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农作物良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74&run=13

山东广大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选育了众多的优良品种,积累了丰
富多彩的种质资源。
由于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桎梏中,农作物品种改良工作基础十分薄弱。
民国时期,一些有事业心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虽曾选育、引进、推广了一些优良品种,
但种子事业发展极为缓慢,到1949年良种推广面积仅90万亩,占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的0.5%。
新中国建立以来,山东省种子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种子繁育推广机构和队伍不断
发展壮大,已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和经营体系,做到不断更新更换良种,主要农作物
品种已更换4至5次。 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95.9%。40多年来,山东省种子工
作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949年-1957年初建时期: 1949年秋着手建立省级农作物种子推广机构,并在重
点地区的济南、德州、烟台、莱阳、惠民及徐州设立门市部,为种子事业的发展打下
了初步基础。
1958年-1973年波动时期: 由于“大跃进”的影响,全省种子管理工作动荡,先
是将种子划归粮食部门管理,许多大田用种以商品粮作种,造成种子混杂现象严重,
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严重影响。1961年11月又交回农业部门管理。1962年初,省、地、
县全面恢复了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种子管理机构。1967年到70年代初,由于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种子工作秩序紊乱,干部大批下放,种子工作严重削弱,再
度出现了大田用种多、乱、杂的局面。
1974年-1978年恢复时期:“文化大革命”后期,逐步恢复了种子管理经营机构,
人员逐步增加,县级种子机构全部恢复,发展了一批乡镇种子站。在推广玉米、高粱、
水稻杂交种的过程中,突破了生产队种子田自留自用的选种留种办法,实行以大队为
单位建立专业队,统一繁殖,统一保管,统一供应主要农作物种子,全省供种数量和
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1979年-1990年发展时期: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种子事业得到了新
的发展,建立健全了省、地、县三级种子机构,开展了种子现代化建设工作,由中央
和省拨款建设“四化一供” (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
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组织统一供种) 试点县。良种推广速度加快,经营数量增加,质
量也有提高,并逐步纳入法规化、规范化的轨道,一个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生产、
加工、检验和经营等综合配套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初步形成。同时,由于在经营体制
方面也进行了重大改革,使良种经营量逐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