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要害保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5&rec=161&run=13

〖措施〗〖制度〗〖重点〗〖要害〗〖单位〗〖部门〗〖保卫〗〖安全〗
保障要害单位和要害部位的安全是经济文化保卫工作的重点。党政首脑机关、
广播电视、通讯枢纽、军工企业、能源基地、重要科研、动力、金融、物资等部门,
以及掌管重要机密和生产指挥决策、财富集中的职能部位,是人民政权和经济建设
的要害单位和要害部位,是敌对势力、反革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破坏的重要目
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公安机关保卫的重点是党政领导机关和兵器生产单位。
1949年6月16日上午,华东工矿部矿务局驻济南办事处危险物品仓库发生爆炸, 炸
死炸伤182人,炸毁房屋50余间,损失惨重。事后, 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向全省发出
通报,责令各行署(市)、各部门对所辖单位散存的爆炸危险物品普遍进行清查。中
共济南市委、市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通报精神,在驻济党、政、军机关
组成以廖容标为主任的清查委员会,各区、县有关部门组织16个治安分会,105 个
治安小组,对全市国民党溃逃时丢弃和散存的危险物品,以及各部门、单位的危险
物品仓库,全面进行清查,收缴各种枪支602支,子弹12000余发, 炮弹、 手榴弹
13000余个,以及炸药、雷管等一宗。在清查危险物品的基础上,全市有84 个国营
厂企单位建立了保卫组织,充实配备保卫干部392人。
1950年,省公安厅根据国家公安部关于加强要害部门护卫的指示,确定中共中
央山东分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淄博电厂、淄博兵工总厂、济南第二机器厂、青岛
橡胶厂、青岛国棉六厂为重点保卫单位。1954年,又确定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造
船厂、电业局、橡胶二厂、济南机床二厂、山东化工厂、五○一厂、洪山煤矿等单
位为重点保卫单位,并帮助这些单位审定要害部位63处,具体制定保卫方案。要害
单位和要害部位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对产品质量和科研成果
有决定作用的研制、生产、装备、检验等关键环节,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
剧毒、病菌、放射性元素等危险部位,电、水、气、动力部位,贵重、稀有、关键
设备、仪器,珍贵文物和财物集中部位等,划定为要害部位,重点加强保卫。1965
年,在全省军工、电力、化工、石油、物资系统确定重点单位102个, 划定要害部
位7960处。“文化大革命”中,行之有效的要害保卫工作遭到破坏。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要害保卫工作逐步得到恢复与加强。1980年,全省重新审定要害单位
7126个。1985年,对全省6400个经济文化单位中的16100个要害部位进行检查, 进
一步落实了安全保卫措施。
在要害单位、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要求政治可靠,纪律严明。新中国成立后,
公安部颁布了《要害保卫办法》,对要害单位、要害部位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严格的
规定要求。公安保卫机关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对有关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政治审
查,发现政治上不可靠、不适合在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及时调离。1963年,全省
邮电系统对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和政治审查。1954年,省公安厅
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山东化工厂、五○一厂、洪山煤矿等9 个重点要害单位,
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对在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审查。1962年,在
台湾国民党当局叫嚣窜犯大陆期间,对全省港口、水产、海运系统以及首脑机关、
新闻广播、重点厂矿、国防体育、科研单位的要害部位工作人员进行了政治审查,
发现不适宜继续在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另行妥善安置。“文化大革命”中,中断了
要害部位工作人员政治审查制度。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这项工作逐步恢复,建
立了先审后用制度。1981年,对全省13.6万名要害部位工作人员普遍进行审查,调
离了不适合在要害岗位工作的人员324名,占2.38‰。
要害单位和要害部位普遍建立安全保卫制度。党政首脑机关、机要通讯、科研
单位、军工企业,严格执行保卫、保密、传达、会客登记制度;供水、供电、供气
动力部门严格实施设备检修、交接班以及备用器材保管制度;电台、电视台的播音
室、演播室、控制室,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出入管理、安全操作制度;石油、化工大
型物资仓库以及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的部位,严格执行防火、防
盗等安全制度。公安保卫机关对安全保卫制度的落实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漏
洞,及时堵塞。进入80年代,在改革开放、四化建设实践中,要害保卫工作逐步发
展为以岗位安全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安全保卫制度。1985年,淄博白杨河发电厂制
定了要害安全制度11种74条,对保证要害部位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电业局
在全省电力系统推广了该厂的做法。
重点要害单位、要害部位设置守护力量。1949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工矿部(
驻博山)所属兵工局、冶炼总厂、淄博电厂,新博、西河、洪山煤矿、 南定火药库
等单位设矿警队,看守要害部位。冶炼总厂设30人的武装纠察队,看管重要物资设
备并巡逻护厂。1955年,全省设经济民警看守重点要害目标131处,到1963 年发展
到212处。党政首脑机关、广播电台、国家重要设备物资仓库和金库, 以及大型铁
路桥梁等,一直采用公安部队、武装警察守卫。1955年,武装守卫目标32处,1958
年增加到224处。1963年调整为63处。“文化大革命”后, 武装守卫目标进一步作
了调整,1985年调整为30处。一些要害单位组织工人护厂队、护矿队,日夜值班巡
逻,看守本单位要害部位,保证安全。1961年,全省有工人护厂队213个,1437人。
1985年,发展到469个,2488人。
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各种技术防范手段逐步应用到要害部位的安全
保卫工作中,预防事故和犯罪的发生。1977年,山东工业大学保卫处会同教学科研
人员研制了无线报警器,在全校要害部位首先安装使用,随时控制全校要害部位安
全情况。1980年,全省文保系统73个单位推广应用,在要害部位安装报警器103台。
1981年,淄博矿务局保卫处会同科研人员,先后研制成功三路载波计时报警器、半
导体无线感应报警器、踏板警铃、感应警铃、警灯等多种报警器材,在机要、调度、
财务、炸药库等要害部位安装使用后,大大提高了要害部位安全系数。尔后,全省
邮电、银行系统也很快实现要害部位报警自动化。1985年,全省经济企业单位安装
使用各类报警器8349台,保险柜404个,保险锁13800把。这些技术器材的研制、应
用,有效地提高了要害部位防火、防盗、防破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