成穗为核心的高产栽培技术,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将基本苗
降到每亩8万~12万。 1974年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在莱阳县召开的小麦高额丰产经验
交流现场会上,肯定和推广了莱阳的减少基本苗,依靠分蘖成穗为主,选用矮秆品种,
合理促控等高产栽培经验。山东农学院1976年起在滕县和泰安、济宁等地区研究示范
小麦精播匀播, 每亩基本苗3万~12万,不少地块获得亩产达500公斤~600公斤的高
产,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莱阳的经验。1989年全省推广机械精少量播种小麦
846万亩,平均亩产400.5公斤。
(三)施肥
1.有机肥料:传统基肥以厩肥、人粪和土杂肥等农家肥为主。据1931年省实业厅
《山东省各县农林工作报告》 、1941年日军特务机关《登州道农村实态调查》、195
0年省农林厅《山东省农业生产调查统计资料》,1930年-1940年间,一般麦田每亩施
农家肥500公斤左右,最低100公斤,最高2500公斤~3000公斤;施用豆饼较普遍,每
亩10公斤~40公斤不等。鲁西和鲁中还有少数施用大豆的习惯,一直延续至50年代。
抗日战争中牲畜损失严重,抗战胜利后未得到充分恢复,1949年的施肥水平较抗战前
下降40%左右。 新中国建立后大力提倡积肥,至1952年调查农家肥施用数量,胶东每
亩麦田750公斤~1000公斤,鲁中750公斤左右,鲁西500公斤~750公斤,已超过战前
水平,并开始推广化肥。60年代在鲁西盐碱薄地进行过小麦与田菁轮作的一批试验示
范。田菁压青作为小麦的基肥,土壤含氮量增加,容重降低,返盐受到抑制,小麦亩
产超过二年三作制的全年粮食亩产。但在当时粮食紧张的情况下,国家每季征购,小
麦多产多征购,夏季种田菁也不减免秋粮征购,农民则是收一季吃一季,上季难接下
季,因而“一麦一肥”制无法推广。以后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肥料的增加,低复种
指数的以田养田制度就不再出现。 改革开放以后,麦田农家肥施用量迅速增加。到1
990年统计,全省农家肥施用总量26014万吨,其中半数以上用于秋种施肥,亩均超过
2吨。 此外,80年代中后期试验示范玉米秸就地还田,作为秋种有机肥料,并有较长
远的培肥土壤效果。还田方法绝大多数用秸秆还田机,但大部分地方受分户经营的限
制,故推广缓慢。到1990年,玉米秸还田面积仅200余万亩,主要分布在临淄、桓台、
张店、栖霞、兖州、诸城、高密、安丘等地。
2.化学肥料:化肥施用从无到有,80年代数量猛增,施肥的科学水平也有很大提
高。 抗日战争前,麦田施化肥仅限于胶东的水利精种区。50年代全省化肥用量不足2
0万吨,胶东施化肥占全省的60%以上,一般每亩麦田10公斤~13公斤,主要是硫酸铵,
用作追肥。50年代后期开始示范推广少量氮素化肥作种肥。60年代初随着氯化铵、硝
酸铵等货源的增加和县化肥(氨水)厂的建立,麦田施用化肥普及全省,但多为氮素化
肥。由于连年重氮轻磷和有机肥数量不足,施肥效果逐渐降低。60年代全省化肥试验
网试验, 小麦施磷效果显著,并对后茬作物有残效,氮磷配合联因作用更佳。197 9
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开展后,各地先后摸清了土壤养分状况。自1980年秋种开始,“边
查边用”土壤普查成果,进入调整氮磷施肥比例的定性配方施肥阶段。1983年以后又
通过配方施肥试验网的试验,掌握了不同产量水平、不同土壤类型的大量参数,得出
不同的施肥数学模式和定量施肥配方,氮磷施用比例渐趋合理,缺钾土壤开始补施钾
肥,并推广因土补施锌及其它微量元素肥料。1990年全省化肥施用量1021.3万吨,约
40%用于小麦,亩均66公斤。
3.施肥运筹:建国前至50年代初期,小麦施肥大多是1次施用有机肥料作为基肥。
随着栽培技术的提高、化肥的推广和小麦产量的增加,小麦施肥的运筹也相应改革演
进。
50年代总结推广增施有机肥,并于冬前、返青、拔节期看苗补追氮素化肥的措施。
60年代中期起,中高产田一般延至起身、拔节期追肥,高产麦田孕穗期适当补肥;氮
磷化肥基施逐渐用于生产。70年代后期起开始推广高产麦田精播,强调重施起身、拔
节肥。80年代基肥施用中,除了科学确定磷肥用量外,对缺钾土壤逐步重视基施钾肥
或秸秆还田,并在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土补施微量元素肥料
作为基肥。
对无灌溉条件的低中产麦田,研究和推广“一炮轰”施肥法,即将所有肥料都用
作基肥,比分期追肥增产。对一般晚茬麦田,总结和推广增施基肥,重施起身肥。对
采用独秆栽培技术的晚茬麦田,增施有机肥,重施磷肥,春季控制肥水,促使无效分
蘖早亡,到旗叶露尖时追肥。
(四)灌溉
小麦的灌溉,最早主要在汶河两岸泰莱平原,《汉书·沟洫志》已有“泰山下引
汶水穿渠灌田”的记述。小清河以南的邹平、桓台、临淄、益都和胶东的黄县、掖县
及鲁南的邹县、滕县等地的山前平原,亦素有汲井水浇麦的习惯,是本省历史上主要
的水利精种区, 其余大部农田则均依靠自然降水,有“麦收八、十、三”3场雨的农
谚。1936年全省水浇地面积仅425万亩。
由于战争的影响, 1949年全省合计灌溉面积只有371.5万亩。新中国建立后,开
展了以打井为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举办自流灌溉,并贷放新式水车,发放凿
井贷款, 推动和扶持农民发展灌溉。1950年全省灌溉面积即达403.8万亩,1956年发
展到967.5万亩。 其后由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引黄灌溉的发展,井灌、库灌、引
河灌溉并举, 1970年灌溉面积达到3754.1万余亩,1985年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6
848.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4.8%,其中麦田占4000多万亩。
在小麦灌水技术上,50年代后期、60年代新发展的引河灌溉区,起初大水漫灌较
普遍,至70年代绝大部分改为畦灌。泰安、烟台等市地并试验推行畦田规格长改短、
宽改窄。80年代以来发展节水型的移动式和半移动式的塑料软管灌溉,并在有条件地
区试行喷灌和滴灌,比畦灌可节水50%~70%。灌水的时间和次数,除了播麦前因秋旱
往往需浇底墒水之外,在小麦生长期间一般配合追肥,在起身、拔节和抽穗期浇水;
底墒不足或肥少地薄的低产麦田,则因土因苗在冬前和返青期提早肥水促进;灌浆后
期常有干热风的地区,再浇1次麦黄水。
(五)主要病虫和灾害的防治
山东小麦病虫种类较多,历史上曾频重发生和当前经常发生的先后有腥黑穗病、
线虫病、锈病、秆黑粉病、白粉病、丛矮病、黄矮病、全蚀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虫、
麦蚜、麦蜘蛛、一代粘虫、麦叶蜂等虫害。
腥黑穗病1949年发生面积达510万亩, 以鲁中南最重。通过“粪种隔离”等措施
防治,至1952年基本消灭。线虫病50年代前曾普遍发生,通过比重选种和换种逐步根
除。 锈病以条锈病为主,一直是小麦主要病害。1931年统计,山东因锈病损失小麦2
06851石。 1946、1948、1949年都有较大面积发生。新中国建立后多次大流行,1950
年全省小麦受害面积2979万亩,一般减产二成左右, 重者三成以上。1958、1964年也
是流行年份。1990年菏泽、济宁两地(市)及聊城、临沂、泰安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减
产三至四成。除选育新的抗病品种外,先后推广过代森锌、敌锈钠等药剂防治。小麦
白粉病在50年代~60年代仅在高肥水麦田发生,70年代有加重趋势,80年代由于麦田
生态的进一步变化,白粉病成为比较经常普遍发生的病害,1990年达3200万亩,主要
用粉锈宁等药剂防治。秆黑粉病在50年代发生频率较高。病毒病和全蚀病为点片发生
病害。
虫害的防治,60年代大多用有机氯制剂,后逐步以有机磷制剂替代。发生面积较
大的除地下害虫外,尚有麦蚜和麦蜘蛛。麦蚜因灌溉面积扩大和田间郁闭度增加而加
重。以往江淮地区常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于80年代末在山东部分地方开始蔓延,主要分
布于济宁、枣庄、菏泽、德州等地市。
小麦生育期间的自然灾害,除旱、涝、风、雹等外,霜冻灾害较为频繁,其中以
小麦拔节孕穗期的晚春霜居多。 明、清两代544年间91次霜冻害记载中,春季晚霜冻
害占61次。新中国建立后,小麦春霜冻害较重的年份为1953、1954、1961年。春霜冻
害后及时追肥、浇水、中耕,均可萌发新蘖,减少损失,其效益胜过翻种者。据山东
农科所1954年观察, 受冻小麦地上部分全部冻枯,只要分蘖节未死,早则4天,晚不
过10天,即萌发新蘖,正常抽穗结实,只是成熟稍晚。故而山东有“霜打麦子不用怕,
一棵麦子发俩杈”,“霜打麦子不用毁,四十五天撑歪嘴”,“麦翻秋,两不收”等
农谚。小麦越冬前的冻害大大少于春季,建国后1976、1979、1980、1987年稍重。

五、购销、消费与加工
小麦是山东的主要商品粮食,从建国前直至70年代,农民本身消费不多。近代小
麦交易中心有青岛、烟台、胶州、高密、青州、济南、东昌、济宁、临清、德州和沂
州等地。 民国时期有半数以上的县向县外输出,30年代初期山东常年外销小麦约6亿
公斤,占总产量的25%左右,输出量最多的县占产量的77%,最少占0.5%。重要产地鱼
台、滕县、泰安、章丘、历城、桓台、平度、曹县、寿光等县,外销数量均占产量的
40%以上。 外销地点,鲁北多销往天津,鲁南输至徐州,鲁西、鲁中主要集中济南、
胶济铁路沿线,鲁东多集中青岛和烟台。后来“因外麦入境过多,……本地产麦成本
较贵,遂成滞销形势,”(1933年农村复兴委员会会报)。又因“济南各面粉厂受洋面
倾销影响, 相率减工,以致用麦减少”。日伪统治时期,1943年设小麦集合重点县1
8个,指定集合地点全部收买,阻止自由买卖。日军并对我根据地派出军队武力掠夺。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6年山东小麦估计消费量32.57亿公斤,超出产量4.73亿公斤,
不足部分靠“洋面”,没有外销。1947年全省人均消费小麦59.7公斤。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 三年恢复时期,全省每年征购小麦数量5.6亿公斤至10.9
5亿公斤, 占小麦产量的23.77%~31.49%。“一五”时期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
54年小麦统购数量增到13.93亿公斤,占小麦产量的39%。“二五”时期因工作失误和
灾害影响,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1961年征购量降到2.45亿公斤的最低点。三年调整
以后的“三五”时期,征购小麦数量在6.5亿~7亿多公斤, 占产量的18.9%~23.5%。
“四五” 至“五五”时期,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征购数量由9亿公斤增至15亿~20
亿公斤, 占产量的20%~25%左右。 “六五” 时期,1983年-1985年小麦征购量达到
24.5亿公斤~32.5亿公斤,占产量的比重保持在17%~25%。
自1985年4月1日起,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农民自留部分和议价收购量
增加。 1985年按全省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小麦195.8公斤,最高为金乡县,人均占有
465公斤。1990年按全省人口平均每人占有小麦196.8公斤,小麦产量的剧增,极大地
改善了农民自身的粮食消费。80年代后期,除部分山区外,农民主食逐步由以粗粮和
薯干为主,改为以小麦为主。
在加工方面,由通用面粉向不同用途的等级面粉和专用面粉发展,并有麦胚饼干
等营养型食品问世。麦秸编制草帽辫,是胶东地区的一项传统家庭副业,产品行销海
外,自清代末期即有出口。根据旧海关1899年的贸易报告,“每年从烟台出口草帽辫
四百万担, 总值关银一百五十万两”;民国初期1913年由青岛出口草帽辫8.7万担,
销往13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编织业普遍发展,多制成草帽、提包、提篮
等日用工艺品出口。随着麦秸产量的不断增加,80年代后期大部分麦田采用小麦收割
高留茬,用于培肥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