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国籍外事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3&rec=147&run=13

明恩溥
明恩溥(SMITH ARTHUR HENDERSON),又译明恩普,美国公理会传教士。1872年
受美国公理会差会部派遣来中国,在天津传教。1877年山东发生严重灾荒,明恩溥前
来山东赈灾,并开始在山东传教。1882年,他在山东恩县庞庄建立了美国公理会在中
国农村的第一个有外国传教士的教会。1893年,他又在临清设立新的教会,使美国公
理会的势力在山东西北部迅速扩展。1905年,明恩溥辞去传教士职务,离开山东,在
通州从事神学方面的写作。
在传教布道的同时,明恩溥以上海英文《字林西报》驻山东通讯员的身份,发表
了许多有关中国和山东风土民俗的报道和文章。先后出版了《中国的文明》(1885)、
《中国人的性格》(1892)、《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的研究》(1899)、《动乱中
的中国》(1901)、《王者基督:中国研究大纲》(1903)、《中国的进步》(1906)
以及《今日的中国和美国》(1907)等,还编有一本《汉语谚语俗语集》(1902)。
明恩溥对中国的介绍和评论,在美国和西方世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看作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中国问题专家。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爆发后,明恩溥连续在《字林西报》发表文章,主张坚决镇压
义和团,并呼吁各国使团向清政府施加压力,严惩山东巡抚毓贤。义和团运动高潮期
间,他与其妻避入北京使馆区,参加守御使馆区的作战。《辛丑条约》签订后,明恩
溥于1906年曾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要求将中国政府的庚子赔款用于发展中国
的教育事业,以防止类似义和团运动的事件再次发生。1932年,明恩溥在美国去世。

庄士敦
庄士敦(JOHNSTON REGINALD FLEMING) ,1874年生于英国爱丁堡,在爱丁堡大
学和牛津大学马格达伦学院受到大学教育,获现代史学位。1898年被英国政府派到香
港工作。起初任见习生,之后任议会职员、秘书助理、港督私人秘书,并在这段时间
里开始学习汉语。在远东的最初几年,他几次远往中国内陆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
云南、西藏和缅甸、泰国等地了解较深。1904年,庄士敦被香港殖民政府调到当时已
成为英国租借地的威海卫,在威海卫行政长官詹姆斯·斯图尔特·洛克哈特手下工作,
始任秘书,从1906年至1917年,任威海卫租借地南区长官。在这段时间里,他的汉语
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能够熟练地掌握当地方言,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书籍。为了
使英国大众了解威海卫,他撰写了《中国北方的狮和龙》一书,书中详细记载了这块
土地上人们的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行政机构、地方历史等等。1918年,他成
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私人英语教师, 之后6年,庄士敦生活在北京故宫紫禁城内。
著有《紫禁城的黄昏》,此书1934年出版。1925年,庄士敦离开溥仪。1927年,任威
海卫行政长官。 1930年10月1日,威海卫在遭受英国统治32年之后,被正式收回。国
民政府外交次长王家桢、威海卫行政区管理专员徐祖善来威海卫举行收回威海卫典礼,
宣告成立威海卫管理公署。在交接仪式上,英国女王任命的威海卫租借地最后一任行
政长官庄士敦作了告别发言后,即率其部下离威海回国。1931年—1937年,庄士敦在
伦敦大学东方研究学院远东语言文化系任主任、汉语教授。1935年,他最后一次来到
中国,并在满洲拜访了他的学生溥仪。1937年,他从伦敦大学的职位上退休,次年在
爱丁堡去世。

罗生特
罗生特(TACK ROSENHFELD, 1903—1951),国际主义战士,泌尿科专家。奥地
利人, 犹太族,1903年1月11日,出生于奥地利加里西亚棱堡。父亲是奥地利帝国时
代的骑兵团参谋长,母亲是一个庄园主的女儿。1923年,罗生特入维也纳大学学医,
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因参加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地利共产党前身)、反对法西
斯势力被解聘,在维也纳开办诊所。1939年被纳粹分子“驱逐出境”,来到中国上海。
经汉斯·希伯介绍,同新四军卫生处处长沈其震等相识。1941年春,扮作德国传教士,
携带医疗器械和药品,随沈其震等人去新四军军部驻地苏北盐城。新四军军长陈毅和
政委刘少奇亲切接见并为其举行欢迎会。此后,罗生特被安排在新四军卫生部直属医
院工作,他经常顶寒冒暑,穿越日军封锁线,奔波于苏北、淮北、淮南,为新四军各
部队治病疗伤。翌年春,经陈毅和钱俊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1943
年9月, 罗生特应山东军区之邀,赴山东莒南县抗日根据地,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
荣桓治病。经几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罗荣桓的严重肾病便有所好转,停止血尿。此
后,他留在山东,任军区卫生部顾问,参与卫生部的领导和附属单位的临床医疗以及
卫生学校的教学工作。他对伤病员极端热忱,对各种医疗规章制度要求严格。1943年
11月下旬的一天,军区政治部主任肖华告诉他,滨海军区政委符竹庭遭日军伏击,落
马受伤。罗生特未等他说完便带上器械匆匆上路,当他赶到军区驻地时,符竹庭已停
止呼吸。罗生特立即施行心脏按摩和对口人工呼吸,终因伤势过重去世。
罗生特重视医务人员的培养和医疗事业的建设。在新四军时,他建议军长陈毅,
创办了华中卫生学校,并亲临学校授课。在临床医疗中,耐心培养教诲医护人员。他
要求医务人员要有音乐家的耳朵,鹰一样敏锐的眼睛和灵巧的手,戏剧家的嘴巴。在
山东,他亲自设计、组织施工,为军区建成一座拥有上百间房屋的医院,人们称之为
“罗生特医院”。1945年冬,罗生特随部队到达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总卫生部长。
他日夜奔走救治伤员于第一线,要求医护人员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在医疗中加强
战伤处理的无菌观念,熟练掌握战伤处理的技术,切实做好骨伤的固定,以减少伤员
的残废和死亡。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罗生特经北平协和医院检查,患有高血压、
冠心病,医生告诫他注意防止心肌梗塞的突然发作。为此,部队安排他赴天津疗养。
11月,罗生特在和中国人民一道欢庆新中国的诞生后,决定回奥地利探望亲人,并表
示要动员自己的同学、朋友来中国参加建设。行前,刘少奇在天津接见了他,并高度
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罗荣桓、肖华等为他饯行。接着,他取道上海回国,在上
海受到市长陈毅的欢迎与款待。1951年5月,罗生特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

路易·艾黎
路易·艾黎(REWI ALLEY) ,1897年12月2日生于新西兰坎特伯里省斯普林菲尔
德市。1927年到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任消防处督察、工业科督察等职。1933年,他与
美国友人史沫特莱、马海德等人一起参加了第一个外国人组织的马列主义小组,并和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联系。1938年初,他与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一起促成了中国
工业合作社运动,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获得国共两党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先
后担任过“工合国际委员会”委员、实地工作秘书、技术顾问等职。1939年至1941年,
他为“工合”工作三次去延安,并见到毛泽东主席。毛泽东对其工作表示赞赏和支持。
1942年, 他与英国记者乔治·何克(GEORGE HOGG)在陕西双石铺创办了培黎工艺学
校。该校后来多次迁移,几经变迁,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石油和其他工业技术人
才。他从1942年至1974年一直担任该校校长,1980年任名誉校长。
1953年,艾黎迁到北京定居。他参加了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并被选为亚
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委员,出席过世界和平理事会召开的一些会议。1957
年5月2日,新西兰共产党惠灵顿区委员会讨论通过了艾黎加入新西兰共产党。1960年
初,他返回新西兰探亲,顺访澳大利亚,在两国作了八十多次报告,介绍中国情况。
同年,他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六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还去朝鲜、越南、
蒙古、古巴访问过。1973年,他再度访问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解放后,除了参加国际活动外,艾黎的主要工作是写作。为了了解情况,他每年
都要到中国各地参观访问,用他的笔,大量写作歌颂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诗文。他
还翻译了不少中国优秀的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向世界人民介绍。到1982年4月为止,
他在国外和中国一共出版了18部诗作、11部翻译的中国诗集和34部介绍中国等情况的
书籍。
半个多世纪来,无论在中国国内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还是在社会主义
革命和建设时期,艾黎总是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斗争,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了大量
工作。1963年,艾黎生日时,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曾到他的住所祝贺。1971年,
毛泽东主席接见了艾黎,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多次会见他。1977年,邓小平
等中央领导同志,代表党中央出席了他80寿辰的宴会,称他是中国人民的一位“老战
士、 老同志、老朋友”,给予他很高的评价。1982年3月艾黎患病住院时,中共中央
主席胡耀邦曾代表中共中央和老一辈的革命领导人前去看望。 1982年4月21日,中国
对外友协为艾黎来华55周年举行了庆祝会。
路易·艾黎多次参观、 访问过山东。1958年12月4日至15日,他到济南、泰安、
曲阜等地参观、访问,写了采访稿60余篇,拍摄照片胶卷近40个,通过生动具体的材
料、新旧对比的笔法,向世界人民宣传介绍新中国的变化。以后,他又分别于1960年、
1965年、1975年、1977年参观访问了济南、淄博、曲阜、邹县、东营、莒南、临朐、
泰安,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作和发表了大量的作品,为世界人民了解山东作出了
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