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团结互助运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273&run=13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是人民解放军阶级友爱精神的本质体现。
  抗日战争时期,鲁中军区第四旅第十一团四连班长陈双太,以深厚的阶级感情
关心爱护战士,战斗中,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行军宿营,不顾自己疲劳,为战士
背枪、烧洗脚水;班里有了伤病员,不分昼夜精心护理;练兵中,虚心同战士商讨;
对后进战士,不歧视,不埋怨,坚持说服教育,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做感化工作,
使想开小差的战士坦白了自己的落后思想,安下心来工作。由于他的模范行动,使
得全班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1944年10月,鲁中军区政治部作出决定,号召全区部
队“开展陈双太领导方法的学习运动”,继而,山东军区加以推广,普遍开展了向
陈双太学习的运动,并涌现出许多陈双太式的先进人物,官兵关系更加融洽。
  解放战争时期,团结互助运动又有新发展,被称为打开连队工作之门的“三把
钥匙”(团结互助、立功运动、诉苦运动)之一。1946年12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
刊登王克勤班的事迹,并发表《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王克勤系晋冀鲁豫
野战军某部班长,从一名解放战士成长为爱兵模范和战斗英雄。他创立的思想、技
术、生活“三互助”的带兵方法,对于增强部队团结、提高战斗力和瓦解敌军,有
着重要的意义。)。山东部队通过这一运动的开展,对提高翻身入伍的新战士,团
结和改造被解放的国民党军士兵,都起了巨大作用。主要做法是:(一)把团结互助
建立在政治觉悟和阶级友爱的基础上。组织互助组前,进行阶级教育,启发友爱精
神,确立三个观念。一是阶级观念。明确革命事业必须依靠大多数人才能完成,凡
是站在一条战线上共同奋斗的同志,都是阶级兄弟。二是虚心学习的观念。使每个
人认识到,人人有长处也有短处,既要发挥个人一技之长,尽互帮之责,又要虚心
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是团结互助的观念。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是克服困
难战胜敌人的法宝。(二)合理地进行编组。组织互助组时,掌握有计划地配置和群
众自愿结合的原则。每组都照顾到积极、中间、后进三种分子,老战士、解放战士、
新参军战士三类战士调剂,又兼顾到党员、骨干和军事技术好的战士合理配备。组
长采取民主选举,领导批准,或领导提名群众通过的方法产生。(三)实事求是地确
定互助组的工作内容。平时主要是开展思想互助和生活互助,战胜困难;练兵时开
展学习互助,帮助新战士提高军事技术,帮助班长搞好管理教育,维护日常生活制
度和纪律;行军中开展体力互助,以强帮弱,相互鼓励,保证安全到达目的地;战
斗中开展战斗互助,保证服从命令听指挥,勇敢冲锋陷阵,密切协同,保持联络,
执行战场纪律,开展杀敌立功竞赛,保持旺盛的战斗士气。王克勤运动的普遍开展,
把团结互助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50年代,部队中仍沿用团结互助运动的做法,开展互助活动。60年代,部队在
开展“五好”、“四好”运动中,开展“一帮一”、“一对红”活动,“五好”战
士同非五好战士结成对子,互相帮助,年终双方都评为五好战士的,叫“一对红”。
连队之间也是“四好”连队同非四好连队挂钩,开展帮学活动,双方评上四好的,
也称“一对红”。战士结对子一般不出班,连队结对子一般不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