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鼠害的发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83&run=13

(一)病虫害的发生与演变
新中国建立前,山东省见诸史书记载的主要病虫害有蝗虫、螟虫、粘虫、地下虫、
豆虫、麦疸等十几种。民国时期,1912年始见棉蚜、高粱蚜、造桥虫,禾本科作物黑
穗病、谷子白发病等病虫的记载。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对病虫害发生的种类与危害
缺乏全面的调查,且多难于确定其确切种类。1935年,植物病害专家朱风美在《农报》
发表了《民国二十四年考察冀、鲁、苏、皖铁路沿线各地植病见闻录》,首次记载了
山东省植物病害的发生种类。 1937年, 植物病害专家裘维蕃在《农林新报》发表了
《山东省济宁主要农作物病害调查报告》,是山东省早期植物病害种类的确切记录。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山东省植物保护总站等单位,对病虫发生
种类、分布及危害进行了多次调查,到1990年,共发现山东省有农业病虫害1534种,
其中病害771种,害虫763种。
50年代,小麦腥黑穗病、杆黑粉病、小麦线虫病分布广危害重,为小麦常发的三
大病害,小麦条锈病、小麦秆锈病常有流行。杂粮病虫害中,玉米螟、三代粘虫、大
豆红蜘蛛、粟叶、谷子白发病、高粱谷子黑穗病等发生普遍而严重。鲁中及胶东山
丘地区的豆平腹蝽象和青蝽象对大豆等作物危害严重。随着甘薯种植面积的扩大,甘
薯黑斑病扩大蔓延,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病害。棉蚜、棉红蜘蛛、棉红铃虫对棉花为
害严重。另外,东亚飞蝗、土蝗、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害虫,
危害多种作物。
60年代,前期由于雨水偏多,涝旱交替,造成蝗虫、粘虫、造桥虫、地老虎、小
麦条锈和秆锈病的连续大发生。由于棉花种子的大量调运,棉花枯萎病、黄萎病传播
蔓延。1965年后,又连年雨水偏少,喜旱性害虫上升,棉蚜为害期延长,“伏蚜”发
生渐重,黄地老虎猖獗发生,棉铃虫危害加重。花生线虫病发病区扩大,危害加重。
随着紧凑型高粱的推广,高粱穗虫严重发生。这一时期主要防治对象约35种。50年代
危害严重的小麦黑穗病、线虫病、棉红铃虫、豆青臭蝽象、平腹蝽象、谷子白发病等
成为次要病虫害。
70年代,随着农田灌溉面积的扩大,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作物杂交种种植面积的
扩大等因素,农田生态起了变化,病虫发生情况也相应变化。除60年代常发病虫加重
发生外,一些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害。麦蚜、小麦白粉病、小麦叶锈病、小麦全
蚀病、玉米蚜、花生叶斑病、花生蚜等,由偶发成为常发性病虫害。随着麦套玉米面
积的扩大,二代粘虫成为玉米苗期的常发害虫;随着杂交玉米、杂交高粱品种的推广,
导致玉米蚜、高粱蚜、玉米大小叶斑病、玉米花叶条纹病的严重发生。这一时期,还
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病害,如小麦黄矮病、小麦土传花叶病、小麦霜霉病、玉米茎基腐
病(青枯病)、甘薯根腐病(烂根病)、花生倒秧病、花生病毒病等来势猛、危害重。棉
花枯萎病也急剧扩展,成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威胁。70年代主要防治对象猛增至97种。
80年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投入增加,随着施肥量的增加、
水浇面积的扩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之立体种植的发展,田间作物郁闭度大,喜
湿性病虫迅猛上升。70年代的常发性病虫继续扩大危害,特别是麦蚜、小麦白粉病、
小麦叶锈病发生面积大,重发生频率增高,小麦纹枯病等也由鲁东向鲁西地区推进。
1990年,在鱼台等麦区首次发现了小麦吸浆虫,成为小麦生产的严重威胁。棉蚜、棉
铃虫重发生频率增高,棉田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加重。一度危害下降的金针虫、小麦
秆黑粉病等又在局部地区危害加重。70年代一度重发生的小麦黄矮病、丛矮病、土传
花叶病、霜霉病、玉米茎基腐病、甘薯根腐病、花生病毒病、高粱蚜、粟灰螟等发生
危害大大减轻,成为次要病虫害。随着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的发展,温室出现白粉虱
等新害虫并扩大危害。 这一时期,防治的重点病虫仍达98种之多,年发生面积达3亿
亩次左右。
(二)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
1.粮食作物病虫害
(1) 小麦病虫害:山东省小麦病虫害有148种,其中害虫117种,病害31种,常造
成较重危害的有30多种。害虫主要有麦蚜、麦红蜘蛛、一代粘虫、蛴螬、蝼蛄、金针
虫等;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白粉病、麦类黑穗病、全蚀病、黄矮病、丛矮病、纹枯
病、 根腐病等。建国后,小麦蚜虫在1975年前均系轻发生,1975年后危害加重,197
6、 1977年麦蚜大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2357.7万亩和3490.5万亩。麦蜘蛛50年代属
中等发生, 发生面积多在400万亩左右,1956、1957年大发生,面积分别达1160万亩
和3000万亩。60年代以后发生程度下降,70至80年代春季多干旱,又偏重发生,山丘
旱作麦田危害严重。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建国初,经防治
一度压低了危害,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由于水涝灾害严重,盐碱地面积增加,导致
50年代末开始虫口急剧回升,危害极重。70年代以后,由于防治面积大,基本控制了
危害。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是小麦的严重病害。小麦条锈病,1950、1963、
1964、1973、1975、1990年全省大流行,发生面积2000万亩至3000万亩,损失严重。
其中1990年损失小麦110万吨。 小麦叶锈病,70年代以前,仅个别年份局部麦田发生
危害,70年代以后,危害程度明显上升,1973年大流行,1979、1983、1990年均属偏
重发生年, 1990年发病1500多万亩,是80年代以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小麦秆锈病是5
0至60年代小麦重要的流行性病害, 70年代中期以后降为次要病害。小麦白粉病,50
至60年代该病仅在高水肥麦田发生较重,70年代在胶东地区发生程度加重,80年代该
病流行频率增加, 1990年发病面积高达3200万亩,占麦田面积的50%以上,是建国以
来发生最重的一年。小麦腥黑穗病是山东历史上发生的严重病害之一,1951年以后,
由于大力推广粪种隔离,选换无病良种等防治措施,有效控制了病害的发展,60年代
末基本消灭。小麦吸浆虫于1990年5月在鱼台县首次发现,是年在济宁、枣庄、德州、
临沂4个市地25个县(区)调查,发生面积52万亩。
(2) 玉米病虫害:玉米病虫害130种,其中害虫108种,病害22种。主要病虫有玉
米螟、二代与三代粘虫、玉米蚜、玉米大叶斑病与小叶斑病、黑粉病、玉米茎基腐病
等。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建国初期,玉米面积小,多系春玉米,为害程度较重。
70年代后,随着套种夏玉米面积的扩大,春玉米面积减少,使玉米螟发生程度发生了
明显变化,导致玉米螟第一代在春玉米田年年大发生,二代三代产卵分散,呈现逐代
减轻的趋势。玉米大叶斑病与小叶斑病是玉米常发病害,60年代末以前,仅在多雨年
份玉米生长后期发生。60年代随着玉米杂交种的推广和雨涝灾害的影响,大小叶斑病
的危害日渐严重。70年代随着玉米品种的第四次更换,推广了高产抗病早熟品种郑单
2号、丹玉6号、中单2号和鲁原单4号等杂交种,加之天气干旱,玉米大小叶斑病受到
抑制。80年代由于天气干旱,危害大大减轻。玉米茎基腐病是山东省1970年发现的一
种新病害, 70年代中期全省发病面积达百万亩以上,1979年-1984年,省农科院植保
所研究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 其他粮食作物病虫害:粟灰螟和粟穗螟是山东省谷子的两大害虫。粟灰螟发
生普遍,以春谷为害最重,50至70年代初是发生危害严重时期,1959、1963、1964、
1972、1973年聊城、菏泽、德州等地市大发生。7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防治适时,基
本控制了危害。粟穗螟是山东省谷子、高粱穗部的重要害虫,分布全省,间歇大发生,
1956、1962、1963年,在惠民地区猖獗发生危害严重。70年代以后,发生轻微。高粱
黑穗病是历史性病害,50至60年代中期,发生普遍而严重。60年代末期,随着防治工
作的加强和抗病紧穗型品种的推广,发病程度下降。甘薯黑斑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
该病于1942年由日本传入,1958年全省发病面积达2000多万亩。1976年后,由于积极
选育、引进抗病品种,科学贮藏、高剪苗、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病害得到了有效控
制。甘薯根腐病是山东1964年发现的一种新病害,1971年发病面积扩大到2400多亩,
绝产735亩, 1975全省扩展到58个县市,发病面积猛增到78万多亩。1978年达发病高
峰, 发病面积达102.8万亩, 损失严重。 省农科院植保所与济宁市农科所1972年-1
978年协作攻关, 明确了该病的病原及传染途径及防治方法,通过推广以抗病品种为
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使危害程度迅速下降,1984年-1990年,年均发病面积在20万亩
以下,一般不再构成严重危害。大豆造桥虫是山东省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建国以来,
在全省多次暴发危害。1958、1960、1961、1980年大发生。特别是潍坊、菏泽、惠民、
临沂、泰安、济宁、聊城等地发生严重。全省最大发生面积为1961年1750万亩,占大
豆面积的76.9%,一般百株虫量200头~300头。豆天蛾是历史性的大豆重要害虫之一,
建国后仍年有发生, 特别50年代中期,发生面广且重,发生面积450万亩左右。60至
70年代发生较轻, 面积不足百万亩。80年代又有上升,发生面积300万亩左右,危害
有明显上升趋势。大豆蝽象(包括豆平腹蝽象和青臭蝽象)是山东省50年代山丘地区大
豆的重要害虫。由于各地重视防治,于50年代末基本控制了危害。
2.棉花病虫害
山东省棉花病虫害共72种,其中害虫40种,病害32种。能常年造成较大危害的病
虫有15种。害虫主要有棉蚜、棉铃虫、棉红铃虫、棉盲蝽象、棉小造桥虫、小地老虎、
黄地老虎、棉蓟马、玉米螟、棉小灰象、棉红蜘蛛等。病害主要有棉立枯病、炭疽
病、红腐病、棉枯萎病、黄萎病、棉铃疫病、茎枯病、红叶枯病等。这些病虫在不同
时期交错发生,危害严重。
棉蚜是山东棉花的历史性重要害虫,建国后棉蚜发生仍重。1964年以前多在苗期
危害,1965年以后棉蚜由苗期延至蕾铃期,危害期持续到8月上旬,出现了“伏蚜”,
加重了危害。50年代苗蚜有4年大发生,即1952、1955、1957和1958年。60年代仍有4
年大发生, 即1964、 1965、1966和1967年。70年代以后年年偏重至大发生。80年代
“伏蚜”重于苗蚜。其原因:一是棉花连片种植,水浇面积扩大,化肥施用量增加,
特别是氮肥增加,田间郁蔽程度高,有利于伏蚜发生;二是麦棉间作套种面积增加,
为棉蚜天敌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对苗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棉铃虫为棉花蕾铃期的
主要害虫,50年代危害轻于棉红铃虫,50年代后期,由于肥水条件的改善,棉花长势
好,危害代次增加,程度加重,60至70年代多数年份发生较重,1967年二代棉铃虫大
发生。1973年二代棉铃虫再次大发生。80年代是棉铃虫重发生的时期,1982年二、三、
四代棉铃虫发生均重,1981、1982年第四代大发生,1983年第二代又偏重发生,1990
年第四代又偏重发生。棉铃虫逐年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农田生态环境变得有利于棉铃
虫的发生,棉区改二年三作为一年二作,小麦、夏玉米面积扩大,棉菜、棉粮间作面
积扩大,为棉铃虫提供了完整的食物链和丰富的营养;同时,由于保护栽培面积扩大,
棉田郁蔽,有利其生存和繁殖;加之,棉田冬耕冬灌面积减少,越冬虫蛹死亡率低,
抗性种群数量积累增多,防治失当等。棉花红铃虫也是棉花的历史性重要害虫。50年
代初期仍是棉花的主要害虫,1956年大发生,60年代随着农业集体化的推行,户贮棉
花减少,集体露天贮花,气温低,越冬幼虫多被冻死,危害明显减轻。80年代,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贮花量增加,有利于幼虫越冬,80年代后期有所回升。
棉小造桥虫是一种暴发性食叶害虫,50年代中期以前发生较轻,1958年开始至60年代
中期发生较重。聊城地区1958年-1964年,有4年重发生,其中1961年特重发生,1963
年严重发生, 大面积棉花叶片被吃光,1965年-1975年该虫明显减轻。1976年再度大
发生。80年代以后,由于天气干旱不利其发生,已降为次要害虫。棉花枯萎病于1962
年首次在高密县发现, 当时发病面积仅有5厘地,因未及时采取消灭措施,至1964年
全省有9个县、 12处公社、28个大队发病,发病面积1417亩。1966年扩大到21个县,
发病面积6000亩。 1970年发病面积急剧上升到5万余亩,至80年代初,该病已在面上
蔓延开,1982年山东省植保总站组织普查,全省已有棉花黄、枯萎病面积3 13万亩,
其中绝产11.9万亩。1984年统计,全省发病面积349.26万亩。80年代中期以后,在病
区大力推广以抗病品种为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减轻了损失,但发病面积仍在扩大,
1990年全省已有77个县市发病,发病面积557.55万亩。
3.花生病虫害
花生病虫害共60种,其中害虫42种,病害18种。害虫主要有蛴螬、地老虎、金针
虫、蚜虫、网目拟地、象、叶蝉、红蜘蛛、棉铃虫、斜纹夜蛾等。病害主要有叶
斑病、根结线虫病、枯萎病、锈病、病毒病等。有时鸟类、野兔、鼠类也会造成严重
危害。蛴螬是花生产区主要害虫,危害花生的属于18种金龟幼虫,以东北大黑金龟
及暗黑鳃金龟的幼虫危害最重。自70年代以来,随着花生面积的扩大,防治技术
跟不上,主要靠播期毒饵防治,效果差,因而蛴螬发生危害渐趋严重。70年代末期,
通过对蛴螬优势种群分布、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的调查研究,80年代得到了有效
控制。花生蚜虫50年代和60年代中前期,仅在局部田块发生,1967年在胶东地区首次
大发生, 1967年-1979年烟台地区连续猖獗危害,成为主要害虫。70年代全省花生蚜
虫发生面积300万亩~400万亩。80年代天气干旱,而花生地又多数地势高亢,没有灌
溉条件, 故而花生蚜发生加重,发生面积达400万亩~700万亩。花生线虫病早在193
0年就有发生危害的记载。建国以后,1950年首先在荣成县发现该病,至1964年已有8
个地市发生该病,烟台地区发生尤重,一般减产三成左右,重者减产七成,甚至绝产。
自70年代中期,推广特效药剂二溴氯丙烷防治技术,大大减轻了该病危害,80年代中
期以后,因二溴氯丙烷可致男性不育而停产,线虫病危害程度再度上升。花生枯萎病
在山东早有发生, 60年代该病发生日趋严重,一般死苗10%~15%,严重地块死苗50%
以上, 甚至全部枯死,以临沂、烟台地区发生较重,至1977年全省发病面积达81.82
万亩,80年代,虽发病面积仍有扩大,但危害程度明显减轻。
4.杂食性害虫
山东省危害农业的杂食性害虫主要有粘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及土蝗
等,均系历史性大害虫,危害多种作物,常造成灾害性减产。
粘虫(古称 ) 是一种间歇性暴发成灾的大害虫,早在公元440年就有“ 害稼”
的记载,建国前有记载大发生14个年份 (即484、500、503、512、516、986、1362、
1363、1637、1768、1795、1899、1900、1909年) 发生面积大,危害极重,不仅“食
禾殆尽”,有时造成饥荒。建国以后,该虫仍时有暴发,危害甚烈,50至60年代,粘
虫一、三代危害严重,一代发生区为临沂、枣庄、济宁、泰安、昌潍及烟台地区;三
代区为鲁西北的德州、惠民、聊城等地区。二代粘虫在麦田中少有发生,基本不形成
危害。临沂地区是一代粘虫的主要常发区,195 1年-1990年偏重至大发生年份达13次,
1953、1955、1971、1977年全省大发生。特重的1977年,发生面积1475万亩,80年代
只有1984年偏重发生,其余年份为轻发生。发生轻的原因,主要是一代粘虫来自江、
浙、闽等地,这些地区水稻复种面积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显著减少,使越冬虫源减少。
烟台、青岛、临沂等市地,随着小麦玉米套种面积的扩大,从1974年开始,粘虫成为
麦田套种玉米的重要害虫, 发生范围扩大到黄河以南各市地,1974年-1990年全省发
生面积400万亩~800万亩,三代粘虫主要危害谷子、玉米和高粱等,黄河以西以北各
县市为主要发生区。1950年以来,发生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的暴发年份有5个(即1960、
1966、1971、1975、1976年) ,发生面积500万亩~1000万亩的年份有6个 (即1969、
1977、 1981、 1987、1989、1990年) 。其余年份发生面积多在200万亩~300万亩,
1990年发生面积在820万亩。 四代粘虫1975年秋在鱼台县暴发,发生面积10万亩,主
要危害水稻。
蝼蛄、 蛴螬、地老虎是山东省的主要地下害虫,蝼蛄分布广危害重,1947年-19
49年,该虫危害作物一般缺苗断垄20%~30%,个别严重地块禾苗被吃光。建国后经组
织大力防治, 自70年代以来基本控制了危害。农田蛴螬种类多分布广,已定名的达6
7种, 对花生、大豆、地瓜危害最重,常造成严重损失,菏泽、惠民等沿黄地区严重
危害大豆,胶东丘陵和沂蒙山区严重危害花生。60年代经连年施用毒谷防治,危害一
度下降,70年代连作田扩大,防治措施单一,蛴螬再度回升,多种蛴螬在大豆和花生
产区持续危害造成损失。地老虎(俗称土蚕)山东省主要有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两种,
小地老虎主要发生在沿河、沿湖及内涝地区。50至60年代,济宁沿湖区常年发生30万
亩左右,重发生年达60万亩,随着黄灌区的扩大,水浇面积的增加和耕作制度的变化,
发生范围进一步扩大,1977年在水浇、精种及生产水平较高的部分地区暴发,全省发
生面积682.47万亩。80年代由于天气偏旱,全省发生面积下降,危害减轻。黄地老虎
50至60年代发生极轻, 1965年在鲁西北棉区突然暴发,危害棉苗颇重。1966、196 7
年继续暴发危害, 发生面积达400余万亩。70年代仍严重发生,1975年发生面积曾达
547万亩。80年代天气偏旱,发生危害下降,发生面积200万亩左右。
蝗虫是山东历史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除东亚飞蝗常发生严重外,土蝗有时也常
造成严重危害。山东土蝗种类共53种,优势种有笨蝗、大垫尖翅蝗、中华稻蝗、黄胫
小车蝗、花胫绿敌蝗、短额负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仅重视飞蝗
防治,同时也重视土蝗防治。建国初主要通过推广消灭夹荒地、农田精耕细作减轻为
害。50年代初研究出喷撒六六六粉和撒麦麸毒饵防治,效果较佳,大垫尖翅蝗抗药力
强,增加药量才能奏效。60年代初惠民地区为节约麦麸,使用谷糠、玉米轴和多种野
菜及南瓜作饵料防治大垫尖翅蝗为主的土蝗,也取得较好效果。防治笨蝗用地瓜丝、
平柳叶、软枣叶等代饵料效果也好。80年代中期,山丘区笨蝗再度严重发生,平原区
大垫尖翅蝗危害加重,各地推广了马拉硫磷、氧化乐果、来福灵等农药进行防治,效
果甚好。 1985年-1990年,全省土蝗发生面积年均286.5万亩,防治187.5万亩,主要
通过发动群众,实行药杀与人工扑杀相结合,有效控制了危害。
(三)农田害鼠的发生与危害
山东农田害鼠对农业的危害早在1641年《东昌府志》及《高唐县志》均有记载:
“明崇祯十四年,高唐有鼠,千百成群,食禾尽”。1642年《曹县志》记载:“明崇
祯十五年,鼠生遍野,十数成群,白昼见人不畏。”是年,《成武县志》也有同样记
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至70年代末,田鼠仅有零星发生,危害轻微。1980年
开始,农田害鼠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严重猖獗危害。是年,滕县山区及丘陵鼠害
发生极重,一般每亩农田有鼠30只~40只,多者达百只以上,花生、甘薯、玉米、大
豆等作物严重受害。聊城地区不仅粮食作物受到危害,而且棉铃也被啃食。1981年,
鼠害继续上升,波及胶东半岛以外的各市地,全省发生面积20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被害绝产面积达8万亩, 共损失粮油作物25万吨。1982年发生面积扩大到4736万亩,
每亩一般密度2只~5只, 多者10只以上,据测算,全省农田害鼠存量3亿只以上。临
沂地区发生鼠害445万亩, 占粮田面积的三分之一,一般减产10%~30%,约计减产粮
油15万吨。1983年胶东地区鼠害也明显上升,全省发生面积达到5541万亩,亩平均密
度3只,花生田被害墩率15%左右,危害重的地块高达90%以上,玉米被害穗率约8%。
随着农田鼠害的蔓延,造成出血热病迅速传播流行,危害人民健康。1980年全省
发病1268人, 超历年发病人数的总和。1982年增至1986人,死亡107人。1984年增至
14325人,死亡325人。经过农业和卫生部门的密切配合,大力开展农田和村镇鼠害的
防治, 农田害鼠面积减少,密度也明显降低。1985年农田鼠害发生面积2313万亩。1
987年农田害鼠密度压低到了2%以下, 基本控制了对农作物的危害,为害人民健康的
出血热病也随之得到控制。
山东大学、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山东省植保总站等单位,对山东省害鼠种类与分
布进行调查,先后发现的害鼠有:大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东北鼢鼠、达乌尔
黄鼠、褐家鼠、社鼠、大林姬鼠、小家鼠、黑家鼠、中华鼢鼠和东方田鼠共12种。大
仓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为农田的优势鼠种。1986年,山东省植保总站根据农田害
鼠种类、 优势种及地理生态,将全省划为5个害鼠地理区。鲁西北平原区:系指黄河
以北的全部地区,共有害鼠7种,黑线仓鼠为农田优势种,占总捕鼠量的51.4%。大仓
鼠、黑线姬鼠为常见种,在一些低湿环境,黑线姬鼠数量较高。鲁西南平原区:系指
黄河以南, 鲁中南山区以西的地区,共8种害鼠,大仓鼠为农田优势种,占总捕鼠量
的54.9%。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和小家鼠为常见种。微山湖、东平湖周围草滩和农田,
黑线姬鼠为优势种。 鲁中南山丘区:该区共8种害鼠,黑线姬鼠为农田优势种,占捕
鼠总量的68.1%, 其次为黑线仓鼠和大仓鼠。鲁中东平原区:系指泰、鲁、沂山北部
山前平原, 西至黄河,东至胶莱河。该区共7种害鼠,大仓鼠为农田优势种,占总捕
鼠量的42.6%,其次为黑线姬鼠、黑线仓鼠。胶东丘陵区:该区害鼠有7种,黑线姬鼠
为农田优势种, 占总捕鼠量的42.1%,其次为黑线仓鼠和大仓鼠。这些害鼠优势种是
各区为害农作物的主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