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风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6&run=13

一、干热风
山东省小麦成熟期,常因干热风危害,造成青枯逼熟减产。一般干热风年,可使
小麦千粒重降低3克~5克,减产一成以上;轻干热风年,小麦千粒重减轻1克~3克,
减产一成以下。 据山东省气象资料,1953年-1990年间,1953、1955、1956、1958、
1962、1965、1967、1968、1972、1974、1982年等年份属重干热风年,有些地区减产
20%~30%,严重者达50%。因干热风的危害,据估计平均每年减产小麦2亿公斤左右。
无干热风的年份有14年,占统计年数36.8%。
干热风天气在山东省的特点有二:一是影响范围广,几乎遍及全省各地。高温低
湿天气出现日数, 全省各地平均每年出现3.5日,轻干热风机遇为三年二遇,重干热
风为五年一遇;二是干热风天气危害程度自西向东、自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减轻。根
据干热风的地理分布及其危害程度,全省可分为重、次重、轻、无干热风4个区。
(一)重干热风区
包括惠民、聊城两地区的西北部,德州地区的大部,及沾化、滨县、北镇、临邑、
高唐、冠县一线以北地区。区内干热风平均日数3.9日~7.2日,持续两天以上的轻干
热风一年一遇,重干热风两年一遇,干热风最长持续天数大多为5天~9天,最长达11
天。轻干热风集中在5月下旬末,重干热风集中在6月中旬。
(二)次重干热风区
包括菏泽地区,聊城、惠民两地区大部,德州地区东南部、潍坊市西北部,济宁
市东北部, 泰安市西南部,以及淄博等地。区内年平均干热风日数为4天,持续两天
以上的干热风1年~2年一遇,重干热风三年一遇。干热风最长持续天数不超过4天,5
月下旬末至6月上旬干热风出现最多。
(三)轻干热风区
包括鲁中山区、烟台市西部,济宁、临沂两地区的大部、潍坊市东南部和枣庄等
地。区内平均干热风日数为2.7日,持续2天以上的轻干热风为三年二遇,重干热风为
五年一遇,干热风持续日数不超过4天,6月上旬干热风出现最多。沿湖地区空气相对
湿度较高,小麦受干热风的危害较轻。
(四)无干热风区
包括胶东半岛东端及东南沿海一带,由于受海洋调节,基本不出现干热风天气。

二、大风
山东省各地全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相差甚大。 半岛地区从东到西大风日数从11
0天锐减为20天~30天,内陆地区从北到南由40天减少到5天以下。沿海多于内陆,平
原多于山区, 山前平原及河谷大风最少。春季是内陆大风最多的季节,一般5天~10
天,半岛10天~30天;夏季内陆2天~5天,半岛2天~15天;秋季内陆2天~10天,半
岛5天~20天;冬季内陆与秋季相近,半岛则有5天~45天。
山东省的大风基本上有4种类型:
一是冬季偏北大风。这类大风影响地区广。
二是春末夏初偏南大风。 每年常出现在4月~6月。如1955年3月17日至21日全省
各地大风, 据济宁、泰安、临沂、胶州、惠民、菏泽6个专区20个县统计,小麦被沙
土埋没和露出根的有26.1万亩。 1959年5月27日~29日山东省大部地区刮西南大风,
济宁、聊城、临沂、昌潍、济南等地区小麦成熟期提前3天~4天,旱薄地部分小麦因
风凋萎,邹县的城关、峄城两公社有200亩小麦被风吹死。1983年4月26日~27日,东
部沿海遭7级~10级大风,局部阵风达11级以上,直接经济损失5000多万元。
三是夏秋季雷雨大风。 风力有时可达10级以上。如1955年9月7日、8日全省各地
普雨, 同时,滕县、滋阳、嘉祥、邹县、汶上等县均刮大风,高杆作物倒伏。同年9
月16日莱阳专区大雨、 大风,阵风10级以上。平度、莱阳县的8个区27个村被刮坏房
子4683间,3760多株树被刮倒。
四是夏秋季台风。为山东省大风中最多的一类,多影响半岛和沿海地区,持续时
间长, 往往风雨交加,对农作物及果树危害极大。如1960年7月28日,台风在海阳至
石岛间登陆,风力10级~12级,有20%~30%春玉米被刮倒,部分谷穗被刮掉,甘薯叶
被刮萎烂,刮掉苹果30%~50%,刮倒树木20余万株,损失渔网约3万个,海带500万公
斤, 盐500万公斤,死亡10人。1980年7月28日和9月1日,全省6个市地的45个县市遭
受大风、 暴雨、冰雹综合灾害,受灾作物726万亩次,毁房13万多间,伤132人,亡1
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