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瓜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f063&A=20&rec=45&run=13

【山东瓜果蔬菜】 山东是我国温带水果的最大产区,果树资源丰富,历史上被誉为“北方落叶
果树的王国”。全省有栽培、半栽培和野生果树资源约90种,分属16科、34属,近3000个品种和类型。
山东主要栽培果树有苹果、梨、桃、杏、枣、柿、核桃、板栗、葡萄、樱桃、山楂等十多种,不但品
种、类型繁多,而且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辛勤培育,形成了许多地方优良品种,如解放前就已驰名中外
的烟台苹果、莱阳茌梨、肥城桃、青州蜜桃、乐陵金丝小枣、大泽山葡萄、曹州耿饼、菏泽木瓜等八
大名产,特别是烟台苹果、莱阳茌梨、肥城桃、乐陵金丝小枣被港澳市场称为我国北方水果的“四杰”。
近年来,全省果树生产发展较快,肥城桃、阳信鸭梨、安丘蜜桃、寒露蜜桃、乐陵金丝小枣等名特优
果品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还选育和引进了一批新的优良品种,如红富士苹果、新红星苹果等,全省
果品质量显著提高。1988年,在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山东水果生产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好水平,
果园面积已达1000万亩,总产25亿公斤。
山东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土壤肥沃,适于各类蔬菜生长,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产区,
被誉为“世界三大菜园”之一。山东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创造出极为丰富的蔬菜品
种、类型和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主要蔬菜有瓜类、根菜类、叶菜类、花菜类、茎菜类、果菜类、
豆类等7大类,约60多种。不仅有适合不同季节的蔬菜种类,还有适合各地栽培条件和食用习惯的蔬
菜类型和品种。其中胶州大白菜、苍山大蒜、章丘大葱、莱芜生姜、潍县萝卜、青州辣椒干等,都是
山东名产蔬菜,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78年以来,山东蔬菜生产、科研和
新技术应用,有了很大发展,蔬菜年播面积在430万亩左右,总产量在75~80亿公斤,每年有1~1.5亿
公斤蔬菜调往24个省、市、自治区,鲜菜出口值1800万美元,最高年份达2800万美元。

【山东苹果】 苹果,中国古名为“柰”,在山东古代就有栽培,但其果肉松绵,果汁较少,风
味淡薄,品质不佳,通称为绵苹果。19世纪中期,“西洋苹果”由欧美首先引入山东烟台。开始引进
的苹果品种很多,如红玉、国光、青香蕉、秋花皮、红香蕉、祝光、伏花皮、黄魁等,其中品质最佳
者首推青香蕉。当时苹果多集中在烟台市郊、福山、牟平等部分村庄,1910~1917年逐渐扩大到威海、
龙口一带。建国以前,烟台乃至全省苹果生产发展缓慢,栽培管理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到新中国建
立前的1949年全省苹果产量仅700万公斤,其中烟台地区产624万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苹果生产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966年产量5000万公斤。1978年以来,苹果生产发
展更快,1988年全省苹果栽培面积已达600多万亩,年产量16亿公斤,栽培面积、产量均名列全国第一,
并形成了以胶东半岛、泰沂山区、黄河故道为主的三大苹果生产基地。同时经过多年的风土驯化和栽
培管理,形成了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当家品种如烟台青香蕉、红香蕉,威海、五莲的小国光,泰安、
临沂山区的金帅等。在品种结构上,除原有老品种和我省各地自行选育的苹果品种外,1980年以来积
极引进了日本红富士和美国新红星等优良苹果品种,两者均被列为全省推广对象。另外顺应世界苹果
栽培现代化的趋势,从70年代开始积极推广了品种更新快、经济效益高的矮化密植栽培技术,至1988
年全省已推广100万亩,部分果园已取得了栽培3年见果、5年丰收的可喜成绩。

【烟台苹果】 烟台苹果以栽培历史悠久、品种齐全、面积大、产量多、品质好而驰名中外。
烟台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洋苹果的地区。据吴耕民教授《果树园艺学》(1934年版)记述:“约在
1850年(一说1871年——编者),有一美国传教士,自美输入各种外国苹果苗木,开园于山东烟台新
亭山之东麓。此为我国栽培外国苹果之倡始。”
烟台市三面环海,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空气湿润,土壤松疏,雨量适中,极适宜苹果生长。
烟台苹果的品种多达200多个,以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国光等最负盛名。“青香蕉”果皮翠绿,
香味浓烈、持久,含糖量达13.2%,食之香甜如饴,可与南方的香蕉媲美,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
“红香蕉”果皮浓红如脂,果肉细嫩,亦具有香蕉的浓郁芳香。此外,金帅、小国光、大国光、红星、
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红富士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有特点。1987年烟台
苹果的栽种面积已发展到120万亩,比1949年增长30倍,年产量4.1亿公斤,比建国初期增长了71.6倍,
约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10。烟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苹果栽培区,出口的苹果主要销往苏联、东南
亚和中东等地。

【泰安金帅苹果】 黄金帅,又名金冠,全省苹果产地均有种植,尤以泰安黄金帅品质为最佳。
泰安黄金帅, 结果早、产量多、糖分高、果锈轻,果实卵圆形、端正、高桩,单果重一般150~
200克,果面黄绿色。果肉细嫩脆爽,汁多,酸甜可口,香味浓郁。1986年10月在全国林副产品展销会
上,烟台青香蕉和泰安黄金帅被誉为山东苹果中的两颗“明珠”。
泰安境内光照充足,多数果园成土母质为片麻岩风化物,含磷钾品位较高,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促成了泰安金帅苹果优良品质的形成。近年来,黄金帅年产量在150万公斤左右,主要销往香港等地。

【威海小国光苹果】 威海地处胶东半岛东北部,以丘陵果园为主,果树通风透光好,土质疏松,
气候温和,地势高爽,适宜苹果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夏秋季节,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很有利于增
进果实糖分的积累和着色。
威海苹果以小国光最负盛名。小国光苹果呈圆形和扁圆形,果柄短。果面有深红色断续条纹,底
色黄绿。果皮光滑,粉质多。果肉白或黄白色,细脆多汁,味甜稍酸。果实全糖含量为12.4%。小国
光苹果属晚熟品种,一般在10月下旬收摘,可贮藏到次年5月,是苹果中最耐贮运的品种,所以备受
人们喜爱。1985年,在全国水果质量评比会上,威海小国光被评为优质水果。全区栽培面积2万余亩,
年产量为2000万公斤左右。除内销外,还远销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红富士苹果】 1980年开始从日本引进的晚熟苹果优良品种。红富士苹果既有小国光脆甜、多
汁、耐贮藏的优点,又有红香蕉的浓郁香味。其外部特点个大色浓形美,在客厅或卧室内摆上一盘红
富士苹果,不仅扑鼻的香气沁人肺腑,且令人赏心悦目。
红富士苹果在山东全省各苹果产区均已安家落户。 到1988年, 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已达120万亩
(其中烟台市34万亩,青岛市21万亩,临沂地区、潍坊市各15万亩,威海市11万亩),占全省苹果栽
培总面积的18.3%。
1988年,招远县种植的红富士苹果在全省红富士苹果评比中获第一名。

【新红星苹果】 1980年开始从美国引进的苹果新品种。该品种香甜、多汁,果色浓红,果型高
桩。为中熟优良苹果品种。
1988年,全省已栽培新红星苹果70万亩(其中烟台市5万亩,临沂地区8万亩,青岛市6万亩),占
全省苹果栽培总面积的10.7%。

在1988年全省新红星苹果评比中,乳山县种植的新红星苹果获取桂冠。

【泰山小白梨】 集中产于济南市历城区的仲宫、西营、锦绣川一带及长清县的张夏镇,是我省
优良果树品种之一,历史上称“白梨”,解放后当地俗称“线穗子梨”。1962年根据其植物学特性近
似秋白的特点,命名为“泰山小白梨”,亦称“泰山美人梨”。
泰山小白梨适应性强,山区、丘陵、平原,沙土、壤土、粘土都可栽植。幼树生长旺盛,栽后3
~5年结果,15年左右进入盛果期,一般株产200~250公斤,最高株产可达750公斤左右,7月下旬至8月
上旬成熟,果实卵圆或倒卵圆型,果柄长,平均单果重100~150克,最大单果重400克。成熟的梨果浅
黄色,果肉乳白色,皮薄、肉细、质脆、味甜、汁多。
泰山小白梨为历城区的主要果品, 现全区约有梨树22万株, 约9000余亩。年产350万公斤左右。
1962年首次在香港市场试销,当年出口13.2万公斤。1976年后,年出口量稳定在50万公斤左右,除销香
港外,还销往日本、新加坡及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外汇5万多美元。1987年总产350万公
斤,出口外销55.62万公斤。
长清县也盛产小白梨,现有梨树13万株,一般年产量为150万公斤,最高年产250万公斤。

【博山池梨】 原产于淄博市淄川区口头乡池板村,池板村在清朝时属博山县,故称此梨为博山
池梨。
博山池梨梨皮黄绿色,系中型果,单果重170克左右,果肉黄白色,味甜爽口。果面光滑无锈色,
果心小。此梨汁多、质脆,食用时可用手在梨蒂部掰裂。博山池梨,果皮较厚,耐贮存,可窖贮至翌
年6月份,贮后梨皮变薄,香味更浓。
博山池梨明初即有栽培, 清时被定为贡品。池板邻村双井村,现存一株约400龄的古梨树,高达
17米,仍年产梨500公斤左右,被誉为“池梨王”。博山池梨适应性强,沙石山、青石山、平原皆可
栽植。现在淄川境内,结果树已有3万多株,年产池梨达125万公斤。此外,博山、沂源也大量引种。
池梨除在国内销售外,1956年首次运销香港市场被抢购一空。1983年,池梨被列为优良乡土树种推广,
并载入《中国梨树志》。

【莱阳茌梨】 通称莱阳梨,为山东梨类传统名贵品种,驰名中外。莱阳茌梨曾相传是“邑人于
茌平得来”;又说此梨来源于平原县的金香梨。经莱阳果树站和地方志工作者的考证,莱阳茌梨系莱
阳农民经多年栽培、 选育、掐花而成的一种地方独特品种,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莱阳境内尚存
300余年树龄的老茌梨树,现仍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株产达500公斤左右。

莱阳茌梨为梨中上品,果型大,皮层薄,香味浓,肉质细嫩,清脆渣少,含糖量8.5%左右,含
酸量仅为0.113%。莱阳梨不仅鲜美可口,还有开胃、消食、化痰、清肺、止咳的功效。“莱阳梨止
咳糖浆”就是用莱阳茌梨的果汁加中药配制而成的。莱阳梨还可用于酿酒,用莱阳梨加工制成的梨膏、
梨干、梨脯、罐头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莱阳梨的缺点是不耐贮运,果皮粗糙,锈斑多,果点大,不甚美观。
莱阳茌梨,集中种植在莱阳市五龙河及其支流两岸,这里为沙质壤土,土层厚,养分丰富,通透
性好,对光的反射性较强,能使树叶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很适宜茌梨树的栽培。
莱阳茌梨栽培历史虽然很长,但发展缓慢,1949年,栽培面积为4000余亩,产量80万公斤。建国
以后,政府很重视莱阳梨的发展,当地群众加强了梨树的栽培和管理,1987年,梨树栽培面积扩大到
2.3万亩,梨产量为2577.5万公斤。莱阳梨除在国内销售外,每年都有出口,主要销往香港及日本和东
南亚一些国家。年出口量30~40万公斤。

【栖霞大香水梨】 属白梨系统,原称“南宫茌梨”,引进栖霞后经过150多年的栽植培育,形
成独具风味和特色的香水梨品种。大香水梨平均单果重200克左右,果长圆形,果皮黄绿,贮后黄色,
果皮较薄,果点小,果肉细嫩、汁多、质脆,味甜微酸。9月中旬,大香水梨开始成熟。果实耐贮藏,
一般存放期可达8个月左右。
大香水梨的主要产地在栖霞县漩河流域和清水河流域的河滩地上。这里属细砂土壤,土质疏松、
通透性好,地内升温快,散热也快,昼夜温差大,利于梨树糖分的积累。因而大香水梨含糖量较高,
每百克鲜果肉含糖12克,成为白梨系中的佳品。在1985年山东省果品鉴定评比会上,被评为优质果品。
现全县共栽植大香水梨2万多亩,年产3500万公斤左右。

【龙口长把梨】 为山东梨类名贵品种,因果梗长而得名。长把梨果实中大,一般果重160~200
克,倒阔卵形,果皮黄绿,薄而细,被蜡质,果点细小,外观甚佳。果肉白色,肉质脆而多汁,味甜
酸,嚼感稍粗。成熟期为9月下旬,果实耐贮藏,一般可贮藏到翌年4~5月,贮藏后的梨果品质更佳,
适宜远运,多年来盛誉中外。
长把梨原生长在龙口市东江乡崔家,清朝康熙年间始有栽培,其母树原名叫“天白梨”。后经嫁
接繁育成为今天的长把梨。长把梨梨树强健,丰产而稳定,抗寒、抗旱、抗风力较强,为山丘地栽植
的优良品种。龙口市的南部和东部山区广泛种植。文基乡大张庄南山梨园有一棵合抱粗的梨树,至今
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每年仍产梨1000公斤左右。

民国初年,龙口即有数家梨庄经营长把梨销售及出口。每年经营数百万公斤。解放以后,国家在
资金、技术方面大力扶植果农生产,梨园面积不断扩大,梨树寿命延长,产量逐年提高。1983年全市
有梨园2.5万亩,1986年达到5.5万亩,年产梨9000万公斤左右。1987年总产量1亿公斤,为全省产梨总
量的1/7。
龙口长把梨是山东省传统出口产品,近年来,年出口量750多万公斤,为全省出口最多的梨种。

【乳山巴梨】 巴梨系西洋梨的一种,自上世纪引入山东烟台迄今已有百余年,目前栽培面积最
大、产量最高的首推乳山县,该县巴梨栽培面积4000多亩,年产500多万公斤,每年以巴梨为原料加工
制成的“阳梨罐头”可出口2900吨,占全国出口总量的42%。
乳山巴梨一般在4月下旬开花,8月末9月初果实成熟。其果形较大,一般单果重250克,最大重500
克左右。梨颈粗呈葫芦形,成熟时果皮黄色,阳面略带红晕,表面凸凹不平,果点小而细密,果梗短
粗,果肉乳白色,初采时味道略带酸涩,放置7~10天后,果肉变得细软,甘甜中略带爽口的酸味。
乳山县巴梨成龄果园平均亩产1250公斤,最高达4000公斤,4年生密植丰产园可达3800公斤。

【三吉梨】 1920年前后由朝鲜引进的高产耐贮梨种。梨呈圆形,果体较大,单梨一般重250克左
右。皮呈黄褐色,果肉白色,细脆多汁,味甘甜爽口,含糖量在8~11%左右,特别适宜加工罐头。
每年10月上旬收摘,常温下一般可贮藏至次年4~5月份。
威海市环翠区羊亭镇是我国最早的三吉梨引种地,栽培面积大,技术普及。60年代末开始在全区
推广,现全区栽培面积4000多亩,年产量在380万公斤左右。

【阳信鸭梨】 阳信是鸭梨之乡,阳春三月,梨乡梨花怒放,田园村落掩映于皑皑“瑞雪”之中;
仲秋时节,梨园果实滴翠,梨乡之名伴随梨香名闻遐迩。
鸭梨,因其梨梗基部突起状似鸭头而得名。阳信鸭梨,外型美观,初采为黄绿色,贮藏后通体金
黄,贮藏可保鲜6个月。阳信鸭梨个大,平均单果重175克,皮薄核小,汁多无渣,酸甜适度,香味浓
郁, 含糖量高达12%以上, 素有“天生甘露”之美称。梨表农药残留仅0.008毫克/公斤(国家标准
0.2毫克/公斤)。阳信鸭梨以其优良品质驰名中外,在1985年全国鸭梨系水果评比中一举夺魁,荣获
金质奖杯。1985、1986年两年蝉联山东省水果评比总分第一名。阳信县被定为山东鸭梨生产基地。

阳信县地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壤多淤土,透水性好,适于鸭梨根系伸展。鸭梨成熟前的9月份,
日照时数高达240小时,且日温差较大,平均为11.9℃,这对鸭梨成熟前的养分积累,果实膨大和果实
增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阳信植梨历史悠久,在清朝末年,梨园郭、八里庄等地已有大面积梨园出现。现全县13个乡、镇,
均有大面积梨园,尤以城关镇、银高乡为多。
1987年全县梨园面积4万亩,总产1.5万吨;1988年面积6.1万亩,总产2.5万吨。产量居全国之首。

【玉龙雪桃】 产于历城区彩石乡玉龙村,11月下旬小雪前后成熟采收,故称雪桃,生长期200
~220天。为优良的晚熟品种。
玉龙雪桃平均单果重100~150克,最大单果重300克。成熟的果实绿白色,向阳面稍有红润,皮薄
肉厚,质细核小,汁多味甜,离核可食率90%以上。果实硬度5.6~6磅/厘米2,较耐贮
运,在常温下可贮存1~2个月不皱皮。该品种幼树生长旺盛,一般栽后3年结果,6~8年进入盛果期。
在粗放管理的情况下,株产50公斤以上,最高105公斤。玉龙雪桃适应性强,在山丘、梯田、堰边栽
植均生长良好。植株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
该品种自1953年被发现以来,受生长期长、不宜看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缓慢。1985年以来,
栽植数量有了较大增长,产量从1980年前不足2500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7500公斤。1987年总产5000公斤。

【安丘蜜桃】 是山东省安丘县宿家埠园艺场1958年引种的优质晚熟蜜桃,10月上旬成熟。该桃
果实中大、单果平均重150克,最大200克,果近圆形,果色浅绿,向阳面有红晕,果肉白绿,质地细
嫩多汁,离核香甜。该桃树势强健,树姿开张,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沙地、平原、丘陵均可栽植。
安丘蜜桃1987年被列为农业部名优果品开发项目,目前已栽培1.5万亩,其中优质示范园5000亩,预计
1990年可产鲜桃250万公斤。

【肥城桃】 肥城县盛产的肥城桃,简称“肥桃”,又名大桃、蜜桃或称佛桃,以其个大、味美、
营养丰富而被誉为“群桃之冠”。
桃,含有丰富的糖、果酸、维生素C及维生素B12,还含蛋白质、脂肪、胡罗卜素、
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常吃桃可以健脾胃,增食欲,增强免疫力。

肥桃有红里、白里、大尖、柳叶、晚桃、香桃、酸桃7个品种,红里居多。肥桃从开花到果实成
熟约160~170天,比一般桃树长70多天,成熟期为8月底9月初。肥桃单果重一般都在半斤左右,最大
达1.8斤。成熟后的肥桃米黄色,果肉细嫩,汁多且浓,味甜而清香,含糖量14.6%。熟透的肥桃可以
用麦楷杆插入桃体,吸干桃汁。肥桃可生食,也可制成罐头,酿成美酒。雅美牌糖水肥桃罐头,就是
以肥桃为主要原料趁鲜加工而成的,现已批量销往哈尔滨、沈阳、北京、天津等地。1984年7月,肥
城酒厂研制的25度肥桃酒,当年通过省级鉴定,获得新产品奖。
肥桃的栽培,据传已有1200余年历史。1726年的《山东通志》载:“桃产肥城者佳,他境莫能及。”
清光绪34年《肥城县乡土志》中亦有记述:“樱桃、柿、梨……皆为美品,惟桃最著名。近来山东西
洋诸国亦莫不知有肥桃者。”肥城桃在明天启二年(1622年)即为皇室贡品,许多官吏差役常借此盘
剥勒索农民,农民种桃反易招祸,桃树栽培大受挫伤。1937年以后,战乱又使桃树遭受严重破坏。至
1949年肥桃栽植面积仅剩80余亩,是战前的1/5,产量6.5万公斤。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肥桃的发展,建立了园艺场,总结栽培和管理经验,指导农民种桃。
1982年,全县植桃面积5989亩,年产100万公斤。1985年肥城县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列为优质肥桃基地县,
投资200万元,建立了肥桃冷藏库、罐头加工厂和一个占地60亩的肥桃良种苗圃。1986年肥桃栽植面积
猛增到5.3万亩,年产量400万公斤。1988年还建立了肥桃开发公司。
肥桃除在当地销售外,大部分销往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等十几个大城市。近年来又远
销香港、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地。

【临桃】 临清白塔窑特产,俗称“蟠桃”。此桃顶端凹陷,呈扁圆形,单果重200~250克。成
熟后的蟠桃,白中透红,扎一个小孔,可用嘴把桃汁全部吸光。此桃有“五月鲜”、“薄皮”、“秋
节”3个品种。“五月鲜”农历五月上市;“薄皮”农历七月成熟,其味道略好于其他两种;“秋节”
个稍大,成熟于农历八月,是中秋节的供品和馈赠亲友的佳品。
清康熙帝在位期间,沿运河南巡,曾3次路过临清。据说,当他的船只行驶到临清城西南白塔窑
附近时,岸边果实累累的桃园美景吸引了他,于是,停泊上岸,品尝此桃。果然,质美味鲜,连连称
赞。此后,临桃被定为贡品。后来,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桃树数量逐年减少,加之漕运停止,贡桃至
光绪年间,始被取消。

现在临桃产量不多,有待恢复发展。

【上郭大枣】 在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北部山区,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茂密枣林,面积约5000亩,
成龄树达8万余株。所产大枣,以上郭为最佳。当地素有“吴寺萝卜,湾里梨,上郭大枣不用提”之
说。
上郭大枣以甜脆著称。品种有长红、圆红、圆铃、脆枣、冬季,大酸枣、小酸枣、甜酸枣等。其
中,以长红枣为最。长红枣肉多核小,甜脆带香。
上郭枣树,干直枝密。褚庄有一株“枣树王”树龄在200年以上,高8.92米,干粗1.41米,覆盖面
积为78.44平方米,株产可达300公斤。
上郭大枣,1987年总产量50万公斤。

【金丝小枣】 山东名产,以其优异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闻名于世。金丝小枣果体较其他枣类小,
掰开半干的红枣,可清晰地看到粘连果肉的缕缕金黄色糖丝,拉延伸长二三寸而不断,故名“金丝小
枣”。
金丝小枣多呈椭圆或倒卵形,果体虽不大,但肉厚核小,核肉比为1:5.5。金丝小枣的营养价值
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P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鲜果肉质细脆,甘甜而略有酸味,含糖量34
~38%,比苹果高2~3倍,维生素含量比柑桔多10倍,比苹果高80~100倍。比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
高的辣椒还高3倍以上,被称为“活维生素丸”。干枣肉含糖量达76~80%,肉质细腻鲜甜,制干率
达55%。干枣皮色红艳,皱纹浅细,果皮薄而坚韧,耐贮运。金丝小枣是干鲜可食的果品,因其有健
脾胃,补肝肾的药用功效,还是良好的滋补品。
金丝小枣树种抗旱、耐涝碱能力强;花期对气温要求不严格;冠小枝稀丰产,既可利用沙荒、田
旁、荒山涝洼碱地栽培,也可实行枣粮间作。
乐陵是金丝小枣的故乡,种植历史悠久。相传,早在战国时期,燕将乐毅就在这里种过枣树,称
“乐氏枣”。今在乐陵城东北有一株“老寿星”枣树,树高5.5米,传说唐初名将罗成曾在这棵树上
拴过马,历史之长可以想见。清乾隆年间所修《乐陵县志》记载:“旱涝之地,不任稼穑者种枣。…
…枣熟则岁丰也。 ” 由于乐陵县盛产小枣,清代初期称乐陵是“一年顶三秋”、“无粮双倍赋”的
“宝地”。现在鲁北的无棣、庆云、惠民、沾化、阳信、寿光等县均有大量栽培。
金丝小枣是国内外市场最受欢迎的果品之一,也是我国出口的王牌商品,有较高的换汇率。除干
枣外,还加工成牙枣、熏枣和焦枣。枣林又是优质蜜源,所产枣花蜜营养,经济价值很高。蜂蜜和蜂
王浆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重视。

1985年全省金丝小枣鲜枣产量为2751.4万公斤,约占全省产枣总量的1/4。无棣县金丝小枣产量
居全省首位,该县1987年枣粮间作面积达19.5万亩,产干枣800万公斤。

【无核枣】 又名空心枣、虚心枣,是稀有的名贵品种。产于无棣县水湾、信阳、庞集、邓玉、
余家、大杨、柳堡等乡镇。栽于宅院内外,数量较少。无核枣据说源于金丝小枣,是金丝小枣的一个
芽变类型。民国八年《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载,无棣县“五谷以外,红枣为多”。“特别出产……
无核枣。”这说明无棣无核枣早已享有盛名。
无核枣的果形及营养成份均与金丝小枣近似,其突出特征是:核部退化变软只留残迹,果心形成
一个无核的空腔。无核枣不仅能生食和干制,还能加工煮熟晾干制成牙枣,香甜醇口,风味独特。
无核枣树长势较弱,全树果小质轻,产量较低,成熟不很整齐。无核枣树对土壤、气候要求也和
金丝小枣相同,在土壤差、肥料不足的地块也能生长,但易早衰。无棣无核枣年产量约5万公斤左右。

【圆铃大枣】 又名博枣,主产地为茌平县,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临邑等县也有种植。
圆铃枣形似圆铃,皮色紫红。较一般枣个大,肉厚核小,味美脆甜,干品率高,为熏制乌枣的主
要原料。用圆铃枣熏制而成的乌枣,外表花纹细密,色泽紫黑透亮,肉质柔韧,远销江南和欧、亚、
北美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茌平被称为“乌枣之乡”,1985年被林业部和省政府确定为大枣生产基地县。
现茌平全县各村镇遍布枣树,年产鲜枣750多万公斤。

【红玉杏】 又称金杏,因盛产于历城区柳埠大会村,俗称“大会杏”。历城区的仲宫、柳埠及
长清的万德、张夏一带为红玉杏的重点产区。
杏的营养价值很高,除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有机酸外,还含有胡萝卜素、核黄素、各种维生素、微
量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杏仁经过处理,可食用,亦可药用,能补脑,还具有润
肺、止咳、平喘的功效。古人曾写诗赞道:“一碗琼浆真适口,香甜莫比杏仁茶。”
红玉杏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为山东杏中之魁。红玉杏早在汉朝即作为贡品进贡宫中,汉武
帝食后誉之为“杏中佳品”,故又名“汉帝杏”。
红玉杏6月中旬成熟,生育期65~70天。果实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单果重60~83克,最大单果重
150克,可食率91.6~93.9%。充分成熟的果实,果皮及果肉均为桔红色,果肉细嫩,不粘核,酸甜可
口。果皮韧厚,耐贮运。

红玉杏不仅是生食佳品,也是制做罐头、杏脯、杏酱、杏汁的优良原料。红玉杏以其优良品质而
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长期以来一直供不应求。1963年红玉杏开始销往港澳地区。1987年,济南市年
产红玉杏200万公斤,远不能满足市场和外贸出口的需求。栽培面积正在扩大中。

【红荷包杏】 产于历城十六里河镇大涧沟西村,为山东特早熟优良品种。该品种5月中旬成熟,
从开花到成熟仅50多天。花萼长而厚,较抗冻。平均单果重50克,最大70克,一般单株可产果实160公
斤,产量较稳定。果实汁多、肉细、易离核、味香甜、耐贮运。
红荷包杏原叫“克泊子”(谐音),后因果皮果肉为红色(实为桔红色)而称“红克泊”。1980
年果树资源调查时,根据其价值性状特点,结合原称谐音,命名为“红荷包”(取其吉祥、珍贵、形
状美丽之意)。1985年8月,红荷包杏被省农业厅列为山东名产。
红荷包杏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解放前最高产量达2.5万公斤左右。战乱中果园遭到毁灭性破坏。
建国后逐步得到恢复。1982年以来发展较快。现十六里河、仲宫镇已种植红荷包杏3000亩。1987年产
果1.5万公斤。

【崂山关爷脸杏】 又名大红杏,因成熟后果色深红似关公脸而得名。该杏为崂山农家品种,在
当地已有上百年栽培历史,主要集中在夏庄、惜福镇、沙子口、北宅等乡镇,是崂山县的主要果树之
一,也是青岛杏子的代表品种。关爷脸杏6月下旬成熟,单果重36.3~50克,果实卵圆形,成熟后果皮
发亮,甜蜜芳香。果实离核,耐贮运,鲜食加工皆为上品,历史上曾销往港澳市场及上海等大城市。
近十年来从全县杏园中又选出了“崂山红杏”,品质更佳,果大丰产、抗病性强,该品种曾获1980年
省优秀科技成果奖,并参加了全国良种杏区试验,被列为农业部1985年名特优果品开发项目。目前崂
山关爷脸杏已发展到4500亩,年产量70万公斤。

【红金榛杏】 是招远县农牧局1976年在当地杏树资源中选出的一个优良农家品种。该杏果大,
平均单果重71克,最大果重167克,果实卵圆形,果面光滑,成熟后为橙红色,阳面有红晕,果肉细
腻,味甜多汁,清香可口。用红金榛杏加工的杏脯色泽金黄透明,色香味俱佳。成熟果实离核,杏仁
饱满、味甜,出仁率很高。
红金榛杏4月上中旬开花,7月中旬成熟,系晚熟品种。该杏树幼树结果早,3年生杏园亩产150公
斤,4年生亩产1000公斤以上。该杏果枝具有连续结果的特点,对褐腐病、杏疔病抗性较强,受晚霜
危害轻,成熟时很少裂果。经省内外有关专家鉴定,该杏是一个鲜食、加工、仁用兼备的优良杏种,
被列为1988年农业部名特优果品开发项目,目前栽培2万亩。

【玉红李子】 俗称灰子。 花白色,果实呈心状,色泽紫红略显金黄,为传统地方品种,已有
200余年的栽培历史。清朝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晋京。玉红李子原产于临沭县大兴镇一带,现主要
分布于芦庄、韩村、白旄等乡镇。
玉红李子结果早, 产量高, 1年栽种, 3年试花,5~6年即为盛果期。亩栽株数30~50株,亩产
2050~2500公斤,7月下旬收获。山岭、河滩皆可种植,抗病能力强,易管理。玉红李子果实营养丰富,
1986年经国家商业部、山东农科院、济南市果品研究所鉴定,该品含人体需要的17种氨基酸及7种微量
元素。玉红李子色泽光亮,外形俊美,酸甜适中,是生食佳品,亦是加工罐头、果脯、果酱的优质原
料。
1987年,全县种植7000亩,收获35万公斤。

【玉皇李】 主要分布在聊城市西部郑家乡一带,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据传:清朝初年,
郑家乡小屯村有个叫刘传魁的贡生,曾把该种李子进贡给皇帝,故得名为“玉皇李”。
玉皇李以桃或杏作砧木嫁接李子苗而成。树形开张,树体矮小紧凑,适于密植。玉皇李适应性强,
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虫耐风沙,抗盐碱耐春寒。郑家乡一带属沙质土,一般没有浇水条件,但玉皇李
仍能正常结果。玉皇李自花授粉力强,成果容易,幼树生长快,寿命长。用杏树作砧木的寿命可达60
~80年;结果早,5年即进入盛花期;单株产175~200公斤,产量稳定。
玉皇李果实近圆球形,平均单果重62克,最大可达85.7克。外观艳美,果皮呈金黄色,肉质细腻
核小,可食率高达95.6%。玉皇李汁液多,香气浓,鲜食品质极优,制作罐头、果脯,质量亦佳。目
前全市种植400余亩,1987年年产10万公斤。

【山楂】 又名红果。山东所产山楂果大肉厚,肉色鲜艳,通称大山楂。
山楂果实营养丰富,生食酸甜爽口,风味独特,又可加工成山楂糕、山楂酱、山楂片、山楂干及
山楂汁等多种食品和饮料。山楂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开胃消食、降低血脂和软化动脉血管的
功能,内含的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强的抗癌作用,故而山楂素有“医疗食品”之称。山楂树树姿优美,
春天花色洁白,晚秋红果累累,又是很好的园林观赏树种。
山东省栽培山楂历史悠久,品种多,品质好,产量高,在全国久负盛名。山东山楂重点分布在泰
沂山区和鲁中南山地,以潍坊、临沂、泰安、济南市栽培最为集中,胶东地区主产于烟台市以西各县
的丘陵山地、沟谷和河滩。

山东现有很多经长期选择形成的山楂地方良种。著名的有益都、临朐一带的“敞口”(因果实萼
筒深陷,筒口宽敞得名),个大色红皮薄,味甜酸,微香,为山东山楂的代表品种;主产于泰安、历
城等山区的“大货”山楂,果大色红酸味轻,幼树结果早,肉质较粗硬,耐贮藏;主产于临沂、沂南、
蒙阴、莒南、日照的“大金星”山楂,适应性强,丰产,果皮深红色,果肉粉红,肉质细,有芳香,
酸味强,耐贮运,最宜于加工制作山楂糕、脯、汁,色味俱佳;主产于黄县、招远、福山等地的“大
红袍”山楂,肉质细而松,甜酸爽口;此外,还有福山的“艳阳红”、“铁球”山楂,平邑县的“歪
把红子”,栖霞等地的“金星绵”等地方优良品种。
过去山楂价格低,发展很慢。1983年以前全省年产量不过1000~1600万公斤。近几年山楂产量增
加很快,1985年上升到3551万公斤,1987年已达5957万公斤。预计二三年后,新植山楂陆续结果,产量
将有更大增长。

【大泽山葡萄】 在平度县城北30公里处,有一座大泽山,全国闻名的大泽山葡萄就出产在这里。
大泽山葡萄有100多个品种,其中优良品种有几十个,尤以“龙眼”、“玫瑰香”最受人喜爱。
“龙眼”又称“狮子眼”,呈半透明紫红色,穗大粒饱,质地细密,果肉软而多汁,甜酸适度。它不
仅色形味俱佳,而且产量也高,亩产一般在1000公斤左右,高产地块可达3000~4000公斤。“龙眼”
果皮较厚,耐久藏,能远运。其成熟期恰在中秋节前后,深受市场欢迎。“玫瑰香”成熟较早,8月
中旬即可登市。穗似圆锥,粒呈椭圆,成熟时呈黑紫色,皮薄多汁,具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是鲜食的
较好品种。
葡萄是一种营养果品,常食对慢性消化不良有医疗功效。《本草纲目》中说葡萄可主治“筋骨湿
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用葡萄造酒,可节省粮食,
而且还可以从皮渣中获得酒食酸、酒精、醋、鞣酸色素等多种副产品。用大泽山葡萄酿成的金奖白兰
地、味美思、烟台红葡萄酒和青岛白葡萄酒等,都被评为全国名酒。另外,葡萄籽可榨油。
大泽山种植葡萄,已有200多年历史。这里地势较高,气候温暖,光线充足,雨量适中,颇有利
于葡萄生长。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平度州志》载,当时葡萄已列为当地的主要物产,
岁运出境。本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的许多农民靠栽葡萄走上了富裕之路。夏秋之际,进入大泽山葡
萄园,绚丽多彩、晶莹闪亮的一穗穗葡萄,使人感到像进入了一个满是琥珀和珍珠缀成的世界,片片
紫红,处处飘香,一派果乡美景。

大泽山葡萄畅销京、津、沪和东北各省,还远销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并成为一些葡
萄酒厂的主要原料。

【莲汪樱桃】 暮春初夏,一踏进枣庄市渴口乡盛产林果的凤凰峪,即见翠绿丛中红云一片,这
里所产的莲汪樱桃,向以质佳味美而著称。
莲汪樱桃栽培历史悠久,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峄县志》中即有有关樱桃的记载。莲汪樱
桃经果农二三百年的培植,品种不断优化。现有乌鲁叶、紫樱桃、尖叶、黄樱桃、二红等品种,其中
以“乌鲁叶”品质最优:果实圆而大,单果重2~2.5克,深紫红色,光洁晶莹,皮薄肉厚,汁浓鲜甜,
生食最为鲜美。果仁可用以透发麻疹;水煎洗疮,能消疤痕。枣庄卓山之阴现有成龄果树4000余株,
丰年时株树可收获樱桃二三百斤。莲汪樱桃常年产量8万公斤以上。近年又栽培幼树万余株。

【烟台大樱桃】 主产地为烟台市的福山、芝罘两区,这里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
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2.5℃,年均降水737毫米,有适宜大樱桃生长的得天独厚的小气候。
烟台大樱桃分红、黄、紫3个品系,硬肉和软肉两类。主要品种有早紫、大紫、娜翁、水晶、鸡
心、红丰等,其中,大紫、娜翁、鸡心为栽培最多的3个品种。大紫樱桃,又名大叶子、大红袍,果
实紫红色,宽心形,肉软皮薄,平均单果重6克,含糖量18%左右。5月中下旬登市,有“北方春果第
一枝”的美誉;娜翁樱桃,又名黄樱桃,嫩黄中泛润片片红晕,肉质硬脆。平均单果重7克,最大的
重10多克,6月中旬登市,含糖量14%左右;鸡心樱桃,又名紫樱桃,果实鸡心形,浓紫色。平均单
果重4~5克,6月中下旬成熟。果质柔软,纤维多,果汁多,味甜稍酸。
大樱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果品,所含铁质居诸水果之首,其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7.4倍,对
于降低血脂、血压有一定益处。大樱桃是鲜食佳果,又是加工罐头、果露、果脯、美酒的上等原料。
大樱桃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供不应求。
烟台大樱桃树冠高大,枝干光洁,花多叶大,易于栽培,不仅可以栽植于平原、山麓,而且可以
栽植在农村、厂矿、机关、学校的宅旁和院内。春季进入花期,红、黄、紫,或紫红、紫黑等各色的
花朵阵阵飘香,沁人心脾;暮春初夏,绿叶丛中点点红樱,象串串玛瑙,颗颗珍珠,水汪汪,亮晶晶,
深具魅力。因此,大樱桃树又是一种美化环境的优良树种。
我国栽培樱桃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引种大樱桃亦已100余年。1870年,原福山县黄务镇朱家村果
农从美国船员那里引种大樱桃大紫品种,后又由华侨引进其他品种,在北上坊、芝水、绍瑞口、紫埠
等地栽培繁育。 现该区十处乡镇均有种植,以斗余镇最盛。1987年,全区种植大樱桃6954亩,年产量
10万公斤。

【峄县石榴】 主要产区在枣庄市峄城区棠阴乡,峄城区即原峄县,故名峄县石榴。
峄县石榴个大皮薄, 色泽鲜艳光洁, 籽粒晶莹饱满。1986年进京参加全国林产品展览,被誉为
“齐鲁一绝”。
峄县石榴有20多个优良品种,按果实颜色分为红皮、青皮和白皮3种,品其口味分甜、酸、酸甜3
味。品种多按果皮颜色和籽粒味道定名,如三白冰糖籽、大青皮甜、大红皮甜、大马牙甜、谢花甜、
青皮酸、大红皮酸等。“三白冰糖籽”,花似雪,皮似玉,籽如冰,故称“三白”,食之甘甜赛冰糖。
籽粒半软,果至半熟即可食用;“大青皮甜”,红花、青皮,半软籽。单果一般重350~800克,最重
可达1580克,成熟后果皮变淡黄并间有铁色锈斑,所以又叫“大铁皮”;“大红皮甜”,红花、红皮、
红籽,又叫“大红袍甜”,籽粒晶莹如宝石;“大马牙甜”,其籽粒大,百粒籽重53.5克,形似马牙,
食之甘甜如蜜,又叫“大籽蜜”;“谢花甜”,因花谢不久即甜而不涩得名;“青皮酸”,籽粒呈粉
红色,汁味奇酸,药用价值较高。此外,“重瓣红花石榴”,为峄县石榴中的变种,其花瓣重叠,多
者达50余瓣,叶绿如碧,花红似火,极富观赏价值,当地群众称为“看石榴”。
峄县石榴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为苹果、梨的两倍,还含有少量的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
对人体大有补益。其果汁占果实总量的36~61%,可制作上等清凉饮料。
石榴籽仁、根皮、果皮和花都可入药,有涩肠、止血、驱虫等作用。石榴叶冲服或浸水洗眼,可
清火、明目。石榴皮中含鞣质,既是鞣皮工业原料,又是棉、毛、丝、麻的天然染料。石榴树对二氧
化硫及铅蒸汽吸附能力较强,其花形美色艳,花期长,对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很有价值。
峄县石榴以棠阴为中心,分布于峄城、薛城、市中三区,形成棠阴、南常、渴口三大产区,仅棠
阴一带集中成片的石榴园面积即逾万亩。1987年,棠阴石榴已发展到200余万株,成年结果树20余万株,
总产达105万公斤。除供应本地外,还销往京、津、沪及沈阳、广州等地。

【合柿】 合柿又称磨盘柿、盖柿、盒柿。是山东柿树的主栽品种。其特征是果实大,果径100
毫米左右,果重200~250克,扁圆形,中间有缢痕,象两个果盒合在一起,又象两个磨盘迭成的磨形。
果面光滑,橙黄色,果肉淡黄色,味甘多汁,无核。10月中下旬成熟。鲜果耐贮运。
合柿营养丰富,含大量糖和淀粉,蛋白质含量高于苹果和梨。柿子漤一昼夜,去涩味后可生食,
也可久贮糖化后食用。合柿还可制成柿饼、柿糕、柿霜糖和柿酒。柿子可入药,柿蒂性温,味苦涩,
可下气降逆,主治呃逆嗳气等症;柿饼炙炭,可治便血。嫩柿叶炒制柿叶茶,又称“康寿茶”,对治
疗坏血病有特效。每年重阳节济南千佛山山会,赶山会的人们争购合柿,除食用外,还可置于案头或
挂在墙上观赏。

山东合柿主产在历城、泰安、海阳、栖霞、临沂、青州等地,其他县市亦有零星栽培。

【板栗】 山东是全国栗子重点产区之一。板栗营养丰富,是很好的营养强壮补品。生食、煮食、
炒食均宜。糖炒栗子是市场畅销货。还可加工成栗糕、栗饼等多种食品。被称为“铁杆庄稼”、“木
本粮食”。
栗树适应性强,寿命长。沂水县院东头乡下岩峪村,有一栗树,树干直径1.66米,树冠占地0.8亩,
据考证为明朝末年栽植, 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现仍枝叶茂盛,年产板栗200公斤左右,被誉为
“栗子王”。近年在泰安黄前、下港等处又发现了几株古栗树,据考证树龄均在千年以上。栗树材质
坚硬、纹理直、结构粗、抗腐耐湿,做成各种家具,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作为造车、造船、建筑用
材,更为适宜。树皮、壳斗、嫩叶、木材的髓部均含有鞣质,可提制栲胶;树皮还可提取单宁。
山东栗子主产在泰安、五莲、费县、莱阳、莒南、郯城等地,名贵品种有泰安的“驴粪蛋”、红
栗子、无花栗,郯城的大油栗,莱阳的红光栗等。近年来又选出了金丰、石丰、郯城207、盘龙栗等。
泰安板栗,果实大小均匀,壳薄,内衣皮易剥,色泽光亮,肉质细,水分少,糯性大,香甜可口,别
有风味。许多国家指名订购,特别畅销于日本,在日本称之为“泰山甘栗”。目前泰安市泰山区和郊
区,板栗种植面积5.8万余亩,常年产量202.4万公斤,常年出口量100余万公斤。
1987年,全省年产板栗1314.5万公斤,为1978年的202%。

【鸡爪绵核桃】 历城南部山区栽培核桃的历史至今已有600多年。经历代农民精心栽培,逐渐
使其演化变异形成了历城特有的“鸡爪绵核桃”。
鸡爪绵核桃结果枝短(5~10cm),形状象鸡爪,连续结果能力强。坚果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
滑,个大均匀,皮薄肉厚,出仁率为40%以上。果仁皮淡黄白色,含油率在70%以上。生食无涩味,
质地脆香,适于多种食品加工,为核桃之上品。
鸡爪绵核桃,喜深厚肥沃的土地。历代果农采用有性实生繁殖,即用种子育苗,当幼苗长大后,
在秋天或早春将苗定植在梯田堰边、林旁院内、河坡之处,6~10年结果,属晚实品种。一般单株产
量50公斤以上。近几年历城核桃年产量在125万公斤左右,占全省总产量的1/3。鸡爪绵核桃远销欧洲,
每年外贸出口量在60~90万公斤左右,1987年总产108.47万公斤,出口59.16万公斤。

泰安市泰山区、郊区及莱芜等地亦是山东核桃主要产区。泰山东北麓下港乡王家庄子有一株200
余年的核桃树, 树冠遮荫500平方米, 主干围长3米多,年产干果250公斤左右,被称为“核桃王”。
1986年,泰安市泰山区及郊区产核桃40多万公斤,出口率25%左右。

【昌乐西瓜】 昌乐西瓜已有150多年的种植历史,清朝年间,西瓜由奉天(今沈阳)传入昌乐,
开始在昌乐县唐部公社金山一带种植,故昌乐西瓜原名叫“金山西瓜”。
昌乐地处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回温早,温差大;全县沙壤土面积大,养分含量充足,含钾量
特别丰富(西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3.28∶1∶4.33,需钾量最多),具有西瓜优质高产的良好自然
条件。
昌乐西瓜解放前种植的传统品种是“花狸虎”。解放后改种“核桃纹”、“大青皮”,但这两个
品种,皮厚瓤松,糖份较低。从70年代初起,全县引进并普遍种植了品质优良的小籽型品种“黑皮蜜
宝”。进入80年代后,昌乐瓜农先后创造了“贴大牙”、“营养钵温床育苗”等早熟栽培先进技术,
西瓜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迅速增加,品种质量也有提高。在1984年全省西瓜品尝会上,昌乐的“乐优1
号” 、 “乐优2号”分别获冠、亚军。此外,昌乐还试验培植了昌乐无籽西瓜,含糖量为12.7%,在
1984年全国西瓜评比中亦名列前茅。
昌乐蜜宝西瓜呈圆球形,瓜皮黑中透亮,有不明显的深黑色条纹,皮极薄,质密而脆。切瓜时,
用刀在瓜皮上轻轻一摁,就会听见清脆的“咔嚓”声,瓜顺着刀刃自动裂开,鲜红的瓜瓤立时突成凸
面,透出诱人的瓜香。昌乐西瓜一般6月初即开始上市,单瓜平均重4公斤左右,含糖量10%,高者可
达13.5%。
1987年,昌乐西瓜种植面积已达4.83万亩(其中无籽西瓜1150亩),总产1亿多公斤,畅销省内外
及香港地区。

【德州西瓜】 德州西瓜以个大皮薄、果肉细嫩、甘美爽口,丰产且耐贮运而闻名全国。
德州种植西瓜已有近300年的历史,闻名则始于清末。1935年,山东大学农学系吴耕民教授来德州
考察西瓜后所著调查报告记载:“德州西瓜之栽培由来已久,其历史无从稽考,惟其著名于世则在最
近数十年。盖自优良品种喇嘛瓜传入栽培后,因其品种卓越,声誉大振。北至平津,南至京沪,贩瓜
者莫不慕名而来求货。”
德州西瓜共有20多个品种,主要有喇嘛瓜、梨皮、运粮子、手巾条、五月鲜、白皮三异等。其中
喇嘛瓜为瓜中之珍,是德州西瓜的传统品种。喇嘛瓜据传是古时候一位青海喇嘛带来德州的。瓜呈长
圆形,两端微锐,形似枕头,又名枕瓜。瓜皮表面不平坦,皮色呈黄绿色,表面茴香叶纹非常清晰。
瓜皮微厚,瓜子鲜红,有大、小籽之分,瓜瓤有深黄、浅黄两种,细致无丝,入口脆沙,含糖量很高,
带有浓郁的冰糖味。德州传统西瓜品种还有因皮、瓤、籽均为白色而得名的“三白”西瓜,三白西瓜
以个大而著名,但瓜瓤口感微带酸头。近年来德州引进了庆丰、旭东、蜜宝、郑州3号、中育6号等新
品种。1986年山东优质西瓜展评会上,德州市种植的中育6号以优良的品质获全省第二名。

德州西瓜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滏阳河以南、运河沿岸广大平原地区,以德州市为集散地,产品
远销京津沪等地。
1988年,德州种植西瓜9527亩,平均单产3053公斤,总产2908.25万公斤。

【东明西瓜】 东明县种植西瓜有悠久的历史,是山东西瓜重点产区之一。东明县的西瓜个大、
味甜、 耐储运; 瓤细、纤维少、含糖量高。1968年产一西瓜重达106斤,被称为全国“西瓜之王”。
1981年马头乡农民种出一株“龙凤西瓜”,单株结瓜14个,总重160余斤,创全国单株西瓜之最。
东明县近年来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成熟期由过去的7月中旬提前
到5月中旬,供瓜时间可持续到11月底。
东明县的西瓜传统品种有30多个,以柳条青、核桃纹、三白、双白、青布条为上乘,新引进的中
育6号、佳丽、郑州3号、洛菲林、伊选、新红宝、新澄等十余个品种,品质均优。1986年山东省首次
西瓜展评会上,东明县的“郑州3号”和“中育6号”分别获全省第一、三名。1987年山东省第二届西
瓜展评会上,东明县的“中育6号”获“特优西瓜”称号。“中育1号”、“伊选”被评为山东省优质
西瓜。
1987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达8万亩,年总产量1.75亿公斤,平均亩产2000公斤。每年夏秋,除满足
本地需要外,大批西瓜运销济南、北京、上海等地。

【青州银瓜】 产于流经青州市的弥河两岸沙滩上,因瓜皮白色,故名“青州银瓜”。有火银瓜、
小银瓜、大银瓜、二性子等品种,以大银瓜为最佳,是我国稀有的白皮甜瓜品种。
青州银瓜
(赵晓麓 摄)
青州银瓜已有25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栽培技术上有其独特之处,是在弥河沙滩上,采用客土法
种植的。弥河两岸河滩地下水位浅,沙土吸热散热快,有效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还有长流不息
的弥河河水。优良的品种、栽培技术及自然条件,孕育了青州银瓜独特的品质。青州银瓜糖分足,含
糖量达10~13%;水分大,吃起来特别脆,一米高落地,即可碎成数块。银瓜成熟后,香气扑鼻,沁
人心肺,是人们消暑度夏的佳品。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弥河清,弥河长,弥河滩的银瓜称霸
王,汁多肉脆甜又香,黄梨苹果赶不上。”银瓜不仅是生食佳品,还可加工制成银瓜罐头、银瓜脯、
银瓜酒、银瓜干等。
青州银瓜久负盛名,早在乾隆年间,就被选为贡品,后来行销国内各大城市及港澳地区。解放前
夕,银瓜种植面积在800亩左右,亩产不过500公斤。解放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银瓜生产,1957年当
时的益都县全县银瓜面积达4000亩,亩产500公斤,总产200万公斤。60年代种植面积曾一度下降到几
百亩。1978年以来,银瓜种植面积迅速回升。1985年全市种植银瓜已达4500亩,亩产提高到1500公斤,
总产67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