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a&A=1&rec=1&run=13

山东省,地处中国东部、黄河下游,是中国12个沿海省、市之一。2002年底总人
口9 024万人; 有汉、回、满等50多个民族;全省共设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
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莱芜、威海、日照、临沂、滨州、德州、聊城、菏泽
17个地级市, 139个县市区,1927个乡镇。因西周封邦建国时,今山东境内曾有齐、
鲁、曹、滕、卫诸国,周公旦封于鲁,所以现在山东简称“鲁”。
山东位于北纬34°22.9′~38°24.0′和东经114°47.5′~122°42.3′之间。
南北最长约400公里, 东西最宽约700公里,面积15.7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
1.6%。境域东临海洋,西接大陆。水平地形分为半岛和内陆两部分,东部的山东半岛
突出于黄海、渤海之间,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庙岛群岛(又称长山列岛)屹立
在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点,扼海峡咽喉,为拱卫首都北京的重要海防门户。
西部内陆自北而南依次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
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
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5.5%, 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平原占5
5%,其他占7.8%。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
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
1000多条。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
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
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作为一个沿海省份, 海岸线长达3024.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
省。 沿海岸线有20余处于天然港湾;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
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
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约1.3万余平方公里。 在海上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上,
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
气温11℃~14℃, 全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
950毫米之间,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全省光照资源充足,平均光照时数为2300~2890
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
山东地处中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要道,京杭大运河和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纵贯
南北,穿越境域西部,沟通了本省与沿海和内陆诸省的联系;胶济铁路横贯东西,蓝
烟铁路穿行于半岛中部,加之遍布全省的公路网络,构成了境内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
除去上述优越的自然环境外,山东还有着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资源。山东成
矿地质条件优越,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分布广。在已发现的150种矿产中,居
全国前十位的58种,居全国前三位的24种。煤、石油、铁、金、陶瓷土等在全国都占
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他如海洋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总量较大。
在这丰饶肥沃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山东人民不断书写着山东的历史,创造着山东的
文化,也孕育了孔子、孟子、孙武、墨子、王羲之、贾思勰、李清照、辛弃疾、蒲松
龄等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

山东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沂
源人”,把山东的历史上推到四五十万年以前。举世闻名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汶口文
化、龙山文化遗址不仅都在山东首先发现,而且主要分布在山东境内。
自夏朝开始,山东进入奴隶制社会。商朝建立以前,山东是商族活动的中心,商
前期的五次迁都,三次在山东境内。商朝建立后,山东仍是其统治的中心地区。西周
实行“封邦建国”之策,封吕尚于齐,封周公旦于鲁,另外尚有曹、滕、卫诸国。齐
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鲁国融合周文化与东夷文化,为“礼
仪之邦”,鲁都曲阜是西周时期东方最主要的政治中心。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山东不断地革故鼎新,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齐国齐桓公用管仲为相进行了“相地而衰征”等一系列的改革,跃居春秋五霸之首。
鲁国谨守周礼, 同时于公元前594年颁布“初税亩”法令,以后又“作丘甲”、“用
田赋”,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保持着安定的局面。后有三桓专权,政
出多门,导致国势日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山东各国形势发生重大变
化。齐国继续保持大国地位,仍为“七强”之一。此时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国势日上,
实力最为雄厚,形成了秦、齐两大强国遥遥对峙的局面。鲁国日益衰弱,降为小国。
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秦统一中国。山东地区社会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春秋时期,以齐鲁为主的诸侯国促进了山东地区的发展。经济上,鲁国重农,齐
国重商。春秋初年,齐田已使用铁制农具,同时牛耕开始推广。铁制农具的使用不仅
提高了生产力,而且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促进了农耕、畜牧、养殖、捕捞各业的共
同发展。纺织手工业举世闻名,齐国号称“冠带衣履天下”,鲁缟名扬天下。文化上,
齐国的管仲、晏婴、孙武,鲁国的孔丘和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齐鲁文化的杰出代表。
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出现了墨子、孟子、荀子、慎道、邹衍等大家。他们给后人留
下了《春秋》 《易传》 《左传》《国语》《孙子兵法》《论语》《孟子》《管子》
《庄子》《中庸》《孝经》等丰富的文献资料。齐国稷下学宫把百家争鸣推向高潮,
齐鲁大地仍居于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中心地位。教育上,在学术官守的情况下,私学
兴起,形成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符合教育规律的思想
和原则。科技方面,先秦时期的山东在科学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扁鹊为神医象征,
鲁班是历代手工业者的始祖,《墨经》包含卓越的科学思想,《考工记》记载了在物
理、数学、生物学、冶金等方面的先进技术。
秦朝时,在山东先后设置了齐郡、东海郡、东郡等郡,郡守为最高行政长官。秦
始皇曾三次来山东巡视。西汉初,实行郡、国并置之制。山东大部分地区为齐王刘肥
封地。曹参曾相齐九年,推行无为而治,齐国大治。离齐时将治齐经验带往京城,推
广全国。随着齐国力渐增,分割削弱其政治、经济势力势在必行。从汉惠帝时起,齐
的封邑被分裂为七个小国。又经平定三齐之乱,诸侯王势力在山东影响逐渐缩小。汉
武帝时(公元前106年) 初置十三州,山东设兖州、青州等。汉武帝曾九巡山东。西汉
中后期,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虽经昭帝、宣帝努力,缓和了社会矛盾,但危机已经来
临,赤眉军起义爆发了。东汉时期,山东属青、徐、兖、豫四州。此际山东世家豪族
势力如济南伏氏、曲阜孔氏、琅邪王氏等,采取田庄的经营形式,形成了有极强自给
自足性质的田庄经济。政治上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政,人民生活日益困苦。青州黄巾军
沉重打击了山东豪强地主势力。此后山东成为袁绍、公孙瓒、曹操、刘备、吕布等军
阀争夺的战场。205年袁谭被歼,山东成为曹操的后方基地。207年,曹操削平群雄,
统一山东。
秦汉时期,今山东地区号称“膏壤千里”,农业经济发达,所产粮食不断溯黄河
西上, 运往关中地区。西汉时山东地区有人口1700余万,户390万,占全国当时人口
的30%,人口密度居全国首位。山东手工业中的纺织、冶铁、煮盐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西汉时,汉武帝在全国设置铁官48处,山东就有12处;设盐官35处,山东有11处。临
淄、定陶、亢父(今济宁)是汉代三大纺织中心,所产纺织品数量多、质量好,源源不
断地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域等地。文化教育上,山东私学兴盛,山东诸儒传经立
说,广聚生徒,对文化的广泛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儒学被推上独尊地位,曲阜成为教
育圣地。同时齐鲁一带作为秦汉时期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名士辈出,留下了大量
注解儒家经书、议政和汉赋等著作和文献。
西晋初,山东分属青、徐、兖、豫、冀五州。晋怀帝永嘉以后,山东先后被后赵、
前燕、 前秦、南燕所据有。410年,复置青、兖、徐三州,刘宋又置冀州,治历城。
此时山东成为宋和北魏必争之地。其后为北魏所据,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对山东投入较
大精力,如专门巡视山东,专门祭孔,多用高门士族为山东各州刺史等。北魏统一山
东后,在各地实行均田制,使垦田面积和户口数增长,“百姓殷阜,年登俗乐”。这
在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可以看到。北魏亡属北齐,不久为北周所并。魏晋时期,推
行新的租调制、招揽流民返乡等政策,山东的农业得以恢复。工具上使用蔚犁,播种
使用两脚耧、一脚耧,栽培技术上深耕细耙。手工业方面,山东是北方主要造船基地
之一,丝织业技术仍居先进地位。南北朝时期,“青州绢号天下第一”。文化教育上,
因战乱,州县学时有时无,但地方教育要好于其他地区。涌现出一批科技专家和文化
名人:王叔和《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最完整
的农学专著;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专著;书圣
王羲之代表了魏晋时期书法艺术的最高水平。宗教在山东流传开来,尤以佛教、道教
为盛。这一阶段是门阀统治时期,他们建立封建庄园,利用九品中正制操纵选举,世
袭做官。山东士族,琅邪王氏为大。
隋统一后, 山东分属青、 徐、兖、豫四州。隋文帝时山东地区“境内肃然”、
“吏民安之”,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发了山东地区如王薄、窦建德等领导的农民起
义。唐贞观初,河、济以南属河南道,以北属河北道。统治者采取了修水利、宽减刑
法、减赋救灾等措施,稳定了山东局势。安史之乱后,山东地区也形成藩镇割据的局
面,出现了平卢(治青州)等为安史降将盘踞的藩镇。黄巢起义后,唐政权名存实亡。
山东进入五代政权与藩镇争夺统治权的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虽经东汉末年与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战争破坏,山东仍不失为经济中心。隋初,山东各州县遍置粮仓,户口占
全国总户数的21%。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每年要将山东几百万石粟米漕运关中。开元
年间,“海内富实,米斗之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到了
唐后期,虽经战乱,但山东农业生产仍在发展,“田畴大辟,库仓充积”。唐朝的兖
州是矿冶中心,莱芜有铁冶13处、铜冶18处。唐代兖州的镜花绫、青州的仙纹绫,都
是驰名全国的纺织品。
北宋时山东分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金代以前山东为地理概念,泛指崤山、华
山或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
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元朝鉴于山东政治地理位置重要,不设行省而直隶中
书省。山东经济在北宋时期处于跳跃式发展阶段,金元时期则渐缓。宋朝统治者在山
东进行农田水利法的试点,“京东西碱卤之地尽成膏腴,为利极大”,每年运往开封
的粮食少则三四十万石,多则上百万石。元代山东有38万户,126万人,与金代相比,
户减约75%,人口减约87%。宋元时期是山东手工业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传统行业如
纺织、冶炼等进一步繁荣,还兴起了造船、采石、酿造等手工制造业。北宋时莱芜冶
铁规模更加扩大,与江苏利国监同为京东两大铁冶中心。宋代在青州设立织锦院,专
门织造高级纺织品。宋神宗时,在山东“和买”绢帛,每年达30万匹左右,是全国三
大中心之一。文化教育方面,山东的书院更为兴盛,为各代输送了大批人才。泰山学
派为理学家推重,辛弃疾、李清照分别为南宋豪放派、婉约派宗主,张养浩是元代散
曲之佼佼者,于钦《齐乘》堪称地方志中的佳品,王桢《农书》被公认为农学史上的
巨著。
明朝建国后,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1376年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治济南,管
辖6府、 15州、89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清代,山东基本沿袭明代
山东的版图,稍有变更,正式定名为山东省。此后一直沿袭不变。明初,统治者采取
奖励人民垦荒的措施,到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时,山东耕地面积达到7240万余亩,
为北宋时期的2.4倍, 居全国第三位。清康熙年间又增至9000余万亩。明朝初年,山
东年产铁315万余斤, 居全国第三位。山东的其他矿产也很丰富,宋时登、莱二州产
金, 元丰年间登州、莱州的黄金产量占全国的90%。明初,济南、青州、莱州三府岁
采铅32万余斤。清朝,山东煤矿已大量开采,最著名的是峄县煤矿,乾嘉时期,北运
京师、奉天,动辄数百万石。明清时期,济南、济宁、临清等城市都有较发达的纺织
手工业,有的地方还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文化教育上,府州县
学校教育较为发达,民间社学、义学、私学、书院较为普遍,几乎每县均有。此期出
现了李舜臣、李开先、冯惟敏、蒲松龄、孔尚任等大家。
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山东人民为了摆脱沉重的枷锁,反抗地主阶级的残酷
压迫和剥削,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斗争。春秋末期,就有以跖为首的奴隶起义,“从卒
九千人,横行天下”。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山东人民无数次的武装起义,沉重打击
了封建统治。著名的有新莽末年的赤眉大起义,东汉末年青州黄巾起义,隋末王薄领
导的长白山起义及窦建德、孟海公、杜伏威、刘黑闼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唐末黄巢
大起义,北宋末年宋江农民起义,明代唐赛儿、徐鸿儒起义,清中叶以前于七、王伦
等人领导的起义。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山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烟台的开埠,十几个国
家在烟台建立领事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进入山东。清政府为维护统治,掀起了洋务
运动。山东巡抚丁宝桢创设了山东的第一个近代企业山东机器局。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山东爱国官绅和人民群众英勇抗击了日本的侵略。1897年,“巨野教案”发生。德国
借口此案武力占领了胶州湾,提出租借99年的要求。至此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同时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订租威海卫专条》,把威海卫变成了自己的所谓“租借地”。
面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山东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1896年,山东
义和拳民在冠县梨园屯拉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1901年,山东推行“新政”。
1909年山东省谘议局召开,1911年山东酝酿独立,取消谘议局。于此同时,民主革命
力量登上了山东大地。徐镜心、丁惟汾等革命党人积极领导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
先后担任山东同盟会主盟人。1911年11月13日,山东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袁世凯
上台后,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承认日本攫取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利。由于国人
反对,未能付诸实施。但日本又通过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获得了在山东的各项权利。
1840年后,山东经济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道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
掠夺,近代山东经济形成畸形发展的局面。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顽固地保存着,
土地集中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封建势力盘剥下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又受到外国资本主
义的经济侵略。洋货在山东的倾销,使大量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破产失业。农民日趋贫
困,自然经济逐渐瓦解。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山东也出现了近代工业:
在济南有从事军工生产的山东机器局;80年代首批近代电讯业应运而生;在枣庄、淄
川、平度等地有煤、铅、金等新式工矿业生产;在烟台有张裕酿酒公司、缫丝厂、蛋
粉厂等轻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 山东民族工业曾一度得到发展,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至2 0
世纪30年代,达到建国前的最高水平。
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山东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收回山东主权”
反帝爱国斗争。五四运动以后,山东成立了早期的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王尽美、
邓恩铭代表山东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山东成为全国建党最早的省
份之一。此时,北洋军阀开始大混战,山东处于皖系军阀统治下,破坏较少。国民党
在山东成立省临时执行委员会,王乐平、王尽美担任执委,并在市县建立基层组织,
国共合作局面在山东形成。济南惨案后,国民党军队继续北伐。1928年6月1日,国民
党山东省政府在泰安成立,标志着国民党统治山东时期的开始。1930年,韩复榘入主
山东, 实行了一些恢复和发展山东经济的措施, 重点创办了官营企事业。与此同时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人
民在阳谷、高唐、博兴、益都、日照、苍山等地举行武装暴动,反对新旧军阀和帝国
主义的压迫剥削,支援革命战争。抗战前,部分工业部门陆续出现了若干近代化工厂,
企业规模小,出产初级产品,主要是衣、食两项。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 山东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占区, 他们重点掠夺山东的
“二白二黑”,即食盐、棉花和煤、铁。对战火余存的工业,他们采取“军事管理”
“中日合办”等手段加以夺取,迫使大部分民营工业陷于绝境。在农村他们强占土地,
征调劳工,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据1945年12月的不完全统计,
八年抗战期间的损失:死亡668143人,抓壮丁393259人,掠走牲畜10797921头,粮食
1178486公斤、 农具2542844件,烧毁房屋1151186间。山东地区小麦等11种作物耕种
面积1941年比战前减少16%,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烟草均减产50%以上,农业遭
到极大破坏。农村手工业日渐衰落。整个经济濒于崩溃。
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日本侵略军在济南成立伪山东公署,对山东进行了残
酷统治。中共山东地方组织则先后发动了冀鲁边、鲁西北、天福山、黑铁山、牛头镇、
徂徕山、泰西、鲁南、湖西等抗日武装起义,创建了胶东、渤海、滨海、鲁中、鲁南
五个解放区, 至1945年5月下旬,人民武装力量已发展到21.3万人,民兵41万人,在
八年抗战中共歼灭日伪军51万多人。 山东人民也付出了376万人伤亡的沉重代价。
1945年8月,民主政权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政府。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抢先接受山东,向山东解放区发动进攻。山东人民又配
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进行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潍
县、 济南等著名战役,截至1948年11月,山东军民在解放战争中共作战10970次,歼
敌569574人。1949年8月,山东全境解放。1949年3月,山东省政府改称山东省人民政
府,下辖14个市(包括济南、青岛、徐州、潍坊4个省辖市)、140个县、2个办事处、2
个特区。1950年,将16个专区合并为滕县、临沂、泰安、沂水、德州、惠民、淄博、
昌潍、胶州、莱阳、文登11个专区。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贪污腐败,山东国统区的经济陷于全面崩溃。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解放区,随着各级人民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得以
发展壮大。建立了财税金融贸易机构,发行解放区货币,进行了排挤敌伪货币的斗争,
开展输入输出贸易,繁荣解放区市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抗日战争及之
后的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50年3月,选举产生新的山东省人民政
府委员会。建国初期,省政府主要是根据中央部署,开展镇压反革命、工厂民主改革、
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社会活动,恢复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
1953年起,省政府制定并领导全省人民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对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时期是全省经济建
设和各项事业进展顺利、发展较快时期之一。此后,山东开展的“大跃进”、“人民
公社化”运动,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从1959年开始,山东虽然进行了人
民公社整顿,纠正工业冒进,但在大批“右倾”过程中,经济上左倾的“大跃进”思
潮再度兴起,造成了全省经济秩序的混乱不堪。
1960年起,全省进入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的阶段。经过调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由
1963年的89.31亿元增加到1965年121.87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65年,居
民消费品购买力达31.4亿元、消费品零售额达30.8亿元,分别是1949年的5倍和5.3倍。
人口比1949年增加1162万人。
1966年下半年,随着“文化大革命”的展开和政治上的混乱,山东经济逐渐脱离
正常轨道。初期,“反逆流”、“反复旧”运动的发动,加剧了山东的动乱,国民经
济遭到严重破坏。1969年,山东省革委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解决山东问题的“批示”、
“十条”,扭转生产下降局面,调整和发展国民经济,基本稳住了山东的经济形势。
1972年, 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5.34亿元,农业81.42亿元,超额完成了计划指标;工
业总产值153.92亿元,接近完成计划。1973年全省又开始“批林批孔”,形势再度动
荡起来。到1974年,山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到十年内乱的最低点。1975年,省革委
落实中央指示, 进行整顿,国民经济有了恢复和回升。1975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达2
83.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最好的一年。1977年12月,省革
委改选,工作方针有了重大转变,开始向经济方面转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进入了历史性伟大转变的新时期。1979年12月,
省革委会改建为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了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等工
作任务。山东省在鲁西北四区首先实行以大包干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自西
向东展开。至1983年,全省全部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形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从普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起步,到健全和完善统
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再到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农业产业化,改革在农
村取得了巨大成功。1983年,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六五”计划,提出系统改革
经济体制,推行和完善经济责任制,搞好现有企业的整顿、改组和联合,加强农业,
保证粮食生产、多种经营有较大发展等任务。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极易脱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
场的矛盾日益突出。省委、省政府在进一步总结诸城、寿光等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正式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 从而建立起农村新型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
1985年,山东省根据中央精神,进行了以搞活企业为主的一系列城市改革和其他企事
业单位的经济体制改革。1987年,山东省企业正式进入承包经营责任制的第一轮承包
期。通过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利改税等改革措施,将一部分生产经营权和利益下放
给企业。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朝着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前进。1994年,山东选择51户进行了国
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股份制改革由试点进入推广阶段。随着中共
十五大、十六大的召开,山东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不断把山东各项事业的改革和
发展推向更深的层次。
总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以市场为取向的改
革逐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和解放,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
都已提前实现,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生活已
经接近小康水平;整体上已基本告别短缺经济并彻底解决了吃饭问题,买方市场全面
形成。山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地位得到确立和加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50多年来,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
由1952年的43.4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55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1643元。山东
省于1993年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奋斗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仅
低于广东和江苏两省, 列第3位。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地方财力大大
增强。 2002年,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10亿元。实行改革开放的后20多年,发展
速度大大加快,年均增幅达到11.8%,比前30年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在整个国民
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地方财力大大增强。
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改革开放以前,山东省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重工
业的增长大大快于轻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提高,奠定了山东工业化
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山东省先后实施了稳固农业基础、加快发展轻工业、优先发展
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政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
级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02年,
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为13.2∶50.3∶36.5。各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完善。农业的基础
地位得到加强。工业经济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基础比较雄厚、素质
较好的工业体系,工业结构调整加快。传统产业如轻工、纺织、机械、冶金等得到改
造与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
制约基本消失。 2002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1902.5亿元。第三产业以高
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金融保险、
房地产、旅游、信息、咨询、现代物流、社区服务业等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
突出抓了外经外贸、高新技术、民营经济三个亮点,调整步伐加快,成效明显。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前,由于诸多原因,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发展相
对缓慢,成为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山东省一直采取基础
设施适当超前的倾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
约已得到全面缓解。交通运输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干,由
铁路、 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全省公
路已形成了“三纵三横和沿海环路” 的主框架。 2002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7.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11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2709公里;港口年吞吐量达2.2
亿吨。邮电通讯业发展迅猛,已建成了一个覆盖齐鲁大地、联通五洲四海的现代通信
网络。 2002年全省固定与移动电话用户达2900万户,互联网用户279万户,行政村全
部开通程控电话。 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大大提高。2002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0%,绿
化覆盖率33.5%, 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城市
的承载力和辐射能力。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水平。新中国成立之后,为改变历史形成的落后面貌,山
东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
在各行各业形成了一大批新的生产能力。建国50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2314亿元。其中改革开放后20年共完成12036亿元,累计建成投产的基本建设和技术
改造项目67341个, 其中基建大中型项目96个、更新改造限额以上项目84个。2002年
完成投资3512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投资方向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趋向合理。技术
改造投资比重明显增加,以改扩建为主的内涵型投资增长较快;突出投资重点,集中
力量保证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先后建立了电力、交通、水利等基本建设基金,保证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国前,
山东省教育基础十分薄弱,总人口中有的80%以上是文盲,学龄儿童入学率约20%左右,
大中小学数量很少。建国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教
育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多层次教育体系,开办了广播电视、函
授、夜大,职大和自学考试等多种教育形式。50年来,全省共培养大学毕业生70.6万
人,目前已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2002年普通高校在校生58.4万人,中等专业
学校在校生31.4万人, 普通中学在校生689.2万人,小学在校生662.6万人。198 7年
提出“科教兴鲁”战略,并逐步实施,成效显著。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数目、申报专
利数和专利授权数都居全国前列。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42%。科研与
生产结合日益紧密,企业正成为科研开发的主体,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
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
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全社会法制意识增
强,村民自治制度在农村普遍推行。实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品工程”,29部作品
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人民健
康水平明显提高,全省绝大部分县(市、区)完成了初级卫生保健目标。计划生育方面,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 近五年来稳定在5‰。体育上山东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在亚运会和全运会屡创佳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事业受到重视。少数民族经济进一步
发展,民族宗教和对台工作不断加强。反腐倡廉不断深入,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取得新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山东省以农村改革
为先导、进而转向以搞活企业为核心的城市改革,1992年以后,改革全面展开并进入
攻坚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源
配置方面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绝大多数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了市场化,少
数垄断行业的市场化改革也已起步。金融市场、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
等各类要素市场也得到快速发展。市场监管的法规建设步伐加快,监管力度加大,统
一完善、有序竞争的市场体系正在形成。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到2002年,以公
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
如期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在试点的基
础上全面展开,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粮棉流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市场化价格形成
机制基本形成。推行了“收支两条线”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
加大了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政府
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
产经营活动、逐步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的调控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
的综合协调。计划调控,从偏重于定指标、分投资、批项目、分物资,逐步转到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中长期规划,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布局优化,
确定宏观调控的目标、对策和措施,突出了计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财税体
制改革,实行了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加强了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突出了公共财政
的特性。金融体制改革,实现了银行的商业性业务与政策性业务的分离,完善了银行、
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体系,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额度限制,有效防范和
化解了金融风险。
经济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建国初到1957年,山东的对外贸易关系发展到55个国
家和地区。 从50年代末到改革开放前,山东外贸总体上发展缓慢。1950年-1978年累
计出口58.7亿美元,年均仅2亿多美元。从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青岛、烟台(含威海
市区) 两市为沿海开放城市起,山东省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局部到全面、由沿海
到内陆、由经济到社会的逐步扩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一,一个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国民经济对国际经济的依存度不断提高,对外开
放的法律法规也不断健全,对外开放的软硬环境日臻完善,对外开放已成为山东经济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二,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1
94.3亿美元, 在全国居第六位,比1950年增长了800多倍。外贸进出口商品结构明显
改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上升,机电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占整个出口额的14.5
%, 超过纺织品而成为山东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第三,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取得重
要进展,多元化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第四,利用外资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以来,山东
省的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迅速膨胀、水平不断提高。2002年,利用外
资新签合同金额达11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65.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64.2%
和47.8%。 利用外资的领域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
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
扩大。海尔、海信、轻骑、浪潮、济钢等大型企业集团,分别在海外建立了组装加工
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售后服务中心等,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五,涉外旅游业蓬勃发
展。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泰山、曲阜“三孔”分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命名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我省先后推出了潍坊国际风筝
会、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菏泽牡丹节和泰山国际登山节等各具特
色的旅游项目。 涉外旅游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日臻完善。 2002年, 旅游总收入达到
610.8亿元。
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2002年城镇居民、 农民人均收入分别为7615元、 2954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
5805.7亿元,住房面积为18.8、25.6平方米。电脑、汽车开始进入家庭。社会保障制
度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养老、医疗、就业、工伤、生育
等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健全,覆盖面逐步扩大,功能不断增强。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
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合理确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水平、筹资水平和积累率,保险范围
开始覆盖各种所有制的企业;逐步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调整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结构,确保专款专用。改革开放
之后,劳动就业逐步破除了过去由国家包下来的“统包统配”的就业方式,实行国家、
集体、个人“三结合”的政策,市场就业已逐渐成为主导方式。
这就是历史与现实给我们积累的素材,展现的画卷。

我们的祖先不但创造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与辉煌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
遗产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地方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以及当代修志、隔代编史的
传统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山东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独具丰姿、卓尔
不群的齐鲁文化。 我省两千余年的修志历史和600余种传世旧志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
景线。
“观古所以知今,彰往所以察来”。地方志作为记述一定行政区域内自然与社会、
历史与现状的资料地情书,远可知历史兴衰、经济枯荣、社会变迁、政权隆替、民族
分合,近则可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挥区域优势,振兴一方经济,繁荣一方文化,
教化一方百姓。由此,纂修方志渐由私修转为官职官责,成为事关国之污隆、民之荣
瘁的大事。本省第一部官修通志是明代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袁宗儒、陆 
等纂修,是山东省唯一的一部明代锓刻问世的通志。内记明代山东全省地理形势、物
产风俗、人口升降、土地田赋、漕运海道、兵防建置、官署机构等与国计民生有关内
容,尤为详赅,颇具参考价值。该书平列篇目,事以类聚,体例不务新奇,而记注详
赅有法。此后绵延不绝。最盛者莫过于清代,到民国年间,先后共纂修十次。康熙年
间,山东巡抚赵祥星纂修《山东通志》64卷;雍正年间,巡抚岳睿、法敏纂修《山东
通志》(此志还有乾隆元年刻本、道光十七年刻本、乾隆《四库全书》本) 3 6卷;光
绪年间,巡抚张曜发起,孙葆田为总纂,开局修志。1907年巡抚杨士骧筹款续修,宣
统三年完稿,至1915年脱稿付印。宣统《山东通志》共计200卷,620余万言,是历代
山东通志卷帙、文字最多的一部。此外,还有一些稿本问世。如清道光年间的稿本,
崔光辉等采辑的《山东通志局修志条款采访册》(不分卷);清同治《山东通志》;清
光绪刻本,张昭潜编《山东省沿革表》;1920年铅印本,林修竹编、陈名豫校的《山
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922年铅印本,祁锡育编的《山东乡土教本》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 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修志工作。我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王祝晨在1
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上就提出“早早动手编修地方志”的建
议。1956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三次会议期间,王祝晨再次建议编修地方志。
6月29日, 《人民日报》刊载王祝晨《早早动手编修地方志》一文。他的建议得到党
和政府的支持及各地的响应。1957年2月,我省成立了山东省地方志资料征集委员会,
开始了这项承前启后的千秋大业。但由于种种原因,已有良好开端的事业被迫中辍。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编纂一部反映山东全貌的新型志书
再次提上议事日程。1981年10月,成立了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形
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格局。山东历史上新一轮修志工作正式拉开了序
幕。同年11月,山东省第一次地方史志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编纂一部多卷本的、符
合质量要求的《新编山东省志》的设想,并要求省志承编单位建立健全机构,配备专
职人员。 次年2月,《山东省志》第一次编纂工作会议召开,对省志志目及分工作了
说明。 4月,《山东省志》第二次编纂会议召开,分志由24个增加到30多个,突出了
经济建设方面的内容。此后,省志各承编单位纷纷成立各分志编纂领导小组或编委会,
下设史志办或编纂小组等办事机构,进入了组织发动、建立队伍、搜集资料的渐次起
步阶段。 1983年6月,《山东省志》第三次编纂会议召开,总结了先进单位的经验,
并对今后工作提出要求。 1988年9月,省地方史志编委会召开省志各分志承编单位分
管领导人会议,检查了省志进度情况。为保证省志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省人大常委
会做出《关于加强地方志工作的决议》,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或下发了一系列
文件。省史志编委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适时印发《〈山东省志〉审稿暂行规定》
《〈山东省志〉编纂方案》《关于增强志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指导业务工作的顺
利开展;同时还在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省志编纂方案的志目、卷次等
作了三次大的调整,使志目设置更为科学完善。各单位经过拟订篇目、筛选资料、撰
写长编等阶段,分志编写工作渐入佳境。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后改为
山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 具体组织实施,严格按修志程序对每一部分志总纂把关,以
达到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完备、特点突出、文风端正的要求。历经省志各承编
单位和修志工作者22个寒暑的殚精竭虑, 含辛茹苦,辛勤耕耘,由省政府规划的8 4
卷88部分志于2003年12月全部出版发行,并有十几部省志分志获得全国地方志优秀成
果奖和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山东省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研究资料和问题,采用新的观点、新的资料、
新的方法、新的体例,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和著述性于一体,坚持立足当代,
详近略远的原则,全面记述了山东省一个半多世纪以来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历史与现
状,着重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反映了环境
资源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既全面记述,又突出特点;既写成就,也记失误,实事
求是地反映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设置了《黄河志》《孔子故里志》《泰山志》,
以彰地方特点。
《山东省志》是山东广大人民群众奋起革命、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反映了我们
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体现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它以真实可信的资料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人民群众坚定
不移地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真实和生动教材。它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党的凝聚力,增强
社会主义的凝聚力中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山东省志》是对山东省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全面而深刻的大调查,是官修
的国情书,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它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山东历史的来龙去脉,在过去与
现状的对比中正确地分析省情,为制定建设大而强、富而美新山东的发展规划提供智
力支持和决策依据。
《山东省志》 的编纂,积累保存了近100亿字的地方文献资料和形成各部门系统
的专业资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5000万字的分志,其本身就是一座信息资料库,为挖
掘信息、组合信息、利用信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它向国内外、省内外真实地展
现山东各行各业取得的新成就,是宣传山东,提高山东知名度的重要窗口。
新编《山东省志》是在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通过全省各部门
的通力合作才得以完成的,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向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
历届省史志编委会的领导,向能以大局为重、全力支持史志事业的承编单位,向敬业
勤绩、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史志工作者致以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史志事业,绵延不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站在新的起点,审视过去,无比自
豪,因为我们拥有辉煌的过去和厚重的积淀;展望未来,豪情满怀,因为我们拥有更
加灿烂的明天。今天,我们编纂出版了首届志书,只是完成了“认识过去”的阶段性
任务,“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任重道远。“居今而思古,继往而开来”。愿我省
的史志工作者再接再厉,以更出色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时代,无愧于历史赋予的使
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