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a01&A=4&rec=308&run=13

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姚少华 徐子红 王灵波 主编
北京中华书局 2000年 3000册 1210千字 724页 彩图 6码 179.00元
ISBN7-101-02663-X

曹县修志始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由知县邹鲁主持修纂。明嘉靖十八年(1539)
知县隆文良二修;明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钱达道三修;明崇祯十二年(1639)知县郭
万象四修;康熙十一年(1672)知县门可荣五修;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知县朱琦六修;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郭道生七修;清光绪十年(1884)知县陈嗣良八修。清光绪
三十四年(1907)知县裴景煦主修《曹县乡土志》。1934年至1936年,县政府曾主持编
修《曹县志》,成稿后未付印,战争中失没。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至1960年,县人
民委员会曾组织编撰《曹县志》(初稿),印成两小本。
新编《曹县志》起始于1982年,上限为起自事物发端,下限为1985年,个别篇章
下限1999年。全书除概述、大事记、人物、附录外,设专志24编,分别为:行政区域、
自然环境、居民、经济综述、农业、水利、城建环保、交通·邮电、工业、商业、财
税·金融、经济管理、党派群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军事、民政信访侨务、
人事·劳动、科技、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民俗·宗教、方言。编下设章、节、目。
全书共118章、364节。
曹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接河南省,周边分别与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及商丘市
民权县、梁园区、虞城县,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成武县、定陶县、牡丹区、东明县搭
界。
曹县为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黄帝得宝鼎于冤句;鲧纳有莘氏女生禹;禹娶
涂山氏女生启;禹治水成功后,受禅让为王,庆功于涂山,万国诸候执玉帛相贺;商
汤迁涂山之薄,设都于之绩,从先王居,以“天命殛之”伐灭夏桀,得景亳之命,三
千诸侯来贺。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都于贯;周穆王有涂山之会。此皆史籍
载记。周代县域为宋、卫、曹国地。战国置蒙县。汉代,今县地属蒙县、薄县、已氏、
冤句、济阳、定陶、成武。北魏设曹州于北境。金大定八年间(1168)州治因河决北迁。
明洪武二年(1369)曹州治迁于楚丘县盘石镇,省楚丘入曹州。洪武四年(1371),降曹
州为曹县,为设曹县之始。正统十年(1445)十二月,分黄河北十八都复置曹州,曹县
应更名而未更,沿用至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建立了地、
县级政权,成为鲁西南的政治、军事中心。自新中国成立后属菏泽地区(市)。全县总
面积1974.1平方千米,其中县城建成区20平方千米。辖17镇、8乡,1189个行政村(居
民委员会)、2871个自然村,总人口143万,有少数民族3.3万人。
曹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南宋建炎三年(1129)黄河入境,在北境、南部、南境
留下三条故道。全境无山,仅有几处古遗址高出地面六七米,沙淤地带相间,有槽状
洼地。曹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平均日照时数为2640小时,
年均降水量为708毫米,年均无霜期212天。北部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南部河流由西
北向东南流,均为淮河水系。1958年曾建太行堤水库,1961年停蓄返耕,废库区盛产
莲藕。全县地下水丰富,土质肥沃,地下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储藏。
曹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商都亳文化开发已列入省人大规划,对夏禹、商汤、伊
尹、箕子、庄周、吴起、胜之七位古代圣贤,柴成务、商衡、邢、燕肃、李秉等
历史名人和孙继先、孙端夫、郭俊卿、江时、马金凤等当代名人研究已获成果,涂山、
景山、青山、汤陵、安陵、燕陵、箕子墓、伊尹冢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保护与
开发规划,太行堤水库、黄河故道旅游开发已规划实施。曹县有优越的社会环境,连
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县、全省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先进县。
曹县素有文士之都、书画之都、戏曲之乡、武术之乡美誉。
曹县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大豆、芦笋、杞条、杨
木、桐木、瓜蔬、果品、药材。畜牧业以牛、羊、猪养殖为主。现已形成林产品加工、
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曹县先后被评定为全国桐木出口第一县、全国
芦笋生产第一县、全国食品百强县、全国秸秆养牛十佳示范县、全国青山羊生产基地
县、全国优质棉花基地县、全国首次规模化克隆牛试验基地、全国草条编和木制工艺
品出口第一县。曹县工业产品主要有橡胶助剂、轮胎、棉纱、针织坯布、白酒、软包
装食品、桐木拼板、实木家具、草条木工艺品、地毯等25大类,5600多个花色品种。
已建成县级经济园区两个, 吸纳数十个外资企业。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5亿元,财
政收入1113.3万元,人均收入368.2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亿元。
曹县交通便利,南临陇海铁路,北靠新石铁路,京九铁路纵贯南北。105、220国
道过境, 德商、菏关高速公路已规划开工,254、259、261、348、350省道过境,与
县乡公路交织成网, 全县已实现村村通公路。1985年,公路客运40万人次,货运量5
2万吨。 曹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邮政、电信、城市乡镇建设近年均有
大发展。1985年,在校中小学生18.2万人,教职工9090人。各类医疗保健机构53个。
新编《曹县志》2005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董梁英 徐子红 潘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