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籍外事人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3&rec=145&run=13

(一)李希霍芬
李希霍芬(BARON RICHTHOFON),1833年出生于普鲁士。1861年以地质学家的身
份随普鲁士艾林波使节团首次来华。1868年—1872年得到美国银行的经济支持,再度
来华调查中国各地的资源。 后得到英国商会赞助,在中国内地进行了7次游历考察,
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包括山东、直隶、四川及华中、华南、东北等地,收集了许多有
关中国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的宝贵资料。回到德国后,发表了《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
所作研究的成果》一书,共三大卷和一部地图集。他首次将中国经中亚到希腊、罗马
的这条中西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从此,“丝绸之路”一词便在世界范围内广为
流传。1870年—1872年,他给上海英国商会写过10封信,谈到中国通商路线问题时,
特别提醒要注意山东煤矿的重要性, 说胶州湾是一个值得夺取的军港。 这些信件以
《李希霍芬男爵书简》为名公开出版。此外,他还著有《山东及其门户--胶州》等书。

(二)安治泰
安治泰(ANZER JEAN BAPTISTE) ,德国天主教士。1879年初,被德国天主教圣
言会派遣来到中国传教。先在香港的主教神学院工作并学习汉语。一年后到山东,当
时山东的天主教会受到法国的保护。他被主教顾方爵分配到鲁南主教辖区。1882年,
他被任命为鲁南教区代理主教,与另一位传教士福若瑟来到阳谷坡里庄,设立教堂,
发展教会势力。1886年被提升为主教,负责鲁南四州府的教务。1887年,他来到兖州
城内,因串通教民购置房屋建造教堂,与当地士绅发生冲突,乘机扩大事端,跑到北
京德国使馆,请求德国公使李梅干预,挑起了“兖州教案”的交涉。1890年他放弃法
国的外交保护而接受德国的保护。同年,他回到德国柏林,以有关中国的各项重要事
情报告给德皇威廉二世,成为德皇的座上客。德皇答应给他的教会以“完全而充分的
保护”。1893年,软弱腐败的清政府在德国的压力之下,向他颁赏了三品顶戴,两年
后,又颁赏二品顶戴,列为总督一级。他俨然以总督自居,企图控制地方政府。1895
年,他在兖州活动遭到当地人民强烈反对时,曾试图以此为借口,建议德国政府占领
中国沿海岛屿。1897年11月,巨野教案发生后,他正在柏林,立即向德国政府建议:
“我们现在应该利用机会占据胶州,它对我们在各方面是个最好的、最能发展的据点。”
11月17日,他被德皇威廉二世接见时再次当面陈述了占领胶州湾对德国的意义,随后,
他写信给德国外交部,建议就巨野教案向清政府提出赔偿要求:一、赔偿事件当中的
全部损失;二、赔偿由于这个事件所产生的一切支出;三、建筑两座规模较大的教堂,
每个教堂都应挂有中国皇帝题词:“敕建天主堂”。这些条款成为1898年3月6日清政
府同德国政府签订的关于巨野教案协议的蓝本。巨野教案的发生,给了德国政府出兵
强占胶州湾的口实,开创了帝国主义列强武装瓜分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先例。在这
个过程中,安治泰起了急先锋的恶劣作用。他为此获得了德国政府的嘉奖,甚至得到
了巴伐利亚王室封给的贵族称号。1903年死于罗马。

(七)汉斯·希伯
汉斯·希伯(HANS SHIPPE,1897-1941),曾用笔名海因兹·莫勒,国际主义战
士,德国人,出生于克拉科夫(今属波兰)。青年时期在德国读完大学,到医药部门
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参加示威游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被捕入狱,战后获释,
此后加入德国共产党,在莱比锡和德累斯顿等地从事新闻工作,经常在德、英、美一
些报刊上发表文章,曾一度到苏联,访问过列宁和斯大林。
希伯对中国人民和中国革命怀有深厚感情。他于1925年首次来到中国,在国民革
命军总政治部编译处编辑英文刊物《中国通讯》,发表过《论马克思对中国的评论》
等文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希伯愤而离职回柏林,出版《从广
州到上海(1925-1927) 》一书,赞颂中国革命,认为“贫苦的中国人民必然会取得
胜利”。宣称该书“献给中国革命和中国英雄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中国共产党”。
1932年,希伯再次来到中国,在上海和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等外国友人发起第一
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在德国《世界舞台》上发表了《殖民地中国》一文,揭露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和蒋介石镇压革命的行径。1934年希伯一度回到欧洲,半年
后返回中国,在上海参加了中国和反战反法西斯运动。多次撰文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
侵略野心,提出组织反侵略阵线的主张。七七事变后,希伯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
斗争。曾发表《中国正越战越强》等文章。还多方筹募,购买医疗用品秘密设法送给
新四军。
1938年春,希伯到延安,访问了毛泽东,并进行了恳谈。1939年春他到安徽泾县
采访,在新四军军部见到了周恩来和叶挺,听取过周恩来传达中共六中全会精神。撰
写了《周恩来论抗日战争的新阶段》及一批关于新四军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报道,
先后发表在欧美的一些进步报刊上。
1941年1月, “皖南事变”后,希伯先后在《美亚评论》发表了《叶挺将军》和
《中国的内部摩擦有助于日本》 ,揭露了事变真相并指出其严重后果。5月,他偕夫
人秋迪到苏北, 先后访问过刘少奇、陈毅、粟裕等,根据采访所得写成一部约8万字
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在日本战线后面的新四军》等
报道和政论。9月,他由苏北到山东滨海区八路军115师师部驻地,会见罗荣桓、朱瑞
和黎玉,并深入实际采访,参加各种集会,先后写出了通讯《在日寇占领区的旅行》
和《八路军在山东》、《为收复山东而斗争》两个长篇报告,文章指出:“没有中国
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坚持抗日,中国抗战坚持到今天是不能想像的”。
1941年11月初, 侵华日军纠集5万余兵力对沂蒙山区进行空前规模的残酷“大扫
荡”。希伯曾几次拒绝部队领导人护送他到安全地带的建议,坚持参加艰苦的反“扫
荡”。表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把斗争的神圣事迹报道给全世界人民”。5月,3
万余日军合围中共山东分局、 八路军115师师部驻地沂南县留田村。罗荣桓指挥领导
机关由特务营掩护,夜间朝着敌人的大本营临沂城方向突围,一枪未发越过敌人三道
封锁线,安全到达费县东部。希伯不顾一夜跋涉劳累,很快写出了一篇题为《无声的
战斗》 的稿子,交115师的《战斗报》发表,文章盛赞罗荣桓指挥的“神奇”,对敌
人进行了无情的嘲笑。
11月30日晨,希伯所在的以山东战工会机关为主的第二梯队,在东蒙山的大青山
与日军一个混成旅团遭遇。希伯持枪和大家一起射击敌人,不幸中弹牺牲。战后山东
军区送给他的挽联称:“为国际主义奔走欧亚,为抗击日寇血染沂蒙”。

(九)邵若泰
邵若泰(IOTHAR SCHEEVRIVG) ,1941年3月4日生于德国。1988年来华工作,任
中德合作山东粮援项目协调员,来华前为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汉学家。他为山东省水利
事业的发展、沂蒙人民脱贫致富,为中德两国人民友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92年被
中国政府授予“友谊奖”,1993年获“齐鲁友谊奖”。
中德合作山东粮援项目是德国政府给中国提供的第一个无偿援助的营养保障项目,
重点解决沂蒙山区贫困山村人民的饮水困难,兼顾治理水土流失和节水农田灌溉、修
路、架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改善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促进山区综合
开发。
项目自1989年实施以来,德方派遣邵若泰和孟玉华两位博士来山东帮助项目工作。
邵若泰是项目协调员。 经过中德双方的友好合作,项目区由原来的3个县逐步扩大到
11个县(区) ,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人口851.6万,计划至1997年德国政府总共
为项目提供1亿马克的无偿援助,解决59.6万人的吃水困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2平
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7万亩,培训技术管理人员1万余名,修建乡村道路3000公里,
架设输电线路2000公里,还同时进行水资源平衡和农业新技术试验研究,项目直接受
益人口超过100万。截至1995年,德方提供8.6万吨小麦,变卖粮援基金为8698万元人
民币,用于项目措施建设,购买项目建设用的车辆、建设材料、打井钻机设备,价值
1700万马克, 中方投资1.2万元,已解决了34万人、29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治理水
土流失面积232平方公里, 其中修建梯田9161公顷,种植经济林2842公顷;发展灌溉
面积4441公顷, 修建乡村道路1209公里,架设输电线路670公里,培训各类技术管理
人员4100人,水资源平衡工作正在进行。贫困山区人民过去要到几公里外找水、挑水,
如今在自家院内就可喝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大促进了生产的
发展,为山区人民走上致富道路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该项目是德国政府在世界上搞的同类项目中规模最大的,效果最好的,也是对山
东省最大的无偿援助项目, 项目的成功渗透着邵若泰博士的心血和汗水。 邵若泰自
1988年来山东项目区工作, 至今已有6年之久, 他代表德国技术合作公司监督资金
(粮援资金和外汇资金)的使用、管理,并处理项目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为项目工作
做了突出贡献。
邵若泰能讲流利的汉语,曾获研究中国明代造船史博士学位,对中国历史、风土
人情有较深的了解。担任项目协调员以来,他自觉地把自己的事业、命运与粮援项目
和沂蒙山区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长期的工作中,与中方同事、与沂蒙项目区结下
了深厚感情,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实施“三沂”项目的同时,在邵若泰
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协调下,“平费蒙邹”四县项目于1989年11月顺利通过德方考察。
他经常对中方同事说: “我们是坐在同一艘船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1991年7
月项目区遭受洪水灾害,邵若泰立即向使馆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报告,并带领其它专
家视察灾情, 向德国政府争取了73万马克(折合人民币245万元)援款,使工程及时
得到了修复。每次德方重要官员来访,他总是主动向中方提供来访者的情况,参加接
待工作,尤其对德国议会代表团的成功接待,不仅为项目发展奠定了有利基础,且直
接有利于中德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邵若泰有日尔曼民族典型的严谨、细致、认真的精神,责任感强,质量管理意识
严格。长期超负荷工作,加上先天性眼疾,使他视力一再下降,读书写字都很困难,
有时不得不请秘书根据他的口述起草公文。即使这样,他也不放弃对粮援基金财务报
表的审核。高度近视镜不起作用了,就用一个放大镜,对密密麻麻的数字仔细审核,
思考每一笔开支是否恰当,不放过一丝一毫的差错。
由于中德专家的共同努力, 由于邵若泰的努力工作,该项目实施6年来,取得非
常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粮援项目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更成为中国农田水利
建设的样板,得到中德双方政府和人民的一致赞扬。德方许多高级官员视察后一致赞
誉。1992年德国议会代表团视察后称赞说:“每一个马克都发挥了双倍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