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产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6&rec=296&run=13

劳教生产的管理体制,在隶属关系上分为两类,省直劳教企业归属省劳改局,地
市(专区)劳教企业归属地市(专区)公安部门。省直劳教企业的生产计划、物资供应计
划和基建计划及财务计划由省劳教局汇总编制,并负责上报和下达。
1963年,根据《工业七十条》的要求,实行了六定(即定劳力、定任务、定设备
工具、定原材料消耗、定岗位、定工种)和四保(即保质、保量、保成本、保设备工具
的维护和使用期限)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管理。1964年,围绕提高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重点加强了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建立和推行了全面经济核算制,劳教生产管理随
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开始进入正规化阶段。
1969年,劳教企业全部撤销,移交地方管理。
1975年,恢复劳动教养工作后,劳教生产计划、财务计划、基本建设计划、物资
供应计划仍由劳改局统一编制,分别报送省计委和有关归口厅局,并下达劳教企业执
行。此管理体制延续到1990年。
1980年,分期分批组织企业生产负责人、技术人员、生产管理骨干参加省劳改局
举办的企业管理学习班,学习和研究加强企业管理问题。1981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
的推行,为了提高劳教生产的经济效益,在生产管理上开始试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把
责、权、利结合在一起,实行严格的考核和奖惩。1983年,遵照国务院《关于国营工
业企业进行全面整顿的决定》精神,成立了“企业整顿办公室”,制定了整顿方案,
对劳教企业进行了全面建设性整顿,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计划、技术、质量、经济核
算、安全文明生产等管理制度。1984年,开始推行改造、生产双承包责任制。1985年
开始,结合企业整顿复查验收、企业升级工作的展开,进一步加强了企业的会计、统
计和业务核算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了各项原始记录、
统计台帐和考核凭证,严格了工艺操作规程,狠抓了劳动管理和定额管理,开展了以
“定人、定岗、定质、定量、定耗”为内容的“五定一奖”活动。推行了全面计划管
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经济核算以及目标管理、ABC分类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
术、量木利分析、微机应用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劳教生产管理已由“经验管理
”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阶段。
1988年,根据省劳改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意见》,实行
改造、生产、政工、后勤四项工作全面承包责任制。省劳改局在《实施意见》中规定
:实行承包责任制应遵循的原则是:1、必须全面贯彻劳改劳教工作方针,管教、生
产和精神文明建设要紧密结合,互相促进。2.保证各单位有比较充分的经营管理自主
权,同时促使其具有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能力。防止短期行为,实行利润增长和资
产增值的良性循环。3.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充分体现鼓励先
进,鞭策后进的原则,确定适当的基数、比例。4.要做到包死基数,确保上缴,欠帐
自补,严格执行奖惩制度。省直劳教单位在与省劳改局签定一包三年(1988-1990)不
变的承包责任书的基础上,在企业内部结合各分厂的生产经营状况,分别实行包品种
产量、物耗、成本、利润提成、亏损包干、减亏提成等多种承包形式。各单位结合承
包基数和分成指标,又进行了层层分解落实,有效地保证了承包责任制的顺利进行。
1988年,经国家体改委核定,司法部(88)司发劳改字第206号文批准,山东省生建八
三厂被评为国家级二级企业。1989年机电部以(89)1099号文件命名生建八三厂为大型
二级企业。各地市劳教企业自恢复建制后,生产管理水平也逐步提高。全省劳教企业
自1981-1990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952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15.96%,实现利润
2032万元,平均每年递增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