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院校训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7&rec=217&run=13

  举办军队院校,培养各类干部和各种技术人才,是培养提高干部的主要途径。
山东部队历来重视院校训练。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各地起义武装组建不久,即开始
筹办训练机构,培养训练干部,先后建立了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日军政大学和教
导团,主要训练部队营、连干部,专业技术兵及知识青年和部分地方县以下干部;
三级军区成立教导营,主要训练连、排干部;旅、支队、军分区成立教导队,团设
轮训队,训练班级干部和老战士。学员来自部队选送的基层干部和优秀战士及从社
会上招收有志于抗日的知识青年。各级训练机构在教育中,认真贯彻毛泽东为“抗
大”规定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以及少而精的原则,在战斗中学
习,在学习中战斗。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军事著作、
中国历史、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民运工作及游击战术,和射击、投弹、刺杀、
爆破技术等,为部队培训了大批中下级干部,充实与加强了建军骨干。战争环境中
的军事教育,特别强调实战教育、典型战例教育、小部队分散战斗教育等。其主要
特点,一是按照“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原则,重视总结研究部队和学员参加的战
斗,探讨其中的经验教训,用现实的、生动的战斗经验,充实丰富教学内容,使学
员在自身经历的各种类型战斗中,从感性到理性的总结,活学活用,举一反三。二
是重视行军教育。把行军中的侦察、警戒、宿营、通信联络、紧急集合、星辰识别、
方位判定、地形地物利用,甚至烧水、洗脚等,结合在实际的行军中穿插进行教育,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重视射击、投弹、刺杀、近迫作业等军事技能的训练。
上课时主要是讲解武器的构造、原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大量
的是课余时间反复练习。在军事技术教育中也非常重视实际战斗中的经验。1940年
10月,抗大一分校在侍郎宅战斗中,敌人盘踞在土围子里面,没有重火炮很难攻破,
工兵教员赵志强用挖地道、埋炸药的方法,炸破围墙,消灭了敌人。这一经验不但
在全校普及,而且很快向部队作了推广,对尔后的炸碉堡、攻据点起到一定作用。
1940年至1943年,各级学校培养各类干部1.34万余名;各旅、支队、军分区的教导
营(队),1943年到1944年训练学员1.6万余名。1945年8月日军投降前夕,3个教导
团除毕业班外,在校学生尚有3000余名,为迎接大反攻储备了大批干部。
  解放战争时期,进一步加强了教育训练机构的建设。1946年6月,重新成立山
东军政干部学校。9月,为统一训练机构,实行统一训练,统一战略战术思想,提
高干部的军政素质,华东局和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决定成立华东军政大学,各三级军
区、纵队设教导团(有的称军政干部学校),师、旅、军分区设教导营(队)。
  华东军大建校之始,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校长张云逸即明确提出“一切为了战
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是建校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学校的任务是,
为前线野战兵团培训师以下指挥员和政工人员,使他们通过严格训练,达到在毛泽
东军事思想指导下统一战略战术思想,提高作战指挥能力和管理部队能力,并具有
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还为军区机关
和地方部队培训了一部分军政干部,为野战军炮兵和军区通信部队培训了技术骨干
和领导干部。
  华东军大的训练,是依据战争的需要,采取“短期速成”的方针。每个学期的
学制不固定,一般为2~6个月。要求以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
好的方法进行教学,保证前线部队对干部的需要。
  学校的训练指导原则:一是认真学习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以统一作战
指导思想;二是努力学习政治,提高阶级觉悟,增强战争观念,培养勇敢战斗、不
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三是从实战要求出发,敌变我变,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有
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不搞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四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反
对脱离实际或只重实践忽视理论的倾向。
  学校的课程设置:军事训练,主要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野战条件下的攻防战
术,城市攻坚战术,射击、投弹、刺杀、爆破、筑城等五大技术,并强调近战、夜
战训练。政治教育,主要课程有形势与任务、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社会发展史、战
时政治工作、人民军队,并结合土地改革和有关课程,反复进行阶级教育。专业技
术训练,炮兵主要学迫击炮、榴弹炮、直射火炮的战术技术性能和射击指挥;通信
兵主要学习通讯器材的构造、原理、性能和通讯联络的方式方法。各期课程设置还
根据中央军委和华东军区的指示、战争发展的进程、学员对象,及时调整与补充,
做到各有侧重,突出重点。
  各期教学工作中,都存在学员多、教员少、学制短、要求高、缺乏教材教具等
矛盾。为了解决学员多、教员少的矛盾,学校采取了由大队组织教学,由中队实施
教学,建立行教合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除少数专业技术教员外,从校到大队、中队
的各级负责干部都兼任军政教员,亲自上课。为解决学制短、要求高的矛盾,注意
了突出重点,妥善安排课程内容和实施程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群众路线,
采取直观教学、启发式、边讲边练等方法;建立严格的教学准备、示教、考核、总
结、讲评等制度,保证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在教材教具缺乏的情况下,号召大家
亲自动手,编写教学大纲,制作教具模型,绘制图表,制作沙盘等,从而保证了训
练任务的顺利完成。
  华东军大经过3年的艰苦历程,先后举办了4期,为华东野战兵团和军区机关、
地方部队培训了近两万名团以下军政干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国后,根据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山东军区、济南军区相继建立起军政干
部学校、步兵学校、文化速成中学、卫生学校及通信、炮兵等专业训练大队。军设
教导团(大队),师、旅、军分区设教导营(队),团设轮训队。各级训练机构坚持以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为依据,以教学为中心,坚
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
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大砍训练机构,取消军事训练,
使部队的院校建设遭到严重削弱。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1974年济南军区恢复了
军政干部学校(后改称步兵学校、陆军学校)和军医学校,并相继建立了后勤、炮兵、
工程兵等专业训练大队。建制团恢复了轮训队。各级训练机构恢复后,不断充实加
强教员队伍,端正教学指导思想,完善教学保障设施,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教学质
量明显提高。到1985年,共培养各级各类干部1.5万余名。毕业学员到部队后,在
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济南军区陆军学校对部分毕业学员的调查,
许多人成了本部队的好连长、好指导员和训练“尖子”,有的担任了军、师、团领
导职务,并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
  办好学校的基本方法是:坚持正确的办校方针,为部队培养高质量的合格人才。
首先,坚持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建校的指导思想,使学校始终坚持坚定正
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和保持一支忠诚于国防教育事业,思想红,业务精,教学能力
强的教员队伍;其次,坚持正确的育才标准,把学员培养成为有知识,能应付现代
战争,有杀敌本领的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人才;三,坚持面向部队的方向,
根据部队和战争需要设置课程,充实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四,
把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作为军事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针对未来战争特点,结合战
区任务改进教学内容。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理顺各种关系。首先,理顺教员队伍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关
系,不断对教员进行端正业务指导思想的教育,使其忠诚国防教育事业,刻苦钻研
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二,理顺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明确教学是
中心,思想工作是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教学工作进行,并贯彻于教学工作
的全过程;三,理顺教学管理、后勤保障与教学工作的关系,教学管理、后勤保障
面向教学,面向基层,为教学服务。
  贯彻治校要严的原则,狠抓学校正规化建设。一是政治上严。要求党员、干部
模范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个人利益服从革
命利益;二是训练上严。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注意提高学员的“五种作战能力”,
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三是教学管理上严。备课试教、教学
设施、考核验收、学籍管理,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四是作风纪律上严。严格按照
连队化、条令化的要求,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养成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
  从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出发,积极慎重地进行教学改革。济南军区陆军学
校改进的“多课题综合性野营演练”,即学员完成基本课题后,以野营方式将几个
战术课题连贯起来,进行检验性或对抗性演练,昼夜兼程,练走、打、吃、住、藏、
管,全面提高学员的实际指挥能力,被全军第十一次院校会议肯定和推广,并列入
全军陆军学校教学大纲。他们改创的“单兵攻防战斗动作一条龙训练”,改变了以
往攻防动作分训的做法,把一个战士在攻防战斗中的各种动作,打破攻防界限,由
原来两个课题72个主要动作变为一个课题52个动作,分三步,在综合训练场进行“
一条龙”训练,溶战术、技术、军体、心理训练为一体,得到总参谋部的肯定,列
为全军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