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物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4&rec=72&run=13

张秀堂 1944年2月生于郝家村。 中共北镇办事处副书记、郝家居委会主任、浩
佳工商总公司总经理兼党支部书记。
他自幼聪敏好学,勇于进取,1965年即担任郝家村团支部书记。曾参加惠民地区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团;担任过郝家生产大队大队长、革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等
职。工作一向兢兢业业,立志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为郝家村开辟一方崭新
天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这一大好机遇,
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他高瞻远瞩,既承认郝家村贫穷落后的困难现状,又看到郝
家村所处的地理优势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他大胆起用和培养人才,组成强有力的领导
班子和生产班子, 积极带领群众发展商品经济,大办第三产业。到1981年即获利2.4
万元, 使全村人均收入由1980年前的不足百元增至205元。1983年又将原来的停车场
扩建成“滨州旅社”,同时建起了“滨州综合服务大楼”,取得了当年投资、当年营
业、 当年受益的突出成绩。使全村年集体收入达150万元,创利13万元,人均分配达
600余元, 解决了群众生活多年存在的温饱问题。1987年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又将
“滨州旅社”扩建为“浩佳工商公司”,先后建起了“红旗彩印厂”、“洁美洗染厂”、
“消防器材维修厂”、“家电商店”和“副食品商店”等8家企业,总建筑面积11500
平方米,拥有职工250人。到1989年底固定资产达850万元,创利税40.6万元,使居民
生活跨入了小康水平。1993年,他继续带领党支部一班人乘改革大潮的有利形势,不
失时机地筹措资金3500万元, 沿205国道,于滨州汽车站对面的黄金地段兴建了集商
场、星级宾馆、健身、娱乐等综合设施于一体的“滨州商业城”。1996年,公司总产
值连同居民个体、 私营收入,社会总产值共1500万元。创利税116.3万元,人均收入
近5000元。
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他始终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重视教育。
为从根本上提高本村教学质量,不惜投资与滨州市第二小学联合办学,受到居民的普
遍赞誉。由于他从普法教育、技术培训、健康娱乐等多方面关注人们的思想精神生活,
使居民素质显著提高,近15年内,全居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生产事故。
他一贯忠诚于党的事业,克己奉公,锐意进取,自觉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
素质的提高。他以惊人的毅力自修了《政治经济学》、《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
《现代企业的新导向》等多种企业经营管理知识论著。在企业决策、经营方式、财务
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撰写发表了《浅谈宾馆管理》
等论文。1992年被地区人事局批准录为国家干部。1995年经省级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
通过,确认为乡镇企业高级经济师。
他无私的奉献,创造出优异的成绩,被群众誉为“老黄牛”、“开拓者”;省、
地、市三级党委和政府分别授予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
农民企业家”等称号。先后被选为中共滨州市委1-4届侯补委员、5届代表,滨州地区
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滨州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地区工商联副会长、滨州市工商联
副会长。浩佳工商总公司亦被誉为滨州地区“先进企业”、省系统“先进企业”、省
级“文明单位”等,为集体和个人赢得了多项荣誉。
邢光田 1930年10月出生郝家村一户贫农家庭。1946年12月积极报名参军,入伍
后被编入渤海军区特务团,并于194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编入济南警备旅;
1951年5月编入第三野战军97师289团,此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随部队调往东北担任
防务,被提升为排长;1953年7月转入农建二师;1957年6月转业。
回村后, 曾分别于1958-1962年和1965-1966年担任生产大队长;1966-1981年担
任村党支部书记,1982-1986年改任村支部副书记。
他忠诚于党的事业,对党忠心耿耿。不论在部队或回乡任职期间,都表现出了一
个共产党员的应有品格。在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并在发展生产、改
善群众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