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6&rec=267&run=13

建国初,劳改农业多系零星垦殖,分散经营。1952年在鲁北沿海及胶州地区,
新建垦利、沾化、阳信、渤海、建国、清水泊、潍北、沽河、胶州9个农场。土地
总面积为65.3万亩,耕地面积9.1万亩。垦殖土地多系黄河入海处之冲积平原,又
因历年受海潮侵袭的影响,土壤盐渍化严重,含盐量一般在3‰以上,严重者寸草
不生,当地群众有“远看白茫茫,近看遍地霜”和“十年九不收”的说法。种植作
物采取“围堰打坎、蓄淡压碱、挖窝种地”的当地群众经验,多数种植抗涝耐碱的
高粮、稷子、糁子等杂粮作物,小麦、棉花次之。1953年种植的粮食作物平均亩产
69斤,每斤成本1元(旧人民币)以上,产量低而不稳,亏损严重。
1954年,省公安厅、省农林厅联合成立山东省劳改农场勘察规划设计委员会,
由农林厅农管局副局长赵雨村任主任委员,水利厅工程处处长鲁介夫、劳改局副局
长马传瑞任副主任委员,从有关单位抽调16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水利、土壤、林
牧、农机4个专业组,对渤海、清水泊、潍北、沽河4个万亩以上的大型农场,进行
了全面规划设计,成为沟、渠、路、林、田相配套的正规化农场。
1955年后,为了“战胜碱害”,“保种保收”,每年集中近万名劳力,利用冬
春农闲季节,开展大规模的以水利土壤改良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位于虞河下游
的潍北农场、小清河下游的清水泊农场,打渔张灌区的五一、渤海、垦利农场,充
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水利资源,挖塘筑坝蓄水,导虹吸水,开渠引水等办法,改土治
碱、防洪排涝。据1958年资料记载,完成挖沟筑渠1467条,完成土石989.9万立方
米,修水库25个,完成土石293.1立方米,蓄水能力为266.7立方米,总水浇面积达
到13.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0%。水利的发展改变了落后的种植习惯,由“挖窝
种地”改变为规模经营,由单纯种植杂粮改为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水稻、棉花
为主,“一年一收”改为“两年三熟”。同时也改变了当地群众生活,结束了长年
“人畜共饮一湾水”的历史,群众有“鲁北小江南”之称。1958年播种的10.1万亩
粮食作物平均亩产189斤,棉花亩产83.3斤。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林、牧、副、渔
的发展,年产肉类35.7万斤,蛋品42.9担,奶426担,造纸、制糖、编织、酿酒等
副业也同步发展起来,农业总产值达到了810万元。
1960年,执行“多种多收和高产多收同时并举”的方针,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80%左右),在粮食生产取得大面积丰收的基础上,
于1961年开始向国家交售商品粮5.5万斤。1964年,根据中央农垦工作会议精神,
组织3000余名劳力,投入了建设“稳产高产田”(即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亩产400斤
标准)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至1967年,共建立稳产高产田1.32万亩。水利灌溉
面积达到85%以上。耕、播、耙、收(小麦)农田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总产值达
到965.8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上交国家商品粮1386万斤,商品棉4230担,肉类
26万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劳改农业执行“以粮为主,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
方针,走“贸工农结合”的新路子,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扩大了农副产
品加工工业、机械加工工业以及造纸、晒盐、化肥、水泥、建材、硅碳棒等生产能
力,198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1671.5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扭转了长期亏损的局面。
1988年以来,由于受农用物资涨价,押犯增多,费用开支加大的影响,粮食生
产虽然稳步提高,经济效益却大幅度下降,重蹈亏损覆辙。1990年,农业总产值达
到2243.6万元,亏损8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