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义和团的组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1&rec=15&run=13

  义和团组织是自发形成的,没有统一的政治机构和军事编制,一般分总坛、分
坛、门三层。
  义和团的基本组织单位是“坛”、也称“炉”、“场”、“公所”等。“坛”,
把军事、政治、经济和宗教活动统一于一体,统率属于本坛的团众。
  义和团组织(“坛”、‘场”)的发展有多种形式:第一种是设坛,也称“安坛”
、“铺坛”、“摔坛”,这是义和团建立新坛的一种主要形式,一般由老坛派人直
接领导设立坛口,或由当地领头人成立坛口,事后取得老坛的认可;第二种是领香
设场,如山东海丰县席家庄席金岭前往直隶盐山拳场领香,然后回本庄安设拳场,
齐东县鄢家庄王玉彬赴郭书卿场内领香,随后在黄山设立拳场;第三种是迎师立场,
胶东地区的掖县、平度、即墨等地多设场迎师习拳;第四种是改立坛团,定陶李七
妮本来跟随成武人马姓学习大刀会,1900年春参加义和团;第五种是由官府举办与
倡导,山东巡抚毓贤曾招纳拳民,教授兵勇学艺,在济南按察司街设场。
  义和团坛口的神坛大半设在庵、观、寺院或其他公共场所,如济阳、北镇、武
城的玉皇庙,临清的碧霞宫、关帝庙、大王庙,邹县、商河的天齐庙,德州的甘露
寺,定陶的孤庙,平度的龙王庙,武城的山西会馆等,后来也有设在署衙、学校、
兵营的。坛口内都供奉牌位,还有香炉、腊台、供品等。坛口大门外或院内和练武
场地上陈列各种兵器。大门两侧竖两面或一面大旗,旗的式样多是红底三角形,也
有长方形的,镶有绿、蓝、黄、白等色锯齿花边,比较讲究的还有旄尾或飘带。
  坛的首领称大师兄,或称“坛主”、“炉主”,有的叫“乡保”。根据坛口团
民的多少,师兄数目不一,有的多至六师兄、七师兄。坛口由大师兄主持,各个师
兄之间有分工。有的坛里,按军事编制设班长、队长,10人为一班,10班为一大队。
分得更细者,则有总办、统领、打探、巡营、前敌、催阵、分编哨队各名目。有的
还有文书、帐房、探马、掌刑、马夫、旗手、鼓号等分工。凡早期加入义和拳者,
都经过教师传授,举行宗教仪式。入坛要经过三道手续:入坛者先到大师兄驻地请
大师兄验看,登记姓名,发给符咒,谓之领香;回家演习数十日,再去验看,谓之
试刀;再演习数十日,再去验看,谓之试枪。经过这三次手续才能成为正式成员。
参加的人以20岁以下的青少年居多,有的也吸收妇女参加。女青年参加的叫红灯照,
成年妇女参加的叫蓝灯照。红灯照人数较多,名声较大。红灯照的首领叫大师姐、
二师姐……,一般彼此以师姐、师妹称呼。红灯照主要为义和团负担部分医疗、后
勤、宣传等工作,也有打仗的。1900年8月8日,义和团攻打平阴县罗山套教堂,其
中就有许多红灯照成员。
  总坛是基层组织“坛”的上层组织。总坛的名称并不统一。沾化县流钟口、惠
民十王村两处称总拳场,滨州境内皂李家称总团场。总坛,可以管辖几个、几十个
以至几百个坛。流钟口总拳场可以调遣滨州、利津、阳信等5县的义和团。总坛的
首领一般称总大师兄或总管大师兄。滨州有总大师兄靳盛然,沾化有总大师兄赵玉
庆,济阳孙玉龙还称大元师。总坛的首领管理本坛的一切事务,凡平日操练、作战
计划、领兵打仗、宗教活动等都由他主持。总大师兄以下设军师、参谋、总管粮台
等职。总坛内部编制各不相同。总坛与总坛之间互不统属,各自独立活动。总坛与
所管辖基层坛有密切的联系,基层坛一般要在总坛登记入册,义和团的花名册大都
由总坛掌握。总坛可以向下属基层组织发号施令,基层坛要听从总坛调遣。基层坛
遇事要禀明总坛,听候处置。有些总坛设置总粮台,负责管理供应基层坛所需的银
钱粮物。坛与总坛有一定的经济联系。
  义和团第三层组织叫“门”(又称“号”),按照八卦编为乾字门、坎字门、艮
字门、震字门、巽字门、离字门、坤字门、兑字门,此外还有中字门。
  乾字门人最多,势力最大,分布最广。山东武城、惠民、济阳、商河、乐陵、
沾化、阳信、海丰、滨州、利津、蒲台的义和团都是乾字门。沾化流钟口为总拳场,
乐陵胡豹、邵皂是该门著名的首领。
  坎字门分布也较广,平原、乐陵、冠县义和团属坎字门。冠县十八村曹大师兄
和平原方庆仔均属坎字拳会,乐陵赵三王为坎字门重要首领。
  离字门仅次于乾、坎两门,主要分布在惠民、齐东、海丰、乐陵、济阳等地。
惠民义和团用离字红包夹,海丰牛家庄牛三标与杨子明均用离字卦号,乐陵郑金和
为离字门首领。
  巽字门,数量也不少,主要分布在阳信、高苑、海丰等县。
  兑字门、震字门、坤字门、艮字门、中字门数量比较少。
  由于各门的人数不等,活动区域大小不一,在斗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各门之间有明显区别:第一,各门的标记不同。每门均以八卦中的一个符号作为标
志,如“乾三连”三、“坎中满” 、“离中虚” 等。这些符号,大都标在团民
所穿的褂子、坎肩、兜肚、帽子以及旗帜上,也有的直接写乾、坎、巽等字样;第
二,各门服饰颜色不同。兑字门、巽字门尚黑,坎字门、离字门尚红,乾字门尚黄,
其他还有蓝、花、紫、灰等颜色,这些颜色,都在团员的包头、搭布、腰带上表现
出来,均用普通粗布制成;第三,各门降神附体的方法不同。乾字门是令团民坚合
上下牙齿,从口呼吸,然后口吐白沫,表明神已降临;坎字门是令团民跳跃,待其
气喘,作为神降的标志。
  义和团还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和名称。例如:茌平、博平、长清等地有文拳、武
拳之分;个别地方义和团又有“文坛”、“武坛”的区别。
  义和团是以农民为主体、成员极其广泛的群众团体。冠县项得胜等12家共有地
140余亩,平原每户10亩左右,均属贫苦农民。平原县李庄12名拳民中有农民10人、
手工业者1人,侯庄14名拳民中有13名农民。茌平的义和团无业贫民居其大半。义
和团中也有商人、手工业者和无业游民,运河两岸大批游民、失业的运河工人和民
间小手工业者都加入义和团。另外还有散兵游勇和脱离红尘的僧人、道士,如赵三
多队伍中的道士韩二瞎子,同朱红灯一道起义的心诚和尚,长清义和团首领僧人徐
福等。在运动高潮中,有些地主和士绅也加入了义和团,如:平原县北堤有武生张
泽、小屯有武生王治邦,博平县赫庄有士绅赫文津之孙赫虎臣,文生韩春发、郑仁
川也是义和团成员,生员李会芝“纵子学拳”,文生姜贯一,编立洪光洞坛名,被
推为“首事”;泰安等地习拳者“且有读书小康之家,并非尽无赖之徒”;冠县十
八魁中,有1户为占有1顷多地的富户。
  义和团有严明的纪律,规定团民之间要团结互助,不能因小事而闹纠纷,缴获
的胜利品必须上缴归公,作战时要勇敢,要绝对服从命令。朱红灯规定,义和团成
员不得私拿老百姓的东西,不准贪财,凡事集合都自带口粮。赵三多规定,不许奸
淫妇女,不准抢劫财物,不准扰乱老百姓。曹县老团的《团规》明确提出“诛杀洋
人,剪除教匪”、“保国家,安良善”的宗旨,要求“各团师兄当谨守此意,不可
偏信人言”,如有“不守团规,循私偏听,藉端滋事,诬害良民,报复私仇或意图
讹诈,任意烧、杀、抢、掠等情”,总团即带团往拿,照匪徒办理,如敢抗拒,则
格杀勿论。文中还有,如遇敌打仗,自当奋勇杀贼,不可畏葸退缩,如遇调遣出征,
当谨遵号令,不可稍存观望等语。并且对擒获俘虏、夺获敌人器械和教匪产业、财
物等处理办法作了具体规定。清政府也承认义和团“专持仇教之说,不扰乡里”,
以致百姓畏兵而支持义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