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清时期灾情勘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4&rec=124&run=13

    〖执行〗〖晚清〗〖1840-1911〗〖灾情〗〖勘报〗〖期限〗〖规定〗
  清政府规定:“地方遇有灾伤,该督抚先将被灾情形、日期飞章题报。题后续
报灾一例速奏。”“凡州、县报灾到省,准其扣除程限,督抚司道府官以州县报到
日为始,迅速详题。若迟延半月以内递至三月以外者,按月日分别议处。上司属员
一例处分,隐匿者严加议处。”①
  “州县地方被灾,该督抚一面题报情形,一面于知府、同知、通判内遴委妥员,
会同该州县迅诣灾所,履亩确勘,将被灾分数(减产成数)按照区图村庄逐加分别
申报,司道该管道员,复行稽查加结,详请督抚具题。”②勘报期限:“夏灾限6
月终旬,秋灾限9月中旬”,“州县官除程限定限40日,上司官以州县报到日为始,
定限5日,统于45日勘明题报”。③“州县勘报续被灾分数,除旱灾以渐而成,仍
照40日期限外,其被水、被霜、被风灾地续灾较重,距原报情形在15日以外者,准
于正限外展限20日。如距原报情形之日未过15日者,统于正限内勘报请题,不准展
限。若已过初灾勘报正限之后续被重灾,准另起限期勘报。”④“勘灾道、府大员
不亲往踏勘,只据印委各官印结率行加结转
   ①②③④《荒政辑要》第4卷。报者,该督抚题参;对逾期勘报,不据实勘
报和不令赶种受灾耕地,留待勘报减产成数,致误农时者,均分别议处。”①
  上述规定并未有效地执行。晚清时期,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地方官吏为免受惩
处,往往不顾群众死活,隐灾不报,或拖延缓报。据《清实录》记载统计,晚清时
期黄河共决口57年次,仅上报了22年次。1898年夏(清光绪二十四年),黄河于东
平、东阿、长清、历城、济阳、利津、寿张、郓城等地多处决口,44个州、县被淹,
造成特大洪灾。灾后,山东省督抚张汝梅拖了4个多月,至10月中旬才派员去受灾
最重的齐东、章丘、历城等县查灾。1893年(清光绪十九年),因上年春夏干旱,
秋季多雨,宁海、莱阳、海阳、文登、荣成、即墨各州、县受灾较重,地方官吏隐
灾不报,并照例征收田赋。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平原县蝗、旱成灾,知县杨
德成不仅不及时勘报灾情,还巧立名目,继续勒索群众。类似事例,在清朝末年不
胜枚举。1840-1911年,山东巡抚共向清廷勘报各种灾情2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