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扶持农村贫困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4&rec=150&run=13

    〖扶持〗〖贫困户〗〖范围〗〖资金〗〖1971-1980〗
  山东省自1974年开始扶持农村贫困户工作。1978年第七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提
出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工作任务。1979年,山东正式将扶贫工作
列入民政工作范畴,并于当年在莒南县壮岗公社、陵县官道孙公社、平度县王家站
公社进行试点,由民政部门以部分救灾款和社会救济款扶持农村贫困户发展以养殖
业和种植业为主的家庭副业。此后扶贫范围扩大至30多个县。同年,对全省农村贫
困户进行调查登记,共登记“家庭主要劳力死亡、残废或长期患病、遭受意外事故
造成家庭生活困难,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三五年内不能摆脱贫困”的贫困农户149万
户、650万人,占农村总户数的9.7%。在调查登记工作中,农村社队对贫困户历
年欠款进行了适当减免,对通过自己劳动仍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给予工分或实物补
助。到年底,郓城、荣成、莒南3个试点县和10个试点公社由民政、银行、信贷部
门发放扶贫款11.2万元,贫困户全年收入41.8万元,户均66元。据莒南、陵县、
郓城、荣成、临朐、惠民、昌邑、崂山、东平9个县统计,共扶持贫困户8874户,
其中946户改变了贫困面貌,611户达到自给。
  1980年,全省有117个县(市区)开展了扶贫工作。省民政厅拨出自然灾害救
济款120万元,帮助11个灾情较重的县扶持贫困户发展副业生产。同年9月,山东省
人民政府批转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扶贫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提出“贯彻自力
更生为主,社队和国家帮助为辅”的扶贫方针,要求县、社两级成立扶贫工作领导
小组,吸收民政、农业、财政、银行、信贷、粮食等部门参加,充分发挥其在扶贫
中的职能作用。到年底,全省共发放扶贫款514万多元,扶持贫困户10.4万户。据
其中64个县的统计,共发放扶贫资金336.3万元,扶持贫困户6.7万户,当年摆脱
贫困的有1.7万户。
    〖扶持〗〖贫困户〗〖范围〗〖资金〗〖1981-1985〗
  1981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要求各地民政部门从社会救济款中拿出三分之二用
于扶贫。6月初,省民政厅从自然灾害救济款中拨出150万元支持生产条件差、生活
困难大、外流人员多的11个县的44处公社开展扶贫工作。该44处公社是:临邑县的
孙庵、李家、孟寺、宿安公社;济阳县的贾寨、唐庙、索庙、新市公社;商河县的
玉皇庙、钱铺、牛铺、常庄公社;乐陵县的铁营、寨头堡、刘武官、郭家、大孙公
社;庆云县的杨寺、大靳、中丁、尚堂公社;博兴县的纯化、龙居、乔庄公社;广
饶县的斗柯、辛集、油郭、花官公社;利津县的徐集、明集、南宋公社;垦利县的
宁海、辛庄、董集、史口公社;郯城县的马站、泉源、小埠、沙墩、归义公社;苍
山县的长城、皇路、南桥、横山公社。1981年,全省共扶持贫困户8.3万户,有3.
4万户(含往年数,下同)摆脱了贫困。
  1982年5月,省民政厅拨出专款190万元,支持18个县的38处公社进行重点扶持,
即:临沂县的重沟、李官公社;沂源县的三岔、张家坡、黄庄公社;沂水县的圈里、
王庄、夏蔚公社;沂南县的铜井、湖头、马牧池公社;蒙阴县的高都、野店、岱崮
公社;费县的马庄、城北公社;平邑县的临涧、保太公社;齐河县的桑梓店公社;
禹城县的莒镇公社;沾化县的义和庄、太平、马营公社;阳信县的洋湖公社;利津
县的北宋、汀河公社;滨县的阎家公社;鄄城县的董口、富春、什集公社;东明县
的沙窝、临河店、东明集公社;梁山县的赵■堆公社;泗水县的苗馆、柘沟公社;
莘县的大王寨、王奉公社。是年,全省共扶持贫困户7.53万户,脱贫2.7万户。
  1983年1月,山东省农委、民政厅、财政厅、农业银行、商业厅、粮食厅、供
销社、外贸局、农业厅、社队企业管理局、教育厅、物资局12个单位联合转发了国
家经委、民政部等9个部、委《关于认真做好扶助农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改革
了扶贫款的发放使用办法。扶贫资金由过去的无偿扶持改为有借有还,不计利息。
6月,省拨出专款300万元,全部实行有借有还,支持36个县的60个乡、镇进行扶贫,
即:临沂县的芝麻墩、郑旺乡;沂水县的高桥、院东头乡;沂南县的辛集、依汶乡;
费县的朱田、胡阳乡;苍山县的车辋、鲁城乡;临沭县的周庄乡;夏津县的郭寨乡;
平原县的大吴乡;禹城县的辛店乡;沾化县的新户乡;利津县的王庄、大赵乡、邹
平县的西董、临池乡;高青县的花沟乡;无棣县的常庄乡;垦利县的胜利、胜坨、
高盖乡;曹县的梁堤头、大集、许楼、李集乡;郓城县的李集、张鲁集乡;巨野县
的双庙、王坪坊乡;曲阜县的尼山乡;邹县的田黄乡;鱼台县的李阁乡;境县的徐
庄乡;冠县的店子乡;茌平县的韩屯乡;东阿县的大李乡;章丘县的垛庄、胡庄乡;
平阴县的安城、李沟乡;莱芜县的茶叶、上游乡;滕县的辛召、党山乡;海阳县的
朱吴、黄崖乡;益都县的朱崖、杨集、王坟乡;寿光县的道口、南河乡;潍县的泊
子乡;即墨县的瓦格庄乡;胶南县的市美乡;淄川区的口头、东坪乡;博山区的南
博山乡。当年,在受灾地区开始探索试行扶贫与救灾相结合的办法,即在安排好灾
民生活的前提下,拨部分救灾款扶持灾区的贫困户从事家庭副业生产,战胜灾荒。
是年,全省共扶持8.67万户,有4.9万户摆脱贫困。
  1984年,扶贫工作纳入各地经济建设规划,扶贫资金由社会和有关部门多渠道
筹集。全省推广临朐县用“补息贷款”(贫困户向银行贷款,利息由民政部门从扶
贫款中支付)方法扶持贫困户发展商品生产的做法。同年5月,省民政厅拨扶贫款
250万元,重点扶持40个县(市、区)的48个乡镇,即:长清县的双泉、五峰乡;
即墨县的华山乡;莱西县的绕岭乡;淄川区的浴林乡;博山区的李家乡;山亭区的
冯卯、水泉乡;利津县的城关镇;垦利县的永安乡;阳信县的劳店乡;博兴县的店
子乡;福山区的八角乡;莱阳县的大夼乡;安丘县的王庄乡;五莲县的管帅镇;高
密县的姚戈庄乡;临朐县的九山、大关乡;诸城县的范家官庄乡;曲阜县的王庄乡;
济宁郊区的长沟乡;商河县的沙河乡;乐陵县的杨家乡;临清市的烟店乡;高唐县
的赵寨乡;肥城县的柱子乡;新泰市的石莱办事处;宁阳县的石古乡;泰安市的满
庄乡;平阴县的洪范乡;泗水县的金庄乡;沂源县的燕崖、东店乡;蒙阴县的常路
乡;平邑县的仲村乡;沂南县的张庄乡;费县的芍药乡;莒县的棋山乡;临沂市的
半程乡;沂水县的泉庄、道托乡;菏泽市的马村、侯集、李庄乡;定陶县的马集乡;
成武县的南鲁、汶上乡。12月,省民政厅确定对长期多灾贫困而又迫切要求尽快改
变面貌的临朐、沂源、沂水、梁山4个县(随后又增加了沂南县、蒙阴县、平邑县、
费县)予以重点扶持。每县拨给100万元扶贫专款,连续扶持3年。是年,全省共投
放扶贫款2914万多元,扶持11.8万户,其中7.3万户摆脱贫困。
  1985年8月,省民政厅向全省推广高密县柴沟镇成立扶贫储金会,加强有偿扶
贫资金回收和管理的做法,要求各地普遍建立扶贫储金会。到年底,全省有328个
乡镇建立了扶贫储金会组织。10月,省民政厅和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开
展科技扶贫的通知》,后又联合编印《科技扶贫教材》10种42万册,由各县民政局
和科协直接发放到贫困户手中。自1985年下半年起,各地民政部门在扶贫工作中开
始兴办扶贫经济实体,吸收贫困户入厂务工;扶持以贫困户为主体的经济联合体,
帮助贫困户发展旱涝保收的商品生产。该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共投放扶贫资金
2900万元,扶持贫困户29.1万户,使16.9万户摆脱了贫困。
    〖扶持〗〖贫困户〗〖范围〗〖1986-1987〗〖重点〗〖统计〗
  1986年,沂蒙山区的沂水、沂南、沂源、蒙阴、平邑、费县、临朐、泗水、山
亭9县(区)被国务院列为由国家给予重点扶持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同年7月,省
委、省人民政府召开沂蒙山区第二次现场办公会暨扶贫会议,确定在“七五”规划
内,对1985年农民人均实际收入在200元以下的14个贫困县(上述9县和临沭,鄄城、
单县、梁山、商河5县)给予重点扶持。省民政厅发放扶持专款1125万元,对23个
山区、库区、黄河滩区、湖区、盐碱涝洼地区的多灾贫困县进行重点扶持。该年,
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共投放扶贫款3300多万元,扶持贫困户42万户,其中20.8万户
摆脱贫困。年底,省民政厅在淄博市淄川区东坪乡召开了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现
场经验交流会,向全省推广东坪乡以乡镇扶贫厂(福利厂)、敬老院、救灾扶贫基
金会为基本框架,建立以烈军属、残废复员退伍军人、贫困户、“五保”户和残疾
人为对象的农村基层社会保障网络的做法。
  1987年,全省共投放扶贫资金3166万元,扶持农村贫困户22.9万户。省民政
厅对29个多灾贫困县进行了重点扶持。
  从1980年至1987年底,全省共投放扶贫资金5.4亿元,其中各级民政部门投放
扶贫资金8000余万元,先后重点扶持多灾贫困县42个,其中连续扶持3年的有16个
县(市、区),累计扶持资金超过100万元的有18个县(市、区),累计扶持贫困
户139.6万户,累计脱贫77.2万户。扶持以贫困户为主体的经济联合体1.76万个。
建立县级扶贫基金会88个,基金1582万元;乡级扶贫基金会4057个,基金4057万元;
村救灾扶贫储金会9388个,拥有救灾扶贫基金608万元。1987年9月5日,省民政厅
制发了《山东省有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在全省贫困落后乡村建
立科技扶贫点18.9万个,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5747期,培训各类农村技术人员72.
7万人,为省重点扶持的14个贫困县提供技术和产品项目141项,推广新技术成果
394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