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1942年秋鲁中反“扫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451&run=13

1942年,日军在山东推行第四、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实行军事打击、政
治欺骗、经济破坏、文化麻醉、特务统治相结合的“总力战”,以达聚歼八路军有
生力量,摧毁抗日根据地,巩固其后方的目的。在军事上,日军更加疯狂地“扫荡”
各抗日根据地,将“分进合击”、“铁壁合围”发展为“拉网合围”,其中,1942
年9月至1943年1月对鲁中、胶东、湖西、清河、冀鲁边五次万人以上的“拉网合围”
扫荡,规模大,时间长,斗争残酷。
1942年10月,日军采用声东击西的手段,扬言“扫荡”滨海区,暗中却将第三
十二师团、第五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五、第六旅团共1.5万人, 隐蔽地集结在临
沂、蒙阴、沂水、莒县等地,待机“扫荡”沂蒙区。日伪军到达指定地域后,首先
在预定合围区周围进行多次合击,企图以此迫使八路军集中。17日,日伪军4000余
人“扫荡”泰山区,鲁中第一军分区机关及主力一部在茶叶口被围,政治委员汪洋
及第四旅第十二团团长石新以下200余人牺牲。27日,蒙阴、临沂、沂水三处日军1.
2万人,构成直径35公里的合围圈,在飞机、炮兵掩护下,分12 路包抄山东军区机
关驻地南墙峪。开始,日军以一个大队为一路,尔后以一个中队乃至一个小队为一
路,进而疏开成散兵线,构成间隔仅数米的“梳篦队形”搜索前进。当敌对南墙峪
的合围圈初成时,山东军区机关乘机迅速外跳,免遭合击;鲁中军区机关穿越沂 (
水)蒙(阴)公路外跳,也摆脱了敌人,山东军区后勤部、“抗大”一分校、 新举义
之原国民党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一师各一部及地方武装、民兵、群众约8000余人外跳
不及,遭敌合围。被围军民依托有利地形,顽强抗击,苦撑一日,黄昏后分路突围。
11月2日拂晓,沂水、东里店、大关等地之敌8000余,在飞机、 炮兵支援下,
分11路向对崮山区“拉网合围”。驻对崮峪的山东军区第一旅迅即向东南方向跳出,
免遭合击。山东军区机关、鲁中第二军分区第一团及“抗大”各一部,在对崮峪被
合围,当即抢占对崮山组织抗击,从拂晓至黄昏,连续击退日伪军8次攻击, 毙敌
600余人,黄昏后,军区机关在特务营掩护下分路突围。第一团团长刘毓泉、 政委
王锐等牺牲,特务营幸存的14人在营长严雨霖率领下誓死不当俘虏,毅然跳下悬崖,
其中6人遇难,8人得救。
从11月4日至10日,日军三次合围鲁山山区,全都扑空。15日, 日军又对博山
以东马鞍山为中心进行合围。被围于山上的八路军一个区中队和部分伤病员,在伤
员、副团长王凤麟率领下顽强地坚守两天两夜,子弹打光了,就用枪托、刺刀、石
头同敌人拼搏。当敌人冲上山头时,活着的人高呼“宁死不作俘虏”,携枪跳下悬
崖壮烈牺牲。被围在山上的益都县参议长冯旭臣先生目睹这壮怀激烈的场面,对家
人说:“不能让鬼子活捉了去!”随即率其女儿、儿媳和3个孙女一起坠崖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斗争中,沂蒙区、泰山区的地方武装、民兵,广泛开展破袭战、
麻雀战、地雷战,扰乱、袭击和疲惫敌人;一一五师在滨海区以积极的攻势牵制日
军,支援鲁中斗争。由于根据地军民相互支持,紧密配合,终于在异常艰难的情况
下,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毙伤日伪军600余人。但是, 这次“扫荡”也给鲁
中根据地和八路军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日军先后组织6 次
“拉网合围”,山东军区屡遭合击,伤亡、失散300余人,省战工会秘书长李竹如、
第二地委组织部长潘维周等领导干部牺牲,山东军区政治委员黎玉、政治部主任江
华在突围时受伤。
1942年秋粉碎日军“拉网合围”大“扫荡”要图见附图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