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措施与效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xzcz&A=1&rec=97&run=13

建国后,党和政府对山区人民的吃水问题非常关心。1960年,圣佛寺村在政府扶
持下,打了一眼深20米的人工大井,解决了人畜用水。1962年,保安村打成了大井一
眼,保证了人畜用水,全村老幼欢喜若狂,并立碑为志。正明山、赵庄、仁里、对福
山等村都相继打了人工大井,山区用水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1973年,政府又扶持八道岭打岩心井1眼,深246米,1974年县拨款配套,解决了
人畜用水。 到1982年底,全社11个缺水自然村已有岩心井9眼,人工井5眼、旱井500
眼,水窖2000个,“1030”引黄灌渠建成后,山区用水进一步得到改善。
石横村虽有几眼古井, 但多年来由于机井采水量增加,古井大部分已干涸。198
0年,公社为解决群众用水,投资在石横庄内打岩心井4眼,砌修水池,安装龙头,群
众可到水池挑水或拉水。至1987年,石横6个村均吃上了自来水。

附:水利纠纷
镇西、南边界与平阴县孔村镇、店子乡接壤,地势低洼,康汇合流,逢雨季即积
涝成灾,平阴县陈屯、邱家林等村为防洪筑坝拦水,影响衡鱼洼排涝,故常因排水造
成纠纷。地区几次处理情况如下:
1964年洪水过后,泰安地区和肥、平两县共同处理排涝纠纷,未达成协议,平阴
县陈屯村挖了边界沟,修了边界坝。
1973年洪水过后,地区再一次和肥、平两县处理排水纠纷,未得解决。
1974年陈屯又挖了一条边界沟,筑起了边界坝。
1979年孔村、 店子两公社又将边界坝加高至4米余,地区几次派人令其拆除,但
至今未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