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辑 农业宣传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91&run=13

一、农业刊物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陆续创办农业刊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展较快,至
1990年,全省已有各类农业期刊13种,其中:综合性刊物1种,农业科普刊物1种,农
业专业技术刊物6种, 学术刊物5种。年发行量在800余万份。这些刊物适应不同层次
的读者需要,对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振兴山东农业发挥了
重要作用,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一)《农业知识》
1950年1月山东省实业厅农林局在编辑《山东省农、 林、蚕场会刊》的基础上,
成立农业知识社,创办《农业知识》,为月刊,16开本,公开发行。农业知识社是科
级建制, 成立时编制4人。1951年为加强《农业知识》的编辑出版工作,撤销农业知
识社,成立农林厅编审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农、林、水系统各单位负责人和农业院校
负责人及有名望的专家、学者组成。同年《农业知识》由月刊改为半月刊,24开本。
1957年下半年农林厅编审委员会撤销, 恢复山东农业知识社,编制增加到9人,1958
年编制又增加到11人。1965年农口机构大调整,农业知识社与农业电影队合并划归农
科院领导。“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于1967年停刊。1971年划回农业厅领导。1973年
6月经省委批准《农业知识》 复刊,与农业电影队分设,确定为处级事业单位,编制
15人。1989年恢复为月刊,32开本。
《农业知识》50年代是以“介绍农业科技知识,总结群众生产经验,提高干部领
导农业生产业务知识”为宗旨,刊载内容主要是转载上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发表的有关
农业生产政策、方针、指示、计划、通知、意见和负责人的讲话、报告,以及农业科
学译述、苏联农业情况;介绍农业科学方面耕作技术、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优良
品种、抗旱防涝方法;登载群众生产经验、农业生产调查报告、农情通讯、农业技术
推广经验等。1952年,压缩了转载文章和大块言论,设立了《专论》、《评论》,增
加增产措施的系列性报道,开辟了小经验、半月农情、读者来信、农业常识讲话和本
省主要农产品等栏目。70年代复刊后,重点报道农业学大寨运动和农业战线上的经验、
成就,也介绍综合性的农业技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主要报道农业体制改革
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农村应用科学技术、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及农业生产管
理经验等。1982年开辟了《家庭副业》、《农村卫生》、《生活顾问》、《农村建设》、
《科技文摘》等栏目。1984年贯彻“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坚持“面向基层,
面向生产,面向农民”的办刊方向,围绕“科技兴农”战略方针的需要,宣传报道党
和政府有关改革开放的政策方针,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传播信息,推广先进经验,突
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的宣传,打破以报道种植业为主的老框框,进行农、
林、牧、副、渔、种、养、加、运、销全方位多层次报道。刊物的栏目由原来的10个
增加到20个,新增栏目有:《致富之路》、《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科技
纵横》、《信息交流》、《为人民服务》、《农家生活》等。刊物更具有针对性、实
用性和先进性。
在管理上,实行编辑、通联、采访三合一和编辑、发行、应用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编辑工作贯彻“朴实、具体、实际、通俗”,体裁形式多种多样。强调了“针对性、
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发展通讯员队伍,1989年《农业知识》和《山东农业》
两刊共有通讯员500人, 其中特约通讯员60人。人员构成主要是农业科技人员,农业
专家学者,各级农业干部和部分劳动模范。《农业知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改
革发行渠道,1986年实行自办发行。至1989年,《农业知识》社实现编辑、发行、应
用为一体化,建起了一套新的发行机制,层层建立组织网络,市、地农业局建立《农
业知识》通讯发行站,县、市农业局和乡、镇建立发行站,村设发行员。各级站的任
务:一是宣传《农业知识》,负责通讯报道,反映读者意见;二是组织收订、运送、
投递;三是指导读者学习、应用。
《农业知识》 创刊41年来,共出版726期,总期发量624万份,其中“文革”前1
7年,共期发134万份,年均7.9万份;“文革”中停刊10年;“文革”后改革前3年,
共期发40.6万份, 年均13.5万份;改革后11年,共期发449.4万份,年均41万份,居
全国同类期刊之首。1988年被评为全省优秀期刊。
多年来,《农业知识》始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农民”和“社会效
益第一”的办刊方向,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农业生产科技发展的形势以及广大基
层干部和农民的需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在普及推广农、林、牧、副、渔各项新成
果、新技术、新经验,传播信息,培养人才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二)《山东农业》
《山东农业》 是农业知识社主办,于1989年9月创刊,为月刊,16开本,期发行
量1.5万份。 该刊是农业综合性刊物,立足山东,面向国内,向各级农业干部宣传党
和国家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报道农村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力发
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探索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传递和交流各种信
息、经验;反映农业工作者的愿望和呼声。突出新闻性、政策性、指导性、文献性。
主要栏目有:农业与改革,政策与法规,观察与思考,农村纵横,决策与参谋,农业
论坛,科技兴农,领导人工作札记,新技术新成果,来自第一线的报告,人物述林,
经济信息,读者园地,农村杂谈,齐鲁各地,专题讲座。
(三)《山东农业科学》
《山东农业科学》是山东农学会、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山东农学院合办的农业学
术性刊物, 于1963年6月创刊,为季刊,16开本。“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刊。1973年
复刊,为双月刊,期发量1万份左右。1979年恢复,为半年刊。1986年又改为双月刊,
期发量1988年为14000册,最多时达到18900册。该刊报道山东农业科技新成果、新进
展、 新技术、新方法。编辑工作突出综合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该刊198 8
年被山东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89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
“农口系统优秀期刊”。
(四)《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是山东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原为《山东农学院学报》
1955年6月创刊,半年刊。“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刊。1980年复刊,为半年刊,19 86
年改为季刊,期发行量1200份。该刊立足本校,面向社会,传达信息,交流学术研究
成果。设学术论文、科研简报、实验技术和文献综述等栏目。刊载内容:作物、果树、
蔬菜、林业、桑蚕、土壤、农化、环保、农经管理、农业工程、植物保护、畜牧兽医、
农业生物遗传、生理、生化等学科,该刊物曾获得过省科学技术学会、省科技期刊学
会、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和国家教委技术司的奖励。
(五)《莱阳农学院学报》
《莱阳农学院学报》 是莱阳农学院于1961年创刊,“文化大革命”初期停刊。1
985年复刊,为季刊,期发行量2000份。以促进教学与科研工作发展、增进学术交流、
推动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和服务于农业现代化为宗旨,辟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
综述、学术动态等栏目。主要刊登农学、园艺、畜牧兽医、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
业工程、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理论等。
(六)《山东畜牧兽医》
《山东畜牧兽医》由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山东省畜牧局、山东农科院和山东食品
公司共同主办, 1980年1月创刊,为季刊,期发行量2500份。该刊面向全省畜牧兽医
工作者,本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的方针,普及畜牧生产和畜禽
保健知识,开展学术交流,推广科研成果和先进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畜牧兽医工作
者学术水平和生产技能。设有试验研究、调查研究、畜牧生产、兽医诊疗、文献综述、
经济简介、译文摘要、其他方面等栏目。
(七)《花生科技》
《花生科技》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办,1972年1月创刊,为季刊,期发行量20
00份。该刊面向生产和科研,宣传党和国家科技政策,报道花生科研新成果,交流国
内外花生科研动态和信息,推广先进生产技术,促进花生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刊登
花生育种、遗传、栽培、生理生化、土肥、植保、贮藏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报告、研究
简报、 生产技术、科技简讯和国外动态。1989年获青岛市优秀科技成果一等奖。199
0年在山东省首届优秀自然科技期刊评比中获三等奖。
(八)《落叶果树》
《落叶果树》由山东果树研究所主办,1969年创刊,为季刊,期发量4000份。以
交流果树科研成果和普及果树科技知识为宗旨。登载内容有研究报告、试验简报、文
献综述、基础知识、丰产栽培技术、国外科技信息、动态、发展情况和趋势。
(九)《山东家禽》
《山东家禽》 由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农科院畜禽研究所和省畜牧局合办,于197
9年创刊, 为季刊,期发行量1800多册。该刊以推动和促进山东养禽业发展为宗旨,
坚持面向生产,面向基层,为生产、为科研和为教育服务的方针。报道山东及国内外
家禽研究、生产动态、新成果新技术及典型经验。辟有实验研究、经验交流、禽病防
治、饲养管理、综述、专题讲座、专业户养禽、养禽信息、译文等栏目,在内容上,
要求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十)《山东养马》
《山东养马》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1975年创刊,为双季刊,期发量1000册。该
刊以宣传政府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和养马重要意义为宗旨,普及饲养和利用马、
驴、骡的科学技术,交流饲养管理和繁殖育种的先进经验,推广科研成果。设有动态
评论、调查报告、科研总结、经验交流、马病防治、科技讲座、国外文摘、马种介绍、
消息报道等栏目。该刊1980年改为《养马》杂志,划归农业部马匹育种协会领导,向
全国发行。
(十一)《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译丛》
《农业新技术新方法译丛》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1984年10月创刊,季刊,期发
行量为2000份。该刊报道国外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科技信息,设有国外译文、国外动
态和国外文摘等栏目。刊载的专业涉及农学、植保、园艺、林学、蚕桑、畜牧、兽医、
土化、农机、食品加工、水产养殖等。
(十二)《农业管理科学》
《农业管理科学》,其前身是《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4年12月创刊,
季刊, 期发行量3000册,年发行量12000册。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办刊宗旨
是宣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阐述按照
社会经济规律科学管理农业的思想,研究和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理论
和实践问题,为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设有农村改革、市场经济、乡镇企业、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科技兴农、农村财政、金融与保险、县委书记和县长论坛、乡镇
改革之声、农业生产技术、国外农业动态、领导与管理、小康理论与实践、干部教育
等十几个栏目。
(十三)《烟台果树》
《烟台果树》 由烟台市果树科学研究所主办。于1980年创刊,为季刊,期发量1
6000份。该刊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果树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突出“新”字。刊载
内容有研究报告、综述、专题论坛、试验与推广、生产经验、果树市场动态、国外科
技借鉴、果品加工与贮藏、果树专业户、广角镜、编读交流、答读者问、文摘、译摘
等。

二、农业展览
山东的农业展览宣传工作,始于清朝末年。据《山东官报》第26期记载,1910年
(宣统二年)就着手筹办农产、工艺展览,当时制定的《山东商品陈列馆修正办事细则》
中也包括农业、林业、水产等内容。1914年(民国三年)山东省实业司司长潘馨航倡议
举办展览, 并在济南商埠公园举办了山东省物品展览会,参展单位共106个县。展品
有粮食产品、蔬菜和药品等。1915年,山东参加了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国际商
品博览会。参展的展品有棉花、蚕茧、茧绸、花生油、大豆等特产品和加工制品。其
中,济洛公司参展的鸡蛋黄、蛋白获银牌奖,山东省农业专门学校张岩南送展的蚕茧、
黄丝、白丝获铜牌奖。1936年,山东省政府批转了省建设厅呈报的《山东各县农产品
展览会征集出品规则》,并要求各县每年举办一次农产品展览会。1942年,伪山东省
行政公署在泰安等29个县召开农产品评比会,参评的有粮食、蔬菜、纤维作物等,择
优奖励。 有11个县受奖,其中临清县获奖324项,曲阜、滕县、滋阳、武城、恩县、
禹城、济阳、惠民、嘉祥、峄县获奖项目均在300项以上。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积极兴办各种类型农业展览,在宣传农业社会主义改
造和建设巨大成就、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1950年,从有关单位借
调人员组成临时办公室从事农展具体工作,借用机关礼堂作为展室进行展出。1957年,
山东省农业展览馆筹备办公室成立,并坚持了边筹建、边举办农业展览。1960年,国
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农展馆保留机构,停止展览工作。1965年因复制全国农业学大
寨展览,又恢复了工作。1969年,省农展馆筹备办公室并入山东省展览办公室,负责
全省的工、农业展览工作。1977年,山东省展览办公室一分为三,即山东省工展馆、
山东省农展馆和山东省阶级教育展览馆。
40年来,山东农展馆举办生产成就、科学技术、典型经验等各种类型展览89次,
其中, 举办省内各种展览53次,参加全国性展览33次,出国展览3次。起到了宣传农
业方针政策、展示农业生产成就、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推广农业先进经验和开展
国际农业科技交流等作用。
1950年-1957年, 主要展示了山东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和互助合作化运动后,农民
的劳动热情高涨和生产蒸蒸日上的新气象。 1950年2月,山东省在济南举办了建国后
的第一次农业展览,展览内容有土壤肥料、粮食、棉作、森林、病虫、药械、特产、
农具、畜牧兽医、生产计划等9个方面。1952年2月,山东省在召开工农兵劳动模范代
表会议的同时举办了农业展览,展出土改后在粮食、林业、水产、畜牧生产和水利建
设方面取得的成绩, 还介绍了苏联农业生产经验。1957年3月,又在山东省第二届社
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上举办了全省农业展览,表彰生产能手,树立先进典
型,交流爱国增产经验。
1958年-1978年, 主要展出了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反映人民公社化
和开展农业学大寨给农村带来的变化。1959年10月举办了新中国建立10周年农业成就
展览,分综合、农作物、增产措施、水利、农业、林业、特产、畜牧、水产、公社工
业、气象11个馆。通过对山东概况、农业资源、粮棉油、果品和水产的介绍,展示山
东省建国后10年间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1960年举办了山东省小麦丰产典
型展览,有麦田管理、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措施和机械化的各种典型。1970年举办山
东省工农业战线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先进典型展览,农业方面展出了粮食达到农业发
展纲要的县市、 亩产千斤以上的生产大队和亩产500斤的公社等。参展的单位有莒南
县厉家寨、 黄县下丁家、沾化县李雅庄、蓬莱县聂家、曹县苗庄。1970年秋季在第2
8届广交会上的毛主席著作馆内, 展出了回乡知识青年典型沈秀芹,在农业学大寨馆
内展出了滨县杨柳雪大队和安丘县石家庄大队。 1972年1月,举办了山东省科学实验
新成就展览,展出了农民、渔民进行科学实验、科学队伍不断壮大和贯彻农业“八字
宪法”、实现科学种田以及连续获得丰产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这一年,还举办了农业
学大寨展览,系统地介绍了昔阳县大寨大队的经验,展示了山东省农、林、牧、副、
渔各方面学大寨的典型。1973年,举办山东省根治海河展览,介绍在治理海河中的先
进单位、个人和施工经验,并展示治理后农业、水产获得丰收景象。还以对比的方法
反映旧社会由于海河得不到及时治理而酿成水灾的悲惨情景。 1976年1月,阳谷县石
门宋大队参加了全国畜牧业展览,展示了该大队办养猪场,搞技术革新,发展养猪事
业的先进经验。1976年11月在潍坊市举办农业学大寨巡回展览,展出莱芜、东平、临
朐、胶南等18个县学大寨的成就和经验。1978年举办山东省科技成果展览,除概要展
示全省综合成就、 掖县建立健全4级科技网和开展科学种田的情况外,还展示了农、
林、牧、渔、水利、气象6个方面351项科技成果。
1979年-1990年, 突出地宣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政策和科学技术对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作用。1980年
举办山东省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展览,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系统、全面地介
绍了山东农业资源概况和农业区划阶段性成果 (如掖县、德州市的试点成果与经验,
鲁西北的综合治理等),为合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维持生态平衡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大量基础资料。同年,还举办了中国
古代农业科技史展览,以翔实、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农业古籍文献 (如 胜之和贾思勰
的著作) 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巨大成就,对树立民族自信心和发展农业
生产上的古为今用起了重要作用。1983年,举办山东农村新面貌展览,展示了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农民在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号召下,勤
劳致富的动人事迹。1984年举办全国棉花综合利用巡回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
了棉花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1984年10月举办庆祝新中国建立35周年全省农业综合成
就展览,展示了建国35周年,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农业战线上取得
的突出成就。1985年举办山东省盆栽葡萄展览,展示了盆栽葡萄对美化庭院居室的必
要性,深受城市居民的欢迎。1986年和1987年举办了两届优质西瓜展评会,1988年又
举办了首届农产品展销会。 这3次会对推动山东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和发展西瓜生产均
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0年6月举办农业科技巡回展览,以精炼的小版面形式在全省各
地巡回展出,把农民急需的农业科学应用技术送到农民手中,对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起了一定的作用。1990年12月举办山东省“七五”农业商品基地建设成就展览,展示
了山东农业商品基地建设的规模和所取得的成绩、经验。
山东农业展览,除在国内省内举办以外,还参加了国外展览,1969年中国在阿尔
巴尼亚举办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展览,山东展出了莒南县厉家寨人民苦干实干、
改变面貌的事迹。 1987年-1990年山东省分别参加了西德巴伐利亚和意大利维罗那两
次国际农业展览会,展示了山东省在农、林、牧、渔及乡镇企业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还介绍了山东丰富的农业资源,对帮助外国朋友了解山东起了重要作用。

三、农业电影
山东省农业厅为了搞好科学技术的宣传和普及,于1958年10月创办了农业电影队。
建队初期,利用借用设备只能摄制16毫米黑白片,以后逐步扩建成一支专业化的电影
宣传队伍,能独立摄制35毫米彩色片,又进一步发展到电影、电视两条生产线同时并
举。到1990年,累计拍摄电影片131部,生产拷贝5324个,完成电视录像片7部14集,
对宣传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农业发展起一定作用。
山东农业电影事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农业电影摄制队创办初期,是科级建
制,编制15人,1962年因国家经济困难被撤销。1963年随国家经济形势好转而恢复。
1965年机关整编,该队作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入山东农业科学院。1971年划回农业
厅,扩建为山东农业电影社,为处级事业单位。
电影摄制队筹建时期,一无专业人才,二无设备,完全依靠农业部农业电业制片
厂(后改为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帮助和支持进行工作。抽调人员送到农业电影制片厂
学习,采取以师带徒的方法,在各个专业岗位上跟班观摩学习,逐步掌握了电影选题
采访、剧本编写、现场导演、摄影技术、动画设计、电影解说、音乐选用、效果处理、
合成录音以及洗印等各个创作环节和生产技术岗位的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无生产
设备情况下,前期生产借用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机拍片,后期加工求助于农影
厂的洗印车间制作。1959年与农业电影制片厂合作,完成了9部16毫米黑白片。
1960年,农业电影队从瑞士进口了摄影机,承担前期拍摄任务,后期洗印制作仍
由农业电影制片厂协作加工。并逐步采取土法上马,进行手工操作,使影片后期生产
进入半独立时期。至1970年,累计完成16毫米黑白片22部。
70年代农业电影社进入了独立出片时期。这个时期,人员逐年充实增加,生产设
备也逐渐配套。为加强专业培养,一方面以老带新,一方面组织创作人员到中国农业
电影制片厂,北京、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及上海电影
技术厂等单位进行业务学习,同时也聘请专家教授到电影社讲课、组织对优秀影片的
观摩学习。通过派出去和请进来多种形式培养,提高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个时期, 由于经费连年增加,从日本进口16毫米和31毫米两用动画摄影台1套。录
音设备和后期加工工艺设备也全部配套,并建起了感光测定和药液分析工作室,影片
生产实现了标准化和科学化。16毫米黑白影片的摄制和制作达到全部配套。
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进入摄制35毫米彩色片时期,在工作上继续沿着创作
队伍建设和生产手段完善一起抓的路子前进。经过不断培训学习,创作队伍的素质有
明显提高, 在技术职称评定中,有30多人获得技术职称,其中高级专业职称8人,中
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13人。设备经过更新和补充,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这个时期,
除完成省农业厅安排的农业科技影片摄制任务外,还为外单位摄制影片10部。影片质
量也有明显提高,有24部35毫米彩色影片经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审查推荐、中央广播
电视部批准,向全国发行,占同期生产总量的40%以上,并有部分影片获奖。
80年代末期,农业电影社进入生产电影片和录像片同时并举的新时期。这个时期,
针对电影片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呈现滑坡而电视录像片成本低廉快捷的新形势,农业电
影社研究实施了“巩固提高影片、逐步发展录像,影视并举、长短结合”的方针。增
添录像设备, 开辟生产录像片业务。1988年-1990年,共完成电影片5部、电视片6部
13集。其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黄淮海农业开发》、《禹城改碱试验区》、《清
河村人》3部电视片经中央广播电视部批准向全国播放。
山东农业影、视事业创办32年,始终坚持宣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学水平和为
农民服务的方向。根据本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急需定选题,所拍影片适时、对路,
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推动作用,受到农民的欢迎。如60年代拍摄的《消灭地瓜黑斑病》,
在章丘县放映后有力地推动了地瓜黑斑病的防治工作,全县病瓜率逐年明显下降。随
着植保技术的发展,从1979年开始又陆续拍摄了《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病毒防治
松毛虫》、《保护天敌治麦蚜》等影片,及时地配合了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拍摄的
《八字宪法保丰收》、《窝地瓜下蛋》、《梨乡小麦创高产》、《小麦良种提纯复壮》、
《鲁棉1号》 、《夏玉米》等20多部作物栽培方面的影片,对推广不同时期的作物栽
培新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收到明显效果。1973年历城县放映了《窝地瓜下蛋》
影片后,该县十六里河管区的干部反映:“从电影上看了种植窝地瓜的全过程,讲得
详细易懂,比上技术课现实。”拍摄的《改造盐碱地夺高产》、《苗庄改碱夺丰收》、
《盐碱地综合治理》,也很受群众欢迎。盐碱地比较多的章丘县黄河公社,看了《苗
庄改碱夺丰收》影片后,按照电影介绍的方法,挖排水沟、打机井、沟渠配套,排涝
压碱,对1977年和1978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起了重要作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养鸡专业户,而鸡瘟流行直接威胁着养鸡业的发展,
1981年拍摄的《预防鸡瘟》在全省各地放映后,对发展养鸡起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如章丘县放映了《预防鸡瘟》后,使广大农民学到了预防鸡瘟的知识和技术措施,促
进了全县养鸡业的发展,1982年全县养鸡专业户180户,重点户339户,到1983年专业
户发展到1391户,重点户发展到2608户,养鸡成活率由过去的75%提高到88%。省电视
台播映了《预防鸡瘟》影片后,临沂、莒县、淄川等地写信给电视台要求重放这部影
片。
农业电影社拍摄的农业科教片受到中央电视台的重视,1984年选择《预防鸡瘟》、
《小尾寒羊》、《夏地瓜创高产》、《花生高产之路》、《夏玉米》、《桑园》等影
片,在《农业科学知识》节目里向全国播放,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小尾寒羊》影
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以后,有的观众给中央电视台写信,要求帮助介绍购买小尾寒羊
种羊。1989年摄制完成的《山东农业四十年》,介绍了山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讴歌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山东农
业战线上放射的光彩,经中央电视台和山东电视台播放后,在宣传山东农业方面起到
了积极作用。1990年摄制完成的用汉、英两种语言录制的大型专题片《中国·锦绣山
东》,经省政府审定批准,参加意大利第93届国际农业博览会的展映宣传活动,在向
全世界人民宣传山东、介绍山东方面发挥了作用。
随着影、 视片质量的不断提高,有4部影视片受到奖励:1981年拍摄的《预防鸡
瘟》获全国第一届优秀农业科教电影片奖;同年,为济南军区后勤部拍摄的《文明就
餐》获全军科教电影片一等奖;1984年摄制的《污水与灌溉》获全国环境保护电影片
二等奖;1985年摄制的《保护天敌治麦蚜》获全国首届农业电视节神农奖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