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农作物栽培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89&run=13

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作物栽培技术在合理密植、间作套作复种、塑料薄膜保护地
栽培、旱地增产栽培技术、增产调节剂使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完善高产栽
培配套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作物的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合理密植技术
新中国建立之前,山东农作物栽培主要采用大垅稀植的传统方式。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毛主席农业“八字宪法”发表后,从继承传统经验入手,在广泛总结、推广群
众合理密植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不断调整作物群体结构,使之趋
向合理,并选育适于密植、光能利用率较高的品种,协调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矛盾,提
高产量。8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叶面积指数及其发展动态,作为衡量作物合理密植与
群体结构指标的理论。 用以下计算公式指导合理密植: 密度=合理的叶面积指数ⅹ
666.7。目前山东主要农作物适宜的密度和群体动态是:小麦基本苗8万~15万。冬前
总茎数60万~90万,拔节期80万左右;叶面积系数:冬前0.8~1.5,起身期1.5~2.2,
拔节期3.6~5.0,挑旗期6.0~7.0,乳熟期4.0~4.9;产量结构:亩穗数30万~50万,
穗粒数26粒~40粒,千粒重35克~50克,经济系数0.4~0.45。玉米:播种量3公斤左
右,每亩密度平展型品种3000株~3500株,紧凑型品种4500株~5500株;叶面积发展
动态:三叶期0.05~0.06,拔节期0.3~0.65,大喇叭口期3~3.5,开花期4.5~6.0,
灌浆期4.0~5.5,蜡熟期3.0~5.0,成熟期2.0~3.0。其他作物一般种植密度:夏谷
每亩4.0万株~5.5万株, 水稻基本苗10万~15万株, 夏大豆1.2万~2万株,春甘薯
4000株~4500株,夏甘薯4500株~5000株,早熟花生9000墩~12000墩(每墩两粒) ,
中熟花生7000墩~9000墩, 晚熟花生6000墩~8000墩,春播棉花3000株~40 00株,
夏播棉花5000株~6000株。
合理密植,成为农作物增产的常规措施,发挥了稳定地增产作用。80年代初期,
全省玉米平均密度每亩2500株左右。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化肥投入量增加和紧凑型
玉米杂交种的逐步推广,80年代后期逐步相应提高了玉米种植密度。1990年全省多点
调查, 平均每亩3640株。1987年-1990年,全省平均玉米亩产比1980年-1986年增长2
1%。其中尤以西部习惯稀植的地区更为显著。菏泽、聊城地区学习东部玉米密植经验,
80年代后期玉米种植密度每亩增加1000株~1500株, 1987年-1990年两地区玉米亩产
分别比1980年-1986年增长36%和37%。

二、间套复种技术
间套复种是山东省传统的重要农业增产技术。早在古农书《齐民要术》中就有关
于间套复种技术应用的记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这一传统技术非常重视,1
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 中,明确提出“合理轮作(换茬)、间作、套种和
密植,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山东省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总结群众间
套复种经验, 推进农作物耕作制度改革。1971年全省各种农作物间套复种面积达100
0多万亩,到1978年发展到3000万亩,以成为全省种植业生产上的一项重要增产技术。
进入80年代,间套复种技术已发展为集约利用资源的立体种植方式。1986年秋省政府
在昌邑县召开了全省立体农业种植经验交流会,确定把发展立体农业,作为农业科技
的重点来抓。昌邑、平原、泰安市郊区、嘉祥、莱阳5市县为发展立体农业的试点县,
省科委立题:《立体农业最佳种植模式筛选与示范推广》进行研究,在16个市地建立
46个基点县,到1990年,已从400多种种植模式中筛选出30种三作三收最佳种植模式。
主要类型有:
粮粮型:以小麦、玉米为主体作物,在保证粮食作物稳定增产的前提下,参与经
济作物或瓜、菜作物。如小麦间作玉米套种大豆(或谷子);小麦套种越冬菜间作玉米,
再间作大白菜等。
粮棉型:在保证粮食(小麦)、棉花双扩双增(产)的前提下,还可以间套瓜菜。如
小麦间套大蒜、间作棉花再间套绿豆(小豆)等。
粮油型:在小麦套种花生一年两熟的基础上,利用套种花生的套作行再间套瓜菜。
如小麦套种越冬菜间作花生,再套种西瓜;小麦套种西瓜、套种花生再间套玉米等。
粮烟型:在小麦、黄烟一年两熟的基础上,再间套矮秆作物或瓜菜。如小麦间套
越冬菜、套种黄烟再间套秋菜;小麦间套越冬菜、套种黄烟、间套甘薯等。
此外还有粮菜、粮肥、粮果、粮菌、粮桐、粮枣等间套复种类型。间套复种技术
的推广应用,使山东省农作物种植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1990年全省二年三熟制面积,
由1949年占耕地面积的80.1%,下降到23%;一年两熟制面积,由1949年占耕地面积的
1.3%上升到48%; 一年三作三收以上的种植面积达到1900多万亩, 农田复种指数由
1949年的139.8%提高到1990年的158.8%。在粮田面积减少4507.9万亩的情况下,粮田
复种指数由1949年的148.8%提高到1990年的186.4%,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1
494.8万亩, 到1990年扩大到3450.6万亩,比1949年增加1956万亩。其中棉花增加14
28.5万亩, 花生增加403.1万亩,对缓解全省人多地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的
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农用塑料薄膜保护地栽培技术
山东省在建国以前保护地栽培面积很小,且方式简单,主要推广风障栽培技术。
建国后,保护地栽培技术发展很快,在“风障阳畦”、“油纸覆盖”、“草苫覆盖”、
“土温室” 的基础上相继发展成“改良阳畦” 、“改良温室”、“太阳能温室”、
“玻璃温室”等保护地栽培方式。1978年从日本引进了聚氯乙稀塑料薄膜(地膜)覆盖
栽培技术,具有良好的增温保湿,增产增收效果。地膜覆盖栽培应用范围广,适用作
物种类多,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是保护地栽培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是传统农
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引进试验成功,使保护地栽培技术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山东地膜覆盖栽培是从1979年开始的。首先在蔬菜、花生上试验成功,逐步发展
起来的。1979年蔬菜、花生试验面积66.2亩,据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考察,覆膜花生亩
产荚果311.9公斤,比不覆膜的亩增产48.2公斤,增产18.3%。1980年扩大到西瓜、棉
花、黄烟等作物,覆膜面积325.6亩,其中蔬菜310亩、西瓜8亩、花生5亩、棉花2亩、
黄烟0.6亩。1981年4月,日本地膜协会事务局长石本正一来山东访问,并作了《关于
地膜覆盖栽培》 的学术报告。 当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发展到4517.6亩, 其中蔬菜3
280亩、西瓜815亩、花生405亩、棉花7.6亩、黄烟10亩,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
果。 棉花覆膜的亩产皮棉107.8公斤, 比不覆膜的亩增产27.5公斤, 亩净增收入
122.25元; 花生覆膜的亩产398.9公斤, 比不覆膜的亩增产75.7公斤, 亩净增收入
35.2元;西瓜亩产2588.5公斤,比不覆膜的亩增产1000多公斤,亩净增收入437.5元。
1982年、1983年进入了示范推广阶段。1982年全省90%以上的县(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盖膜面积70435亩,比1981年增加14.6倍。1983年盖膜面积159.2万亩,比1982年增加
2 1.6倍。当年秋种时,惠民、德州、潍坊、青岛、济宁、菏泽、聊城、淄博8市地16
个县30个基点进行了晚茬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 面积100亩,平均比不盖膜的亩增
产小麦150公斤~200公斤,盖小麦的地膜完好率80%~90%,可再用来盖棉花、花生、
西瓜、蔬菜等,即“一膜两用”,其增温增产效果基本不降低。地膜还可以用于果树、
林木育苗及幼树等覆盖,确保成活率。1988年山东省农业厅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列为
全省种植业8大重点推广技术之一。到1990年全省地膜覆盖面积达到727万亩,其中棉
花313万亩,花生293万亩,瓜菜94万亩,其它27万亩。
山东应用塑料棚进行蔬菜生产是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到80年代初期逐步得到
发展和推广。1981年全省塑料棚蔬菜面积3280亩。1987年达到50.5万亩,占全省菜田
面积的36%, 其中塑料大棚6.5万亩,比1986年增加4.5万亩。1990年发展到61万亩,
其中大棚9万亩, 中小棚52万亩。塑料大棚的形式主要有单坡面和夹园形两种。1986
年淄博、济宁、济南等地对单坡面塑料大棚进行改良,实行多层覆盖,形成了“冬暖
式日光节能型”。1987年济宁市采用此棚首次试验成功在深冬不加温条件下生产黄瓜,
亩产黄瓜3718公斤, 收入14702元;早春种植西红柿、甘蓝等,比一般单坡面棚提早
20天上市,亩收入6700元。
地膜和棚膜的试验推广规格。1978年开始引进的是高压低密度聚氯乙烯薄膜 (简
称普通高压膜) ,幅宽95厘米,厚度0.015±0.005毫米,盖花生一般亩用量10公斤左
右, 亩成本40元左右。1982年-1984年进行不同厚度地膜试验证明:0.007±0.002毫
米的线性聚乙烯薄膜(简称线性膜),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薄膜(简称低压膜)和普通地膜
增温保墒增产效果基本一致。花生覆盖亩用膜降至4.5公斤~5公斤,降低成本15元左
右。0.007±0.002毫米的线性膜在花生上1985年示范推广70万亩,1986年推广90万亩,
1987年达到130.28万亩,占当年花生地膜覆盖面积的75.2%,其他作物覆盖40余万亩。
1990年普及于各种作物覆盖栽培。1985年省塑料开发中心和禹城塑料厂、烟台塑料厂
合作,先后对可控光降解地膜、淀粉生物降解地膜进行研究,经试验,由于降解不完
全或降解过快,成本较高,至今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蔬菜塑料棚膜由普通膜经1984
年-1985年试验发展为长寿膜。1988年苍山、临淄等县区试验成功聚氯乙烯无滴(不凝
水)膜,1990年全省应用面积3万亩以上。

四、旱地农业增产技术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从晚秋到初夏少雨,特别是晚春、初夏、晚秋,旱
灾发生频重。 有关资料记载:从1470年到1969年的500年间全省出现全年偏旱的年份
有82次。春、夏、秋、冬季节性出现偏旱的年份有401次,占总年数的80%。从1949年
到1979年严重春旱的有9年, 夏旱10年,秋旱13年。因旱成灾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的
年份有24年,平均年成灾面积1927万亩。1980年-1989年平均每年受旱面积4010万亩,
其中1989年受旱面积达7009万亩,减产三成以上的有2100万亩,绝产的有570万亩。
山东省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多。鲁北降水量少,属半干旱区,易形成干旱。建国
以来,通过兴修水利,扩大水浇地面积,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全省旱地面积仍
较大。 根据1990年统计年报资料:全省现有耕地10278万亩,其中无水浇条件的易旱
地面积3583万亩, 占耕地面积的35%。这些旱地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半岛丘陵区
和鲁西北高亢地带。临沂、日照2市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左右;青岛、威海、烟
台、济南、枣庄、泰安和菏泽7市地,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左右。全省有26个县
旱地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有39个县占耕地面积的35%~50%。
山东农民在长期的抗旱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保墒抗旱经验。在土壤耕作上,形
成了“用养结合”、“耕耨结合”的耕作体系;在栽培技术上,采用抗旱作物、抗旱
品种、镇压划锄等。新中国成立后,在总结旱地农业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引进和
推广了旱地农业先进技术,开展水土保持,兴修梯田,封山育林育草,工程措施与生
物措施相结合,抓小流域治理,改善旱区农业生产条件与生态环境,旱区农业生产有
了较大发展。
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水资源短缺,旱情持续发展,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抗旱
的重视。1981年秋,莱阳市农业局在冯格庄乡马岚村进行1060亩旱薄地小麦增产技术
开发,1982年夏收时,平均亩产380.5公斤。1983年7月省农业厅在福山区召开了旱地
小麦增产技术经验交流会, 同年8月,农牧渔业部在陕西省延安市召开了北方旱地农
业工作会议,确定北方旱地农业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种树种草,发展牧业,实行旱作
技术,综合治理,农林牧全面发展。从此旱作农业更加受到重视。1984年省农业厅下
达的秋种技术意见,把“旱薄低产小麦增产技术”列为第一条。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
总站承担了全国农技推广总站主持的国家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黄淮海低产区小麦
综合增产技术推广,在莱阳、莱西、平度、胶州、邹城、滕州、兖州、临沭、费县、
安丘10个县市的丘陵旱地和砂姜黑土贫水区示范推广,3年累计示范推广579.4万亩,
平均亩产219.5公斤,比邻近对照田平均亩增产51.9公斤。1986年6月山东省政府在文
登市召开了全省大沟麦现场会,重点推广了文登大沟麦、莱阳旱地综合开发和临沭县
蓄水聚肥抗旱丰产沟等县市旱地增产的典型经验。1988年省农业厅就旱作农业开发战
略及技术对策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把旱地农业增产技术列为全省种植业八大重点推广
技术之一。到1990年全省旱地农业增产技术推广面积1000万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农艺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配套
增产技术经验。在农艺措施方面主要有:建立有效的蓄墒保墒的抗旱耕作制度,以土
蓄水;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迅速提高土壤肥力的施肥技术,以肥济水;培育壮苗,
高产低耗群体结构的播种技术,经济用水;采用抗旱作物、品种,以种节水;镇压划
锄、覆盖、深耘的管理技术,以管保水。这些蓄水、节水、用水、保水的技术措施应
用后,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五、增产剂使用技术
建国以来已发现并得到公认的植物激素有5大类: 即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
分裂素类、乙酸类和脱落酸类。山东省应用农作物生长调节剂的时间较早,范围较广。
50年代开始试用2,4-D。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使用了石油助长剂。70年代中后期,乙
烯利、矮壮素、助壮素、比久等广泛应用于生产。1978年厦门大学从蜂蜡中提取了三
十烷醇结晶体,经在玉米、小麦、花生、大豆、水稻、甘薯等作物上试验,有一定增
产效果,1979年山东省布点12处,并成立了推广协作组,1980年示范推广,1981年应
用面积60万亩,1982年应用面积370万亩,1983年达到1600万亩,一般亩增产5%~10%。
1985年后,由于生产质量问题,增产作用下降,推广受阻。1985年秋种前省农技推广
总站从河北省科学院引进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剂,在长清、章丘、齐河等地试验,每
亩用固体菌剂500克拌小麦种, 增产10%左右。1986年示范1.7万亩,同年山东省科学
院长清生物实验厂开始试生产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剂, 1987年示范推广10.3万亩,
1988年推广41.7万亩,1989年达到104万亩,1990年220万亩。80年代中后期,农作物
增产剂发展很快,产品种类较多,市场上也出现了多、乱、杂的现象,影响了作物增
产剂的试验、示范、推广和应用。1989年农业部以(89)农(农)字第38号文发出了《肥
料、土壤调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检验登记暂行规定》的通知。1990年山东省科委下
达了《作物增产剂筛选鉴定与示范试验研究》课题,在济南、泰安、济宁、淄博、临
沂、德州、烟台7个市地31个县市的153个点、12种作物试验应用,以比较其增产效果、
使用价值和应用范围及使用技术。当年共在省内外征集了喷施宝、叶面宝、光合微肥、
丰产素等12种增产制剂, 经1年的试验观察,光合微肥、喷施宝增产效果优于其他增
产制剂,应用范围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