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改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41&run=13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带动下,基层畜牧兽医站在原来合作防治的基
础上,推行了畜禽防疫技术承包,以合同的形式把承包的防疫、配种的技术目标责任
制落实到站、 到人。1982年全省有447处公社畜牧兽医站实行防疫技术承包,防疫技
术承包明确与强化了公社畜牧兽医站技术人员的职责,加强了防疫工作,降低了畜禽
发病和死亡率。 1985年全省开展技术承包的乡镇站达到1694处, 承担承包技术人员
9311人,承包的业务从防疫、驱虫到家畜配种繁殖。并改进防疫技术,开展了生猪免
疫程序改革,推广了畜禽驱虫程序化管理,进一步提高了防疫灭病的质量。
山东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基层农技3站的工作, 1986年省农业厅制订颁发了
《山东省基层畜牧兽医站管理试行办法》,全省乡镇站人员工资统一按照国家农业技
术人员的工资标准执行。1987年省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若干规定》,
进一步明确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属县以上大集体事业单位,以县为单位统筹解决退休
人员退休金的问题。1988年在国家农牧科技人员职称评定工作基本结束以后,对在乡
镇站工作的农牧科技集体职工参照国家人员的评定标准,开展了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全省基层畜牧兽医站13457人, 评出各级职称5980人占44.4%, 其中畜牧师、兽医师
732人占5.4%, 助理畜牧师、兽医师2093人占15.6%,技术员3155人占23.4%。省府鲁
政发(1988)34号《关于大力开展农村技术有偿服务的有关规定》,鼓励开展技术承包,
1990年全省2367处乡镇畜牧兽医站, 开展技术承包有2001处站, 参加技术承包有
12296人。
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在开展技术承包的同时,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积极探索系列
化服务的新路子, 以适应畜牧业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共探索出5种不同形式的系
列化服务类型。

一、以站为主,兴办实体服务型
在经济较发达乡镇,基层站有一定经济实力,通过兴办良种、饲料、加工、运销
等实体,开展多种服务,如莱芜市杨庄镇畜牧兽医站,对饲养户实行“四包到户”,
即包良种、包技术指导、包疫病防治、包产品销售,实行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系
列化服务,解决农民后顾之忧,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1989年全省畜牧会议上,省
政府提出了在全省开展学莱芜市杨庄畜牧兽医站的活动。

二、依托龙头,密切协作服务型
如文登市的乡镇站以乳品加工厂为依托,实行良种推广、饲料管理技术服务,促
进了全市奶业生产稳步发展,也充分发挥乡镇站的服务功能,扩大经济收入。1990年
全市奶山羊存养量达到6.6万只,鲜奶收购量3.03万吨,加工乳制品4957吨。

三、启动市场,以销促产服务型
如莱芜市牛泉镇畜牧兽医站,积极配合镇政府,抓兔毛市场建设,全镇形成以毕
毛埠、 鹿毛埠为中心的两大兔毛市场,大小收购网点发展到120处,常年从业人员达
300多人,日收兔毛2吨多,吸引了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香港等地客商,促进了
全镇养兔生产稳定发展。

四、组织民间协会,自我发展服务型
如惠民县申桥乡畜牧兽医站,组织养牛农户成立养牛协会,协会为农户买牛,传
授养牛技术,改良肉牛,并联系外地客户前来买肉牛,打开销路,以销促产,带动全
乡养牛业发展。

五、牵线搭桥,与农民共同发展服务型
如广饶县稻庄镇畜牧兽医站,利用技术和信息优势,在农民与产销部门之间牵线
搭桥,与饲料生产,食品加工、外贸等部门联系,统一购进鸡苗、饲料,全面负责饲
养防疫技术服务,组织上门收购肉鸡,用合同方式为生产者与供销搭桥联系,促进了
农户养鸡生产发展,实现以站带户与农民共发展。
全省乡镇畜牧兽医站在深化改革中,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服务,提高“科、物、政”
结合服务的功能, 1990年全省基层畜牧兽医站共推广配合饲料250万吨,推广种畜禽
5000万只(头),主要疫病发病死亡率大大下降。在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强
化了自身建设,取得了较显著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