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草鼠害的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84&run=13

(一)植保工作的演进
山东省农业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历史悠久。《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
二年(公元2年) ,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遣使者扑蝗,诏扑蝗诸吏,
以石 受钱。”首次记述了人工防治害虫的活动。后屡见人工灭虫的史料记载。中国
的治虫法规始见于宋代。1075年(宋熙宁八年),为动员官吏和群众一齐动手治蝗,八
月颁《熙宁诏》。1182年(宋孝宗淳熙九年) ,又颁《淳熙敕》,共6条,规定了有蝗
不报,防治不尽,克扣灭蝗费用等依法论罪。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囿于迷信,人们
多认为病虫危害是天意,以求神佑者甚多。至明、清时期,不少县建“八蜡庙” (司
昆虫之神) ,或刘猛将军庙(传为宋代治蝗有功之将军),春、秋两祭,列为官府之例
行公事,因而对虫灾不敢辄动,对病害的防治更无良策。但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
也摸索了对害虫人工捕杀、挖沟阻杀、灯光诱杀等防治方法。对病害采取轮作换茬、
拔除病株等防治方法。民国期间,在沿用人工扑杀的同时,于30年代,山东农民开始
使用鱼藤、红砒、白砒等植物性与矿物性农药防治害虫,继而用砒酸铅、汞制剂等农
药防治病虫害,但应用面积小,不足以控制病虫危害。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为指导病虫防治,对植保工作方针多次进行研究修订,山东
省随着对植保方针的贯彻实施, 使植保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1950年,山东省贯彻了
“防重于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推动了农业防治措施的应用。1952年12月,农业部在
济南召开了全国治螟座谈会,提出了“药剂为主”的治螟方针,重视农药的引进与示
范推广,促进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发展。1955年,全国第一次植物保护工作会议,
制定了“积极扩大病虫害的防治面积,充分使用药械,结合农业措施及早彻底防治;
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严禁危险病虫传入保护区,封锁疫区,并迅速肃清局部发生
的危险病虫”的植保工作策略,促进了病虫防治面积的扩大和化学防治的迅速发展,
以及对危险病虫的检疫、封锁与消灭。1958年农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植保工作会议,
研究制定的“全面防治、土洋结合、全面消灭、重点肃清”的植保工作方针,曾出现
防治“一刀切”,造成不计成本、滥用农药的现象。1963年贯彻农业部制定的“防治
并举、以防为主、土洋结合,领导、专家和群众结合,全面防治,安全有效”的植保
工作方针,强化了预防意识,推动了安全、有效地全面防治,但也出现“治虫不见虫”
、“有虫无虫治一遍”,打“保险药”等倾向,浪费了农药,且农药中毒事故时有发
生。1975年贯彻了农林部在河南新乡召开的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制订的“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把“防”作为贯彻植保方针的指导思想。在综合防治中,
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
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危害的目的,使山东省植保工作进入了综合防治的
新阶段。
(二)病、虫、草、鼠害的防治
建国后,农业病虫、草、鼠害的防治进展,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人工捕打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阶段(1949年-1955年) :广泛组织发动农民人工
除虫,并组织植物性和矿物性农药的生产供应。1950年起,先后推广六六六、滴滴涕、
1605、西力生、赛力散等少量有机化学农药用于病虫防治,喷雾、喷粉器等施药工具
也开始推广应用,形成人工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土农药与化学农药相结合、传统
防治技术与新技术相结合的防治阶段。
化学防治为主的阶段(1956年-1975年) :随着农药工业的发展,化学防治成为控
制病虫害的主要手段,农药品种和数量猛增。1955年用药量7330吨,1958年2.9万吨,
1964年增至5万吨, 1970年突破10万吨。化学防治的发展,也促进了施药工具的改进
和施药技术的提高,手动喷雾器、喷粉器成为农家的必备生产工具,并发展了三用机
等动力机械。飞机防治病虫害在这一阶段也有较多应用。施药技术上,农药拌种、浸
种、焖种、浸苗、处理土壤、制成毒饵、毒土、喷撒等多种施药技术并用,提高了控
制病虫害的效果。但由于化学农药的大量施用,带来了较大的有害副作用:一是害虫
抗药性明显增加,不少农药降效,以至不能使用;二是杀伤了害虫天敌,减弱了天敌
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造成害虫的再猖獗;三是广泛应用高残留、高毒农药,造成
农产品的严重污染和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
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并行阶段(1974年-1977年) :由于化学农药的有害副作用逐
渐被人们所认识,70年代初,注意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引进、研究与推广。在化学防治
的同时,生物防治害虫一度发展,大搞了群众性生产应用微生物农药防治多种害虫,
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以及开展大规模的助迁瓢虫、草蛉、马蜂等防治棉花害虫的
群众性活动。但由于生物防治的基础研究薄弱,加之不切实际地强调生物防治的作用,
一度兴起的生防热潮迅速下降,仍回到化学防治的轨道。
综合防治阶段(1978年-1990年) :从70年代后期,开始逐步探索由一病一虫的防
治, 改为以作物为单位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这是防治技术上的重大发展与进步。1
978年, 从棉花、小麦病虫的综合防治入手,研究组配综合防治技术,建立样板,组
织示范,开展综合技术开发。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进而扩大到玉米、花生、大豆、
大白菜等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取得较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987年,制
订了小麦、棉花、花生、大白菜和大棚黄瓜的病虫防治技术规范(试行)。1989年,又
制订了玉米、 大豆、甘薯、蕃茄、甜椒等5种作物的病虫综合防治技术试行规范,防
治措施进一步协调,控害能力明显提高。
建国后,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
1.病虫害防治:农作物害虫的防治历史久远,历代关于防治蝗虫的记载颇多,对
其他病虫害的防治记载甚少。民国时期,片断记载了对蝼蛄、粘虫、棉蚜、棉红铃虫、
棉铃虫、地老虎、小麦黑穗病、高粱黑穗病、豆虫等病虫的防治,但防治面积少、技
术落后,不足控制其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重视对病虫防治工作的领导,防治技术不断提高,防治
病虫的对象逐步增加,防治面积扩大,保产效果不断提高。
经济恢复时期(1950年-1952年) ,病虫害防治工作初步展开,技术和手段落后,
防治病虫种类32种, 防治面积共5080万亩次,仅占发生面积的19.5%,且多系人工捕
打, 少量使用农药防治,保产效果差,挽回粮食损失124690吨,棉花11635吨,油料
457.5吨,其实际损失远大于挽回的损失。“一五”时期(1953年-1957年),随化学农
药的扩大应用和防治技术的提高, 防治面积扩大,防治面积达35755.5万亩次,占发
生面积的42.2%, 挽回粮食损失1525300吨,棉花30540吨,花生2321吨,但粮、棉、
油实际损失分别为448700吨、 151430吨、15518吨。除挽回的粮食损失超过实际损失
外,挽回的棉、油损失量仍不及实际损失量。“二五”时期(1958年-1962年) ,发生
面积79693万亩次,防治面积61048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76.6%。经济调整时期 (196
3年-1965年) ,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52.6%。“三五”时期(1966年-1970年),防治
面积占发生面积的78.3%。“四五”时期(1971年-1975年),防治病虫对象增至64种,
发生面积116509.7万亩次,防治88615.8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76.1%,挽回粮、棉、
油的损失首次均超过了实际损失。 此后,从“五五”时期开始,防治病虫对象增至9
8种。“五五”、“六五”、“七五”时期,防治面积分别占发生面积的69.6%、71.2
%、 76.1%。这3个时期,共挽回粮食损失2355.9万吨、棉花269.6万吨、油料204.8万
吨。建国以来山东省各经济发展时期病虫发生与防治情况见表7-19。

山东省各经济发展时期病虫发生与防治情况表
表7-19
单位:万亩
┌──────┬───────────┬───────────┬─────────┬─────────┐
│时期 │合计 │粮食作物 │棉花 │花生 │
│ ├─────┬─────┼─────┬─────┼────┬────┼────┬────┤
│ │总发生面积│总防治面积│发生面积 │防治面积 │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发生面积│防治面积│
├──────┼─────┼─────┼─────┼─────┼────┼────┼────┼────┤
│恢复时期 │26023.62 │5080.85 │23273.50 │3679.90 │2448.00 │1387.80 │302.12 │13.15 │
│(1950-1952) │ │ │ │ │ │ │ │ │
├──────┼─────┼─────┼─────┼─────┼────┼────┼────┼────┤
│一五时期 │84803.87 │35755.51 │75870.40 │31942.90 │8287.00 │3712.70 │646.47 │99.91 │
│(1953-1957) │ │ │ │ │ │ │ │ │
├──────┼─────┼─────┼─────┼─────┼────┼────┼────┼────┤
│二五时期 │79692.98 │61047.90 │70813.4 │56259.40 │8453.20 │4699.31 │426.38 │89.19 │
│(1958-1962) │ │ │ │ │ │ │ │ │
├──────┼─────┼─────┼─────┼─────┼────┼────┼────┼────┤
│调整时期 │67831.91 │35683.67 │60342.10 │29662.90 │6981.80 │5876.00 │508.01 │144.77 │
│(1963-1965) │ │ │ │ │ │ │ │ │
├──────┼─────┼─────┼─────┼─────┼────┼────┼────┼────┤
│三五时期 │47528.93 │37203.56 │40356.81 │30543.21 │6002.20 │6239.07 │1169.92 │421.28 │
│(1966-1970) │ │ │ │ │ │ │ │ │
├──────┼─────┼─────┼─────┼─────┼────┼────┼────┼────┤
│四五时期 │116509.70 │88615.83 │102626.47 │76761.07 │11739.00│10749.40│2143.24 │1105.36 │
│(1971-1975) │ │ │ │ │ │ │ │ │
├──────┼─────┼─────┼─────┼─────┼────┼────┼────┼────┤
│五五时期 │128117.47 │89111.37 │111018.48 │75541.46 │13704.35│12035.95│3394.64 │1533.96 │
│(1976-1980) │ │ │ │ │ │ │ │ │
├──────┼─────┼─────┼─────┼─────┼────┼────┼────┼────┤
│六五时期 │148026.12 │105432.59 │105607.16 │68819.10 │34656.40│31165.26│7762.56 │5448.09 │
│(1981-1985) │ │ │ │ │ │ │ │ │
├──────┼─────┼─────┼─────┼─────┼────┼────┼────┼────┤
│七五时期 │161533.81 │122873.67 │108017.27 │79116.54 │41565.41│34285.31│11951.14│9471.82 │
│(1986-1990) │ │ │ │ │ │ │ │ │
└──────┴─────┴─────┴─────┴─────┴────┴────┴────┴────┘

2.农田害鼠防治:山东防治田鼠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办法是在害鼠贮粮季节多采
用挖鼠洞或鼠洞灌水等方法消灭,但因田野广阔,难以收到明显的控制效果,且由于
多数年份害鼠零星危害,故多自发防治。
70年代末期,农田害鼠危害上升。1980年聊城、枣庄等市地害鼠猖獗,率先开展
了群众性的有组织的农田灭鼠工作。聊城行署及各县人民政府分别组成灭鼠领导小组,
层层发动,开展灭鼠。是年,共灭鼠589万只,挽回粮食5万吨。1981年山东省把防治
农田害鼠列为植保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防治。198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大力开展灭鼠活动的报告》后,全省灭鼠活动全面展开。特别是
1983年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开展春季灭鼠活动的通知》后,山东省人民政府立即召开
有关厅局负责人会议,对开展灭鼠工作的组织发动,药剂饵料的供应,技术指导等进
行研究与部署,并发出紧急电报,要求全省城乡开展突击灭鼠活动。此后,泰安、潍
坊、青岛、济南、枣庄、淄博等市地,先后成立灭鼠领导小组,大部市县也成立领导
小组,主持灭鼠。是年,全省参加投毒饵灭鼠的达521.5万人,用鼠药56.33吨,饵料
12200吨, 防治2699.2万亩,杀灭害鼠5678万只,将农田害鼠的密度由每亩5只~1 0
只, 压低到3只,对农作物的危害明显减轻。1984年,持续开展灭鼠,将害鼠的发生
面积由1983年的5541万亩,下降到3920万亩,减少1621万亩,害鼠发生密度又有明显
下降,基本控制了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鉴于鼠传流行性出血热病的急剧上升, 1985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地方病防治领
导小组和山东省爱国卫生委员会,在济南召开灭鼠工作会议,把灭鼠与控制流行性出
血热的流行密切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农田灭鼠。1986年国务院召开全国流行性出血热
防治工作会议,山东省植保总站在会上介绍了农田害鼠防治工作经验。中共山东省委、
省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会议精神,提出将室内害鼠密度压到1%以下,农田害鼠密度压低
到2%以下,实现一役达标的要求。各地进一步强化灭鼠领导体系,推行灭鼠“两集中”、
“四统一”的组织方法,以县市为单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统一领导,统一配制
毒饵,统一投饵,统一处理死鼠,并推行灭鼠责任制。大力推广了毒饵防治优化配套
技术和小麦秋种农药拌种兼治农田害鼠技术, 降低了防治成本, 提高了防治效果。
1982年-1987年的6年间,共防治农田害鼠15504万亩次,杀灭害鼠22908万只,挽回粮
油损失185万吨。1987年,惠民地区各县和另外39个县(市、区) ,实现了省的达标要
求,惠民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无鼠害地区。1988年又有青岛、济南和45个县实现无鼠
害。 1990年实现无鼠害省。惠民地区评为全国无鼠害先进单位。1982年-1987年全省
农田害鼠发生与防治见表7-20。

1982年-1987年山东省农田害鼠发生与防治表
表7-20
┌──┬────┬────┬────┬────┐
│年度│发生面积│防治面积│灭鼠只数│挽回粮油│
│ │(万亩) │(万亩) │(万只) │(万吨) │
├──┼────┼────┼────┼────┤
│1982│4736 │1353 │5527 │49.5 │
├──┼────┼────┼────┼────┤
│1983│5541 │2699 │5678 │51.1 │
├──┼────┼────┼────┼────┤
│1984│3920 │2170 │3410 │30 │
├──┼────┼────┼────┼────┤
│1985│2813 │2813 │3883 │20 │
├──┼────┼────┼────┼────┤
│1986│4802 │3567 │3210 │29 │
├──┼────┼────┼────┼────┤
│1987│3384 │2902 │1200 │5.6 │
├──┼────┼────┼────┼────┤
│合计│25196 │15504 │22908 │185.2 │
└──┴────┴────┴────┴────┘

3.农田杂草防治:历史上广大农民采取锄地或拔草来防除杂草,劳动强度大,且
常因防除失时而导致农田草荒。
1958年, 山东省开始引进2·4·5--涕除草剂,在谷子、高粱、水稻田进行除草
试验,但未取得理想效果。1963年引进西玛津、阿特拉津防除玉米田杂草。1965年又
引进五氯酚钠用于稻田除草。此后,南阳湖农场、临沂专区水稻试验站相继试验,取
得成功。70年代,稻田化学除草迅速发展,年推广应用面积40万亩。
80年代,化学除草迅猛发展,先后对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甘薯和蔬菜、果
树等农田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筛选除草剂,研究施药技术,推动化学除草。在全面
普及水稻田化学除草的同时,1985年,山东省植保总站组织了旱田化学除草技术的开
发。是年,全省除草面积1220.8万亩,其中水田除草81.9万亩。1989年,化学除草面
积1623万亩,其中水田77.2万亩。1990年达到2299万亩,其中水田74.2万亩。
(三)生物防治
早在715年(唐开元三年) ,人们就注意到鸟类对害虫的控制作用。是年,寿光、
安丘、 昌乐县志同时记载: “此紫虫食苗,有鸟食之”。此后,志书上时有记载。
《兖州府志》记载:“唐大中四年(850年) 秋八月,兖州 生,有螽青色,随啮之化
为水”,为山东第一次虫食虫之记载。《东昌府志》记载:“明嘉靖九年(1530年)五
月,飞蝗自兖州群来,所过无遗禾,北至莘,……忽黑蜂遍野,啮蝗尽死,即而雷雨
交作, 蝗尽化为泥” 。描述了天敌昆虫对害虫的强大控制作用。《曹县志》记载,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飞蝗过境,蝻生遍野,大雨后蛤蟆食之,禾不受害”,首次
记述了蛙类食虫。
民国年间, 山东明令保护天敌始见于1929年, 《山东农矿公报》记载,1929年
(民国十八年),山东省农矿厅指令沾化县长“气不忿(步行虫类)既为谷杀蝗益虫,应
即布告民众一体保护, 以利农禾”。是年,山东省农矿厅还下达了保护青蛙令。193
1年山东省政府实业厅, 奉实业部令,印发益虫益鸟调查表,通令各县调查,拟通过
调查,制订保护规章,但囿于社会制度,无大成效。农民也有放鸡食虫、保护螳螂、
蛙类防治害虫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生物防治逐步发展。50年代初,开始组织群众放鸡食虫,
养鸡除蝗,并显现其作用。着手探索利用日光蜂控制苹果绵蚜,研究赤眼蜂防治玉米
螟,引进苏云金杆菌防治玉米螟等。60年代,又引进金小蜂防治棉红铃虫。引进井岗
霉素等防治病害。由于化学防治盛行,生物防治进展缓慢。70年代中期,生物防治一
度广泛开展。大力推广了以瓢虫防治棉蚜,以草蛉、马蜂防治棉铃虫,土法生产苏云
金杆菌等生物农药防治多种害虫。繁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在胶东等地形成高潮,但由
于生防基础研究较差,群众性的菌剂生产质量无保证,影响了生防措施的防治效果,
造成生防的大起大落。1979年,自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建立生物防治实验站以来,生
物防治稳步发展,进行了害虫天敌资源的调查,评价了天敌优势种,研究其生物学和
发生消长规律及保护利用技术,并努力推广应用,保护利用天敌面积扩大。还先后引
进21种生物农药, 通过试验示范,大面积推广了井岗霉素、苏云金杆菌、农抗120及
增产菌等生物制剂,取得重大效益,使生物防治走上以保护利用天敌为重点,多种生
防措施协同发展的轨道。
新中国成立后,在生物防治方面主要实施了以下措施:
1.天敌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1954年,山东农学院编写了《山东省农业害虫及天
敌及益鸟名录》,记载天敌昆虫37种。是年,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调查微山湖及其
附近地区的食虫鸟类,查得食虫鸟18种。70年代烟台章宗江调查了果树害虫天敌资源,
1981年编写了《果树害虫天敌》 ,记载果树害虫天敌115种。1978年,山东省植保总
站组织了大规模天敌资源调查, 至1981年,调查了112个县市,采集标本10万件,定
名的天敌491种,其中昆虫纲382种,分属9个目,67科;蛛形纲109种,隶属2个目,7
个总科,20个科。评价出优势种44个,这些优势种对重要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山
东农业大学植保系也进行了害虫天敌昆虫资源调查, 查得160种昆虫天敌,进一步丰
富了天敌资源记载。
天敌的保护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逐步重视天敌的保护。1963年,农业
部通知《保护青蛙》,山东省开展了保护青蛙的宣传,严禁捕食青蛙。1972年,聊城
地区引进以瓢虫防治棉蚜技术,进行示范推广。1976年,全省棉区较普遍推广这一技
术,收到一定效果。但由于过分夸大保护利用天敌的作用,基础研究差,影响该项技
术的发展。1979年起,山东省植保总站在组织天敌资源调查,评价优势种的基础上,
研究天敌保护利用措施。1981年,提出小麦、棉花害虫天敌保护利用的配套技术,并
推广应用。 至1986年,全省累计保护利用天敌1.93亿亩,节约农药1.9万吨,节约用
工1.33亿个,共节约防治费用5.19亿元。至1990年,建立天敌动态监测点41处,并采
用模式电码电报及时提供天敌田间存量和益害比例信息,指导天敌保护利用。
2.天敌引进及繁放:1955年,华东农科所从日本引进日光蜂,在青岛果园防治苹
果绵蚜试验,并与当地蜂种杂交,防治效果好。1957年,山东农科院植保所开始研究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引进南方蓖麻蚕卵繁蜂。1961年开始试验,并初步肯定柞蚕卵是
赤眼蜂的一种优良寄主卵,为大量繁殖赤眼蜂开辟了途径。较大面积放蜂防治害虫,
始于1974年, 是年放蜂4万亩。1976年放蜂县27个,建蜂场14个,有133个公社、135
4个大队放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 1977年,山东省农业厅在文登召开生防会议,推动
放蜂工作。 是年,烟台地区11个县市的131个公社、1519个大队进行育蜂治螟,面积
41万亩,全省有25个县建立蜂场,39个县放蜂。1978年,烟台有2008个果园,应用赤
眼蜂防治果树害虫30.6万亩。1979年反映以蜂防治玉米螟效果下降,应用面积迅速缩
小,全省放蜂仅19.6万亩。80年代以来,诸城县坚持放蜂治螟及部分县以蜂防治果树
害虫,仍有明显效果。
另外,1960年,山东省农业厅由湖北移植黑青小蜂防治棉花红铃虫。1982年济南
市植保站由北京移植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都取得较好效果,但应用面积不大。
3.微生物制剂的应用:50年代初,引进苏云金杆菌试验,未能进行推广。60年代
引进井岗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成功, 逐步扩大应用面积。研究成功“鲁保1号”,用
于防治大豆菟丝子。60年代后期,“5406”放线菌肥在鲁西、鲁北地区的广大农村土
法生产推广应用。70年代中期,苏云金杆菌生产应用一度迅速发展,全省先后设厂或
生产车间10余处进行工业生产,不少农村生产队也土法生产,用于防治玉米螟、菜青
虫、棉铃虫、豆天蛾等害虫,形成利用生物制剂防治害虫的第一个高潮。至70年代末,
由于产品质量不稳定, 销路不畅, 细菌农药厂纷纷关闭转产,应用面积由1976年的
636484亩下降至73979亩。 80年代后,生物农药又稳步发展,加强了研制、引进、示
范与推广。先后引进增产菌(植物保健菌) 、农抗120、春雷霉素、新植霉素、浏阳霉
素、丰庆霉素、茴嵩素、杀蚜素、中生菌素、萤光假单胞杆菌等21种生物制剂进行防
治病虫害试验;分离筛选出苏云金杆菌类的83-1菌株、菜青虫颗粒体病毒、银纹夜蛾
颗粒体病毒;发现蛴螬乳状菌等微生物资源,有的已开始用于生产。大面积推广了苏
云金杆菌类制剂、农抗120、增产菌、井岗霉素等生物农药。1985年-1990年,累计应
用生物制剂2054万亩,其中防治病害672万亩,防治害虫332.4万亩,植物保健剂应用
105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