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畜禽传染病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35&run=13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
(一)炭疽
1941年齐河、德县有发生炭疽疫情的报告。1945年该病在全省流行,仅广饶县邱
田乡王岗村死亡马20匹。1949年全省发病死亡牲畜达2万余头,以文登、莱阳、滕县、
菏泽、聊城等县市为严重。自1950年开始在疫区和受威胁区对耕畜和羊进行疫苗预防
注射, 同时采取封锁、隔离、包围疫点、处理尸体、严禁剥皮食肉等措施,1951年-
1953年疫情由大面积流行转为散发。 1954年以来,在全省范围内出现过3次大流行。
1954年有80个县(市、区)发生疫情,发病牲畜5869头(只),死亡1696头(只),为第一
次。 第二、三次分别为1959年和1964年各出现过一次发病高峰,发病牲畜分别为238
9头(只) 和3814头(只)。各级畜牧兽医站坚持在老疫区和受威胁区每年春、秋季节定
期预防注射,并在发病区采取以包围疫区紧急预防注射为主的综合措施,疫情有所缓
和。1967年-1975年,疫情每年都有散发。1976年以后疫点逐年减少,发病率也逐年降
低,使本病从地方性流行转为仅在个别地区散发。
(二)口蹄疫
1940年德县曾发生牛口蹄疫25头。 1941年滕县馍庄发现牛口蹄疫1头,同年青岛
市山东殖产社由潍县运至屠宰场的牛群中发现口蹄疫病牛2头。新中国建立后,曾有3
次较大疫情流行,均为外省传入造成。第一次是1951年冬至1952年春,疫情由河北省
传入,在庆云等5个县发生,发病牛990头,当时采取了严格的封锁、消毒等措施,控
制了疫情传播。第二次是60年代初期和中期,1961年12月省供销社组织16个县从新疆
购入耕牛600余头,在铁路运输途中发现病牛,带进A型口蹄疫,1962年春全省有11个
县(市、区) 发现疫情。1964年初又从外省购牛引起牟平、福山、高密、齐河4个县发
生疫情。 至1965年7月全省累计有23个县337个生产队9个货场发生病牛2800头,病羊
207只, 病猪75头。及时采取了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疫情传播。第三次疫情流行是
70年代后期, 1978年4月鄄城县一些社、队从河南省商丘地区肉联厂买进鲜猪血作为
酒篓涂料,传进O型口蹄疫,在菏泽地区6个县先后发生疫情,同年10月枣庄市从徐州
冷库运进冻猪肉市销后, 在齐村区发生疫情,迅速蔓延,至1979年冬全省有9 9个县
(市、区)2854个生产队19个肉联厂食品站发生口蹄疫。此后,省、地市、县逐级建立
防制口蹄疫指挥部,每年坚持疫情普查,发现疫点采取“早、快、严、小” (即早期
发现疫情、快速行动、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在小范围内消灭疫情) 的措施,扑杀病猪
和同群猪,拔除疫点,层层检疫,彻底消毒。食品部门实行计划收购,均衡调拨肥猪,
消除肉联厂(屠宰场) 疫源地,至1983年5月全省扑杀病猪和同群猪3142头,经过彻底
消毒,拔除了全部疫点。1984年-1990年全省已有7年多未再发生疫情。
(三)布氏杆菌病
20世纪初,外国人在青岛崂山疗养,带来大量奶山羊,发现每年都有部分母羊流
产。当时,在泗水、曲阜、平邑一带山区,牧羊人中流行一种“羊翻”病 (1969年经
济宁地区农业、卫生部门联合调查证实,“羊翻”即布病) 。1955年,省农业厅、卫
生厅发布《保护和发展乳牛业的办法》 ,在7个市270个国营和私营牧场检验乳牛152
3头, 检出阳性牛90头,疑似反应牛56头,检出率为5.9%。1957年省农业、卫生部门
重点调查,布病流行的县有广饶、利津、沾化、长清、历城等。1965年山东省家畜布
病防制所(简称布防所)在广饶县六户公社进行布病防治试点,对布病流行病学及猪型
二号菌苗的免疫效果等项目进行了实验研究。总结出“检疫畜群、淘汰病羊、连续接
种猪型二号菌苗”的防治方法,在老疫区坚持2年~3年,可基本控制布病发生,羊群
的血清学阳性率由4.54%降为0.59%。
1970年到1971年5月全省有89个县(市、区) 发生或流行。1972年检疫羊只99 900
头, 检出阳性羊7422只,阳性率为7.42%。1977年省布防所对犬的布病进行了调查,
阳性率为3.8%,还进行了“绵羊口服布氏猪型二号菌苗免疫血清学消长规律”、“布
氏猪型二号菌苗对绵羊喷雾免疫效力” 等项目的实验研究工作。1972年-1974年省布
防所与省卫生防疫站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指导下,进行了绵羊口服布氏猪型二号菌
苗免疫期与保护率、 服苗羊血清消长规律的试验研究,证实普遍采用的每5毫升10 0
亿活菌口服免疫法是可行的,每年或隔年免疫一次也是适宜的。1971年-1978年在1 8
个主要疫区县连续服苗免疫达8年之久, 免疫羊800万只次。 全省疫区县由1971年的
104个下降到1981年的16个。 1985年全省疫情缩小到3个县。1988年在15个县检疫羊2
877只,阳性率占0.66%;检疫牛2259头,阳性率占1.06%。
(四)结核病
1940年青岛市对全市乳牛进行了结核病检查,共检查牛644头,检出阳性牛40头,
阳性率6.21%。1954年在7个地(市)270个牧场检查1759头乳牛(占当时全省乳牛的85%),
检出阳性牛511头, 阳性率29.05%,可疑病畜67头。1955年省农业厅、卫生厅联合制
定了《奶牛结核病检验程序》、《结核病的补助检验方法》及病牛病奶的处理方法。
济南市国营乳牛场由于采取上述措施,基本消灭了结核病。1981年济宁、博山、潍坊
等城市公私乳牛场乳牛的结核病检出率在10%以上。 1988年在15个县检疫牛2525头,
检出阳性牛54头,可疑牛16头,阳性率2.13%。
(五)狂犬病
1930年夏,德国驻青岛总领事被狂犬咬伤患狂犬病致死。1931年青岛市规定对家
养犬施行强制免疫注射, 共注射1000多头。1940年-1941年德县发生狂犬病90只,死
亡72只。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村养犬较少,狂犬病仅零星散发。1977
年冬平邑县发现犬的狂犬病疫情,到1978年扩散至13个县,同时发生耕牛狂犬病,当
年将家畜的狂犬病列入疫情统计。1978年底全省有23个县发生疫情。1981年全省13个
地市都有疫情,发病县(市、区)达到96个,发病家畜5084头,死亡4922头,成为全国
重点发病省之一。1980年卫生部、农业部、外贸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下达《关
于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通知》和《家犬管理条例》,规定禁止在城市、近郊和新兴工
业区内养犬,准养犬必须进行免疫注射,并扑杀野犬和发病动物。在全省认真贯彻实
施《条例》的规定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发病率不断下降。1986年以后城乡养犬渐
渐增多,狂犬病疫情又有回升趋势,1989年除威海市外,全省14个地市、99个县(市、
区)有疫情,1990年疫情仍在蔓延。

二、猪的传染病
(一)猪瘟
据资料记载1920年实业部青岛商品检验局血清制造所沿胶济线调查15个县,在调
查报告中称: “猪之瘟病,各县亦多,概为猪瘟及霍乱混合症,死亡极大”。4 0年
代初期济宁、齐东(今高青县)等县也有疫情发生。1949年有胶州、平度、崂山、莱阳、
沂南、沂源、德州、临邑、商河、兖州、鱼台、嘉祥、曲阜、邹县、枣庄、莱芜、博
兴、滨州、惠民、邹平、沾化、威海、聊城、阳谷、茌平、东阿、高唐、冠县、乳山、
淄博等41县市506个乡发生猪瘟,发病猪86633头,发病率为 2.36%,死亡猪76502头,
发病死亡率88.3%, 死亡猪占养猪总头数的2.09%。 1952年发病地区扩大到57个县市
757个乡。1957年为全省历史上第一次疫病流行高峰,疫情遍及全省110个县,病猪达
460472头,发病率7.5%,死亡382999头,发病死亡率为83.2%,死亡占存养猪的5.5%。
根据农业部制定的《猪瘟弱毒湿苗的制造检验及应用试行办法》,培训各县自制猪瘟
弱毒湿苗技术人员并全面推广。 从1958年-1961年,猪瘟疫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死
亡率下降。第二次疫情流行高峰是从1962年春节前后在临沂等14个县(市、区)发生流
行,发病猪7230头,死亡5113头。1963年扩大蔓延,发病县91个, 发病猪近44万头,
发病率5.4%, 死亡329841头,死亡占存养猪总头数的4.02%。1964年开始推广应用济
南兽医生物制药厂生产的猪瘟弱毒冻干疫苗,1965年全省有72个县(市、区)有效地控
制了猪瘟, 并出现了烟台无猪瘟地区, 持续14年之久。 第三次大流行是在1979年-
1980年, 疫情遍及全省121个县 (市、 区) , 发病猪702834头,发病率3.3%,死亡
550698头,死亡占存养猪总数的2.6%。采取了以免疫接种猪瘟、猪丹毒二联苗为主的
综合性防制措施,很快控制疫情,并坚持每年免疫接种猪二联苗,至1990年未再发生
大的流行。
(二)猪丹毒
1941年德县家畜传染病调查表中记录有猪丹毒疫情。解放初期本病与炭疽、气肿
疽并列为对家畜为害严重的三大传染病之一,1952年全省死于本病的猪达46万多头,
省农林厅派兽医人员协同发病地区, 使用了猪丹毒灭活菌苗进行紧急防疫。195 3年
农林厅制订了《防治气肿疽、炭疽和猪丹毒的具体办法》,对该病采取了防治措施,
疫情呈全省散发。1962年又暴发, 是历史上流行最猖獗的一年,全省发病猪达70多万
头,发病率为9.9%,病死猪27万多头,死亡占存养猪的3.95%,发病死亡率39.8%。通
过全省开展氢氧化铝菌苗免疫注射,疫情有所缓和。1974年猪丹毒在全省再次暴发流
行, 共发病猪649761头,发病率4.2%,病死猪13万多头,发病死亡率21%。从1 979年
开始在全省普遍应用猪瘟、 猪丹毒二联苗免疫注射,到1990年防疫密度一直在90%以
上,发病率已控制在0.4%以下。
(三)猪传染性水泡病
该病于60年代通过引进猪只、畜产品及运输工具传入省内。1971年11月,济南、
兖州、青岛、枣庄、潍坊、莱阳、临沂七个肉联厂相继发生,经兰州兽医研究所化验
定名为猪病毒性传染病(上海类) ,流行蔓延到11个地市、51个县、354个疫点,病猪
达2万余头(不包括肉联厂的发病猪数)。1976年省畜牧兽医站组织各地市、县(市、区)
兽医人员进行全省畜禽疫病检查,发现济南、兖州、青岛、枣庄、莱阳肉联厂仍不断
发生此病,并在12个县31个公社69个大队检出发病猪1684头。全省各地采取了“早、
快、严、小”,内查外堵,扑杀病猪和同群猪,计划收购、均衡调拨和各级防治口蹄
疫指挥部统一部署、 统一行动,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等综合性措施进行防治,1 983年
猪传染性水泡病已经消灭。
(四)猪气喘病
1955年春季,在潍县、益都食品公司猪库内发现患病猪,因发病数量少,随即屠
宰,并未引起重视。1956年昌潍种猪场引进的种猪也发生此病,用多种药物治疗无效,
在14个县先后发生流行,发病猪451头,死亡423头,有些发病猪场仍向各地出售仔猪,
以致造成扩大流行。 1958年下半年至1959年春,本病形成了流行高峰,有7 8个县发
病猪283893头,发病率为4.8%,死亡115620头,致死率为40.7%。1959年7月省农林厅
和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召开猪气喘病防治技术座谈会,拟定了《山东省消灭猪气喘病规
划(草案)》和《山东省消灭猪气喘病措施(草案)》,提出实行“自繁自养”,保护健
康猪群(村),全面检疫,做到病健猪分群,加强运输检疫的措施,全省流行有所缓解。
但自1975年-1980年猪气喘病在全省又形成一个流行高峰。1978年2月农林部颁布《猪
气喘病防治办法》并制定了健康猪场保护、病猪群健康化,健康猪场鉴定标准和用土
霉素碱有效治疗方法。1981年以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
(五)猪痢疾
1978年初昌潍种猪场暴发此病,1981年省科委将《猪痢疾发病规律的研究》列为
农业重大科研项目,成立了猪痢疾科研协作组,由山东省畜牧兽医工作站主持,山东
农学院、昌潍地区畜牧兽医站、昌潍种猪场等单位参加协作,应用抗菌素药物治疗。
1984年以后猪痢疾疫情基本趋于平稳。1988年在15个县疫病普查,采样镜检2534头(份),
检出阳性116头(份),阳性率为4.57%。

三、牛羊的主要传染病
(一)气肿疽
1949年在商河县韩庙区发生, 随后扩散至阳信、乐陵县等地,死亡牛500余头。
1950年-1953年疫情不断扩大,全省共有9个地市52个县(市、区) 发生,死亡牛1 861
头。在发病地区,应用气肿疽菌苗预防注射,并采取了隔离、消毒和处理尸体的综合
防治措施,坚持十几年,到1964年全省控制了气肿疽的发生,直至1966年在全省基本
消灭了此病。
(二)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
1958年从内蒙古呼盟调进耕牛, 发生病牛139头,死亡101头,致死率72.6%,随
后蔓延至济宁、菏泽2地区的9个县。省农业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在疫区和引进耕牛
地区应用牛肺疫兔化弱毒疫苗定期进行免疫注射。1963年从内蒙古、东北等地调运耕
牛26131头, 又一次将疫情传入省内并扩散蔓延。同年3月8日农业部发出通知购进牛
只要进行牛肺疫检疫,经检疫阴性并注射过牛肺疫疫苗者开具检疫证明,才准由产牛
省运出。 经过多年坚持检疫、预防注射、治疗与扑杀相结合等防治措施,于196 6年
基本控制了本病, 1972年仅有2个乡镇发生。1988年在15个县应用补体结合反应检验
牛1909头,全部为阴性。
(三)绵羊痘
据资料记载, 该病40年代在济南、 广饶等地就有流行,50年代疫情逐渐扩散。
1953年农建二师养羊场(驻广饶沙营)发生羊痘,死亡相当严重。1955年10月该养羊场
800余只绵羊感染了210只,随后疫情逐渐扩散。1956年莱阳、文登、即墨、高密、胶
南、胶县、日照、平原等县供销社从内蒙古购进绵羊5600只,带进病羊,疫情迅速传
播。 1956年4月省农业厅发出《关于防治羊痘的通知》,要求加强运输检疫,清查疫
情, 进行疫苗预防注射,逐年趋于缓和。1965年-1985年20多年间,全省羊痘的发生
率都在千分之一以下,死亡率显著下降,1982年全省因羊痘发病500余只,死亡仅1只。

四、马的主要传染病
(一)马传染性贫血
该病是60年代从东北引进马匹和从新疆乌苏地区调入一批退役军马带进病马引起
的。省农业厅组织省畜疫防治站、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农学院、潍坊牧校
的兽医人员在中国农科院兽医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了会诊,确诊为马传贫,采
取隔离、 检疫、 扑杀病马等措施。1966年农业部下达了《马传贫检疫试行规程》。
1972年进行了马传贫疫情普查,共检查7个地市20个县(市、区) 112个疫点,21366 1
头马(骡、驴),查出病马225匹,扑杀病马200多匹。1976年省畜疫防治站在掖县和莱
阳县进行了马传贫免疫试点,证明疫苗安全有效。1977年-1981年为马传贫发病高峰,
每年死亡扑杀病马少则近百匹,多则四、五百匹。采取预防注射、检疫、隔离、消毒
和扑杀病马等措施, 疫区、疫点逐年减少。1988年15个县疫病普查,其中有9个县用
琼扩试验检出传贫阳性马共38匹,检出率为2.18%。
(二)马鼻疽
马鼻疽在山东流行甚久。据资料记载,1940年德县发生马鼻疽15匹,1943年日伪
省立种马牧场施行鼻疽检疫检出阳性马5匹。1952年省农业厅曾组织兽医人员对广饶、
利津、 寿光等5个县进行重点检疫,在被检马1100匹中,鼻疽阳性反应66匹,阳性率
为6%。1956年省农林厅对发生过鼻疽的县(市、区)施行鼻疽检疫15000多匹,检出阳性
反应195匹,阳性率为1.3%。1959年省组织兽医防疫人员2000余人在9个县检疫马、驴、
骡42566匹,检出阳性134匹,阳性率为0.31%。
1957年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全国马鼻疽防治措施暂行方案》,制定了山东省防治
马鼻疽措施,对养马较多的地区开展“鼻疽菌素”检疫,对检出的病马予以扑杀并给
予一定补偿,对检出的阳性马集中在偏僻未养马的山区隔离管制使役。1963年以后,
各地应用土霉素碱油注射液治疗收到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不断从外地引进马匹带进
病马, 加上对病马处理不彻底,一直未能控制疫情。从1973年-1977年共发病马1265
匹, 死亡470匹。 1978年全省有21个县发病马520匹, 死亡310匹,形成流行高峰。
1980年以后从省外引进马、骡逐年减少,各地又严格执行《山东省防治马鼻疽病试行
办法》进行检疫,扑杀病马,检出的阳性马匹左臀部烙“×”印标志,不准买卖,送
偏僻无马区限制使役, 逐渐控制了疫情。马属动物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降低。198 8
年在15个疫病普查重点县对1962匹马进行鼻疽菌素变态反应检疫, 检出阳性马3匹,
阳性率为0.15%。此后再也没有病马出现。
(三)马流行性感冒
新中国建立后40年间,山东省仅发生过一次马流行性感冒。1974年11月中旬在德
州、惠民、聊城和历城县先后发现此病。随后疫情由北向南、由西向东迅速蔓延,一
个多月的时间即扩散到全省(除临沂地区),波及到12个地市81个县(市、区),至1975
年2月中旬,历经3个多月疫情得到控制。全省共发病马(骡、驴) 24.8万匹,占1 975
年底存养数的21.92%,死亡451匹,致死率为0.18%。直至1990年再未发现该病的发生
与流行。

五、禽兔的主要传染病
(一)鸡新城疫(鸡瘟)
据1920年实业部商品检验局血清制造所调查, 新城疫为最猛烈的鸡传染病之一,
每年必发,死亡率100%。1940年日伪山东省公署曾向各道、县、市发出训令,调查该
病流行情况。 济宁县27个村3775个农户4月~6月病死鸡2592只, 发病率为17.7%。
1944年4月栖霞县2个区病死鸡5325只,另外利津、惠民等县也有疫情报告。新中国建
立后的1950年-1957年全省病死鸡达3000多万只。早在1950年冬自制鸡新城疫I系弱毒
疫苗在曲阜县进行预防接种试点,取得成功。1951年在全省开展了预防接种, 共防疫
1573万只。此后多年坚持冬季开展全面预防接种,春季对雏鸡补充预防接种,使疫情
趋于平稳。1981年11月省农业厅颁发了《山东省防制鸡新城疫(鸡瘟)试行办法》,省
畜牧兽医站与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等单位协作,通过试点制订并推广《专业户养鸡卫
生防疫管理程序》,使鸡新城疫得到了控制:1976年发病死亡率为7.2%,1982年为3%,
1990年下降为0.81%。
(二)禽霍乱(巴氏杆菌病)
自1972年开始用禽霍乱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由于菌苗免疫力低,结合药物防治不
力,未能控制本病的发生与流行。1974年该病在全省流行,并愈演愈烈,每年死于本
病的家禽多达200万只~300多万只。 发病最严重的1985年,全省有124个县发生病鸡
655万多只,死亡379万多只,发病率为3.95%,致死率为57%。1987年以后省畜牧兽医站
通过疫情调查和禽霍乱蜂胶菌苗的试验,提出了以“圈养、消毒、服药、用苗、检疫”
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并通过试点逐步将这一技术向全省推广, 1981年-
1990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发病率在1.3%左右,死亡率在0.5%左右。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
该病1982年在青岛市崂山县首次发现, 当时有李村、城阳、夏庄、流亭4个乡流
行,发病鸡8500只,死亡200只,致死率占2.35%。由于当时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没有
采取有效的措施,因而使疫情逐渐蔓延,发病率上升。1990年全省共有95个县发病鸡
1152万多只,死亡320万多只,给山东省的养鸡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四)鸭瘟
该病在微山湖一带流行。1978年在微山县发现此病, 继而在曲阜县发生,发病鸭
200余只, 死亡200余只。1983年济宁郊区一社员从江苏购入麻鸭120只,发病死亡81
只。1985年济宁市两个养鸭专业户购进2500只鸭,15天内发病死亡2050只,发病率、
死亡率均为80%。以后相继在鱼台、济宁郊区、曲阜等县发生,1986年发病死亡鸭5万
多只。济宁地区自1983年开始采取了“免疫、自繁自养、检疫、消毒”等综合性防治
措施,较好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
(五)小鹅瘟
1982年在莱芜县城关镇首次发现此病, 随后在临沂市程庄乡发生病鹅500多只,
全部死亡, 且逐年扩散蔓延,1985年全省共有12个县、52个乡发病鹅7万多只,死亡
6.6万多只,致死率为93.2%。各地积极采取了防治措施,不从疫区引种;对孵房、场
地、种蛋和用具严格消毒;用小鹅瘟鸡胚疫苗免疫,并使用抗小鹅瘟血清和卵黄抗体
进行被动免疫和治疗, 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从1986年开始发病县逐年减少,199 0年
有5个县发病鹅530只,死亡490只。
(六)兔瘟(兔病毒性败血症)
1984年7月该病在费县首次发生, 引起暴发流行,到年底扩散至临沂、泰安、枣
庄3个地市64个县 (市、 区) 1264个村,发病兔29万多只,死亡28万多只,致死率为
96.8%。1985年初, 疫情蔓延到11个地市51个县(市、区)294个乡镇1919个自然村,病
兔69.7万多只,死亡58万多只。省农业厅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毛兔防疫工作的指
示精神下达了《关于迅速控制和扑灭长毛兔疫情的紧急通知》,省财政厅拨款30万元
用于该病的防治,在全省组织了家兔疫情普查,推广了以免疫注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
措施,关闭疫区兔毛市场,控制兔贩在疫区活动,加强活兔的运输检疫,1990年发病
率和死亡率都大大下降,疫情基本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