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引进外资造林项目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7&rec=42&run=13

至2005年,山东省利用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有:中国2
606山东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项目、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山东分项目、中国“森林
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山东分项目和中国“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山东分项目,累计利
用外资折合人民币3.5亿元。先后建设杨树、泡桐、刺槐、板栗等速生丰产用材林和
经济林基地21.83万公顷,兴办大型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3处。

一、中国2606山东速生丰产用材林生产项目
1980年,在林业部及省林业厅协助下,聊城地区行署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出利用
国际粮食援助开发治理沙荒的申请。1982年11月,中国政府与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
表处签订协议,项目正式确立并开工建设。协议规定该项目分为两期工程,第一期工
程建设期为1982年11月-1985年6月,第二期工程建设期为1985年10月-1989年10月。
两期工程共计划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11750公顷,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粮食援助4100
0吨。项目范围涉及聊城地区莘县和冠县的15处乡镇,159个自然村,34076户,1509
03人。
至1989年,项目区累计营造用材林11750公顷,其中,6年生杨树,平均树高15米
,胸径16厘米;6年生泡桐,平均树高10.7米,胸径28厘米;活立木蓄积140万立方米
。莘县和冠县的森林覆盖率由项目实施前的4.3%和14.0%,分别提高到12.2%和25%,
项目集中的乡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0%NFDA140%。周围2万多公顷农田受到林带的有
效保护,棉花亩产量由项目实施前的10公斤提高到50公斤,粮食亩产量由50公斤提高
到250公斤,人均粮食产量由10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NFDA1300公斤。大牲畜增加
3.8倍,猪增加1.8倍,羊增加5.3倍,家禽增加1.4倍。
1992-1995年,项目区采伐桐木11.5万立方米,林下间作收获小麦289万公斤,通
过修枝获薪材33200吨,直接经济效益8454万元。

二、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山东分项目
1989年,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山东分项目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0年7月14
日,山东省政府与林业部签署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9486.1万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
贷款折合5600.9万元,建设期为1991-1997年,计划造林5万公顷。项目范围涉及淄博
、潍坊、泰安、日照、滨州、德州、聊城、临沂、菏泽9个市(地)的高青、诸城、寿
光、安丘、昌邑、临朐、宁阳、东平、莒县、五莲、惠民、临邑、夏津、临清、冠县
、莒南、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东明、郓城23个县(市、区)。项目内容包
括造林、科研、良种开发利用、组织管理、环境管理五个方面。
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山东分项目主要造林树种为刺槐、欧美杨、毛白杨、泡桐
。苗木繁育以23个项目县(市、区)的国营场圃为依托,建立采穗圃和育苗基地。199
1-1995年,项目区累计育苗面积5300多公顷,生产裸根苗木15290万株,良种刺槐种
子使用量15716公斤。引进和繁育中林46、中林28、南林NL105杨、NL106杨、NL121杨
、中嘉2号杨和C161泡桐、毛×白33泡桐、毛×白23泡桐等优良无性系50多个。

1991-1995年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山东分项目造林情况一览表
表3-8
单位:千公顷

┌───┬───┬─────┬─────┬─────┬─────┬─────┐
│树种 │完成造│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
│ │林合计├──┬──┼──┬──┼──┬──┼──┬──┼──┬──┤
│ │ │计划│完成│计划│完成│计划│完成│计划│完成│计划│完成│
├───┼───┼──┼──┼──┼──┼──┼──┼──┼──┼──┼──┤
│欧美杨│43.0 │5.5 │7.9 │14.4│11.7│5.1 │5.4 │7.4 │10.8│6.0 │7.2 │
├───┼───┼──┼──┼──┼──┼──┼──┼──┼──┼──┼──┤
│毛白杨│11.8 │1.9 │1.6 │4.1 │5.1 │1.6 │2.2 │1.1 │1.7 │2.0 │1.2 │
├───┼───┼──┼──┼──┼──┼──┼──┼──┼──┼──┼──┤
│刺槐 │12.3 │0.8 │1.3 │6.1 │2.7 │1.5 │2.0 │2.3 │1.7 │4.0 │4.6 │
├───┼───┼──┼──┼──┼──┼──┼──┼──┼──┼──┼──┤
│泡桐 │8.4 │1.9 │2.2 │5.4 │4.6 │3.8 │1.6 │ │ │ │ │
└───┴───┴──┴──┴──┴──┴──┴──┴──┴──┴──┴──┘

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区不断加大重大林业科研成果在项目林建设中的推广力度
,其中:推广中林28、中林46欧美杨新品系14000公顷,占杨树造林总面积的32.6%;
推广T66和T26杨树新无性系50多公顷,窄冠白杨3号1400公顷;推广鲁刺1号、2号、
7号、10号、59号等刺槐无性系9400多公顷,占刺槐造林面积的80%以上;推广抗丛枝
病泡桐品种C161、毛×白33号、毛×白23号840公顷,占泡桐林总面积的10.1%;推广
欧美杨、毛白杨、刺槐、泡桐丰产栽培技术模式分别为8400公顷、3600公顷、4200公
顷、4600公顷;推广抚育修枝技术32000多公顷,占应修枝面积的80%;推广泡桐修枝
接干技术7000多公顷。推广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使泡桐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比项
目区外一般泡桐林发病率低50NFDA160个百分点。部分科研课题取得阶段性
成果,杨树插干深栽造林、高分子吸水剂造林、天牛防治等新技术及时推广到项目建
设中。

1997年项目林与同期一般人工林生长情况对照表
表3-9

┌───────┬───┬──┬───┬─────┬────┐
│项目 │树种 │树龄│胸径 │年均径生长│调查地点│
│ │ │(年)│(厘米)│(厘米) │ │
├───────┼───┼──┼───┼─────┼────┤
│项目林 │刺槐 │4 │9.88 │2.47 │惠民县 │
│ ├───┼──┼───┼─────┼────┤
│ │欧美杨│5 │19.80 │3.96 │莒县 │
│ ├───┼──┼───┼─────┼────┤
│ │毛白杨│5 │16.43 │3.29 │冠县 │
│ ├───┼──┼───┼─────┼────┤
│ │泡桐 │6 │26.84 │4.47 │冠县 │
├───────┼───┼──┼───┼─────┼────┤
│同期一般人工林│刺槐 │4 │8.16 │2.04 │惠民县 │
│ ├───┼──┼───┼─────┼────┤
│ │欧美杨│5 │16.30 │3.26 │莒县 │
│ ├───┼──┼───┼─────┼────┤
│ │毛白杨│5 │13.36 │2.67 │冠县 │
│ ├───┼──┼───┼─────┼────┤
│ │泡桐 │6 │24.36 │4.06 │冠县 │
└───────┴───┴──┴───┴─────┴────┘

图3-92002年,东明县种植在农田的泡桐。

1997年6-10月,项目林普查结果为:全省7.56万公顷项目林,分布在5311个小班
(进行调查设计、森林经营的基本单位),其中,欧美杨42988.3公顷,毛白杨11776.5
公顷,刺槐12410.4公顷,泡桐8379.6公顷。一类林面积占项目林总面积的88.5%,二
类林面积占9.7%,三类林面积占1.8%。
项目实际投资15885.8万元,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8917.5万元,造林7.56万公
顷。新增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5万公顷,增加林木总蓄积890.0万立方米,累计生产木
材641.1万立方米,总收入161627.6万元。30.6万户农民受益,人均收入由680元增加
到1200元。

三、中国“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山东分项目
1997年1月,财政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贷款转贷协议,启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
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山东分项目。项目建设期为1996-2000年,计划在长清、
平阴、高青、诸城、安丘、高密、曲阜、泗水、五莲、莒县、东港、惠民、阳信、冠
县、茌平、莒南、沂水、沂南、临邑、东明、曹县、单县22个县(市、区)营造欧美杨
速生丰产用材林37220.2公顷、毛白杨速生丰产用材林4903.3公顷、刺槐速生丰产用
材林3270.5公顷,合计45394公顷。计划投资13335.6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895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437万元),国内配套资金和劳务折抵5898.6万元。10NFDA1
15年实现新增林木总蓄积608.22万立方米、生产木材425.63万立方米、薪材51.
54万吨。
1996年,选择单县、曲阜、莒县、诸城、高密5个县(市)作为科技示范县,为全
省项目造林营林建设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至2000年,科技示范县共接待考察、
参观人员1200多人次,举办省级培训班21期,培训人员1062人次;县级林业部门和造
林单位举办培训班1650期,培训人员20036人次;12人次参加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出国
考察和培训。
1997年,山东省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联合办公室先后印发《山东省世界银行贷
款“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细则》、《山东省执行“森林资源发展
和保护项目”环境保护规程的计划》和《山东省世界银行贷款“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
项目”环境监测实施方案》,要求:项目区内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在
同一个造林小班采取2个以上无性系进行造林,并控制每个造林小班面积不大于40公
顷;每个县建立2NFDA13处病虫监测点;对造林用苗实行严格检疫。
1996-1999年,项目区内经检查验收的合格造林面积为53973.8公顷,其中,欧美
杨48600.8公顷、毛白杨1421公顷、刺槐3952公顷,圆满完成计划任务。期间共引进
推广优良品种80多个,生产苗木5300万株,其中用于项目建设4215万株。营建各类试
验林计112块,面积279公顷。开展优良无性系选择、造林模型优化、间作物优化、整
地、施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取得阶段性新技术、新方法30多项,示范推广面积1.8
万公顷。
2000年10月,项目组对莒县营造的欧美杨项目林和一般人工林的生长量进行调查
,5年生项目林平均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8米、19.2厘米、111.99立方米
/公顷,比一般人工林分别高出150.9%、153.6%、214%。
同期,对22个项目县(市、区)进行幼林调查,项目林欧美杨、毛白杨、刺槐的林
分平均树高分别为12.1米、6.8米、8.6米,平均胸径分别为13.3厘米、8.8厘米、9.
4厘米,造林面积分别为48469.9公顷、1336公顷、3952公顷,林分蓄积分别为267.1
9万立方米、1.93万立方米、13.98万立方米,产材量分别为195.05万立方米、1.41万
立方米、10.4万立方米。
1996-2000年,22个项目县(市、区)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53973.8公顷,项目区
内森林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增加水源涵养量1527.5万立方米,每年减少水土流
失量97.8万吨,项目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8%。风沙区的1200多个村庄的2.6万
公顷耕地免遭风沙危害,年减少经济损失近亿元。项目区木材收入78452.5万元,林
地间作物产值48883.9万元,纯收入9776.8万元。
项目建立省、县两级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将全部造林小班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
并在每年的造林小班中按不同树种设置固定样地,定期采集树高、胸径以及材积生长
数据,形成较完整的数据资料。项目实施结果: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53973.8公顷
,幼林保存率和生长量均达到部颁一类林标准的48684.4公顷,占总面积的90.2%,
高于全国一期造林工程的平均水平,与同期一般人工林相比,保存率提高5NFDA1
7个百分点,生长量超出15%NFDA150%;良种使用率和一级苗的使用率均达到1
00%,高于一般造林15NFDA120个百分点;造林小班成活率超过85%以上的占项
目造林小班总个数4587个的98%;环保合格率达到100%。项目林建成后,鸟类数量增
加一倍,喜鹊、乌鸦等留鸟数量猛增,寄生蜂、寄生蝇等害虫天敌数量增多,林间杨
扇舟蛾三、四代幼虫的寄生率,由项目实施前的60%增加到实施后的85%。光肩星天
牛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22个项目县(市、区)的项目林虫株率控制在0.1%以下,虫
口密度每株在0.01头左右,达到了有虫不成灾的目标。
项目实际投资13354.2万元,其中:使用世界银行贷款901.3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7455.6万元),占实际投资总额的55.83%;各级配套资金5898.62万元,占实际投资
总额的44.17%。
1999年,省和日照市依托鲁东南项目林资源,共同投资29.2亿元,成立日照木浆
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木材资源均来源于中国“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山东分项目
营造的速生丰产用材林,年产木浆17万吨,纸张5万吨,年消耗木材80万立方米。

四、中国“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山东分项目
2003年2月14日,财政部与山东省政府签署中国“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山东分项
目贷款转贷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18351.1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111万美元(折
合人民币9221.1万元),国内配套资金和劳务折抵9130万元。计划用5年时间,营造速
生丰产用材林6007公顷、经济林11170公顷,8NFDA113年实现新增林木总蓄积13
5.28万立方米,累计生产木材101.46万立方米,经济林产量94.1万吨。项目林要求的
丰产技术指标为:100%的使用一级苗造林,100%的使用优良无性系造林,项目环保合
格率达到100%,造林小班成活率普遍达到90%以上,各树种单位面积生长量一类林达
到85%以上,三类林低于5%。项目建设期间,前4年造林,后2年抚育。项目区覆盖高
青、博山、沂源、诸城、安丘、高密、寿光、青州、曲阜、泗水、莒县、东港、沂水
、费县、莒南、平邑16个县(市、区)。

中国“林业持续发展项目”山东分项目造林面积一览表
表3-10
单位:公顷

┌────┬──┬──┬──┬──┐
│年份树种│2002│2003│2004│2005│
├────┼──┼──┼──┼──┤
│欧美杨 │5960│6067│6695│4745│
├────┼──┼──┼──┼──┤
│经济林 │4014│1688│1737│125 │
├────┼──┼──┼──┼──┤
│合计 │9974│7755│8432│4870│
└────┴──┴──┴──┴──┘

2005年,省林业局对荣成、高密、莒县、临邑、东明5个试验基点33个品种进行
生长量调查,包括品种间的对比和同品种9种不同造林密度的对比调查。搜集国内外
研究林木资产评估技术资料,对8NFDA110年生的14个杨树品种42株做树干解析。
对16个品种、5个不同林龄、4种立地条件的杨树生长量进行调查,为杨树林木资产评
估积累数据。
2003-2005年,项目区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或品系40多个,生产苗木2400万株,
其中用于项目建设1220万株。2005年,项目区建立省级试验示范样板林32片200余公
顷,市、县级45片540公顷,乡镇级80片860公顷。
截至2005年底,项目区经检查验收的合格造林面积为31031.0公顷。项目实施过
程中,推广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标准、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标准、主要树种施肥方案
、杨树速生丰产用材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经济林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主要树种
苗木标准、苗圃管理及育苗技术、杨树大径材林木修枝技术、欧美杨丰产栽培技术、
杨树留根育苗和浅水位截干深栽技术、鲁西平原农林间作技术、板栗良种选育与早实
丰产技术、鲁北冬枣快速繁育技术、果树改土养根技术、杨树幼林合理施肥技术、杨
树桑天牛防治技术、杨树枝干病害防治技术等新技术、新成果22项,推广面积3万多
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