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类 贫农下中农协会的主要活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1&rec=88&run=13

  一、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贫协组织是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为适应阶级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第一
个任务就是作为农村阶级斗争的主力军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从1964年10月到
1966年8月,全省有41个县进行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其它县也进行了面上的社会
主义教育。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首先,普遍组织广大贫下中农学习了中央“双
十条”(〈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
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和“二十
三条”(〈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学习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贫农下中农协会组织条例(草案)》,目的是提高贫下中农关于阶级斗争和路线
斗争的觉悟,明确贫下中农在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41个县中,通过扎根串连,访贫问苦,组织起贫下
中农阶级队伍。首先是组织贫下中农小组,接着成立村级贫协组织,并以贫下中农
为骨干组织起民兵、妇联等组织。通过教育,贫下中农发动起来以后,即发动群众
揭发干部中存在的多吃多占、贪污盗窃、打击报复、官僚主义、阶级阵线不清等“
四不清”问题。
  在群众揭发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对“四不清”干部进行斗争,迫使他们坦白交
待自己的问题,并作出退赔计划,退赔多吃多占、贪污盗窃的财物。
  1964年冬至1965年初,曲阜、齐河、海阳等县,在揭发、批判斗争干部和退赔
过程中,出现逼、供、信和打人的现象。退赔要求过严,致使有的干部自杀身亡。
后由于中央发出“二十三条”,逼、供、信现象得到纠正。
  在干部的问题基本搞清楚以后,“社教”进入对敌斗争阶段,集中力量对地、
富、反、坏“四类分子”进行阶级斗争。生产队成立贫下中农监督改造小组,实行
对“四类分子”的斗争和监督改造,组织群众揭发“四类分子”的破坏言行,定期
召开斗争会,让他们坦白交待问题,并让他们在监督中进行劳动,在劳动中接受改
造。
  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全过程中,贫协组织协助工作组,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教育全体贫下中农,
教育全体农民群众,向广大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阶级斗争观念,开展反对“投
机倒把”和“资本主义倾向”。
  阶级斗争告一段落,“社教”运动进入组织建设阶段。进行党团组织的整顿,
重新建立党团支部,并发展“社教”运动的积极分子入团、入党,壮大党团组织,
使其担负起带领广大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重任。同时,建立生产队、生产大队的
管理委员会。
  县、社两级的“社教”运动是在社教工作团(公社为社教工作大队)的领导下,
以贫协组织为骨干进行的。

  二、向广大群众进行阶级、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

  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在这一时期,对群众进
行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成为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这种教
育中,各级贫协组织在党组织的领导下,配合、协助宣传、文化、教育、青年、妇
女等有关部门和组织,运用举办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展览馆,组织贫下中农写家史、
村史,建立旧社会的血泪帐,新社会的幸福帐(总称“两本帐”),组织老贫农、老
党员、老干部“三老”报告团等形式,广泛进行了回忆对比、忆苦思甜活动,目的
是使贫下中农和广大群众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吃水不忘打井人,珍惜新社会
的幸福生活,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永葆社会主义江山不变颜色。
  到1977年底,全省各级贫协组织共举办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展览馆18618处,
其中县办30处,公社办914处,大队办17674处;组织2098万(人次)群众参观。全省
有16454个大队写了村史,27686个大队、2092963户贫下中农建立了“两本帐”。
全省共组织2650多个“三老”阶级教育报告团。全省共建立政治夜校7万余处,
1300余万人参加了夜校学习。展览馆的内容以基本路线为纲,以“三史”教育为重
点,主要内容包括:党内十次路线斗争史;旧社会贫下中农和劳动群众遭受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剥削的血泪史;建国以来本单位、本地区两个
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史;本单位、本地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成就及远景规划。大部分展览馆还办起了革命烈士纪念堂。

  三、划下中农成份
  在建国前后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划阶级成份时,全省普遍没有区分中农成
份中的上中农、中农和下中农,而是统统划为中农。为了区分中农成份中的上、中、
下,在“社教”运动中,全省41个进行了点上“社教”的县,完成了从中农中划出
下中农成份的工作,而其余79个县,6300多个生产大队仍没有划下中农成份。1977
年,省贫协党组向省委作出《关于在农村划下中农,树立贫下中农阶级优势的情况
和今后意见的请示报告》,提出要本着两头不动(地、富和贫农不动)动中间(中农)
的原则,只从中农中把下中农划出来。中共山东省委批转了这一报告。根据报告精
神,全省普遍进行了从中农中划出下中农的工作。到1978年9月,全省又有1.8万多
个生产大队从中农中划出了下中农。凡是划了下中农的地方,贫下中农一般都占到
农村总人口的70%以上。

  四、实行贫下中农管理
  在“文化大革命”中,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指示精神,农
村中的中、小学,农村商业、农村合作医疗等都实行了贫下中农管理。
  贫下中农管理学校的形式,是组成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进驻学校,对学校的斗、
批、改,学校的教学,以及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思想工作实行全面管理。在“文化大
革命”中,全省8.9万多处中小学,有87567处实行了贫下中农管理,33万名贫下中
农代表组成87567个贫管会进驻学校实行了对农村中小学的管理。
  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是通过在公社建立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委员会,在大队建
立管理商业小组实行的。基层供销社和它的供销分店、代购代销店,以及农村合作
商店、农村集市贸易等都属于贫管的范围。
  贫下中农管理商业的任务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协助农村商业部门认真学
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深入进行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本主
义,坚决同贪污盗窃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纠正不正之风;认真贯彻执行发展经
济,保障供给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监督农村商业部门正确执行党的各项
方针政策,积极支援农副业生产,完成和超额完成购销计划;监督农村商业部门贯
彻执行勤俭办商店的方针,不断改善经营管理,严格财经纪律,反对铺张浪费;反
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农村商业部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向农民群
众不断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打击投机倒把,管好农村集市贸易。
  全省有1787处基层供销社,其中1674处实行了贫管,49034处代购代销点,其
中42473处实行了贫管。
  全省80%的生产大队办起了合作医疗,有17.8万多名贫下中农赤脚医生和30多
万名卫生员为农民防病治病。

  五、组织贫下中农在生产斗争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全省各级贫协组织积极配合各级党政领导,发动、组织广大贫下中农积极参加
农业生产,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主力军和骨干带头作用。
  1966年2月召开的山东省贫下中农代表会议和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是一次
动员大会。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山东省贫农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主席谭启龙
在大会上作《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为争取今年农业丰收和提前建成五千万亩
稳产高产农田而奋斗》的报告,详细分析了全省农业生产的形势和任务。会议要求
全省人民“进一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发
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广泛深入地开展比、学、赶、帮、超
运动,在全省迅速掀起一个改造自然、发展生产的农业生产高潮,为争取今年农业
丰收和提前建成五千万亩稳产高产农田,积极地、分期分批地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
要而奋斗”。
  这次大会以后,各级贫协都把发动贫下中农参加生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首先,
动员贫下中农带头出工、出全勤、干满点;其次,动员贫下中农在生产劳动中,保
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第三,动员贫下中农在劳动中发扬共产主义风格,不斤斤
计较个人报酬。在治山治水、兴修水利工程、改造涝洼、改造盐碱、抗旱抗涝和发
展多种经营中,各级贫协组织动员贫下中农吃大苦、耐大劳,带头干重活、脏活、
累活,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六、其它活动
  各级贫协组织积极配合粮食、民政、救灾、商业、农业、供销、银行、文教、
卫生等有关部门,在帮助贫下中农解决吃饭、住房、出工出勤、家庭副业、子女入
学、疾病治疗等方面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
  各级贫协组织受理了大量人民来信来访,处理了一大批涉及贫下中农和侵犯其
权益的案件。
  各级贫协组织在监督干部、协助干部做好工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