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涝洼盐碱地治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48&run=13

1949年全省有涝洼耕地1300万亩,盐碱耕地950万亩;1952年调查盐碱荒地415万
亩。盐碱涝洼地主要分布在西部黄泛平原、黄河三角洲、渤海湾沿岸、南四湖滨、临
郯苍平原和莱西姜山洼。建国前,由于受社会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只能是小规模或依
靠一家一户的治理。建国后才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涝洼盐碱治理,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通过大规模连片治理和开挖骨干排水河道,为涝洼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了基本条件,加
上田间工程的配套,以及放淤、稻改等综合措施,使全省涝洼盐碱地的改良得到了有
效治理。
为探索平原治涝改碱的路子,1952年在郓城县十二连洼试办沟洫畦田工程,经在
涝洼地区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盐碱地改良利用方法,仍停留在传统的围埝平种、
蓄淡压碱、 翻淤压碱、扫碱等措施方面。1958年-1960年,大力兴建蓄水及引水灌溉
工程,并实行大引、大蓄、大灌,只灌不排。加上60年代初,鲁西北平原降水偏多,
造成涝碱灾害加重,全省涝碱灾害成灾面积均在2000万亩以上,土壤次生盐碱化迅速
发展,1961年全省盐碱耕地面积达1539万亩,严重危害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63年开
始,进行统一规划,全省狠抓了鲁西北平原的治涝改碱工程,在开挖整治骨干排水河
道的同时,推广高密等地台田抗涝的经验,本着“高地畦田、坡地条田、洼地台田”
的原则,兴起了“三田”建设高潮,1965年全省修建台条田达1460万亩。此后,随着
大型骨干排水河道的治理及田间排水系统的健全,以及气候转为多干旱,涝洼面积逐
渐减少。1978年台条田面积已减少到1272万亩(1978年后未再进行统计)。在涝洼与盐
碱地的治理与改良中,全省兴建的重点排涝改碱或稻改工程都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除了引黄淤改以外,齐河县流洪洼沟洫畦田工程、齐河县温聪河流域治涝改碱样板工
程、东平县台田工程、莱西县姜山洼治理工程、临郯苍平原稻改工程、南四湖滨湖洼
地稻改工程、鱼台县稻改工程、沿黄涝洼盐碱地稻改工程等,都发挥了重大效益。
引黄放淤改土。 1950年8月30日,在利津县綦家嘴首次试办的引黄放淤工程竣工
放水, 放淤沉沙改造盐碱地795亩。此后,引黄淤灌逐步得到发展。70年代开始进行
大规模引黄放淤,主要是结合引黄灌溉,利用沿黄的涝洼盐碱地做为灌溉沉沙池,落
淤改土,清水灌田。1978年前全省引黄淤地面积91.55万亩,1979年-1990年淤地面积
115.21万亩,至1990年全省累计共引黄淤地面积达206.76万亩,占需淤改面积的52%,
其中菏泽地区淤改面积最大, 为124.94万亩, 济宁、 东营、惠民等地市,分别为2
4.93万亩、17.17万亩、15.14万亩。凡淤改好的土地均显著增产,是改造沿黄地区盐
碱地和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