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土壤肥料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81&run=13

一、土壤肥料技术推广沿革
清末1903年创办的山东农事试验场,其业务为“考天时,验土质,试肥料,选种
类,考求蔬圃禾稼各事,耕耘锄割等法。”这是近代山东土壤肥料试验研究和技术推
广的开始。尔后山东省土壤调查、肥料试验以及技术指导,由各地陆续创办的农事试
验场(所)或农业学校承担。
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至70年代,山东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曾先后由省农林
厅农业改进处、农政处下属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处负责。50年代还曾建立
厅计划处下属土壤勘察队、厅土地利用处。市地、县的土壤肥料技术推广业务,归属
专区农业技术指导所和县农业技术指导站, 专区指导所撤销后, 土肥业务归农技站
(组)或生产科。
1980年1月, 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建立山东省土壤肥料工作站,隶属省农业厅。19
89年,省编委批准建立“山东省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与土肥站为一个单位,两块牌
子。 市地、县的土肥站,在1980年-1990年间陆续建立,逐步构成全省土壤肥料技术
推广系统。 1990年全省有县级土肥站124个,市地站16个,省站1个,共有技术干部7
2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358人,高级农艺师43人。
全省土肥站系统共有分析室132处,总面积15000平方米,用于分析工作的固定资
产900多万元。其中省土肥站分析室总面积1200平方米,主要仪器设备47台(件)。
土肥技术推广工作内容:50年代推广化学肥料(主要是硫酸铵)、花生根瘤菌肥;
总结推广山区深刨整平土地,压含磷风化石,平原沟洫畦田、围堰平整等治理瘠、旱、
涝、盐的经验;指导耕作保墒等。60年代参加省农科院建立的肥料试验网工作,示范
推广氨水和碳铵深施、氮磷肥配合施用,绿肥栽培、轮作,总结推广农家肥科学积造
经验和保肥技术。70年代总结培肥地力创高产的经验,并始有锌、钼等微肥的试验、
示范。80年代,在全国统一部署下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同时推广应用普查成果;逐
步试验推广配方施肥;进行土壤微量元素调查和微肥施用效果研究,大面积推广施用
锌、硼肥;开展以秸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为主的土壤培肥;开展土壤肥力动态监测;
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生产、推广复混肥;检验市场流通化肥的质量;
参与国土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规划,协助制订、宣传有关保护耕地的法规等。

二、土壤资源调查
(一)古代至民国时期
作为农业生产和土壤科技工作基础的土壤资源调查,经历了由原始、粗略到系统、
精细的历程。
山东土壤资源调查最早见于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该书依据土色、质地、
水文等条件,划分了九州的主要土壤类型和赋税等级,其中将涉及现今山东范围的兖
州、青州、徐州的土壤,划为“黑坟”、“白坟”、“广斥”、“赤埴坟”等类,并
依据土壤肥力,划出3等9级。同时指出:“九州之内,田各有等,土各有差,山川阻
隔,风气不同,凡物之种,各有所宜”,即不同地理条件形成不同土壤,适宜不同植
物。先秦时代齐国的《管子·地员篇》,进一步把山东境内平原地区的土壤分为“渎
田恶徙” 、“赤垆”、“黄堂”、“斥埴”、“黑埴”等5类,将平原之外的土壤分
为3等18级, 记述了各种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和草木,这是关于土壤类型及其合理利
用的最早记述。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按土壤肥力和物理性质,分为弱土、重
土、紧土、缓土、肥土、瘠土、燥土、湿土、生土、寒土等,以制定农耕办法。
山东省现代土壤调查分类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地质研究所土壤研究室的主
持下,美国土壤学家梭颇(James.Thorp)和中国学者周昌芸等人,于1935年5月来山东
考察土壤, 将山东省土壤主要分为淋溶土、钙层土和幼年土3个土纲。淋溶土纲下仅
有“山东棕壤” 1个土类;钙层土纲下分为排水良好的钙层土和排水不良的钙层土;
幼年土纲下续分为无石灰性冲积土和石灰性冲积土。同时还初步划出了盐碱土、水稻
土、湖积土、砂丘和石质山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省进行了多次土壤调查,为土地开垦、水利建设、
土壤改良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使土壤分类逐步科学完善。
1.沿海荒区勘察:1952年6月至8月,山东省棉垦委员会组织由省农林厅、省农科
所、山东农学院、山东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所及有关专业人员参加的勘察队,
对南起连云港,北至板塘河口的山东沿海荒地进行勘察。查清了沿海荒区面积和可垦
土壤面积,对沿海土壤进行了基层分类(划分12个单元),并对棉垦区土地分配利用、
水利和造林作了规划。
2.华北平原土壤调查:1955年6月至1956年9月,中国科学院和中央水电部组织专
业队开展华北平原土壤调查,山东省土壤科技人员参加了本省黄河以北的调查。该调
查建立了4级分类单元,将华北平原土壤分为7个土类,18个亚类,并续分出土种和变
种,为开发黄河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灌溉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3. 盐渍土调查:1958年5月,山东省农业厅会同省水利科学研究所、省农业科学
研究所对本省黄河以北地区盐碱土分布和改良利用进行调查,完成《山东省盐渍土分
布图》和调查报告。
4. 第一次土壤普查:1958年-1960年,全国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山东省把耕地
土壤按农民的俗称分为37个类型,观察描述了各自生产特性,勾绘出大致分布情况,
记述了农民的识土、用土、改土经验。由于当时“大跃进”、“反右倾”的影响,没
有进行土壤系统分类,物质手段和人员培训欠缺,又片面强调进度和普查成果的群众
性,所以没有形成系统的、高精度的成果资料。
5. 第二次土壤普查:1979年,遵照国务院国发(1979)111号文:《国务院批转农
业部关于全国土壤工作会议报告和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方案》的精神,
以及全国土壤普查办公室的部署, 由山东省农业厅主持,于同年5月开始第二次土壤
普查。经过省市试点、县级普查和逐县验收后,陆续进入市地级补充调查和研究汇总,
1987年进入省级补充调查和研究汇总,于1990年底完成。
这次普查,依据全国统一技术规程和土壤分类方案的原则要求,结合山东省实际
情况进行。 共挖掘观察剖面16.7万个,采集比样标本16.7万盒,整段标本921个,分
析土样14.5万个, 水样3400个,共进行理化分析162.5万项次。对原2025个公社全部
作出土壤调查报告和专业图, 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和各类土壤面积的勘察量算。123
个农业县(市、区)都编撰了土壤志、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编绘了
土壤图、地貌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分布系列图、土地生产
力分级图、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土壤侵蚀图 (山地丘陵区) 、潜水埋深和矿化度图
(黄泛平原)等专业地图,完成了土壤常规分析。市地和省级汇总中,又增添了大量野
外调查和理化分析, 加深、 提高了普查成果。省级研究汇总拿出了《山东土壤》、
《山东土种志》、《山东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应用和专题论文选编》,建立了土壤
普查数据库,编绘了19种专业地图,除了与县级同类的图外,又增加了土壤微量元素、
土壤PH、土壤碳酸钙等地图。
这次普查,基本查清了土壤面积、土地利用现状、土壤类型及性状、耕地土壤的
生产潜力和障碍因素、部分特产土宜条件,同时对土壤进行了评价、分级和改良利用
区划。通过普查,首次实现了全省土壤的系统分类,建立了分类诊断的主要指标,共
分为6个土纲, 9个亚纲,15个土类,36个亚类,86个土属,257个土种。土属和土种
的命名采用发生学连续命名和农民俗名“双名制”。本着边查边用的原则,在1980年
-1990年间, 应用成果累计面积2.92亿亩次。在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农业开发项目
论证和规划、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土壤普查成果也得到广泛的借鉴应用。
此外, 1980年-1982年间,由山东省土肥站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联合主
持,省内有关高校和科研单位人员参加,进行了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土壤的考察研究,
重点探讨了棕壤、褐土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属性差异,澄清了长期以来二者概念
和具体分布上的混淆,为种植业布局、特产开发、施肥及其它应用技术研究提供了科
学依据,编著出版了学术专著《山东省山地丘陵区土壤》,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
等奖。

三、土壤利用和改良
(一)土壤利用
1.古代和近代:
山东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有石制和鹿角制耕锄
农具,用以播种和松土。此后至战国时代,土壤耕锄逐步演进为青铜以至铁制农具。
西汉时期更在犁铧上方增加了曲面犁壁,并推广二牛一人和二牛三人的犁耕方式,增
加了犁的翻土能力和耕深,提高了土壤熟化水平。至唐代已有与近代相同的曲辕犁。
土壤耕作制度方面,中国在夏商时代已由撂荒制(生荒制)演进为爰田制(轮荒制、
熟荒制) ,以放火烧荒的草木灰补充土壤养分,轮流垦种、撂荒,以恢复土壤肥力。
周代根据土壤肥力高低,在熟荒制中分化出不易制、一易制和再易制,即连年种、隔
年种和撂荒二年再种。至春秋时代《管子·治国》中已有轮作复种制的记述;隋唐至
宋代,农田二年三作制逐步传到黄河中下游并初步推广。
垦种的植物种类,由粮食扩充到瓜果及其它。春秋时期《论语》中即有“老圃”
(种菜的老农)一词;齐国的《管子·主政》中,已把“百果具备”作为“富国有五事”
之一,可见当时的齐鲁,菜园、果园已和种植大田作物的农田分离,成为土壤利用的
独立内容。在实施农田灌溉后,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原先种植麦、粟、豆的有些旱作
农田改为水稻。从春秋到西汉的古籍中,先后有鲁南西部和鲁中种稻的记载;元代的
地方志《齐乘》 提到沂州的 水“溉田数千顷, ……古称琅琊之稻”。清代有利用
“斥卤”(滨海盐土) 种稻的记述。元、明、清代,山东先后引入棉花、烟草、花生3
种主要经济作物和西洋苹果等,提高了土壤利用的经济效益。
在用地和养地结合方面,北魏《齐民要术》中已有精耕细作、豆禾轮作、绿肥轮
作、增施粪肥和集中施肥等论述,反映了农田复种条件下以养促用,用中有养,保证
“地力常新”的技术成就,其主要原则因袭至今。
在防治土壤旱涝方面,夏代已出现排蓄结合的“沟洫农业”;春秋战国时期已引
汶水灌溉农田;唐宋时期兴修沂州陂塘13处、马颊河、无棣河、窦公渠等。从南北朝
至清代,水井提水工具屡有改进,至清末井灌遍及山东各地。
在农田开垦方面,受社会局势特别是战争的影响而兴衰。三国时期、五代十国、
元代末年等每次大的战乱平定之后,山东都有移民屯垦或军垦之举,使农田得以恢复
增加。据现有统计资料,宋朝后期山东耕地不过3000万亩,明朝前期超过7000万亩,
清朝后期超过1亿亩,见表7-18。

山东省耕地统计概况表
表7-18
┌──────────┬────┬───┬──────┐
│年份 │耕地面积│人口 │人均占有耕地│
│ │(万亩) │(万人)│(亩) │
├──────────┼────┼───┼──────┤
│1080(宋元丰三年) │2998.4 │289.1 │10.37 │
├──────────┼────┼───┼──────┤
│1390(明洪武二十六年)│7240.3 │525.6 │13.77 │
├──────────┼────┼───┼──────┤
│1661(清顺治十八年) │7413.0 │852.9 │8.69 │
├──────────┼────┼───┼──────┤
│1753(清乾隆十八年) │8949.3 │1277.0│7.01 │
├──────────┼────┼───┼──────┤
│1887(清光绪十三年) │11605.8 │3669.4│3.16 │
├──────────┼────┼───┼──────┤
│1916 │11537.0 │2960.0│3.90 │
├──────────┼────┼───┼──────┤
│1949 │13091.9 │4549.0│2.88 │
├──────────┼────┼───┼──────┤
│1952 │13774.1 │4827.0│2.85 │
├──────────┼────┼───┼──────┤
│1955 │13866.2 │5174.0│2.68 │
├──────────┼────┼───┼──────┤
│1962 │12018.6 │5426.0│2.22 │
├──────────┼────┼───┼──────┤
│1965 │12001.4 │5711.0│2.10 │
├──────────┼────┼───┼──────┤
│1970 │11563.6 │6441.0│1.80 │
├──────────┼────┼───┼──────┤
│1975 │11222.7 │6971.0│1.61 │
├──────────┼────┼───┼──────┤
│1980 │10862.1 │7296.0│1.49 │
├──────────┼────┼───┼──────┤
│1985 │10556.6 │7695.0│1.37 │
├──────────┼────┼───┼──────┤
│1990 │10278.4 │8492.6│1.21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土壤利用的成绩:
首先,加强了土地的开发利用。除了恢复战争荒芜的农林用地外,原有荒地也逐
步得到利用。晚清至抗日战争前,山东省耕地1.1亿~1.2亿亩,在战争中部分弃耕荒
芜,但1949年底已恢复发展到1.3亿亩,面积最大的1955年达13866.2万亩,以后又逐
渐减少(统计面积见表7-18,调查面积见第一篇第一章)。瓜菜面积,据1933年的不完
全统计分析,约在100万亩~150万亩,1949年达201万亩,“一五”期末增至375万亩,
80年代后期超过500万亩。 果园面积1949年仅有33.6万亩, 1958年突破100万亩, 1
985年超过500万亩,80年代末增至1000万亩左右。林地面积1936年1200万亩,1949年
仅剩451.4万亩, 进入60年代以后, 基本稳定保持在1000万亩以上, 1990年达到
2185.8万亩(以上林地面积中都不含果园)。
第二,土壤管理水平提高。耕作方面由推广改良农具进而推广机耕,80年代机耕
面积占耕地60%左右。农田施肥,1979年-1990年平均每亩每年投入养分总量32.7公斤,
为1950年-1965年的5.1倍,其中有机养分为2.78倍,无机养分达52倍。50年代后期省
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建立化肥试验网,80年代省土肥站建立配方施肥试验示范网,并推
广了秸秆还田和因土补施微量元素。土壤灌溉排水方面,至1990年灌溉面积占耕地65
%,为建国初期的18倍,80年代推广喷灌300多万亩;排涝能力有很大提高,鲁西、鲁
南和胶莱河谷的大型洼地, 由秋季不保收变成麦秋双稳产。水土保持方面,至199 0
年,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859平方公里,占应治理面积40.7%。在预警机制方面,
1955年以后水利部门即陆续建立和增加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化学监测站点;60年代起气
象台、站普遍进行春秋播种前土壤墒情测报;70年代和80年代,省农科院土肥所和省
土肥站先后建立土壤肥力动态观测网点,农业环保站进行了土壤污染监测。
第三,土壤利用率提高,效益增长。农田一年二作制面积由建国初期占农田面积
1.3%, 上升到1990年占48%,二年三作制面积由80.1%降至23%;复种指数上升19个百
分点,达到158.8%;其中粮田复种指数上升37.6个百分点,达到186.4%。种植业结构
也有很大调整,打破了片面执行“以粮为纲”的格局,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
水果的面积比率, 由1949年的100∶9.1∶1.2∶0.2,变为100∶28.2∶4.4∶7.9。由
于土壤利用率提高、 投入增加和利用结构调整,1990年种植业产值按可比口径,比1
949年增加4.8倍。另一方面,1990年林木总覆盖率达到16.8%,其中林地(含果茶) 覆
盖率达14.5%,比1949年增加12.4个百分点,面积为1949年的5.9倍,提高了生态效益。
第四,土壤肥力从总体上有所积累和提高。据省农科院土肥研究所和省土肥站监
测资料, 80年代末和70年代相比,105个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69个点增加,占总
点数的65.7%,平均增加0.26个百分点;36个点减少,平均减少0.16个百分点。108个
点的土壤全氮含量, 有76个点增加,占总点数的70.4%,平均增加0.014个百分点;3
2个点下降, 平均下降0.019个百分点。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大部有明显增加。44.4%
的点速效钾含量提高, 平均提高50ppm;55.6%的点平均降低39ppm。土壤中氮、磷、
钾三要素的比例,从总体上向协调的方向发展。
(2) 土壤利用的问题:在土壤利用上也陆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两方面:其一
是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出现物理、化学、生物退化;其二是利用不合理,滥占耕地。
历史上由于战乱和贫困,毁林毁草、滥垦滥牧导致严重土壤侵蚀和水源流失,建
国后也因为1958年“大炼钢铁”和三年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以及经济
体制转轨时出现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存在着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全
省土壤沙化、石化面积3615.1平方公里(主要在山地丘陵) ,80年代后期平均年扩展3
17平方公里;1982年-1988年间,破坏面积相当于同期治理面积的51.4%。
1958年大搞引黄大水漫灌和平原水库,导致土壤盐化,农田撂荒。1961年盐渍化
耕地达1539万亩, 比50年代增加38%,耕地比1958年减少7.6%。经采取措施,60年代
后期盐渍化耕地降至960万亩。 80年代对农田增肥细作,土壤盐化程度大大减轻,但
局部地方引黄灌溉水位高、灌水量大,土壤又出现积盐过程,另外有些盐荒地垦为耕
地。所以就盐渍化耕地面积而言,却比60年代后期增加27.4%。
耕地日益减少, 尤以80年代中期为高峰。1985、1986两年减少耕地297万亩,年
平均148.5万亩。 其中除了合理调整种植利用结构者外,尚有违背国家关于发展林果
应“上山、下滩、进村、入院”的要求,把较多耕地改为果园,以及农村扩大宅基,
侵占耕地。
在减少耕地的同时,开垦了部分荒地,但其中包括荒坡舍林舍草开垦,河滩束河
造地,近海新淤地的不科学开垦等,这些地的生态基础极为脆弱。例如70年代黄河三
角洲4号桩北开垦的16.5万亩耕地, 因垦后很快盐渍化,至80年代多已弃耕撂荒。又
如蒙阴县东沟村在30多年间, 先后将600多亩荒坡地垦作农田,至80年代初为止,表
土被冲走0.5米以上,村前河床淤高1.3米。
土壤污染日益加剧。 1990年全省工业污水灌溉面积450万亩,还有废气、废渣、
塑膜、农药、化肥污染。
农田有机肥投入增长速度远低于化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与高产、稳产、低成本的
要求还不相适应。80年代普查汇总结果,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0.81%~1.00%的面积
最大,占耕地的31.5%;含量1.01%~1.50%的面积占29%;含量0.61%~0.80%的面积占
23.4%; 含量0.60%以下的面积多达12.8%;含量超过1.5%的面积仅占3.3%。此外,80
年代大部分农田处于土壤钾素消耗过程,并缺乏某些微量元素。
(二)土壤改良
据1949年统计, 全省有不良耕地土壤3825万亩。其中盐碱地950万亩,山岭薄地
975万亩, 涝洼粘土地1300万亩,平原沙地600万亩。1949年-1957年,随着土地改革
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共改良土壤202.6万亩。1959年全省第一次土壤普查,耕
地中有: 盐碱地1150.5万亩,涝洼地2008.5万亩,山岭薄地1849.5万亩。1958年-19
59年,全省贯彻中央《关于深耕和改良土壤的指示》,掀起了深耕改土、兴修水利的
运动,使一部分土壤得到改良。但由于受“大跃进”和经济困难的影响,缺乏科学规
划,土壤施肥耕作水平降低,部分土壤退化。1958年大搞引黄灌溉,缺乏科学管理。
1961年次生盐渍化(耕地) 土壤达1539万亩。1961年-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
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 》,土壤改良得以恢复,1962年改良土壤163万亩。1963
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以后, 全国掀起改良土壤的高潮,是年山东改良土壤247万亩。
1964年,山东省农业工作会议又提出改良土壤的意见。60年代,山东省涌现了许多闻
名全国的治山治水、改良土壤的典型,如黄县(今龙口市)下丁家大队、宁阳县中皋大
队、嘉祥县护山大队、寿光县费家庄子大队、苍山县青竹大队等。同时,从1963年开
始,进行除涝排盐水利骨干工程建设,先后治理了马颊河、徒骇河、万福河、洙水河、
韩庄运河和漳卫河中下游,开挖了德惠新河、潮河、东鱼河、洙赵新河等。另一方面,
本着“积极慎重” 的原则,从1966年开始,先后建成引黄灌区63处,灌溉农田2 000
万亩左右。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后,在“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全省进行了
大规模的整地改土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80年代,全省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清了不良土
壤类型及其阻碍因素, 为改良土壤提供了科学依据。全省12799.5万亩耕地中,中产
田5158.0万亩, 低产田3622.0万亩。 中、低产土壤按主导障碍因素分为:山岭薄地
2314.0万亩, 盐碱地1223.3万亩,低洼易涝地854.6万亩,粘重板结1236.0万亩,风
沙化1041.4万亩(包括山区和平原),还有干旱缺水和养分含量低等类型。1982年全省
水土保持会议和1983年全省山区工作会议,确定了山区建设的方针,部署推广山地丘
陵区以小流域为综合治理单元, 实行承包责任制的水土保持工作。1980年-1983年,
全省建立6处水土保持试验站, 对16个小流域进行重点扶持和指导。1985年统计,共
治理小流域1500条,承包面积2700平方公里。1988年-1990年,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
以贫困山区和大中型水库上游为重点,以联产承包形式治理开发,全省治理面积6344
平方公里。 沂源、沂水、平邑3县39条小流域、648平方公里5年治理结果,蓄水和保
土效率分别提高36.9和53.5个百分点, 土壤侵蚀模数下降73.4%, 累计净经济效益
4.08亿元,为总投资的3.4倍,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281元。
80年代国家和省投资建设一系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有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
开发、商品基地建设、贫困县经济开发,以及80年代末开始的黄河滩区开发、黄河三
角洲开发等,都把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良低产田土壤作为重要内容,土壤改良摆脱
了局部、单项治理的旧路子,走向宏观科学规划、综合措施、大规模改良的道路。至
1990年, 全省累计营造水土保持林1205.03万亩, 修水平梯田1605.52万亩, 对
1203.61万亩盐化碱化土壤实施了改良措施,占盐化碱化土壤总面积2102万亩的57.3%,
平原风沙化土壤治理面积4475平方公里,除涝面积3558.69万亩,其中达5年一遇标准
以上的2448.35万亩。
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实践,山东省在土壤改良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
施。
山岭薄地土壤改良:主要包括棕壤性土、褐土性土、粗骨土和白浆化棕壤。这些
土壤土层薄、砾石多、肥力低、水土流失严重,有的有障碍层。在治理上按照“统一
规划,综合治理,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的原则,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
施结合,蓄水保土。具体措施为修建水平梯田、谷坊、大口井、封山育林育草等。莒
南县原大山公社、蒙阴县石泉小流域、莒县黄山小流域等都是山岭薄地改良的典型。
在农艺措施方面,薄层棕壤、酥石棚底的丘陵地,用“大犁” (机引单铧犁附心土加
深器)深耕改土效果非常明显。
盐碱土改良:主要改良措施有排水洗盐,种稻改碱,引黄落淤,围埝平种,蓄淡
压“碱”,台田淋盐,压沙改碱,扫碱刮碱,还有平整土地、增施有机肥、沟种躲碱、
覆盖地膜等耕作栽培措施。60年代初提出“以水为纲、综合治理”,实施以排水为先
导的改良措施。70年代,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与山东省有关单位合作,先后建立
陵县改碱实验区和禹城改碱实验区,采用井灌井排和浅沟相结合,淡化潜水和培肥土
壤相结合等综合治理措施,树立了内陆盐碱地改良样板。省水利厅建立了广饶县打渔
张引黄灌区暗管排水改良滨海盐碱土实验区,山东省农科院建立了寿光滨海盐碱地改
良实验区,为滨海盐碱土改良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涝洼粘土改良:包括粘质潮土、湿潮土和砂姜黑土几种类型土壤。通过提高骨干
河道排水标准,完善排水系统,辅以台田、条田等排水措施,配合增施有机肥料、客
土掺沙等,大部分已得到很大程度改良。
风沙化土壤改良:包括风沙土土类和潮土土类中瘠薄的砂质脱潮土等。在改良上
以营林固沙为先导,从50年代起,采取陆续营造防护林带和田间林网,配合增施有机
肥料,沿黄放淤压砂,局部小面积翻淤压砂等措施;部分风沙化土壤还得到了灌溉,
使土壤风蚀大大减轻。风沙化土壤中原来风蚀最严重、流动性大的风沙土土类,面积
共83.1万亩,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29.7%已固定,68.1%半固定,流动的仅占2.2%。

四、肥料
(一)有机肥料
1.有机肥料的史迹与发展:
(1) 古代至民国时期:山东农田施肥历史悠久。《孟子·万章下》、《孟子·滕
文公上》中即有大田施肥的论述。北魏《齐民要术》中更有用肥料培肥薄地,秸秆垫
圈积肥,绿豆、小豆、胡麻等作为绿肥作物压青肥地,马骨煮水和以蚕粪、羊粪浸种
等记述。唐、宋以后,形成了二年三作制中春播和秋播以前施肥的制度。明、清时期
提倡养猪积肥,除施用圈肥、人粪外,还施用饼肥、大豆等,并有粪耧施用腐熟细肥
的集中施肥技术。 1933年-1935年,由于美国掌握中国农业经济情况的需要,温菲德
(G·F·Winfied)教授在齐鲁大学的协助下,对山东有机肥料和环境卫生进行了调查,
对城乡人粪尿、牲畜粪尿、城市垃圾的积制和运输情况,均有详细记述,这是山东近
代系统调查研究有机肥料之始。
(2)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田产出的增加和化肥生产的发展,有机肥料的积制和
施用量虽逐步增加, 但在农田养分投入中所占的比率逐步降低。大致情形分为3个阶
段:
1950年-1965年为第一阶段。 有机肥料仍占绝对优势,很少施用化肥。建国初期
号召“多上一车粪,多打一成粮”,发动养猪、充分积攒人粪尿、沤草肥、挖坑泥。
1958年农业“大跃进” 运动中, 狠抓广辟肥源,除了养猪“大跃进”外,各地提出
“三挖五敛”等口号,挖磨道、厕所土,敛老街、院土,换老炕、灶台,熏土等,但
存在虚报数量、不讲质量的问题,或把农家肥料加盐、加热等熬煮“土化肥”,徒劳
无功甚至损失养分。同年省人委发出扩种绿肥的通知,要求早秋收作物生长后期套种
绿豆,是年部分地区统计播种绿肥25万亩。60年代初引进田菁和苕子,1964年绿肥面
积50万亩。1965年8月,省委、省人委发出通知并召开现场会,推广日照县“四改造,
六统一”(即改造厕所、猪圈、鸡窝、牛栏,统一管理人粪尿、猪圈肥、牛粪、鸡粪、
污土、草木灰)的经验,以及干土保氮技术。这一阶段,按调查统计和化验资料计算,
全省平均每耕亩每年投入养分总量6.38公斤,其中氮(N) 1.97公斤,磷(P2O
5)1.08公斤,钾(K2O)3.33公斤。平均每耕亩施有机肥料689.6公斤,折合
纯养分6.08公斤, 占养分总投入量的95.3%;这些有机肥的氮、磷、钾含量分别占每
耕亩氮、磷、钾总投入量的87.3%、95.3%和100%,可见化肥施用量之少。
1966年-1978年为第二阶段。 化肥工业发展迅速,农田投入养分增加,进入有机
肥料为主、 化肥为辅的时期。全省平均每耕亩每年养分投入总量11.49公斤,其中氮
(N)4.54公斤,磷(P2O5)1.89公斤,钾(K2O)5.06公斤。平均每耕
亩施有机肥料1013公斤, 折合纯养分9.12公斤,占养分总投入量的79.4%,有机肥的
氮、磷、钾含量分别占每耕亩氮、磷、钾总投入量的55.7%、80.5%和100%,这是普遍
施用化肥特别是大量增施氮肥的结果。同期间,总结推广了临沂、济宁、昌潍、德州、
菏泽、聊城等地区种植绿肥改土培肥、改碱、固沙、绿化荒山、改造蝗区的经验,和
莒县“两粮两肥”(小麦、苕子--玉米、绿豆)、稻区水稻苕子轮作模式。1978年全省
绿肥面积达123.6万亩。
1979年-1990年为第三阶段。 化肥施用量迅猛增加,大大超过有机肥料的增幅,
二者投入养分比率基本相等,但有机肥料养分比率逐年下降;有机肥料工作引起进一
步重视,秸秆还田作为重要措施得到逐步推广。1980年,全省平均耕亩施用有机肥料
1870公斤,折纯养分12.36公斤;而化肥折纯养分已达12.80公斤,有机肥料养分投入
量开始低于化肥养分投入量。此后几年,有机肥料养分投入比率又略有降低,形成重
用地、轻养地,重无机、轻有机的倾向。80年代中期,政府开始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
工作,省农业厅从1985年起每年召开一次有机肥料现场会,各地制定奖励政策,组织
检查评比,鼓励增加有机肥料投入,宣传、推广滕州、桓台等土壤有机培肥经验,实
行秸秆过腹还田和直接还田技术。在国家投资或引用外资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将
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作为建设内容。同时,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进行
了多项有机肥料培肥土壤定位试验,有机肥堆腐方法试验和有机肥料与化肥配合施用
试验示范。1988年,山东省贯彻国务院国发(83)号文《关于重视和加强有机肥料工作
的指示》,进一步加强了有机肥料工作。1989年-1990年,山东省潍坊、寿光、滕州、
泰安郊区等14个市、县土肥站和15名技术人员,先后获农业部有机肥料工作先进集体
和先进个人奖励,省土壤肥料工作站获农业部全国秸秆还田先进单位奖励。山东省人
民政府1990年1号令颁布了《山东省耕地保养暂行规定》 ,将增施有机肥料作为耕地
保养的主要措施。自1979年至1990年间,全省平均耕亩每年投入养分总量32.68公斤,
耕亩每年施入有机肥料1712.6公斤,折纯养分16.91公斤,占养分总投入量的52%。这
一时期由于耕地复种指数提高,绿肥作物面积减少直至消失。
2.有机肥料资源:
山东省有机肥料资源主要有人畜粪尿、堆沤肥、土杂肥、作物秸秆,饼肥和绿肥
很少。
1990年全省8400多万人口, 每年有人粪672万吨,以粪土比1∶3造肥,可造粪肥
2688万吨;人尿5964万吨,因为收积困难,利用较少。历史上晒大粪干的习惯已经消
失,但农村仍有灰粪混积、厕圈不分的不良习惯。畜禽粪肥按1990年全省畜禽存养量,
可产猪粪肥12610万吨,大牲畜粪肥6760万吨,羊粪肥2700万吨,禽粪肥810万吨,收
集率90%左右。
堆肥和沤肥都以作物秸秆、青草、落叶等为主料,与少量的人粪尿和牲畜粪尿混
合积制。 60年代以后,堆肥逐渐增加,沤肥逐渐减少。1986年-1990年统计,平均每
年积制堆、 沤肥6854.3万吨。沼气肥也属沤肥类,1990年全省有户用沼气池35.24万
个,产沼气肥400万吨~500万吨。
山东省秸秆资源丰富,据1990年调查,每年产秸秆约5500万吨,秸秆施入农田有
三种形式:一是饲养牲畜过腹还田,二是堆沤造肥,三是直接还田。自1982年开始推
广秸秆直接还田, 当年还田面积500万亩,1990年还田面积达4300万亩,占当年全国
还田面积的11.8%;平均每亩197公斤,9年累计还田面积1.7亿亩次,遏制了土壤钾素
消耗的势头,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秸秆直接还田方式有高留麦茬、麦秸盖秋收作物或
果园、玉米秸切碎还田(用秸秆还田机)三种。其中高留麦茬简便易行,面积约占秸秆
直接还田总面积的80%; 玉米秸机械粉碎推广难度较大,每年还田面积在200万亩~3
00万亩之间。
土杂肥资源多样,包括炕土、烧土、墙土、厕所土、磨道土、老街土、坑(塘)泥、
草木灰等。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土杂肥施用数量差异较大。自80年代开始,因重施
化肥,加之土杂肥积制、施用费时费力,施用减少。
饼肥是传统的有机肥料。 50年代全省每年约产饼粕200万吨,以豆饼为主。80年
代后期增加到400万吨左右, 半数为棉籽饼,其余为豆饼、花生饼,还有少量的油菜
籽饼和麻油渣,其中花生饼历来作饲料。1959年全省施用饼肥4.08万吨,60年代初每
年施用1至2.3万吨之间,主要用于瓜、果、菜、烟草等。以后饼粕均用作饲料和食品
工业原料,极少作肥料。
食品工业有机废渣种类较多,包括酒渣、酱油渣、粉渣、豆腐渣、畜宰场和海产
品加工厂的废弃物等,但多用作饲料,极少部分用于农田。此外尚有城镇生活垃圾,
1990年达380多万吨,但只有很少过筛处理用作肥料,绝大部分运至远郊,花钱坑埋。
山东省能用作绿肥的栽培植物有紫穗槐、绿豆、沙打旺、田菁、草木樨、苕子等。
50年代以前,平原涝洼地有以绿豆作为豆肥兼用作物,旱则收豆,涝则压青作肥,也
有在早秋作物生长后期套种绿豆压青作肥者。60年代引进田菁、苕子和少量柽麻,因
地制宜试验推广小麦间苕子-玉米间绿豆(“两粮两肥”),水稻-苕子,小麦-田菁-小
麦等轮作方式, 均有改土、培肥、增产之效。绿肥面积最大的1978年达123.6万亩。
80年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绿肥作物退出农田,1990年紫穗槐、田菁、沙打旺、
苜蓿面积合计21万亩,但都不用作绿肥,而分别用作护坡、条编、烧柴,小部分用作
饲草。
1990年3月起, 按照全国土肥总站的部署,山东省首次进行全省有机肥料资源分
布和质量调查,到年底已完成大部分调查统计和样品采集,并开始室内分析。
(二)化肥
山东省施用化肥始于1906年。当年《山东官报》有“济南济农公司专仿美洲新法
制造化肥”的记载,实际为进口。《中国近代史资料》和《中国经济年鉴》都记有民
国期间由青岛进口化肥,在胶济铁路沿线销售的情况。1930年,青岛进口化肥2805吨,
主要为西欧产硫酸铵, 还有少量氯化钾和混合肥料。 据《中国土产总览》 记述,1
931年-1936年间,青岛、烟台两港平均每年进口化肥1.56万吨,约占山东省总用量的
二分之一。化肥主要销往胶东的黄县、招远、掖县,其次为莱芜、淄博、昌潍。抗日
战争期间, 敌占区由日本进口化肥,数量不定,1942年为4905吨,1944年934吨,且
进口时有间断。
50年代初,山东省所用化肥仍依靠进口或由国家调配,50年代中后期济南、青岛
始生产磷肥。1950年全省施用化肥4000吨(实物量,下同),全部是氮肥,主要是硫酸
铵, 还有少量硝酸铵,平均每耕亩0.031公斤。1959年,全省施用化肥27.3万吨,其
中氮肥19.8万吨,磷肥(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 7.5万吨,平均耕亩施化肥2.2公斤。1
958年-1959年, 全省县、乡镇共生产“土化肥”477吨,其原理和工艺多不科学,唯
硝土制化肥、盐卤钾镁肥、钙镁磷肥尚有实用意义。
60年代山东省化肥工业发展较快,主要生产氨水,还有少量碳酸氢铵。50年代后
期至60年代前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指导建立了全省化肥试验网,进行氮、磷
化肥配合施用效果等试验,农技推广部门示范推广氨水、碳酸氢铵深施和增施磷肥。
全省化肥施用量,60年代初期因经济困难,用量下降,1962年仅13.1万吨,之后逐年
增加。 1969年达到94.0万吨, 其中氮肥84.2万吨, 磷肥9.8万吨,平均耕亩施化肥
8.08公斤。
70年代化肥工业进一步发展。 至70年代末,山东省有大、中型化肥厂4个,小型
化肥厂90个,合成氨生产能力148.8万吨,磷肥生产能力19.53万吨(折五氧化二磷)。
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 化肥施用量迅速增加。1970年全省施用化肥129.0万吨,其中
氮肥117.2万吨, 磷肥11.8万吨,平均耕亩施化肥11.2公斤。至1979年,全省化肥施
用量猛增到601.9万吨,其中氮肥488.6万吨,主要是碳酸氢铵,其次是尿素、氨水;
磷肥95.2万吨,为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化肥投入中氮(N)、磷(P2O5)、
钾(K2O)之比为1∶0.18∶0.02,平均耕亩施化肥55.2公斤,此时化肥与有机肥
料的养分投入量大体相当。 有机肥和化肥养分总量中,氮、磷、钾的比例为1∶0.40
∶0.75。上述情况中有两个突出点:一是由于有机肥投入增长缓慢而又很少施钾素化
肥,因而钾的投入比例比以往明显降低(70年代以前超过1.6) ;二是由于多年偏施氮
肥,磷肥的增产效果日益显著,由示范而开始推广,1970年-1979年,9年间用量增加
8倍。此外,这一时期还开始有锌、硼、钼肥料试验示范。
80年代,农田化肥用量持续猛增,科学施肥技术亦相应迅速示范推广,逐渐扭转
偏施氮肥、养分失调的积弊。1980年全省施用实物化肥696.71万吨,其中氮、磷、钾
的比例为1∶0.28∶0.02, 至1990年施用量达1021.3万吨,氮、磷、钾的比例进一步
调整到1∶0.35∶0.09, 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重氮轻磷,缓解了土壤钾素的消耗。19
90年山东化肥施用量居全国第一位,平均耕亩用量居全国第五位。化肥品种中,性质
稳定、高含量、多元素的尿素、磷酸二铵、磷酸一铵、复混肥的比例渐增,但尚有本
省产碳酸氢铵91.64万吨,氨水3.12万吨。
1979年开始的第二次土壤普查,为配方施肥工作提供了基础依据。据土壤养分分
析结果,总体概念是有机质含量较低,氮素不足,普遍缺磷,部分缺钾,较大面积缺
锌和硼。 1980年首先在小麦主产区增施磷肥,以协调氮磷比。1983年-1985年,在农
业部统一组织指导下, 山东省的嘉祥、苍山、惠民、即墨、沂水、鄄城6县参加中低
产田配方施肥试点,重点推广以增加中低产田化肥投放量、调整氮磷钾化肥施用比例
为主的定性及半定量配方施肥。同时,在全省主要土壤类型 (棕壤、褐土、潮土、砂
姜黑土) 上进行了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试验和施肥方法试验。
1986年5月,农业部在沂水县召开了全国配方施肥经验交流会。1986年-1990年间,在
全省开展了最佳施肥量的试验研究,同时不断补充和完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试验。随
着参数的试验积累,配方施肥逐渐由定性配方向定量配方阶段发展。1989年,沂水、
嘉祥、即墨、鄄城、青州、莱阳6县(市) 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优化配方施肥试点县,
配方施肥被列为种植业重点推广的八大技术之一。 至1990年,全省7年累计完成小区
试验3000多处, 示范田块4500多个,配方施肥2.3亿亩次,配方施肥作物也从大田作
物扩大到蔬菜、瓜果、烟草。1988年国家经委授予省土壤肥料工作站“配方施肥大面
积推广应用”技术开发优秀成果奖,菏泽、沂水、莱芜等市县配方施肥获省科技进步
奖。
此外,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省农业技术推广站与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
作, 在本省农田进行了土壤速效锌含量分布和锌肥肥效研究,3年累计示范推广施用
锌肥1050万亩, 经济效益1亿元以上。80年代中期,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开展了
土壤硼、锰、锌含量调查和硼、锰、锌肥的肥效试验研究。80年代后期农田施用锌、
硼肥的面积迅速增加,铁、锰、铜、钼肥在农作物上也有少数试验。1986年全省微量
元素肥料施用面积450.7万亩(包括果园),1990年达1315.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