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中等农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63&run=13

一、新中国建立前的中等农业教育
清末时期,山东创设的中等农业学校有4处。即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6月在青
州府创办蚕桑实业学堂, 当年招生78名,学制4年。1907年首届毕业生33人,1909年
(宣统元年)改为青州官立中等农业学堂,3届毕业生达160余人。1906年山东巡抚吴廷
斌筹创济南农林学堂, 当年招生120名,1907年改为山东高等农业学堂。1909年兖州
和诸城县也先后建立起了中等农业学堂。
民国时期, 1913年8月,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实业学校令》和《实业学校
规程》,指令各地视地方农、工、商生产急需,由省设立甲种实业学校,县和城镇设
立乙种实业学校。1917年由合众蚕丝改良会及山东海关出资建立烟台蚕丝学校,主要
讲授桑蚕和柞蚕的饲养。济南女子职工学校设蚕丝及刺绣等科,以传统的家庭副业为
主,讲授科学技术。1925年在原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址设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
设农业、 林业、蚕桑、园艺4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农业技术培训。据《山
东省志》 记载,1925年山东省曾设立甲种农业学校3所,乙种农业学校66所,但这些
学校在“七七”事变时皆因战乱停办。
1939年9月, 日伪在济南桑园原农事实验场建立起了山东农业职业学校,招收初
中毕业生,修业3年,培养初级农业技术人才。设农、林、蚕3科。1942年改称高级农
业职业学校, 增设了高级班,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3年,培养中级农业技术人才。
1945年日本投降后, 该校被国民党接管,至1947年全校有教职工39名,学生300人。
济南解放后,1948年10月山东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并入山东省立农学院。
抗日战争胜利后, 中共山东分局及山东省政府为培养农业技术干部,于1946年5
月在解放区的莒南县创办了山东省农业干部培训班。初办时学生来源,主要由滨海、
鲁中、 鲁南地区抽调部分生产助理员及劳动模范等,学制半年或1年。1946年11月并
入在解放区创办的山东大学经济系,该系设农林、合作、会计专修科,农业培训班并
入后, 即为该系的农林专修科。1947年3月国民党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山东大学校
部转移到胶东海阳县,原培训班教职工全部转移到渤海地区惠民县,因战争形势的影
响,先后在惠民、阳信、蒲台、利津等县办学。自1946年5月创办到1948年3月,共培
养农业干部1200多人。 1948年6月山东省政府决定,原培训班全体教职工到胶济沿线
益都县桑蚕试验场建立青州农业专科学校, 同年8月正式开学,设有高级班、普通班
和预科班。高级班为各县市区科级干部,普通班为一般干部,预科班招收附近各县中
学生, 全体教职工300余人。1948年10月省政府决定将青州农业专科学校并入山东省
立农学院。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中等农业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省中等农业教育发展较快,和整个教育形势一样,也经历了
建国初发展、“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大起大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恢复提高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全省中等农业学校由建国前的1所,至1957年增为11
所,建国初山东省设立的第一所中等农业学校是1951年山东农学院附设的农业技术学
校。1952年又建立了莱阳农校、济南农校、惠民农校、烟台蚕校等4处中等农业学校。
1953年,根据中央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进行整顿,将惠
民农校、烟台蚕校和山东农学院附设中等农业技术学校三校合并为济南农业学校,全
省中等农校由5处调整为两处(即济南、莱阳)。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来,
新建了聊城、 济宁、菏泽、临沂、德州5处农业技术训练学校和泰安畜牧兽医学校,
全省中等农业学校总数增加到8处。1956年,除将上年组建的6处技术训练学校改为中
等农业学校外,又新建了昌潍、惠民、泰安中等农业学校和济南机械化学校,学校总
数达12处。1957年9月,德州农校随着地区区划的调整被撤销,全省农校总数为11处。
1958年“大跃进”以及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左”的影响和干扰下,农业
教育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 先在各大型国营农场和拖拉机站新建了9处中等农业学
校和技工学校,计有:徒骇河农场附设畜牧兽医学校、黄河农场附设农业学校、广北
农场附设农业学校、郯南农场附设畜牧兽医学校、中匈友谊拖拉机站附设农业机械化
学校,单家寺农场附设技工学校、昌阳农场附设技工学校和菏泽、昆嵛山新建的两处
林业学校,中等农(林)业学校总数达20处。1959年,根据中央教育会议精神进行整顿,
撤销了黄河农场、 郯南农场、单家寺农场、昌阳农场、昆嵛山农场的5处农业学校,
保留了15处。 在“反右倾” 的影响下,到1960年全省中等农业学校总数猛增到33处
(其中农校21处、机械化学校5处、畜牧兽医学校6处、农业经济学校1处) 。1961年,
因处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又进行较大的调整,将原有的33处农业学校撤销14处,保
留19处(其中农校11处、畜牧兽医学校3处、机械化学校5处)。“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等农业学校有的下马, 有的搬迁合并,至1976年,全省中等农业学校减少到9处,
即昌潍、惠民、泰安、聊城、济宁、菏泽、临沂、德州8处农校和潍坊畜牧兽医学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省中等农业学校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入调
整提高时期。 1979年10月,将枣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改建为枣庄农业学校。1982年5
月,建立烟台农业学校。1987年10月建立东营农业学校。1988年11月将郯南农校与临
沂农校合并。 至1990年,全省中等农业学校共计12处。专业设置1951年只有3个,19
56年增加到9个,1978年增加到11个,1990年增加到22个。
山东中等农业教育,在建国初期基本上是学习苏联的办学模式,因在教学方法上
强调课堂教学,师生负担过重,有些课程也不切合实际,于1958年后,学校普遍增加
了生产劳动实践活动。但又因偏重实践劳动,忽视了理论和基础教学,打乱了正常教
学秩序,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1962年,省制订了《中等农业教育暂行条例》,贯彻
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教育方针。1963年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全日制中
等农业学校教学计划的规定草案》 , 各校普遍加强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简称双基),使中等农业教育出现了新的转机。“文化大革命”时期,农业教育普遍
受到冲击,使中等农业教育遭受到了一场空前的洗劫,学校陷于瘫痪。自1972年后才
先后恢复招生,此期,又推行辽宁省朝阳农学院经验,大搞“开门办学”,学制缩短,
课程减少,教学秩序再度陷于混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纠正各种“左”的错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从而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使中等农业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为使教育适应农村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各学校进行了
一系列改革:一是突破传统的封闭式的办学模式,按照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调整专业设置,确定招生计划。从1979年起,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产前产后技术服务
及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中等农业学校的专业,先后做了较大的调整,增设了蔬菜果树、
农产品加工、畜产品加工、兽医防疫检验、农业商品化、动物饲料营养、水产养殖、
农业环保、土地管理、农业经济管理、财会统计、园林花卉、农业文秘等新专业,专
业种类由调整前的11种增加到22种,专业点由35个增加到67个。同时对老专业也调整
了课程结构,更新了教材内容,增开了应用性课程。并根据社会需要扩大了招生能力。
在校学生由1983年的4793人,发展到1990年的9363人,增长95%。二是适应社会需求,
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在统招统分的基础上,滨州、德州等农校采取招收委培生的办法
为胜利油田、军马场等单位培养急需人才;德州农校采取招收自费生的办法,缓解了
社会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省牧校和昌潍、济宁、泰安等农校积极为农村培养不脱
产的农业技术人才;枣庄农校招收乡镇“五站”亦工亦农人员进行培训试点。在招生
分配制度方面,为了适应各地区、各单位的需要也进行了改革,受到社会的好评。三
是增加中等教育专项投资,改善办学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政府对农业
教育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自1984年以来,为配合各校专业调整、教学改革和改善办学
条件, 省财政拨出各项专款872万元,主要用于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职工和学
生宿舍的建设。 学校新建和改建面积4.2万平方米,新建实验室18个、充实加强实验
室70个,购置了大量新的仪器及现代化电化教学设备,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
用。 到1990年,全省中等农业学校共有实验室234个,仪器总价值1095.9 4万元,各
图书馆共藏书80多万册(其中外文书籍2万多册) ,各种期刊资料19万多册,阅览面积
2538平方米。各校都建立了农牧场,有的还建有果园、菜园、花卉场圃、牲畜配种站
和兽医院等。四是普遍建立了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实行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
近10多年来,由于各校积极参与当地经济建设,使教学、科研直接为社会服务,获得
省级以上科技成果32项,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开创了发展中等农业教育的新途径。
济宁农校、昌潍农校被评为全国农业中专学校教学基地建设的先进单位。在教材编写
方面,本省各校负责主编和参编教材共178种,其中属全国农业中专教材50种。
山东农业中等教育,建国以来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立足当地农业生产和国民
经济建设需要,从1949年-1988年,全省中等农业学校由建国初期的1处发展到13处,
1988年11月因郯南农业学校并入临沂农业学校, 至1990年全省共有中等农业学校为1
2处。1990年教职工总数达2404人,其中专任教师1778人 (其中高级讲师213人,讲师
363人,教师1202人) ,在校学生达9363人。师生比例为1:5.3,共为国家培养毕业生
近5万人, 短期培训班共培训各种人才7.25万人。1990年全省中等农业学校基本情况
见表7-3。
1990年中等农业学校基本情况表
表7-3
单位:人
┌─────┬────┬──┬──────────────┬──────────────┬───┬───┬───┐
│项目 │建校 │专业│教职工 │建校以来累计毕业生 │1990年│学校占│实习农│
│ │时间 │ ├──┬──┬──┬──┬──┼───┬──┬───┬───┤ │ │ │
│学校 │(年、月)│设置│合计│高级│讲师│教师│其他│合计 │大专│中专 │培训生│在校 │地面积│场面积│
│ │ │ │ │ │ │ │ │ │ │ │ │学生 │ │ │
│ │ │(个)│ │讲师│ │ │ │ │ │ │ │ │(亩) │(亩) │
├─────┼────┼──┼──┼──┼──┼──┼──┼───┼──┼───┼───┼───┼───┼───┤
│省畜牧兽医│1955 │7 │281 │25 │37 │132 │87 │8152 │197 │4902 │3053 │1180 │743.9 │445 │
│学校 │ │ │ │ │ │ │ │ │ │ │ │ │ │ │
├─────┼────┼──┼──┼──┼──┼──┼──┼───┼──┼───┼───┼───┼───┼───┤
│昌潍农校 │1956 │7 │318 │21 │52 │129 │116 │27478 │1283│6894 │19301 │1475 │536 │290 │
├─────┼────┼──┼──┼──┼──┼──┼──┼───┼──┼───┼───┼───┼───┼───┤
│临沂农校 │1956.6 │5 │185 │38 │33 │114 │ │11342 │160 │4534 │6648 │1012 │170.8 │27.5 │
├─────┼────┼──┼──┼──┼──┼──┼──┼───┼──┼───┼───┼───┼───┼───┤
│郯南农校 │1958.8 │5 │134 │13 │21 │72 │28 │3214 │712 │1942 │560 │719 │225 │125 │
├─────┼────┼──┼──┼──┼──┼──┼──┼───┼──┼───┼───┼───┼───┼───┤
│烟台农校 │1982.5 │5 │180 │18 │19 │87 │56 │986 │218 │768 │ │540 │150 │50 │
├─────┼────┼──┼──┼──┼──┼──┼──┼───┼──┼───┼───┼───┼───┼───┤
│聊城农校 │1951 │4 │198 │17 │34 │82 │65 │13035 │117 │4470 │8448 │451 │156 │204 │
├─────┼────┼──┼──┼──┼──┼──┼──┼───┼──┼───┼───┼───┼───┼───┤
│泰安农校 │1955.3 │4 │129 │20 │16 │79 │14 │14309 │ │2579 │11730 │419 │61 │25 │
├─────┼────┼──┼──┼──┼──┼──┼──┼───┼──┼───┼───┼───┼───┼───┤
│德州农校 │1955.8 │5 │195 │6 │36 │81 │72 │5812 │ │3265 │2547 │657 │98.7 │199.7 │
├─────┼────┼──┼──┼──┼──┼──┼──┼───┼──┼───┼───┼───┼───┼───┤
│枣庄农校 │1979.10 │4 │86 │1 │9 │48 │28 │668 │80 │588 │ │320 │75 │140 │
├─────┼────┼──┼──┼──┼──┼──┼──┼───┼──┼───┼───┼───┼───┼───┤
│滨州农校 │1954 │5 │206 │9 │20 │100 │77 │7611 │ │5105 │2506 │720 │1070 │825 │
├─────┼────┼──┼──┼──┼──┼──┼──┼───┼──┼───┼───┼───┼───┼───┤
│济宁农校 │1955 │6 │199 │16 │33 │108 │42 │15318 │200 │5640 │9478 │797 │234 │99.7 │
├─────┼────┼──┼──┼──┼──┼──┼──┼───┼──┼───┼───┼───┼───┼───┤
│菏泽农校 │1955.6 │5 │200 │27 │40 │96 │37 │14128 │ │5888 │8240 │793 │375 │117 │
├─────┼────┼──┼──┼──┼──┼──┼──┼───┼──┼───┼───┼───┼───┼───┤
│东营农校 │1987.10 │4 │93 │2 │13 │74 │4400│573 │323 │ │ │ │ │ │
├─────┼────┼──┼──┼──┼──┼──┼──┼───┼──┼───┼───┼───┼───┼───┤
│合计 │ │ │2404│213 │363 │1202│626 │122053│2967│46575 │72511 │9483 │4468.4│2870.9│
└─────┴────┴──┴──┴──┴──┴──┴──┴───┴──┴───┴───┴───┴───┴───┘

说明:1988年11月郯南农业学校并入临沂农业学校。

三、各中等农业学校
(一)济南农业学校及聊城农业学校
济南农业学校的前身是山东农学院附设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1年春,地
址在济南东郊桑园,是建国后山东最早建立的一所中等农业学校。设农艺、园艺、森
林3个专业。1953年遵照中央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
的方针,将惠民农校、烟台蚕校和山东农学院附设中等农业技术学校三所学校合并为
济南农校, 隶属省农业厅领导。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58年学校升格为山东
省农科院附设红专农业大学。1959年暑期恢复为济南农业学校。1960年又升为大专,
更名为山东省农业专科学校, 增设了气象专业。 1961年,又恢复为济南农业学校,
1962年8月学校停办。1964年7月恢复,校址迁到聊城县,与聊城农业学校 (聊城农业
学校,创建于1955年) 合并仍称为聊城农业学校,隶属聊城地委农村工作部领导。设
农作、植保、畜牧兽医3个专业。“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止招生。1968年7月,
开始招收“社来社去”学生,学制1年半,设农学、畜牧、机电3个专业。1970年7月,
学校迁到阳谷县寿张公社,1974年又迁回到聊城县郊区,隶属聊城地区农业局领导。
1977年, 国家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1987年又改招初
中毕业生, 学制4年。 1990年学校设有农经、农学、畜牧、园艺4个专业,在校学生
451人,有教职工198人。其中,高级讲师17人,讲师34人,教师82人。该校设有化学、
物理、生物、土肥、植保、农作、植物、棉花检验、果林、测量、家畜解剖生理和兽
医微生物传染病12个实验室, 还有1处拥有240.5亩耕地的实习农场。图书馆藏书4万
多册。 建校40年来, 共培养大专毕业生117人, 中专毕业生4470人,短期培训学员
8448人。从建校至1990年国家对该校累计投资892.5万元。
(二)滨州农业学校
滨州农业学校其前身是惠民地区农业学校,建于1954年,位于滨县北镇 (现为滨
州市),隶属省农业厅领导。1956年9月开始招生,设农学专业。1957年增设农田水利
专业。1958年8月升格为山东省北镇农业专科学校。1959年9月恢复为山东省北镇农业
学校(中专),增设植物保护专业,隶属惠民地区农业局领导。1960年因生活困难,部
分学生退学,教学工作不能正常进行。1962年教学工作恢复正常。1963年招收“社来
社去” 学生,学制3年。1964年增设畜牧兽医专业。“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被迫停
课。 1972年5月学校恢复招生,设牧兽、农学两个专业,招收工农兵学员。1974年增
设林果专业。1976年恢复植保专业。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后,招收高中毕业
生, 学制3年,并恢复了农田水利专业。1979年增设农业经营管理专业,全省招生,
学制2年。 1986年该校更名为山东省滨州农业学校,增设了农产品加工专业,招收初
中毕业生,学制4年。到1990年学校有农学、农经、畜牧兽医、园艺、农产品加工共5
个专业。 有教职员工206人,其中:高级讲师9人,讲师20人,教师100人。校内设有
化学、物理、植物生理、作物栽培、作物遗传育种、土肥、果树、园林、农机、农产
品加工、 畜牧、兽医、家畜解剖生理、家畜传染病等20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7万余
册。 拥有825亩耕地的实习农场,还有果园、饲料加工厂、兽医院等教学基地。建校
36年来,共培养农业中专毕业生5105人,各种类型的短期培训班学员2506人。国家历
年投资累计为1678.9万元。
(三)泰安农业学校
该校建于1955年3月,校址在泰安,原定学校规模为800人,隶属省农业厅领导。
1956年9月开始招生,设作物栽培专业。1958年8月升格为泰安农业专科学校,增设果
蔬专业, 隶属泰安地委领导。1958年12月并入山东农学院中专部。1959年8月从山东
农学院分出,改称山东省济南市泰安农业学校,隶属济南市委领导,设农作和蔬菜两
个专业,校址在济南市财政学校旧址。1960年8月,学校升格为济南市农业专科学校,
设有大专班和中专班,设农作、农机、蔬菜3个专业。1961年8月,降格为泰安农业学
校,同年10月,济南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和济南市宁阳农业学校并入该校,隶属泰安行
署农业局领导。 1962年8月,山东省人委决定,撤销泰安农业学校,学生提前毕业。
196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又恢复泰安农校, 仍归泰安行署农业局领导。设农作、果蔬
两个专业,于1964年8月招生。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停止招生。1968年5月泰安地
革委决定将学校迁往新泰县楼德公社,1970年12月学校迁回泰安。1972年,山东社会
主义劳动大学3分校并入该校。1973年恢复招生,设农学、果树、畜牧兽医3个专业。
1976年增设农机专业。 1980年因校舍不足又停止招生1年。1987年改招初中毕业生,
学制4年。1989年增设农经专业。1990年学校设有农学、果树、农经、蔬菜4个专业。
有教职工129人, 其中高级讲师20人,讲师16人,教师79人。学校设有化学、物理、
植物生理、微生物、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土肥、植保、气象、果树栽培、果品加工、
畜牧兽医等15个实验室。 图书馆藏书5万多册,实习农场耕地25亩。至1990年建校35
年来,共培养中专毕业生2579人。短期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1730人。
(四)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
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原名为山东省泰安畜牧兽医技术训练学校,创建于1955年,
校址在泰安市, 原定学校规模为1280人。1956年1月开始招生,负责培训全省初级畜
牧兽医人才。 1956年5月经农业部批准改名为山东省泰安畜牧兽医学校,隶属农业厅
领导,设动物饲养和兽医2个专业。同年6月,将济南农校的动物饲养专业并入该校。
1958年8月经山东省人委批准, 升格为泰安畜牧兽医学院,设畜牧和兽医两个系。同
年9月, 省人委决定又将该校与山东农学院、山东林学院、泰安农业专科学校、泰安
水利学校合并,建成综合性的山东农业大学。原各院校所属的中专部分组成山东农业
大学附属中专部。1959年7月,山东省委决定,将附设在山东农业大学(此期改称山东
农学院) 的畜牧兽医中专部分离出来,恢复为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同年11月,该校
被山东省高教局列为全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60年3月根据省人委决定,该校迁到
潍坊市,改名为山东省潍坊畜牧兽医学校,设畜牧、兽医两个专业,隶属省农业厅领
导。1965年增设中兽医专业。还建有实习牧场、实习农场、兽医院、配种站和种猪场。
“文化大革命” 初期学校被迫停课。1972年3月10日更名为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招
收工农兵学员, 学制2年。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考试招生制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
制3年。从1986年起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90年学校设有畜牧、兽医、中兽医、
畜牧兽医、 动物饲料营养、畜产品加工、兽医防疫检验7个专业,在校学生1180人。
至1990年,学校共有教职工281人,其中高级讲师25人,讲师37人,教师132人。校内
有化学、物理、组织切片、中草药、兽医微生物、兽医药理、兽医、中兽医、家畜解
剖生理、家畜遗传繁殖、家畜饲养、家禽卫生、家畜寄生虫病、家畜病理、畜牧机械
化、 畜产品加工等20个实验室,还配备了微机室、总仪器室。仪器设备总价值为190
万元,图书馆藏书8万多册。并有实习农牧场445亩。至1990年建校35年来,共培养大
专毕业生197人, 中专毕业生4902人,举办各类培训班学员3053人。国家投资累计为
2497.8万元。
(五)菏泽农业学校
菏泽农校建于1955年6月,学校前身是菏泽农业技术训练学校,由省农业厅主管。
开始只设农学专业, 学制1年, 1956年9月改为正式中专,称山东省菏泽农业学校。
1958年7月升格为菏泽农业专科学校,设农学、畜牧专业,学制2年。菏泽农业机械化
学校和菏泽畜牧学校分别于1959年和1961年先后并入该校,设农学和畜牧专业,学制
2年。 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该校恢复为中专,称山东省
菏泽农业学校, 设农学、畜牧兽医和植保3个专业,由菏泽地区农业局主管。1968年
12月该校被撤销,1971年1月该校重新建立,设农学、农机、畜牧兽医3个专业,学制
2年, 隶属地革委生产指挥部领导。1973年10月,又改为中专,校名仍称山东省菏泽
农业学校,隶属菏泽地革委农办领导。1975年改为地区农业局主管。1976年增设果林
专业。 1977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农村
经济发展的需要,把果树、果林专业改为园艺专业,增加了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产品加
工专业。从1989年起开始招收委培班。到1990年,学校有农学、畜牧兽医、农经、园
艺、 农产品加工5个专业。有教职工200人,其中有高级讲师27人,讲师40人,教师9
6人。 该校设有化学、物理、植物与植物生理、微生物、作物育种、土肥、气象、植
保、园艺、农机、食品加工、食品分析、家畜解剖生理、畜牧、病理、中兽医等21个
实验室。 图书馆藏书10万多册,拥有117亩耕地的实习农场和果园、菜园、花卉、塑
料大棚等教学基地。建校35年来,共培养毕业生5888人,各类短期培训班学员8240人。
国家投资累计为1419.7万元。
(六)济宁农业学校
该校建于1955年,学校的前身是济宁农业技术训练学校,位于济宁市北郊,隶属
省农业厅领导, 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1年。1956年改为正式中专,称山东省济宁农
业学校,隶属济宁地委农村工作部领导,设植保、农作两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
学制3年。1958年9月,该校与济宁农科所合并,升格为山东省济宁农业专科学校,招
收专科班, 同时招收“社来社去”学生。1959年8月,学校与农科所分开,恢复了山
东省济宁农业学校,设农学、植保两个专业,学制3年。1960年9月又升格为大专,并
增设了畜牧兽医专业。1961年专科停办,又恢复为山东省济宁农业学校。1963年改招
“社来社去”学生。“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被迫停课。1968年和1971年招生实行推
荐和选拔制度,学制缩短为1年和2年。1971年增设果林蚕专业。1972年招收国家统一
分配学生,学制2年。1977年恢复统一考试招生,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同时招
收1年制农学专业“社来社去” 学生。同年,果林蚕专业改为果林专业,以后又改为
果树专业。1979年恢复植物保护专业。1984年,畜牧兽医专业改为畜牧专业,学校归
济宁市农业局主管。 1986年,果树专业改为园艺专业,同年创办农业环保专业。198
7年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从1989年起,除正常招生外,还举办委培班和试办不
包分配班。到1990年学校有农学、植物保护、畜牧、园艺、农业环保、果树6个专业。
有教职工199人,其中高级讲师16人,讲师33人,教师108人。该校有化学、物理、微
生物、植物生理、光谱、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土肥、植病、昆虫、农业环保、畜牧
兽医等22个实验室。 图书馆藏书9万多册,近百亩耕地的实习农场。建校35年来,共
培养大专毕业生200人, 中专毕业生5640人,各种短期培训班学员9478人。国家投资
累计为1651.1万元。
(七)德州农业学校
德州农业学校建于1955年8月, 学校的前身是德州农业技术训练学校,校址在德
州市东郊,隶属省农业厅领导。设农学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1年。1956年8月
改名为山东省德州农业学校,学制3年。1957年9月,德州专区撤销,农校也随之撤销。
德州专区恢复后,1965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重建。校名为德州专署齐河农业技术学校,
校址在齐河县晏城农场, 场校合一, 设农学专业, 学制3年。学生实行半工半读,
“社来社去”不包分配。1968年11月,该校又被撤销。1973年6月第3次建校,校名为
山东省德州农业学校,校址在德州市德兴北路。隶属德州地区农业局领导。1975年开
始招生, 设农学、果林两个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76年增设畜牧兽医
专业。1977年又增设农机专业。1985年果林专业改为园艺专业,并增设会计统计专业。
1986年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87年增设3年制农电专业。到1990年学校共有农
学、 园艺、会计统计、畜牧兽医和农电5个专业。在校学生657人,有教职工195人,
其中有高级讲师6人,讲师36人,教师81人。从建校到1990年,国家累计投资11 59.3
万元,校内有化学、物理、植物生理、微生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土肥、植保、
园艺、农业机械、畜牧、兽医等16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9万多册,拥有199亩耕地
实习农场。建校30多年来共培养中专生3265人,短训班培训学员2547人。
(八)昌潍农业学校
昌潍农业学校创建于1956年, 校址在潍坊市 河西岸,开始只设农学专业,195
7年设农学和蚕桑两个专业。1958年9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昌潍农学院,
升格后除保留原有中专班外,又招收3个本科班,11个高专班和1个干部班,同时,昌
潍农科所、种猪场、园艺场、桑苗圃也并入该校,设农学、蚕桑、园艺、畜牧4个系。
1959年9月学校调整为昌潍农业专科学校, 既招专科班又招中专班,设农学、农机和
园艺3个专业。 以后,学校与昌潍农科所分开,种猪场、园艺场也划出。1963年恢复
为昌潍农业学校, 设农学和蚕桑两个专业,连续3年招收“社来社去”学生,国家不
包分配。“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1968年农学、蚕桑两个专业恢复招生,学制
2年。 1971年8月学校再次升格为昌潍农业专科学校,设农学、农机、蚕果3个专业。
1973年8月, 该校又降格为昌潍农业学校,并增设果树专业。1977年恢复统一考试制
度,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1980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中等农业学校。19 85
年增设农业经营管理专业。在招收中专班的同时,1983年-1986年连续4年招收农技中
学师资大专班。还举办了各种专修班、短训班和专题训练班,共培训农技人员125 95
名。1987年随着农业中专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了园林花卉专业,
同年改招初中毕业生, 学制4年。1988年增设农业文书和农业外洽英语专业,招收两
个不包分配班。1989年招收委培班,还与驻潍坊部队联合举办共育学校,培训部队干
部、战士,该校受到中央军委、总政的表彰与嘉奖。学校直接参与当地经济建设,推
广先进技术,由在校生组成科技咨询服务部、科普创作协会和农村实用技术讲师团,
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因此,1989年被农业部授予“中等农业教育改革先进单位”。
1990年学校设农作、蔬菜、农村机电、农业经营管理、蚕桑、果树、农业文书、农业
外洽英语8个专业, 在校学生1475人,有教职工318人,其中高级讲师21人,讲师5 2
人, 教师129人。校内有化学、物理、微生物、植物生理、作物栽培、育种、植保、
土肥、果树栽培、果品加工、农业机械、花卉栽培、蚕体生理病理等15个实验室,还
有演播室和语言室等。 校内藏书13万多册,拥有290亩耕地的实习农场,还有汽车修
理厂,蚕室桑园、果园等。建校34年来共培养大专毕业生1283人,中专毕业生6894人,
各种类型培训班共培训学员19301人。从建校到1990年国家投资累计2000.2万元。
(九)临沂农业学校
临沂农业学校创建于1955年7月, 学校的前身是山东省临沂农业技术训练学校,
隶属省农业厅。1956年6月改名为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设农学专业,招初中毕业生,
学制3年。 1958年7月升格为临沂大学,隶属临沂地委,设农业、工业、师范3个专科
和1个林学专业。1958年8月临沂大学撤销,恢复为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收归省农业
厅领导。设农学、牧医、果树、水产专业,招收1年制短训班。1960年9月又升格为临
沂农业专科学校,大专、中专两种体制并存。专科班设农学和农机专业,招收初中毕
业生, 学制5年;中专班设农学、果蔬、农机3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
短期训练班设农学、牧医、果蔬、农机、水产5个专业。1961年7月专科学校撤销,再
一次恢复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1963年7月招收3年制“社来社去”学生。“文化大革
命”初期学校停课。1972年学校恢复招生,设农学、果树、牧医3个专业,招收学制1
年的“社来社去”学生。1973年招收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学制2年,由国家统一分配。
1977年国家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制度, 改招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1978年增设茶叶专
业, 学制2年。1983年受教育部门委托,招收农中师资大专班。承担了大专和中专两
个层次办学任务。 1983年-1986年招收3年制牧医专业生和招收2年制农学专业生、果
树专业生及干部中专班。 从1986年开始,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87年经省教
育厅批准, 招收两个文秘班,学制3年,国家不包分配。1988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
批准,郯南农业学校与该校合并,仍沿用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名称,设农学、牧医、
果树、 会计统计、蔬菜、水产6个专业。1990年设农学、果树、牧医、会计统计、蔬
菜5个专业。在校生1012人,共有教职工185人,其中高级讲师38人,讲师33人,教师
114人。 校内设有物理、化学、植物生理、植物保护、土壤肥料、作物栽培、遗传育
种、农业微生物、果树栽培与果品贮藏加工、家畜解剖生理、兽医外科、兽医微生物、
家畜传染病、家畜病理、食品检验、中兽医、畜牧综合和兽医综合等18个实验室。图
书馆藏书5万多册, 拥有27.5亩土地的实习农场。35年来,共培养中专生4534人、大
专生160人,各类培训班学员6648人,从建校到1990年国家投资累计1117.7万元。
(十)郯南农业学校
郯南农业学校建于1958年8月, 校址在郯城县小马头乡圩子村。学校原为国营郯
南农场附设畜牧兽医学校, 设畜牧、兽医两个专业。1960年5月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
批准,改名为山东省临沂畜牧兽医学校,隶属省畜牧厅主管,培养3年制和5年一贯制
中专生。 1963年8月,省人委决定将该校改名为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郯南分校,
隶属山东省社会主义劳动大学总校领导, 设畜牧兽医、会统专业。1964年4月山东省
社会主义劳动大学总校撤销,该校划归省农业厅领导。1965年开始招收“社来社去”
大专生。 “文化大革命”初期停止招生。1972年5月恢复招生,并增设农学专业。19
76年5月,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学校名称改为山东省郯南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隶属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领导,并增设了农业机械化专业,招收“社来社去”大专班。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该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全日制中专生,学制3年。
1981年11月根据省府要求,将山东省郯南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降格为山东省郯南农业学
校。隶属临沂地区农业局领导。1988年该校设有畜牧兽医、农学、会计统计、蔬菜、
水产5个专业。有教职工134人,其中高级讲师13人,讲师21人,教师72人。校内有化
学、物理、植物与植物生理、微生物、作物栽培、土肥、植保、农业机械、蔬菜栽培
育种、蔬菜贮藏加工、水产综合、畜牧、家畜解剖生理、家畜内科、家畜外科产科、
家畜寄生虫、 兽医基础、中兽医、兽医微生物传染病等21个实验室。拥有125亩土地
的实习农场。图书馆藏书4万多册。建校以来至1988年,共培养大专毕业生712人,中
专毕业生1942人, 短期培训班培训学员560人,国家投资累计为716.8万元。198 8年
11月山东省政府决定,郯南农校撤销,全建制并入山东省临沂农业学校。
(十一)枣庄农业学校
枣庄农业学校建于1979年10月,该校前身是枣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位于枣庄市
峄城区坊上乡政府驻地。 设农学专业,1980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1981年学
制改为3年,1983年招收干部班,学制2年,1985年与枣庄师专合办农师班,学制2年。
1986年增设园艺专业。 1987年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89年又增设畜牧专业。
至1990年学校设农学、 园艺、农经、畜牧4个专业。在校学生320人,共有教职工8 6
人,其中高级讲师1人,讲师9人,教师48人。该校建有化学、物理、植物生理、微生
物、 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土肥、气象、植保等13个实验室。图书馆藏书3万册,拥
有140亩耕地的实习农场。建校11年来,共培养大专毕业生80人,中专毕业生588人。
从建校至1990年国家投资累计314.4万元。
(十二)烟台农业学校
烟台农业学校建于1982年5月, 校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郊,隶属烟台地区农业局
领导,设农学、果树、农经、畜牧4个专业。1986年4月撤销畜牧专业,增设蔬菜专业
和农业商品化专业, 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1990年学校有农学、果树、农经、
蔬菜、 农业商品化5个专业。有教职工180人,其中高级讲师18人,讲师19人,教师8
7人。校内设有化学、物理、植物生理、微生物、作物栽培、遗传育种、土肥、气象、
植保、 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加工、农业机械等18个实验室。还有1处50亩耕地的实
习农场。图书馆藏书5.1万册。建校8年来,共培养大专生218人,中专生768人。国家
投资累计为321.3万元。
(十三)东营农业学校
东营农业学校建于1987年10月,校址在东营市东城胶州路南端,由东营市农业局
主管。 该校设土地管理、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和园艺4个专业。1988年招生。到1990
年有在校生400人,教职工93人,其中高级讲师2人,讲师13人,教师74人。校内有化
学、物理、光谱室、电教室、微机室、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土地管理等13个实验室。
图书馆藏书1.5万多册, 拥有323亩耕地的实习农场。建校以来国家累计投资877.8 1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