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反“蚕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458&run=13

从1941年起,日军在对山东抗日根据地不断“扫荡”的同时,进行大规模的“
蚕食”活动,以“扫荡”为手段,“蚕食”为目的,用“蚕食”巩固“扫荡”的成
果,压缩、分割乃至最后摧毁抗日根据地。敌“蚕食”的重点在交通要道两侧、经
济资源区及对其威胁较大而又便于分割的地区。“蚕食”的办法是,在边沿区安设
据点,由点及线,由线到面,进行伪化活动,或于“扫荡”之后乘机安设大批据点,
变抗日根据地为敌占区。1941年,山东全境有日伪据点1619处,1942年底达到2418
处,一年中增加近50%。遭敌“蚕食”后,抗日根据地逐渐缩小,有的变为游击区
或敌占区。鲁中区的敌伪据点较1940年增加了129处,鲁南区根据地被压缩成“南
北十余里,东西一线连”的狭小地区,只剩下几十个村庄;清河区,小清河以南、
胶济路以北,东起寿光、西至邹平的广大地区几乎都变成游击区;湖西区,根据地
被“蚕食”得纵横不到10公里;胶东区,南海根据地只剩下十几个村庄;冀鲁边区,
大部分地区变成游击区,敌人修建了456个据点,平均每两平方公里、8个村庄就有
1个,成为山东敌伪据点最多、密度最大的地区;冀鲁豫区被分割为泰西、运东、
鲁西北、濮范观、沙区、鲁西南、湖西6块。受“蚕食”最严重的鲁中徂徕山莲花
山区、博莱边区,胶东艾崮山区、大泽山区,以及冀鲁边第三军分区,处处沟墙纵
横,公路如网,碉堡林立,根据地形同犬牙,被分割成“井”字、“田”字、“三”
字或三角形的格子网。在这种情况下,抗日武装机动回旋区域缩小,经济资源锐减,
军需用品极端匮乏,遭到了空前未有的困难。
为粉碎敌之“蚕食”阴谋,中共中央提出“敌进我进”的方针。山东分局、一
一五师在反“蚕食”斗争中,强调必须保卫根据地,以坚持敌后抗战;必须深入边
沿区、敌占区,开展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的斗争;必须坚持边沿区,将
斗争引向敌占区,以巩固根据地。全省党政军民全力以赴,互相配合,将分散的群
众性游击战争与政治攻势结合起来,以公开的、秘密的、军事的、政治的等方法,
打入敌占区,坚持游击区,开辟边沿区,创造新的游击根据地,以攻为守,用积极
的行动制止或破坏敌之“蚕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