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李永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470&run=13

李原系诸城卢山一带的土匪,抗战初期拉起队伍,被国民党收编为保安第十二
团,1941年投敌,改称伪“滨海警备军”,归青岛日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指挥。李
部下辖3个团,1个独立营,共3600余人,盘踞在以泊儿镇(今胶南县属)为中心的诸
(城)胶(县)日(照)地区。为解放滨海北部地区,扩大滨海与胶东的联系,滨海军区
集中第六、第十三团,滨海支队,警备团,第一、第三军分区部队、民兵各一部,
在王台(今胶南县属)至两城(今日照县属)70多公里的战线上,以胜水、两城为重点,
分左、右两个纵队,发起讨伐李永平战斗。7月23日晚战斗打响,经4天激战,滨海
部队楔入敌纵深,连克胜水、理务关、后村等据点,李伪全线崩溃,收缩于泊儿镇
地区固守待援。7月25日至8月5日,诸城、胶县、日照等地日军先后多次出援,均
被击退。此役历经三十七战,毙伤俘日军130余人、伪军550余人,攻克据点48处,
解放村庄600余个,人口30余万,建立了诸(城)胶(县)边和藏马县抗日民主政权。
从此,西起五莲山,东达铁镢山,南抵日照,北至诸城2500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为
滨海军区控制,从而巩固了与胶东区的联系,夺占了战略反攻的有利阵地。
为支援八路军作战,滨海区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担架队、运
输队,参战支前,慰问伤员,激励士气,保证了战斗的胜利。对此,延安《解放日
报》发表题为《山东捷报》的社论指出:“滨北讨李战役,在整个战争的组织过程
中与军民合作上,成绩特别显著。……如此密切的军民关系和健全的组织工作,就
是敌后根据地的胜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