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50年代礼宾接待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3&rec=37&run=13

建国初期,山东的外事活动较少。当时在外宾接待工作上过多地注意生活方面的
安排,接待工作较为被动。在外宾访问参观中,情况介绍不主动,尤其对西方国家的
代表团,曾有顾虑很多,缩手缩脚、少说为佳、客问主答、不问不答的被动应付现象。
对兄弟国家代表团,则又有“内外不分”的现象。
1955年接待外宾共6批174人。重点团组是缅甸联邦政府文化代表团66人,朝鲜青
年艺术团102人。从接待范围来讲,社会主义国家有4起,107人;属于西方国家的有2
起,67人。
1956年接待来山东参观、访问、学术交流、专业考察、艺术表演等项活动的外宾,
共74批, 1136人次。重要团组有苏联《真理报》副总编辑夫妇2人,罗马尼亚云雀歌
舞团125人,民主德国柏林警察乐团68人,匈牙利人民军文工团221人,黎巴嫩大主教、
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及秘书2人,阿根廷“和大”书记等4人,20个国家的驻华使节42
人。在外宾接待中,各级机关、团体以及人民群众与外宾的接触面很广泛。以济南为
例,直接参加接待活动的省、市机关、工厂、学校有32个单位。参与欢迎欢送的人员
2700余人。观看外国艺术演出、体育比赛的约有8万余人。
1956年,山东省市机关、工厂、企业、团体、学校、市区建立了58个外宾接待小
组,均以各单位党组书记或副书记为主,吸收有关人员参加组成。这些单位不仅在接
待人选上作了分工,在政治思想和业务上也有相当准备。为了泰山、曲阜孔庙的开放,
筹备了泰山曲阜的外事接待机构。青岛市委也成立了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外宾接待
工作有了比较稳定的组织基础。
从1949年至1957年底止, 据不完全统计,来山东的各国外宾总共为154起,2614
人。其中社会主义国家的105起,2089人;西方国家的36起,276人;多国代表团11起,
247人。 来访国家共有31个,它们是:苏联、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蒙古、朝鲜、越南、民主德国、英国、法国、联邦德
国、土耳其、埃及、阿根廷、智利、荷兰、黎巴嫩、澳大利亚、奥地利、瑞典、丹麦、
菲律宾、以色列、日本、缅甸、泰国、印度。大多数外宾到过济南、青岛、曲阜、泰
山,少数外宾分别到过淄博、潍坊、张店、烟台、莱阳、即墨、兖州等地。
1958年来山东省(青岛除外)参观访问和专业考察活动的外宾有33个国家的70起,
236人。 其中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的有苏联、捷克、匈牙利、民主德国、蒙古、朝鲜、
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波兰47起,170人;来自民族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的有印尼、
印度、古巴、丹麦、苏丹、新西兰、巴西、哥伦比亚、苏里南、墨西哥、秘鲁、危地
马拉、阿拉伯、摩洛哥、希腊、加拿大、尼加拉瓜、土耳其、西班牙、意大利、智利、
日本、法国和英国等24个国家,共23起,66人。此外,还有苏联、朝鲜、民主德国、
匈牙利、 波兰、英国等驻华使馆人员23起,34人;驻华专家83起,119人;华侨观光
团和华侨自费旅行者29起,94人。总计为205起,483人。就来宾的身份而言,有国家
的副首相、部长、局长、剧协主席、报社副总编辑、著名和平人士、青年领袖、著名
作家、地质学家、史学家、考古学家、医学家、书法家、桥梁建筑家和农学家。从民
族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外宾来看,他们的代表性比较广泛,政治情况也比较复杂。
本年外宾在本省总的特点是:团组小、起数多,时间短,专业活动多。西方国家
的外宾,对大跃进的情况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社会主义国家的外宾对中国大跃进情
况很感兴趣,看得细、问得清,他们普遍要求深入基层,多看实际,接触群众,了解
中国大跃进的实际情况,但他们对中国大跃进抱有一定的怀疑情绪。从他们活动的特
点来看,对人民公社颇感兴趣,而对大跃进奇迹则表示了惊讶和怀疑。如苏联来宾对
人民公社的形成反映,“苏联是正常的中国是特殊的呢?还是中国是正常的苏联是特
殊的?”。捷克的外宾提出:“人民公社的成立,乡社合一,人民代表又如何处理,
宪法是否需要修改”等等。这些反映充分说明了外宾对人民公社问题非常关心,有很
多问题不够理解。由参观城市转向偏僻的农村,是从国际学联代表团来访开始的,是
山东省接待工作中第一次大胆尝试。自上海外事工作会议以后,打破了外事工作的神
秘化,提高了外事干部的政治思想水平,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发动了群众,明确了参
观的重点,扩大了参观路线和新的单位,走出了城市,注意了农村,为全民办外交奠
定了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