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606&run=13

  抗日战争时期,民兵配合部队作战,主要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斗争的主要形
式是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中,民兵根据其分散性、群众性、
地方性的特点,遵循“避强击弱,避实击虚”,“速打、速决、速走”,“走、打、
散、躲互相联系”等战术原则,运用“麻雀战”、“地雷战”、“车轮战”、“推
磨战”、“联防战”、“围困战”等多种战法,积极有效地打击敌人。

  反“扫荡” 配合部队反“扫荡”,是抗日战争时期民兵的主要作战任务。民
兵在反“扫荡”中,配合部队在内线阻击、袭扰敌人,掩护群众和部队伤病员撤退
转移,保护战备物资,侦察敌情,镇压奸细,就地打击敌人的烧杀抢掠活动。
  地雷战,是民兵反“扫荡”斗争的一种战法,地雷埋设方法有20余种。开始用
地雷进行防御,后来发展到用地雷进攻敌人。1943年,1500多名敌人“扫荡”平度
县大泽山区,民兵广布地雷阵,在两平方公里的地区内,炸死炸伤日伪军70余名,
迫使敌人不敢轻易出动。莱芜县李念林爆炸队,在从章丘到莱芜雪野的公路上埋设
8个钉子雷,一次炸死炸伤日伪军30余名。同年3月2日,鲁中边联县(今沂水、临沂
间)的19名民兵,将地雷设置在敌人经常洗澡的汤头温泉澡塘内,敌人刚一推门就
被炸死、炸伤5名。1945年5月,沂南县民兵在反“扫荡”中歼日伪军231名,其中
被地雷炸死炸伤的97名。海阳县大山所据点的敌人到邢村一带“扫荡”,不敢走大
路,绕道走海滩,还胆怯地用牲口拉耙在前面开路。在广饶县桓台村到碑寺口的公
路上,因为民兵经常埋设地雷,迫使敌人用牛拉着碌碡在前边为军车开路。民兵对
付敌人探雷、起雷的办法更是巧妙多变。敌人用探雷器探雷时,就埋设头发丝拌雷,
一触即响。敌人工兵起雷时,就将真假雷混埋,有的还用硫酸作引发药,制成延期
爆炸或翻转爆炸的地雷,由于民兵地雷战的普遍开展,使得敌人到处挨炸,防不胜
防,惊呼“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照片 胶东民兵埋设地雷
  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是民兵反“扫荡”的主要战法。民兵利用人熟、地熟的
优势,采取多种形式,“顺手牵羊,伺隙捣虚”,到处阻击消耗、袭扰疲惫敌人,
破坏铁路、公路,截击火车,捕捉汉奸、特务,配合部队进行反“扫荡”斗争。渤
海军区人民武装部根据平原地区的特点总结出民兵开展游击战的20种战法,利用地
道、沟渠积极打击敌人。1940年8月至翌年1月,曹县的刘岗、曹楼、伊庄(三村相
近构成一品字形)为中共鲁西南地委所在地,不断遭敌伪顽合击,三村民兵在党组
织领导下,成立了战斗指挥部,组成战斗队、巡逻队、后勤队,誓与三村共存亡。
他们用大刀、长矛、土枪土炮与少量部队一起,同数量、装备远远超过自己的敌人
进行了顽强的争夺战,苦战5个月,终于取得了坚守三村的胜利,被誉为“红三村”
。冀鲁豫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称:鲁西南坚守三村的斗争,创造以少胜多的范例,是
一次罕见的奇迹。并题词:“你们光荣的斗争,你们光荣的名字,将永远留在鲁西
人民的心里!”1943年9月9日,平度城日伪军300余人“扫荡”高戈庄一带,企图打
通高(密)平(度)公路。高戈庄250余名民兵自卫队员,一齐动员起来保卫村庄,打
死打伤敌人40余名。1945年8月,渤海第一军分区组织民兵远征爆炸队,到津浦铁
路沿线打游击,先后埋雷20余次,炸死炸伤敌伪75名,炸毁火车头、装甲车各1辆,
使敌人中断运输15天。民兵游击战不仅在陆地,在海上也有相当发展,仅1944年1
~5月,沿海地区的民兵海上游击队,即捕获日军来往于日本、大连、青岛间的运
输船17艘,其中轮船、汽艇各1艘。
  实行空舍清野,坚持就地斗争,是民兵反“扫荡”的重要手段。各地民兵在敌
人“扫荡”前,带领群众进行空舍清野;敌人“扫荡”时,坚持就地斗争,采取各
种方法打击敌人的抢掠活动。1942年9月,敌人“扫荡”沂蒙中心区,进入沂南县
依汶区时,连做饭用的锅也找不到。伪军无处觅食,只得到地里挖生地瓜充饥。
1942年12月20日,莒南县渊子崖村遭到日伪军千余人包围,全村民兵群众英勇抵抗。
枪支不多,就用锄头、菜刀、石头当武器,与敌人搏斗。在部队支援下毙伤敌百余
名。1944年冬,敌人“扫荡”蒙阴县,全县有民兵组织的行政村103个,民兵2962
名,能自始至终坚持斗争的村团部、民兵,分别为84%和35%。沂北县(今属沂水
县)凡有民兵组织的村庄都能坚持斗争。大崮区姚家堂子村被敌人占领,15名民兵
分成3个战斗小组,夜聚昼散,穿梭于“清剿圈”内外,掩护群众空舍清野和转移,
打击剔抉搜索的特务、奸细。1944年夏敌人“扫荡”清河区时,高苑县(今属高青
县)三区丁蔡村遭到200余名日伪军“合围”,民兵掩护群众转移村外,当敌人在村
中抢掠时,民兵战斗小组突入村内,向敌人猛烈射击、投弹,使敌人措手不及,狼
狈逃窜。

  反“蚕食” 民兵联防,是抗日战争中反“蚕食”斗争的重要形式。始由村与
村联防,后发展到区与区、县与县联防。1938年,莱芜县中茶叶等5个村建立了民
兵联防。一天拂晓,500多名日伪军,趁大雾偷袭该地,共产党员、民兵刘俊林为
掩护群众转移,留在最后阻击敌人,边打边撤,把敌人引上火龙台山顶峰。敌人追
近时,刘的弹药已打光,刘俊林纵身跳下50多米高的绝壁,壮烈牺牲。为纪念刘俊
林,火龙台山改名“俊林山”。1941年,临沂、郯城、费县、峄县4县边区建立自
卫团联防总指挥部,组织民兵配合部队同日伪顽军开展反“蚕食”斗争,夺回了以
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1942年,冀鲁豫地区的民兵联防发展十分普遍,
一般是区建立联防中队,几个村建立联防分队,一两个村建立联防小队,一村有事
村村呼应。郓城县西北地区的民兵,在20平方公里的联防区内,建立中队2个、分
队8个,日夜警戒,迟滞了敌人的“蚕食”推进,保护了群众生产。1943年,鲁南
郯城马头地区40多个村庄的民兵,沿沂河建起25公里长的联防线,封锁敌人据点,
打击敌人的“蚕食”活动,1个月作战18次,毙伤敌伪40多名,活捉伪警长1名,查
获奸细6名。1945年5月,日军为巩固和扩大沿海占领区,以2000余名日伪军对海阳
县进行较长时间的“蚕食”“扫荡”。该县民兵用地雷战、麻雀战打击敌人,在
105天的对敌斗争中,毙伤俘日伪军673名。为此,胶东军区授予海阳县“战斗模范
县”称号。
  围困战结合破击战,是民兵以蚕食对付敌人“蚕食”的战法。敌人“蚕食”推
进时,民兵就采取敌进我进的办法,同敌人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敌人白天安据点、
修碉堡,民兵就在夜间去破坏;对敌人兵力薄弱的据点,就在部队支持下进行围攻,
把敌人挤走;对那些威胁大而又一时不能拔掉的据点,就以围困战同敌人斗争。
1942年10月,敌人在沂水县垛庄安据点,驻日军百余人、伪军300余人。垛庄、界
牌两区民兵在区中队带领下,于据点周围埋地雷,打麻雀战,捕捉特务,破坏交通,
截击敌人的运输队,打击敌人的抢劫活动,围困据点12个月,作战272次,毙伤日
伪军180余名,迫敌于1943年10月19日撤逃。博莱县南岩村(今属沂源县),距伪军
吴化文部驻地几华里,1943年11月至1944年5月,半年时间对敌作战14次,攻克据
点3处、碉堡15座,毙伤日伪军238名,缴获掷弹筒2具、轻机枪2挺、步枪62支。《
大众日报》为此发表了《向南岩同胞和民兵英雄致敬》的社论。

  反“封锁” 在抗日战争中,民兵反“封锁”斗争的主要形式是填沟、平墙、
破坏交通、围困和拔除据点。1941年7月,清河区各县成立了民兵破袭指挥部,有
万余人参加破袭作战。邹平、博兴边区456名民兵,一周内将广(饶)临(淄)、博(兴)
广(饶)等5条公路及其支线的电话线、杆全部破坏。是年冬,沂蒙地区的民兵和群
众,发动连续数月的交通大破袭。在沂(水)蒙(阴)公路上,东自垛庄西至旧寨40余
公里地段内,挖大沟百余处、小沟300余处,筑石墙200余处,破桥10余座;临(沂)
蒙(阴)公路上,东自上店西至桃墟30公里地段内,挖大沟15处、小沟20处,筑石墙
16处,使敌难以通车,险要处人马亦难通行。1942年11月,驻临沂之敌,在修筑临
沂至青口公路和重沟至郯城碉堡封锁线时,八路军滨海部队发起郯城战役,把敌人
赶到沭河两岸;第二军分区的民兵和群众万余人对沭河西岸的临郯公路进行了4天
大破袭,填封锁沟100余公里,攻克黄庄、坡里据点,迫使沭河两岸之敌大部撤退。
1941年夏至1943年夏,山东军民在破袭作战中攻克敌据点159处,破坏敌公路3992
公里、围寨2159座、桥梁35座,炸毁敌汽车37辆,砍电线杆1.28万余根,割电线7
.96万余公斤。到1945年7月,被切断和为我控制的公路达2500余公里,彻底打破了
敌人的封锁。冀鲁豫区的民兵和群众,仅1942年就破坏敌公路262公里,平封锁沟
20公里,拆碉堡12座,割电线5310公斤,砍电线杆1243根。

  开展政治攻势 抗日战争时期,多数民兵村团部设有瓦解敌军小组,或与部队
共同组成武装宣传队,对日伪军、伪组织人员做了大量争取瓦解工作。瓦解敌军的
方法主要是,利用夜暗和围困日伪军的有利时机,向日伪军喊话,发动群众给据点
的伪军点“红黑点”、记“善恶簿”,通过喊话定期向伪军公布,鼓励有正义感的
伪军人员尽早反正,警告罪大恶极的人少做坏事;向日伪据点送宣传品;发动伪军
家属,开展“唤夫索子”、“一封信”运动。各级政府还制发“伪军归来通行证”,
设立“回归伪军招待所”。这些做法,均收到了好的效果。汶上县泗汶村民兵,经
常到附近日伪据点喊话、贴标语,先后争取40余名伪军反正。滨海区民兵仅1945年
一二月间,采用围困和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方法,迫使3个据点的日伪军撤逃。八年
抗日战争中,山东民兵瓦解日伪军809名。
  照片 胶东民兵攻占日伪军炮楼

  配合部队攻势作战 1944年春到1945年夏,山东军区对日伪军发动一系列进攻
战役,广大民兵积极配合部队参加各军区发起的战役战斗。期间,民兵配合部队和
单独作战1.25万余次,毙伤俘日伪军5027名,击毁飞机1架,缴获火炮5门、掷弹筒
24具、轻重机枪33挺、步马枪2490支、短枪150支,以及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鲁
中区1943年12月第二次讨吴(化文)战役时,武委会下达动员令后,75公里以内的民
兵,在36小时内就全部集结起来参加作战,完成了部队赋予的第二线警戒和侧翼作
战任务。胶东区1945年2月讨赵(保原)战役时,武委会下达命令后,12小时内,海
阳、莱阳、西栖(今属栖霞县)、牙前(今分属牟平、栖霞、海阳)4县就集结起5000
名民兵,整个战役参战民兵达2.5万人,除完成侦察警戒等任务外,还积极袭扰、
截击敌人,俘敌300余名,缴获轻机枪8挺、长短枪500余支。1945年打商河县城时,
渤海区参战民兵3500人,部队到达前,已采用挖沟、埋雷等办法将敌人围困了一个
多月,后配合主力部队攻克了商河城。

  代行地方武装任务 1945年夏秋间,中心地区之区、县武装大部升级。山东军
区命令,民兵以县轮训大队、区轮训中队的形式代行县、区地方武装的任务。到年
底,山东共有县民兵轮训大队54个(缺胶东),区民兵轮训中队169个(缺渤海),民
兵3万余人,在警备地方、警卫党政机关、镇压叛乱、维护抗日民主秩序等方面,
起了地方武装的作用。

  配合部队大反攻 1945年8~9月,全省民兵配合部队进行了对日伪军大反攻作
战。在山东军区统一指挥下,部分民兵实行战时编制,组成民兵子弟兵团,计10万
余人,和部队一道奔赴大反攻前线。到9月底,民兵配合部队解放县城46座及烟台、
威海卫等重要港口6处、火车站35处,歼灭日伪军6万余人,切断了胶济、津浦、陇
海等敌人主要运输线路,使济南、青岛、徐州、连云港等城市之敌,完全处在大片
解放区的包围之中。冀鲁豫区民兵,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
各县组建反攻营(亦称民兵特务营)、基干团,成建制地和地方武装并肩战斗,夺取
腹地城镇、据点,配合主力外线作战,至9月底,民兵配合部队解放县城29座,攻
克据点数百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使兖州、济宁、嘉祥、巨野、郓城、菏泽
之敌完全处于被包围之中。
  照片 胶东民兵子弟兵团向前线进军
  在8年抗日战争中,山东民兵(不含冀鲁豫山东部分)配合部队作战3.29万余次,
单独作战5.26万余次;毙伤俘敌2.72万余名,瓦解敌军809名;攻克据点36个;缴
获各种炮98门,轻重机枪195挺,长短枪1.08万余支,手榴弹、炮弹12.76万发(枚),
汽艇10艘,帆船52只,汽车58辆,战马300多匹,电话机、电台84部;击落飞机4架,
炸毁坦克2辆、汽车52辆、火车头和装甲车各1辆;破坏铁路70公里,拆除铁轨8.65
万根;破坏公路9568公里、桥梁385座;拆除碉堡1957个、围寨731处;割电线5.28
万余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