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指挥网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g0&A=18&rec=6&run=13

1996年, 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省公安厅关于指挥中心建设规划意见的要求, 本着
“长远规划,逐步到位,统一高效,节省实用”的原则,普遍建成具有110报警受理、有
线无线调度指挥、信息传输等功能的110接警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初步形成以110为中
枢的综合报警服务网络系统。根据1997年公安部、邮电部下发的《关于城市公安机关
1 10报警服务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与邮电部门密切协作,
使困扰网络系统发展的通信保障和报警人电话资料等诸多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在此基
础上, 各地公安机关积极适应“三台合一”后的新情况,积极推进110报警服务网络
的升级改造以及交警、消防、边防等报警服务网络系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110指挥网络
1998年5月, 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大楼落成。2000年底,指挥中心网络系统投入使
用, 系统包括智能通信调度、计算机综合信息处理、GIS电子地图、图像信息处理、
综合集中控制和UPS不间断电源等6个子系统。计算机综合信息系统通过指挥中心专用
计算机子局域网接入全省、全国公安计算机广域网,使省公安厅与各市、各直属公安
局指挥中心之间实现文字信息、图片资料等数据的网上传输,信息处理速度明显提升。

图1-3 建成于1996年的威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2003年,省公安厅部署开展“三台合一”建设,各地对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加强了图像、 GPS定位、警用地理信息、信息处理、手机短信报警等系统建设,建成
了集有线无线接报警、图像、综合信息查询等为一体的数字化、现代化指挥平台,为
受理群众报警、指挥调度重大案(事)件处置、组织各警种合成作战、治安防控提供了
及时、 有力的保障。随着110网络系统的升级改造,全省公安指挥中心科技含量进一
步提高,由单一的110报警功能提升为集人工报警、自动化报警、GPS卫星定位、视频、
调度指挥、求助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接处警管理中心和应急枢纽。至2005年,全省
公安机关全部建成可视指挥系统。

二、消防指挥网络
自1996年开始,省公安消防总队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功能完备、技术超前”
的要求,着手进行消防指挥中心通信系统建设,至1999年上半年,拥有电信公网和公
安有线专网并行的有线通信调度系统、计算机辅助决策指挥系统的山东省消防指挥中
心和17个公安消防支队无线通信网络全部建成。至2000年,各支队普遍建起以计算机
火警受理系统为核心的119消防通信指挥中心, 省消防指挥中心与支队建成调度指挥
系统远程联网,各县(市、区)大队独立接处警的计算机火警受理系统建设全面展开。
2002年,全省17个市消防支队全部设立数字程控电话交换机和电话虚拟网;消防总队
机关与济南、青岛等支队实现与公安机关的电话交换系统数字联网,通过公安有线专
网实现专线连接; 各市消防支队普遍与电信公网和公安有线专网实现敞开式连通,1
19火警专线全部实现PCM数字中继, 话路数量均达到30路以上,市区中队设立数字和
模拟调度专线;独立接处警的县(市、区)大(中)队119火警专线达到2条以上。
2004年,全省17个公安消防支队的119报警专线全部实现PCM数字化,集中接警中
队的调度专线均达到一条话音专线和一条数字专线,计算机火警受理系统持续升级发
展。 公安消防支队全部改进完善了通信指挥中心119计算机火警受理系统,实现了城
市119报警电话的集中受理,85%的市区中队配置了火警受理终端台。至当年10月,全
省消防部队中101个担负接处警任务的县(市、区)大(中)队有43个实行“三台合一”,
占总数的42.6%。2005年4月,省公安消防总队与省网通公司联合举行全省“96001 19”
消防服务热线启动仪式。至年底,全省消防部队初步实现有线远程调度、无线远程指
挥、计算机辅助决策指挥、消防信息数据库远程交流、火场信息和静态图像远程传输。

三、交警指挥网络
2002年11月,省公安厅在交警总队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指挥
中心包括指挥调度、视频监控、GPS警用巡逻车辆定位、GIS警用地理信息、综合信息
管理、信息发布等六大应用系统,实现了全省主要城市道路监控和卡口视频信息远程
传输、控制,以有线通信为主要手段的全省统一的指挥调度,以及对警力信息、值班
信息、路况信息、事故多发点段信息等综合信息的查询。以此为依托,交警总队和各
支队建立起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警用车辆GPS卫星定位系统, 实现了各网络系统的集
成。全省有16个市交警支队和40多个县(市、区)交警大队建成交通指挥中心,实现了
视频监控、交通信号控制、电子警察、交通引导和指挥调度等功能,建立了快速高效
的指挥调度机制,在查处交通违法行为、提供决策支持、便民利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
作用。 至2005年底,全省先后建成1000多个路口交通视频监视系统、500多套闯红灯
自动拍照系统,全省17个市先后开通交通广播电台,及时准确地发布路面交通信息。
各地公安交警部门还普遍建设数字化122接处警系统, 应用数字中继技术和计算机网
络技术,实现呼叫自动排队调度、主叫号码显示、报警电话定位、自动语音提示和语
音存储等功能,并可通过现有的计算机网络和有线、无线通信手段及时将处警信息下
达给122值勤民警。

四、边防指挥网络
1999-2001年, 省公安边防总队建成集数据、IP语音、图像传输三网合一的全省
边防宽带信息综合业务数字网(即数字信息网络作战指挥系统,简称AVVID工程网络系
统),网络覆盖全省边防业务辖区沿海7个市的相关单位。指挥系统主要包括:IP语音
电话系统、综合业务数据传输系统、电视电话会议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突发现场信
息传输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随着AVVID工程网络系统的运行,全省
边防部队相继实现了局域网互联,至2005年底,总队所属单位普遍开通了办公自动化
系统、边检业务信息系统、边境管理系统、值班指挥系统等,并建立各类专项业务数
据库。全省边防现代化指挥网络建成后,沿海的雷达监控图像、云台摄像图像、海警
舰艇巡逻信息、边检现场监控图像等通过计算机网络快速、实时地报至总队指挥中心,
提高了总队对所属各单位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控制能力,极大地增强了边防部队的快速
反应能力。 同时,海警支队GPS信息实现网上传输,总队指挥员在计算机上可以实时
查看船艇航迹,并通过网络对船艇直接下达命令。2002年至2005年上半年,全省边防
部队利用信息网络接处警42500余次, 实施海上救助1780余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
疑人1500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1.2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