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恢复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2&rec=361&run=13

(一)恢复农业
省人民政府认识到,农业生产是直接关系到全省4600余万农业人口生产和生活
的大事,同时又影响到工业和其它行业的生产和建设,只有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才能
有力地支援国家工业建设,保证民食需要。省政府还认识到,全省农业生产在长期战
争中所受创伤极为严重,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任务非常艰巨。省人民政府领导农
业生产的总方针是努力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根据这一总方针,省政
府又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方针和任务,1950年的方针是以恢复为主,
增产粮食,扩大植棉面积,在战胜灾荒的基础上精耕细作;1951年的方针是争取农业
生产恢复和超过战前(抗日战争前,下同)水平;1952年的方针是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和爱国丰产竞赛运动,集中力量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在上述方针的指导下,
各地农村采取了一系列生产建设措施,逐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使全省农村经济得
以较快地恢复和发展。
省人民政府领导农业生产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优
良品种与新式农具,做好物资供应。在农村推广深耕、冬耕的同时,建立了种子管理
推广机构,推广优良品种。1952年,小麦、秋粮、棉花的良种播种面积,分别占播种
总面积的24%、11%、49%。此外,各地还大力进行了农具增补和改进工作。到1952年,
共增补旧式农具1000万件,推广新式农具36万件。二是大力兴修水利。1950年,省人
民政府提出要大力兴修水利,强化黄河河防,贯彻导沭计划,在水患地区普遍进行民
办公助的疏河筑堤,以利排洪防涝,在干旱地区打井开渠,灌溉防旱,并有重点地试办
封山造林,保护与奖励培植林木,严禁山上开荒和放火烧山。省人民政府根据全省春
旱、秋涝、晚秋又旱的特点,从当时经济技术的实际条件出发,在治理主要河流的同
时,引导农民开展了群众性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1950年-1952年,全省以打井灌溉
为主的水利建设发展很快,1952年底,全省有水井160万眼,比1949年增加了80%。同
时,政府还在部分地区有重点地建设了一批自流灌溉工程。山区人民结合水土保持
工作,3年共挖山泉3.3万多个,修蓄水池4.1万个。1950-1952年,全省累计完成土方
2.3亿方,石方587万方。三是开展生产救灾。省政府在救灾中坚决贯彻以生产为主、
结合救灾,以人民自救和社会互济为主、辅以公家协助的方针,在灾区把生产救灾作
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省政府要求通过生产自救保证“不饿死一个人”,还强调
在救灾中要发展副业,实行节约,非灾区人民要尽力援助灾区共渡春荒;灾区人民要
就地生产自救,勿再远出逃荒,以免影响生产。经过灾区人民的生产自救和政府的大
量贷款、救济及城乡人民的积极募捐支援,灾区人民终于战胜了1950年的严重春荒。
通过上述一系列行政措施以及开展土地改革、农业互助合作,全省的农业生产
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50年,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全年普遍丰收,粮食、棉花总产
量都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为进一步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保证粮食及工业原料的扩
大供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1年,全省粮食与工业原料作物的生产总值已超过战
前1931年-1936年平均水平9.5%,粮食总产量超过战前5.5%,棉花总产量超过战前95.
4%,各种土特产品亦逐渐恢复。广大农民的收入除去生产投资、生活费用以及向国
家缴纳公粮外,已有了节余。195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199万吨,棉花总产量达到16
.9万吨,花生总产量达到82.4万吨,均超过了历史最高年份;大牲畜、生猪分别比
1949年增加了73.9万头和256.2万头;烤烟、蚕茧、水产品等也都成倍增长。农业
的恢复为全省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省人民政府在领导恢复农业
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失误,特别是在生产救灾工作上,对灾情缺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曾发生盲目喊灾向中央多要救济款的错误,在发放救济款中未能紧紧掌握好生产自
救为主的方针,存有单纯救济观点,且有发放不当、积压挪用及个别贪污现象。
(二)恢复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
省人民政府领导工业生产的指导方针是使地方工业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服务,
为国家重点建设服务和充分发挥原有设备潜力。为了恢复城市经济,各级人民政府
在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改组解放区公营企业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地方国营经
济体系。工人阶级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发挥了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生产
工艺和工具设备,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创造出许多新的工作法和生产纪录。青岛国
棉六厂职工郝建秀创造了一套科学先进的细纱工作方法,并在全国纺织业推广。各
厂矿企业都开始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和工作方法。煤矿实行了新法采煤及快速
掘进法,机械工业推广了高速切削等方法,电力工业推广了快速检修法和巡回检修
法,铁路部门开展了“满载超轴五百公里运动”。随着先进生产经验和工作方法的
推广采用,工矿企业减少了成本损耗,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52年与1949年相比,主
要工业部门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7.2%,钢产量由0.01万吨发展到0.36万吨,钢
材由0.06吨发展到1.67吨,原煤由169.1万吨发展到362万吨,发电量由2.09亿千瓦时
发展到3.48亿千瓦时,棉纱增长了148.4%,棉布增长了109.9%。工业产品的大量增
加,不仅丰富了市场,支援了农业生产,而且加速了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恢复
时期,贯彻了优先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的方针,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
下,挤出有限的资金,用于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作。1952年,国营、地方
国营、合作社营及公私合营工业在全省工业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57.4%上升到71.
4%。
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山东铁路几乎全部遭到破坏。
全省解放后,因战争而完全中断的胶济、津浦铁路全部修复通车。1952年,新增铁
路线路67公里,公路行车里程增加4517公里,内河通航里程增加377公里,货物运输量
由1949年的547.2万吨增加到1802万吨。
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通过吞吐物资、调剂供求、平抑物价、打击投机商、扶
持正当私营商业、大力开展城乡物资交流,活跃了城乡市场贸易,使市场商品流通量
迅速增长。1952年,全省国营及合作商业机构发展到1.6万多个,农产品收购总额比
1949年增长了5倍。
(三)恢复、发展全省文化教育事业及改善人民生活
随着全省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
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1.教育
1950年,省政府提出了恢复、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的任务,主要包括:积极推行
文化教育的普及工作,广泛开展社会教育,有计划地推广识字运动,提高工农文化水
平,培养工农知识分子;加强科学技术教育与生产教育;有分别地整理、提高及改造
现有各级学校;有计划地培养训练师资;继续动员城市知识分子下乡,参加乡村教育
及各种建设工作;加强在职干部教育,提高其政策理论及文化水平。
在高校教育方面,省人民政府领导进行了院系调整工作。这一工作从1948年就
已开始,至1951年,经过数次合并,原有各院校合并成为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学院、
山东医学院、山东农学院、山东工学院等5所高等院校。1952年下半年,省人民政府
第六次扩大会议制定了《高等学校调整方案》,成立了华东局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委
员会山东分会。经过有组织的调整,在发展学院、加强综合性大学建设的基础上,增
强了工业和师范专业的设置。1952年底,高等学校学生增至6753人,比1949年增加
2784人,相当战前学生总数的8.5倍。此后,高等学校加强了政治教育,稳步地进行教
学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对全省中等教育进行了整顿。省人民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
全省中等教育会议,制定了各类中等学校的发展方针和任务,确定了使学生智、德、
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宗旨。中等教育的整顿改革,促进了其他各类教育的发展,使
山东教育面貌出现了崭新气象。1950年,各地小学在严重灾荒情况下坚持下来,并有
了发展,增加学生57万余人,全省公私立小学达37649处,学生237.79万余人,已大大
超过战前的学生人数;全省有普通中学和中专学校118处,学生5.45万余人;小学中
工农子女占90%,中学中占80%,体现了人民教育的性质。1951年,全省小学达45481处,
学生341.88万余人,比上年春天增加133万人,比战前的1935年增加128万人;中学增
至192处,学生7.7万余人,比上年春天增加2倍以上;工农子女在小学中占94%,中学中
占91%。1952年,全省中专和普通中等学校学生增至15.46万人,相当于战前的6倍以
上;小学增至55096所,学生453.75万人,占全省学龄儿童54%。1952年,全省各类在
校学生469.88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近1.4倍。
在工农教育方面,1950年,全省已有正规的职工业余学校620处,80800余人参加
了学习,农民业余教育坚持常年学习的人数已达70余万人;为加强在职干部的文化学
习,全省县以上机关均建立了业务补习学校;全省举办工农速成中学1处,并附设一个
文化补习班。1951年底,全省职工业余学校有学员16万余人,比1950年春增加了1倍
多;坚持常年学习的农民业校学员增至180余万人;创办工农速成中学2处,学员482名,
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13处,学员2156名;机关学校学员已达38980人,比1950年增加
2倍以上。1952年,全省工农教育又有了很大发展,全省有常年民校与职工业余学校
66000余所,参加学习者390余万人;冬学66700余所,参加学习者有700余万人,占全省
总人口的17%;在扫除文盲工作方面,全省进行了9629处典型试验,已取得了一定经
验,并训练了8300余名速成汉字法的专职教师,已有329178人入学学习。
2.文化艺术
1950年,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发展全省文化艺术事业的任务,主要包括:要面向
工农兵,普及与提高文化艺术工作,加强文化界统一战线,建立与发展各种文化团体,
开展群众性创作运动与文艺活动,改造旧曲艺,发展人民的电影戏剧事业。1950年底,
《山东文艺》已出刊6期,培养了一批新作家,训练音乐干部60余名;全省有文工团
12个,公私营影剧院40处,省、市立及机关图书馆71所,文化馆17处。1951年,全省文
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到年底,全省有电影院39所、剧场36处、文化馆95处、职工业余
剧团与农村剧团较固定者在6000个以上;并已建立38个电影巡回放映队,1951年4-
12月,深入农村放映,观众达315万人次。1952年,基层文化组织进一步提高,到年底
已建有166处文化馆、139处文化站、40个电影巡回放映队、19个电影院。在新闻出
版方面,1951年1月,省内第一家综合性的地方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成立,1952
年,全省报纸发展到11种,发行总量以月份计算共为740余万份,书刊出版总量为
3883万余册。在广播事业方面,1952年,全省收音站扩展到2712个,收音员2712人,
经常听众约15万人。
3.卫生
1950年,省政府提出了全省发展卫生事业的任务,主要包括:加强社会卫生教
育与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逐步充实与建立各级医疗防疫机构,
推广大众卫生和医药建设事业,加强防治传染病,训练各种医务人才。1950年,主要
开展了整顿组织,统一编制,贯彻以预防为主总方针等项工作。整编后,青岛、济南、
徐州3市均设有卫生局,11个专署设有中心卫生院,127个县设有卫生院,省立医院下
设济南、临邑、平度、烟台、济宁、益都等6个分院;为总结经验,推广城乡防疫保
健各项卫生工作,建立了省历城县实验卫生院、省结核病防治所;全省6处医学教育
机构,除山东医学院培养高级卫生人员外,其它主要训练护士、中级卫生人员,有学
员1147人。1951年春,为700万人接种了牛痘。到1951年底,全省建有专区中心卫生
院11处,县级卫生院130处,有4个劳工卫生工作站(队);一年多中有200多名助产士深
入农村,改造旧产婆约7000名;全省有医学院3所及中级医务学校17所,在校学员3000
余人。1952年,全省大力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美帝国主义于1952年3月6日在青岛
撒布大量细菌毒虫后,全省当即建立了各级防疫组织,在青岛、烟台、文登、莱阳、
胶州等专区进行了宣传、调查、消毒、重点预防注射、训练防疫师资等一系列的工
作,捕灭了细菌毒虫,防止了病疫的传染,克服了干部和群众的混乱思想和麻痹思想。
1952年6月,全省又开展了“爱国卫生突击月”活动,提出“五灭”(灭苍蝇、灭蚊子、
灭虱子、灭跳蚤、灭臭虫)、“八净”(要求孩子、身体、街道、院子、室内、厨房、
厕所、牲畜圈都保持干净)、“一捕”(捕老鼠)的口号,迅速掀起了群众性的清洁卫
生运动,对积存若干年的垃圾作了清除,工厂、街道、市场和农村面貌一新,显著改
善了卫生条件。同时,各级政府与防疫组织训练了卫生骨干242万人。通过一年的爱
国卫生运动,全省清除垃圾300余万吨,各种预防注射1123万余人,有2990余万人参加
了清扫工作,大大减少了病疫的流行。
4.人民生活
在恢复经济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领导工人阶级在城市和工矿企业进行了民主改
革,改善了私营工商业的劳资关系,扶助个体手工业者,打击了欺行霸市的不法行
为,稳定了市场物价,安置了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员,城市形势逐步稳定。所
有这些,对当时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改善城市人民的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
到1952年,全省全民所有制职工人数比1949年增加38.5万人,工资总额增长1.7倍,
职工人均年工资362元,比1949年增长31%,城市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实际收入131元,
生产消费支出119.80元,与解放前相比,城市居民的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农村,建国后的头三年,全省完成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
约2000万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农村贫雇农人均占
有耕地由土改前的1.8亩,增加到2.4亩。全省约占农村人口60%的贫雇农的经济地
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据抽样调查,195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60.22元,比1949年增加15.51元,增长34.6%。
此外,省政府还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教育、卫生等事业,使各类学校的在校学
生达到469.9万人,比1949年增长1.36倍。卫生事业机构达到1879个,医院病床床
位达到18332张,分别比1949年增长5.5倍和5.2倍。从而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