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红枪会的兴起与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1&rec=46&run=13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大刀会、义和拳等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多以练“金钟罩”
术健身自卫。民国初年,华北地区盗匪蜂起,农民为求自卫,防匪保家,开始组织
红枪会。红枪会最早起源于山东鲁西南地区菏泽、济宁一带。据1914年1月《时事
新报》载,山东汶上县人皮秀山在家学会“金钟罩”术到河南舞阳、叶县、宝丰等
地传授,收徒1000多名。进入20年代,军阀混战加剧,战祸连年,苛捐杂税层出不
穷。1925年,张宗昌在山东苛收捐税达50余种,加上天灾不断,农村经济凋蔽,农
民破产,迫使农民不得不起来反抗,红枪会就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从鲁西、
鲁南、鲁北始,进而传播到鲁东和胶东地区,遍及整个山东省。除少数仍以大刀会
名义外,大多以红枪会名目出现。
  红枪会基本上承袭了大刀会的组织,但又有所发展变化。红枪会以枪缨颜色不
同而分红、黄、蓝(绿)、白、黑五派,以红色为最盛。
  红枪会的基层单位是“宫”。“宫”分县、区、社、村四级,设有宫长。红枪
会到某地发展,先要安“宫”。所谓宫,即平时发展会员,会员集中拜佛、练武的
场所,战时则为指挥机关。也有的地区叫设“坛”,会员集中的地方,称坛场或坛
部,一般都设在农村的庙里。传道的人称师傅,其它会员均以师兄弟、师姐妹相称。
红枪会内的组织根据成立早晚和地区的区别各有不同。汶上一带,以宫为单位,一
个村一宫,每个宫设宫长,或几个村一个宫。全县为一大宫,设总宫长,下面的为
分宫。鲁南、胶东等地,则按照部队编制,根据人数多少,分班、排、连、营、团。
  红枪会入会的要求比较简单,一般年满16岁以上的男青年经一名会员介绍即可
入会,有的地方女的也可以入会。会员入会要交会费。广饶县大王桥一带,入会每
人交铜元1吊,以后每月交铜元10至30文,不交也可以。益都和淄博一带入会要交
两吊铜元。枣庄地区则要交纳一块银元。会员交纳会费作为购置器械和平时活动经
费。有些地区入会则不交会费,所需经费由当地士绅捐助。莱芜一带则按地亩摊派
钱粮,作为经费。
  入会要经“过场”和“附体”等程序。所谓“过场”就是指烧香、跪拜、喝符、
念咒、口传真经和入会戒条等。“附体”就是指所奉神灵附到会员身上,可以“刀
枪不入”。入会时,进行宣誓。誓词大致是:“不敢为非作恶,如为非作恶,炮打
穿胸;不敢采花折柳,如采花折柳,炮打穿胸;孝顺父母、敬重师长;地方有事,
合力对付;每日功课,虔力奉行。”各个地区,誓词也不完全相同,有的繁,有的
简。广饶一带的誓词为:“弟子若不忠不孝,被五雷粉身;若弃师灭祖,被万马营
中踏为肉泥。”红枪会的纪律比较严格,凡入会者都必须遵守。入会后每个会员发
给一杆红缨枪(也有的拿大刀)、一把匕首、一个兜肚。后来会员的器械有所变化,
除了红缨枪、大刀外,还有短枪和长枪,有的甚至有机枪和大炮。有的地方会员统
一食宿、统一服装。由于派别不一,其崇尚的颜色不一,各个地区的服装不一致。
一般红枪会员都要戴包头、兜肚,扎裹腿。在传统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农村中,借助
宗教力量作为发展组织的手段,容易为群众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