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8&rec=115&run=13

一、发展概况
山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养羊。章丘龙山镇遗址出土有羊的骨骸,沂南县北寨
村的庖厨石刻中有东汉时期的宰羊石画像,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
中列有养羊篇,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撰修的《北史》中有山东梁山一带斗羊趣谈的记述:
“正月,乡人买雄羊,各赴场相角决胜负。轮番上场驱羊角逐,自朝至暮,斗争不息,
动人心脾。”“围观者呐喊助威,甚是热闹”。到了清朝山东养羊已很普遍,光绪年
间,英、法、美、德、瑞士等国在山东的传教士从本国带入乳用山羊与当地羊杂交,
促进了山东奶羊业的发展。
民国时期, 1936年全省养羊225.6万只。抗日战争时期,养羊业受到严重破坏,
农民养羊数量连年下降, 据“国民党山东省建设厅的统计资料”记载,1941年-1943
年3年的养羊存栏分别为60.51万只、80.13万只和81.79万只。1949羊存栏140.3万只。
新中国成立以后,山东养羊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也经历了曲折和反复的过程。
其发展轨迹又与养猪和大牲畜不尽相同。 三年恢复时期的1952年存栏为207.3万只,
较1949年净增67万只, 增长47.8%。“一五”计划期间继续增长,期末的1957年存栏
454.1万只,较1952年净增246.8万只,增长1.2倍。1958年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由于“大跃进” 的影响,前3年的存栏数量都低于1957年,后两年由于农业受灾粮食
减产, 农民转向饲养草食动物, 由养猪改为养羊, 到1962年羊的存栏数量上升到
704.2万只, 比1957年增加250.1万只,增长55.1%。1963年-1965年3年国民经济调整
时期,其他家畜都呈现增长趋势,而养羊业由于山区封山造林,一些地方限制养羊,
禁止养羊,羊的存栏数量锐减,1965年比1962年净减少394.5万只,下降56%。“三五”
和“四五”计划期间是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养羊处于徘徊状态,每年存栏羊
基本上停留在300万只~500万只左右。“五五”计划期间,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 养羊业突破了长期徘徊的局面。1980年存栏数达到1041.3万只。“七
五”计划期间有了长足发展,1989年和1990年两年羊的存栏数都突破了2000万只大关,
分别为2088.76万只和2076.42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在全国居第三位。商品羊大幅
度增加,1990年出栏1764.24万只,出栏率84.5%。全省历年山、绵羊存栏数量表5-10。

山东省历年山羊、绵羊存养数量表
表5-10
单位:万只
┌──┬───┬───┬───┬───┬──┬───┬───┬───┬───┐
│年份│合计 │山羊 │其中: │绵羊 │年份│合计 │山羊 │其中: │绵羊 │
│ │ │ │奶山羊│ │ │ │ │奶山羊│ │
├──┼───┼───┼───┼───┼──┼───┼───┼───┼───┤
│1936│225.5 │124.6 │ │100.9 │1970│516.7 │250.9 │ │265.8 │
├──┼───┼───┼───┼───┼──┼───┼───┼───┼───┤
│1949│140.3 │76.6 │ │63.7 │1971│438.2 │224.0 │ │214.2 │
├──┼───┼───┼───┼───┼──┼───┼───┼───┼───┤
│1950│155.6 │86.3 │ │69.3 │1972│367.5 │186.7 │ │180.8 │
├──┼───┼───┼───┼───┼──┼───┼───┼───┼───┤
│1951│175.6 │101.8 │ │73.8 │1973│394.0 │201.7 │ │192.3 │
├──┼───┼───┼───┼───┼──┼───┼───┼───┼───┤
│1952│207.3 │119.6 │ │87.7 │1974│486.8 │264.0 │ │222.8 │
├──┼───┼───┼───┼───┼──┼───┼───┼───┼───┤
│1953│215.4 │119.1 │ │96.3 │1975│522.0 │297.8 │ │224.2 │
├──┼───┼───┼───┼───┼──┼───┼───┼───┼───┤
│1954│226.3 │120.3 │ │106.0 │1976│552.6 │337.8 │ │214.8 │
├──┼───┼───┼───┼───┼──┼───┼───┼───┼───┤
│1955│276.1 │147.1 │ │129.0 │1977│614.9 │400.5 │ │214.4 │
├──┼───┼───┼───┼───┼──┼───┼───┼───┼───┤
│1956│367.2 │199.5 │ │167.7 │1978│756.4 │510.6 │ │245.8 │
├──┼───┼───┼───┼───┼──┼───┼───┼───┼───┤
│1957│454.1 │265.4 │ │188.7 │1979│925.8 │624.3 │46.8 │301.5 │
├──┼───┼───┼───┼───┼──┼───┼───┼───┼───┤
│1958│304.4 │124.6 │ │179.8 │1980│1041.3│682.3 │49.4 │359.0 │
├──┼───┼───┼───┼───┼──┼───┼───┼───┼───┤
│1959│331.7 │153.7 │ │178.0 │1981│1025.6│670.4 │46.6 │355.2 │
├──┼───┼───┼───┼───┼──┼───┼───┼───┼───┤
│1960│374.4 │214.1 │ │160.3 │1982│989.5 │668.8 │58.6 │320.7 │
├──┼───┼───┼───┼───┼──┼───┼───┼───┼───┤
│1961│641.5 │432.8 │ │208.7 │1983│901.8 │622.7 │56.5 │279.1 │
├──┼───┼───┼───┼───┼──┼───┼───┼───┼───┤
│1962│704.2 │491.8 │ │212.4 │1984│753.9 │530.7 │61.1 │223.2 │
├──┼───┼───┼───┼───┼──┼───┼───┼───┼───┤
│1963│559.3 │373.6 │ │185.7 │1985│783.3 │560.3 │60.0 │223.0 │
├──┼───┼───┼───┼───┼──┼───┼───┼───┼───┤
│1964│397.2 │251.7 │ │145.5 │1986│985.3 │707.1 │58.1 │278.2 │
├──┼───┼───┼───┼───┼──┼───┼───┼───┼───┤
│1965│309.7 │193.4 │ │116.3 │1987│1404.1│1012.9│68.1 │391.2 │
├──┼───┼───┼───┼───┼──┼───┼───┼───┼───┤
│1966│325.7 │197.3 │ │128.4 │1988│1827.8│1343.7│80.1 │484.1 │
├──┼───┼───┼───┼───┼──┼───┼───┼───┼───┤
│1967│388.1 │206.3 │ │181.8 │1989│2088.8│1552.7│94.5 │536.1 │
├──┼───┼───┼───┼───┼──┼───┼───┼───┼───┤
│1968│467.6 │243.2 │ │224.4 │1990│2076.4│1552.7│89.9 │523.7 │
├──┼───┼───┼───┼───┼──┼───┼───┼───┼───┤
│1969│441.5 │229.6 │ │211.9 │ │ │ │ │ │
└──┴───┴───┴───┴───┴──┴───┴───┴───┴───┘

二、品种资源与品种改良
(一)品种资源
地方品种中绵羊有大尾寒羊、小尾寒羊、洼地绵羊、泗水裘皮羊;山羊有鲁北白
山羊、济宁青山羊、沂蒙黑山羊、崂山奶山羊。
大尾寒羊:主要分布在聊城地区。具有长而肥大的脂尾,繁殖率较高、被毛品质
较好、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性情温顺和耐粗饲等特点。外貌被毛白色,体格中等,
体质结实,侧视略呈长方形。少数头部有黑褐色斑块,耳大下垂,无角,鼻梁隆起,
颈偏长,背腰平直,后躯发育良好,尻宽斜,脂尾呈扇形,垂直飞节以下,尾尖翻贴
于尾中之沟,四肢健壮,蹄质结实。周岁以上公、母羊屠宰率均高于50%,净肉率40%
以上, 肉质细嫩鲜美。羔皮花纹美观,3月龄前的毛皮,毛股紧密,花穗明显,轻便
保暖,是制裘的优质原料。被毛基本由无髓毛和两型毛组成,干死毛极少。春夏季各
剪毛一次,成年公羊剪毛2.8公斤左右,母羊2公斤左右,净毛率55%以上。母羊6月龄
左右初次发情,周岁前配种。可全年发情配种,春末夏初较集中,多数2年3产,少数
1年2产,初产母羊产羔率150%以上,经产母羊产羔率185%左右。公羊周岁参加配种。
小尾寒羊:小尾寒羊是中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主要分布在菏泽、济宁等地区,
中心产区是梁山、郓城、东平、嘉祥、鄄城、汶上等县。小尾寒羊公羊体型高大,颈
短粗,背腰平直,前躯发达,四肢粗壮,有发达的螺旋形角。母羊头较小,两耳较大
下垂,后躯发育匀称,四肢细长,大多有细小的角或角基,有的呈镰刀状,有的呈干
姜状,被毛白色。小尾寒羊大体可分“裘皮型”、“细毛型”和“粗毛型”。裘皮型
的羔皮尤以轻薄致密坚韧,毛股清晰,花纹美观著称,是制裘的好原料。小尾寒羊具
有多胎高产性能,母羊初情期5个月~6个月龄,6月~7月龄可配种怀孕,母羊常年发
情、配种,以春秋季较为集中,初产母羊产羔率在200%以上,经产母羊在250%以上。
公羊8个月龄即可配种, 3个月龄公羔断奶体重22公斤以上,母羔20公斤以上;6月龄
公羔38公斤以上, 母羔35公斤以上; 周岁公羊75公斤以上,母羊50公斤;成年公羊
100公斤以上,母羊55公斤以上。8个月龄的公、母羊屠宰率在53%,净肉率40%以上。
成年公羊剪毛量4公斤, 母羊2公斤以上,净毛率在60%以上。小尾寒羊以繁殖力高,
生长快、 产肉性能好以及遗传性稳定而著称, 现已推广到华北等地。公羊剪毛量为
3.5公斤,母羊平均2.1公斤,净毛率为63%。
洼地绵羊:洼地绵羊体型适中,成熟早,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产肉产皮性
能良好,尤其适应低洼盐碱地区生态条件的地方优良品种。洼羊产于滨州、东营等地
市的沿渤海一带。外貌全身被毛均为白色,部分羊头部皮肤有黑褐色斑点,公母均无
角,鼻架微隆起,耳稍下垂,前胸较窄,体躯紧凑,四肢较短,脂尾肥厚,不过飞节,
尾宽大于尾长,脂尾大于小尾寒羊。生产性能以肉为主,并具有毛用、皮用等多种用
途。在常年放牧为主的饲养条件下,3月龄公、母羊体重为17公斤和16公斤,6月龄分
别为29公斤和27公斤,周岁体重分别为45公斤和40公斤,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55
公斤和45公斤。未经育肥的周岁公羊,胴体重在25公斤左右,屠宰率可达5 7%,净肉
率42.5%。剪毛分春秋两次,成年公羊年产毛3.5公斤,母羊1.5公斤,净毛率68%左右,
干死毛少,是粗纺的原料。母羊初情为5月龄,7月龄可配种,周岁即产头胎,常年发
情配种。胎繁殖率在180%,公羊8月龄可用于配种。
泗水裘皮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区的泗水、曲阜、邹县、滕州一带,以泗水县
为中心产区。 泗水羊头部窄长,鼻梁隆起,公羊有螺旋形角者占50.2%,母羊大部分
无角,个别有小姜角,耳型分长短小三种。颈部较细,侧视体型呈长方形,后躯稍高,
四肢较短而结实, 大脂尾,尾尖多长到飞节,毛色大部为白色,全白者占90%,头和
四肢有黑褐色斑块者占9%, 全黑褐色占1%以下。 成年羊公羊体重35.2公斤, 母羊
26.95公斤, 屠宰率平均为44.8%,成年公羊剪毛量为2.7公斤,母羊1.8公斤,羊毛为
粗毛,裘皮光泽良好,毛股细小清晰,弯曲明显,皮板薄而坚韧,毛穗分为小花毛穗、
大花毛穗、 蜗牛花、蒜瓣毛和粘毛五种类型。母羊性成熟一般在10月龄以后,到1岁
时才能配种,怀孕期一般为152天~154天,在营养良好的条件下,经产母羊可以2年3
产,一般均产单羔,平均产羔率为107.0%。
鲁北白山羊:主要分布于惠民、德州和东营等地市各县。鲁北白山羊全身被毛纯
白色,侧视呈正方形,头小清秀,额部有一丛长毛覆盖,颌下有须。公羊多数有角,
颈部粗短,前躯发达,背腹平直,胸前腹下和四肢有长毛;母羊多有肉垂,颈细长,
前躯较窄,后躯发育良好,四肢细致干燥。3月龄体重公羊为10.15公斤,母羊9.97公
斤; 周岁公羊体重27.68公斤,母羊22.52公斤;成年公羊体重41.07公斤,母羊3 0.68
公斤。周岁公羊的屠宰率为47.06%,净肉率为37.06%。母羊初情期出现在3月龄断奶前,
初配年龄5月~6月龄;公羊性成熟4月~5月龄,开始配种为6月~7月龄,母羊常年发
情配种,可一年两胎或2年3胎,经产母羊胎繁殖率231.86%。
济宁青山羊:以产青猾子皮有天然青色波浪花纹而著称,产区分布在菏泽、济宁
2地市。 济宁青山羊有体型小,吃的少、耐粗食、生长快、成熟早,产羔多、裘皮质
量好的特点。头小呈三角形,额部多有白璋,公羊额部有卷毛,母羊侧毛,公母羊都
有髯、有角,公羊角粗,向后上方生长,母羊角细,多向后外方伸展,背腰平直,后
躯较宽深,前低后高,四肢粗短结实,尾小上翘,具有“四青一黑”的特征,即被毛、
嘴唇、角、蹄为青色,前膝为黑色。根据毛纤维的长、短、粗、细而分为长细毛、短
细毛、长粗毛和短粗毛四种类型,以前两种被毛的母羊所产羔皮的质量好。成年公母
羊平均体重为28.76公斤和23.14公斤,周岁公母羊为18.74公斤和14.35公斤,成年羯
羊屠宰率为56.53%,净肉率为35.88%,成年母羊分别为51.69%和29.23%。初情期一般
在生后2月~3月龄, 母羊多在6月龄配种,四季发情,1年2胎或2年3胎,胎产羔率为
293.65%。羔羊出生后3天内宰杀,剥皮制裘即为“青猾皮”。
沂蒙黑山羊:主要分布在蒙山、沂山、泰山山区。头短额宽,颌下有髯,公羊角
向后外弯曲,母羊角小,少数无角,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平直,胸深,四肢端正有力,
尾短上翘,被毛有黑毛、青灰色、棕红色,全身黑色的占50%以上。3月龄公母羊体重
分别为11.59公斤和10.71公斤, 6月龄公母羊体重分别为15.13公斤和14.12公斤,周
岁公母羊体重为20.36公斤和18.22公斤,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49.34公斤和33.34公
斤。6月~10月龄屠宰率46%~51.2%。沂蒙黑山羊产紫绒,成年公羊产绒180.3克,毛
315克,母羊产绒173克,产毛227克,性成熟母羊一般4月~5月龄, 公羊6月~7月龄,
初配年龄母羊是10月龄, 公羊为周岁,一般1年1胎~2胎或2年3胎,胎产羔率110%,
年繁殖率在140%以上。
崂山奶山羊:产于山东胶东半岛,其培育工作始于19世纪末到本世纪20年代,是
以萨能公羊与本地羊杂交选育而成。崂山奶山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额部较宽,公
母羊多无角, 部分羊耳部有黑斑,NF2A2下有肉垂,胸部较深,背腰平直,肋骨
丰满,腹大而不下垂,后躯及乳房发育良好,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为75.5公斤和47.7
公斤,1.5岁公母羊为68.3公斤和40.3公斤,母羊5月龄即达性成熟,7月~8月龄体重
达30公斤以上开始配种,产羔率为180%,一般泌乳期8个月以上,年产奶500公斤以上,
优良母羊可以达到1000公斤以上,乳脂率3.5%以上。
(二)品种改良
1.绵羊改良:山东省从1930年开始引入绵羊外来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引进的品种
主要是考力代种羊, 1942年伪华北绵羊改进会配给山东种羊648只,1943年由日本经
青岛运进100只。 当时开展的改良工作途径有:一是种羊场承担一部分配种业务;二
是将优良种公羊贷与民间杂交繁殖, 1941年至1943年14个县,共贷考力羊378只,杂
交1250只。
新中国建立后,华东军政委员会于1951年将1946年由联合国援助的考力代种羊从
南京、滁县调给山东省,在昌乐县建立种羊场。1952年以种羊场为中心,在沂水专区
北部和昌潍专区南部一带建立了人工授精站,改良当地绵羊。1955年昌乐羊场迁至广
北、 平邑,到1956年两个种羊场共存养考力代种羊700多只。1958年种羊改良扩大到
沂水、 临朐、昌乐、蒙阴、平邑、费县、郓城、鄄城、济宁9个县,人工授精站由过
去的13处发展到124处,人工授精站有种羊269头。1960年省农业厅绵羊改良会议规划
鲁西寒羊以本品种选育为主,在有条件地区重点引进德国美利奴杂交改良 (必须注意
保留寒羊多胎特征) ,鲁中南山区蒙羊地区重点引用考力代或其它种羊杂交,向毛肉
兼用半细毛方向发展。
从1949年到1962年, 山东省先后引入良种羊1024只,其中考力代214只,斯塔夫
160只,阿斯卡尼31只,高加索103只,沙利斯106只,美利奴1只,新疆细毛羊4 09只。
1965年山东省农业厅根据全国畜牧工作会议,提出打好绵羊改良歼灭战的要求,
对重点地区和县市给予扶持,调给细毛种羊246只,并分配购羊经费3万元,另外还扶
持生产队办种羊人工授精站,种羊归国家所有,由生产队使用和饲养,配种收入归队。
1966年从英国购买林肯羊和罗姆尼种羊200只, 由寿光县清水泊种羊场饲养,向社会
提供种羊, 同年省农业厅拨出6万元经费作为绵羊改良专用款,要求羊改有基础的菏
泽、鄄城、临朐、沂水、平邑、泰安等县将羊改工作有计划的向面上发展,其他县要
求抓好一个公社,作出样子。
改革开放以来进一步加强绵羊改良工作, 1986年-1988年先后建立23个绵羊毛基
地县 (历城、长清、青州、临朐、兖州、泗水、陵县、沾化、聊城、临清、莘县、茌
平、东阿、冠县、沂源、费县、沂南、菏泽、定陶、单县、梁山、山亭区、泰安郊区)。
1989年山东省农业厅畜牧局从新西兰进口新西兰美利奴公羊23只,波尔华斯母羊20只,
考力代公羊29只, 母羊87只,还从新疆引进中国美利奴公羊12只,母羊100只,同年
新建扩建了菏泽种羊场、临清种羊场和东营市畜禽良种场种羊场,并将部分种羊分配
到临朐、费县、泰安郊区、新泰、沾化、聊城、冠县、莘县。
到1990年改良种羊达347.8万只,占羊总数的66.4%,其中细毛改良羊182.6万只,
半细毛改良羊165.2万只。 改良羊产毛量达到1638.2万公斤,改良羊的个体产毛量提
高到4.7公斤。1957年-1990年全省绵羊改良情况见表5-11。

1957年-1990年山东省绵羊改良统计表
表5-11
单位:万只
┌──┬────┬───┬──┬────┬────┐
│年度│改良绵羊│占绵羊│年度│改良绵羊│占绵羊 │
│ │ │% │ │ │% │
├──┼────┼───┼──┼────┼────┤
│1957│0.2 │0.1 │1979│126.5 │41.94 │
├──┼────┼───┼──┼────┼────┤
│1963│1.0 │0.54 │1980│188.07 │52.4 │
├──┼────┼───┼──┼────┼────┤
│1965│3.0 │2.58 │1981│182.82 │51.5 │
├──┼────┼───┼──┼────┼────┤
│1970│29.0 │10.91 │1982│169.29 │52.8 │
├──┼────┼───┼──┼────┼────┤
│1971│44.8 │20.9 │1983│138.53 │49.6 │
├──┼────┼───┼──┼────┼────┤
│1972│54.9 │30.37 │1984│126.49 │56.7 │
├──┼────┼───┼──┼────┼────┤
│1973│68.2 │35.47 │1985│131.70 │59.1 │
├──┼────┼───┼──┼────┼────┤
│1974│85.3 │38.29 │1986│172.44 │62.0 │
├──┼────┼───┼──┼────┼────┤
│1975│88.0 │39.25 │1987│258.14 │66.0 │
├──┼────┼───┼──┼────┼────┤
│1976│82.5 │38.40 │1988│317.16 │65.5 │
├──┼────┼───┼──┼────┼────┤
│1977│82.6 │38.53 │1989│344.67 │64.3 │
├──┼────┼───┼──┼────┼────┤
│1978│97.9 │39.83 │1990│347.87 │66.4 │
└──┴────┴───┴──┴────┴────┘

2. 山羊改良:奶山羊改良始于1892年英国传教士多逊和凯斯第一次带来3只莎能奶山
羊,以后又多次带入。1904年德国传教士带进5~6只莎能奶山羊饲养在崂山县的北九
水。1910年美国传教士带进10只莎能羊饲养在黄县城东林家庄。1935年德国传教士在
临沂县办孤儿院时曾带入莎能羊30只。青岛崂山水草资源丰富,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经利用引进的奶山羊与本地羊杂交,长期选育,形成了崂山奶山羊地方良种。50年代
胶东沿海一带奶山羊发展到6万余只, 外省有前来引种。60年代初由于农业大减产,
全省粮食紧缺,城市副食品紧张,许多饲养奶山羊户得益于羊奶哺乳婴儿补养老人病
人,带动了农村发展奶山羊。70年代,农业部、商业部、轻工部为解决城市副食品供
应紧张,大力提倡发展奶山羊,鼓励组织鲜奶进城,在奶山羊较集中地方发展乳品加
工, 增产羊奶粉,缓解奶粉供应紧张,山东胶东沿海奶山羊有了较快发展。1978年3
部组成奶山羊专家组莅临崂山考察,充分肯定崂山奶山羊的优良性能,1979年将崂山
列为全国第一批奶山羊基地,农业部、省农业厅共同投资在崂山北宅建立奶山羊改良
站。1979年全省奶山羊迅速发展到46.8万只。1980年在崂山召开的全国奶山羊生产会
议,将崂山奶山羊列为中国三大奶山羊品种之一,全省有滕县、文登、胶县、即墨、
胶南、栖霞先后被农业部定为奶山羊生产基地。1982年全省奶山羊发展到58.6万只。
农业部还扶持山东省农业厅在栖霞县建立奶山羊种羊场,从西北农业大学引进莎能奶
山羊进行繁育推广改良。1984年山东省标准计量局颁布了崂山奶山羊品种标准。为了
提高鲁西北饲养山羊的经济效益,省里从崂山等地调拨给德州、惠民等地大批奶山羊,
用于改良当地的山羊。奶山羊生产基地县文登从西北农业大学引进纯种莎能羊48只,
利用人工授精,采取级进杂交,改良本地羊,二代一个泌乳期产奶量663公斤。19 90
年全省奶山羊发展到89.9万只,占全国奶山羊315万只的28.5%,居各省市区首位。平
均产奶量提高到363公斤。文登市全市奶山羊达到6.6万只,平均产奶量达609公斤。

绒山羊改良。为了加速发展绒山羊生产,提高黑山羊绒的产量和质量,1988年和
1989年先后从辽宁引入辽宁绒山羊128只,从内蒙引入内蒙白绒山羊279只,在昌邑县
种畜场建立103只辽宁绒山羊基本群, 进行纯种繁育。在临朐县引用辽宁绒山羊和内
蒙绒山羊杂交改良当地沂蒙黑山羊的小区试验。

三、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方式基本上有2种: 一种是圈养和拴牧相结合,一种是组群放牧。鲁西
南和胶东饲养形式以圈养、拴牧为主。即夏秋季节采集大田野草带回家中喂羊,秋季
收集青干草、落叶、作物秸秆等堆积成垛,供冬春饲用。夏秋季节牵至田头、树下、
河边、草地,以长绳拴在桩上,让羊啃草。鲁中南山区和鲁北沿海平原主要是以放牧
为主,晚间归牧后,鲁中南山区经常补饲少量精料(以瓜干为主),鲁北沿海平原很少
补充精料。

四、主要产品
(一)羊毛羊绒
1930年以前,山东所产绵羊毛为粗毛,1930年以后随着外来品种的引进及改良工
作的开展,开始生产改良羊毛,但为数极少。山东所产羊毛主要供应天津、上海及省
内所需。1934年全省产羊毛183.4万公斤,1942年降为59.03万公斤。新中国成立以后
随着养羊和绵羊改良的发展,羊毛产量增长,1952年产绵羊毛105.75万公斤,1957年
产绵羊毛236.65万公斤,超过战前水平。60年代养羊生产波动。70年代以来养羊生产
和绵羊改良迅速发展, 羊毛产量激增,1970年产绵羊毛470.9万公斤,1975年产绵羊
毛625万公斤, 1980年产绵羊毛1091万公斤,其中改良羊毛833万公斤,占76.4%。19
90年达到2136.2万公斤, 其中改良羊毛1638.2万公斤,占76.7%,全省平均每只存栏
绵羊产毛4公斤。
山东所产山羊绒主要是紫绒,少量青绒。山羊绒是出口物资,1952年全省产山羊
绒8万公斤, 1962年产山羊绒11万公斤,70年代以来,特别是80年代山羊发展迅速,
山羊绒产量大幅增长,1981年全省产山羊绒达13万公斤,1990年达54万公斤。
沂蒙山区和鲁西青山羊地区有伏季剪山羊毛的习惯, 70年代全省年产山羊毛在3
0万公斤,随山羊大发展,1990年全省产山羊毛298.7万公斤。
(二)羊肉
山东省养羊除青山羊、奶山羊外,以生产羊肉为主。羊肉地方名吃有“沂蒙全羊”、
“单县羊肉汤”、莱州、临朐的“全羊宴”等。
历史上羊肉生产主要集中在鲁中山区和鲁西地区。1949年全省产羊肉0.71万吨,
占猪牛羊肉类总产量9.48万吨的7.5%。 1960年-1962年由于粮食紧张,养羊吃草节省
粮食, 养羊发展快, 羊肉产量上升, 这3年全省共产猪牛羊肉27万吨,其中羊肉达
6.03万吨, 羊肉占猪牛羊肉总产比重高达22.3%。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养羊生产
长期徘徊,全省羊肉年产量在4、5万吨上下,80年代后期养羊发展迅速,羊肉产量大
增,1990年全省产羊肉15.7万吨,占猪牛羊肉总产量的8.4%。山东所产羊肉除本省消
费外,还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及南方省份。
(三)羊奶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奶山羊从国外带进青岛及沿海等地后,山东开始有了羊奶生
产,但数量极少,且为自用。随着奶山羊与当地山羊杂交,杂交育成的品种奶山羊在
胶东沿海等地零星发展。有的农户家庭副业饲养奶山羊,挤奶作为老人婴儿的营养品,
也有的用奶养贵重皮毛兽水貂。1973年全省产羊奶70万公斤,占全省牛羊奶总产量的
1.2%。70年代中期为解决城市牛奶供应紧缺,国家提倡与扶持发展奶山羊,山东在青
岛崂山北宅等地兴办乳品加工厂,组织鲜羊奶消毒进城和羊奶加工奶粉供应市场。羊
奶加工提高养羊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奶山羊的发展,羊奶产量剧增,1981年全省
产奶3860万公斤, 羊奶产量超过牛奶产量,占牛羊奶产量的73%。随着奶山羊基地建
设、乳品加工厂的发展,带动奶山羊的选育提高,产奶量迅速增长,1985年全省羊奶
产量11711万公斤, 1990年全省羊奶产量22563万公斤,占全省牛羊奶总产量的76%,
占全国羊奶总产量的37.9%,位居第1。
(四)羊皮
羊皮有山羊板皮、绵羊板皮和羔皮。板皮有青山羊板皮、黑山羊板皮和白山羊板
皮,绵羊板皮有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羊等板皮,羔羊皮主要是猾皮。山羊板皮和
猾皮是山东省传统的出口拳头畜产品。 猾皮于1920年前后开始出口,有黑、白、青3
种毛色猾皮,1930年以后以青色猾皮受国际市场欢迎,因而形成青猾皮之称。山东山
羊板皮为济宁路在皮张质量上略逊汉口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鼓励畜产品收购出口
创汇,实行外贸统一收购,和奖售政策,并于70年代至80年代先后在滕县、郓城、单
县、鄄城、巨野、乐陵、金乡、菏泽等地建立山羊板皮出口基地,有力促进养羊和山
羊板皮、青猾皮生产,1982年省外贸收购山羊板皮813.4万张、绵羊板皮141.8万张、
青猾皮725.6万张。 此后随着改革开放,农副产品市场逐步放开,养羊生产虽有较快
发展,然而省外贸收购量逐年下降,1984年收购山羊板皮、绵羊板皮和青猾皮分别为
447.7万张、 39.4万张和162.8万张,分别比1982年下降45%、72%和78%。1987年以来
养羊发展迅速,山绵羊皮产量大增,1990年产山绵羊板皮1764万张,青猾皮因销路价
格影响,产量降为518万张。1952年-1984年全省羊皮收购数量见表5-12。

1952年-1984年全省羊皮收购数量表
表5-12
单位:万张
┌──┬────┬────┬────┬─────┐
│年份│绵羊板皮│山羊板皮│青猾子皮│其他羔羊皮│
├──┼────┼────┼────┼─────┤
│1952│7.5 │55.3 │57.9 │2.3 │
├──┼────┼────┼────┼─────┤
│1957│56.5 │187.8 │202.1 │18.2 │
├──┼────┼────┼────┼─────┤
│1962│79.0 │440.3 │122.6 │29.6 │
├──┼────┼────┼────┼─────┤
│1965│91.4 │211.3 │84.8 │20.6 │
├──┼────┼────┼────┼─────┤
│1970│128.4 │209.3 │89.5 │36.5 │
├──┼────┼────┼────┼─────┤
│1975│103.2 │288.3 │337.3 │37.1 │
├──┼────┼────┼────┼─────┤
│1978│67.9 │395.9 │570.0 │27.2 │
├──┼────┼────┼────┼─────┤
│1979│68.1 │461.9 │612.8 │28.4 │
├──┼────┼────┼────┼─────┤
│1980│52.9 │595.9 │687.1 │42.5 │
├──┼────┼────┼────┼─────┤
│1981│111.1 │787.0 │600.9 │40.2 │
├──┼────┼────┼────┼─────┤
│1982│141.8 │813.4 │725.6 │29.5 │
├──┼────┼────┼────┼─────┤
│1983│83.4 │792.5 │573.6 │25.3 │
├──┼────┼────┼────┼─────┤
│1984│39.4 │447.7 │162.8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