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义和团的政治口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1&rec=16&run=13

  义和团的政治宗旨很简单,就是保卫国家、扶清灭洋。1898年赵三多在冠县蒋
家庄马场公开打出“助清灭洋”的旗帜。1898年10月11日朱红灯在平原岗子李庄提
出“兴清灭洋”口号。山东和直隶交界一带多打出“扶清灭洋”的旗号。义和团在
直隶京津等地掀起斗争高潮后,“扶清灭洋”成为各地义和团较普遍的政治口号。
  义和团来源于白莲教某些支派。甲午战争后,义和团把白莲教“反清复明”口
号换变为“扶清灭洋”,是政治态度的重大转变。义和团从民族利益出发,愿帮助
和扶植清政府,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斗争。
  “扶清灭洋”口号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广大饱受苦难的农民,在这一口号的鼓
舞下纷纷加入义和团的行列。部分清朝官兵、中小官吏和地方士绅,先后汇集在‘
灭洋”的旗帜下。这一口号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从而起到了发展
和壮大义和团的作用。
  “扶清灭洋”的口号主旨是“灭洋”。在即墨县,王义训(一作王一勋)联络大
刀会“竖旗聚众”,包围何流庄教堂,声言“灭耶稣、天主两教之后,将洋人一概
逐出中原”。在莘县刘日清、刘玉清等聚众树起了“保清灭洋”的大旗。惠民县南
关义和团,旗书“保清灭洋、北上助战”的字样。虽然义和团提出“扶清”“兴清”
或“保清”,但当灭洋遭到官府镇压的时候,出于自卫的需要,也就不再受“扶清”
的束缚了。他们或“聚众抗官”、或列队拒捕,妄杀勇目,甚至“兵刃森列、俨同
敌国”。这些都反映了义和团的“扶清”是有条件的。实际上山东一部分义和团始
终不同程度地保持着朴素的反封建意识。有的提出“抢粮”、“均粮”等口号。山
东高唐州富户呈报,义和团不仅抢走了他们的钱财家什,而且也拍卖了他们的土地。
本明和尚、于清水竖的是“替天行道”、“杀富济贫”大旗。此外,朱红灯还有“
明年四月初攻打北京”的秘密行动计划。从整体上说虽然义和团不把清政府作为主
要斗争对象,实际上反清政旨在义和团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所体现。山东地区义和
团反洋教斗争受到清政府镇压后,义和团除了继续坚持反帝斗争外,更多地表现为
反抗清政府镇压的斗争,充分表现了山东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