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9&rec=157&run=13

【概况】 2009 年,全市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46 个,总床位4958 张、卫生技术
人员8010人,每千人拥有床位3.9 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 人,两项指标均高于全
省平均水平; 全市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降至3.88 ‰、9.71/10 万,均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全市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2757 台,其中百万元以上医疗设备65 台。

【城乡卫生一体化】认真实施“卫生强基”工程,大力提升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层次和
水平,开展莱城区人民医院兼并羊里卫生院试点工作,引导6 家乡镇卫生院与城市医院由合
作转为托管,至年底,城市医院托管乡镇卫生院12 家、合作7 家。建成口镇、羊里、寨里、
颜庄4个镇村卫生一体化示范乡镇, 全市村卫生室全部由乡镇卫生院领办。 2008 年规划的
100 处村卫生室全部建设完成, 建筑面积达12345平方米,投入资金751 万元;组织乡村医
生培训12 期, 培训乡村医生670 名,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大力加强基层医务人员
培训和适宜技术推广,确定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两处市级医院作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基地, 在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设立培训中心,全市共确定5 大类40 多个帮
扶学科, 城市医院下派62 名技术骨干到帮扶医疗机构长年驻点服务,带教培训385 人次,
帮助建立新科室、 新专业20 多个,83名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免费到帮扶单位进修,全市推
广省适宜技术2 项, 自行推广适宜技术48 项,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规
范发展。这项工作的开展,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在省市社情民意调查中,群众对卫生工作
的满意度位居前列。

【公共卫生】 市委、市政府对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高度重
视,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听取汇报,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于建成,
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亲临防控一线指导工作。副市长刘杰靠前指挥,具体指导,促进了
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 自甲型H1N1 流感疫情暴发以来,市政府先后4 次召开常务会议安排
部署,并拨出505.8 万元专款用于疫情防控。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应对,紧紧依靠联防联控
机制和社会各方面支持,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社会“四方责任”,坚持依法科学防
控,及时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加快流感网络实验室建设,加强重点场所疫情监测,严防严
控学校、社区传播,突出抓好重症救治培训演练,科学有序实施疫苗接种,积极做好密切接
触者医学观察和病人救治,防控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疫情对经济社会
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对于手足口病防控,采取疫情内部通报制度,由专家形成
手足口病疫情研判报告后,呈报市领导,并抄送各区、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引起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控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全
市共报告手足口病住院病例1122例,流调1101 例,流调率达98%,暴发疫情处置率达100%;
收治重症病例35 例, 无死亡病例。积极开展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农
村垃圾治理成效显著,城乡环境明显改善。认真落实非典、人禽流感、艾滋病、肺结核等重
点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 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近5 万人份,完成常规免疫22 万人次,发现
肺结核新涂阳病人302例,未发生重点传染病暴发流行,其他传染病疫情保持平稳。

【卫生应急】 充实完善应急预案40 余个,妥善处理1 起由刑事案件引起的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铊中毒) 和22 起相关信息。在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
届全国航空运动会、中国(莱芜)钢铁博览会和军用物资转运等重大活动中,认真落实医疗
救护、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控、医疗保健等措施,制定完善工作预案和规章制度,建立起责
任明确、考核严格、科学有效的工作落实机制,组织抽调卫生保障人员360 人次,调用救护
车辆60台次, 组织抽样检测6000 余份,开展体温检测16万人次,实现“三个确保、三个满
意”的目标,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在雪野镇大厂村花炮厂爆炸事故、2 起重大交
通事故和多起突发事件的现场抢救中,各医院反应迅速,救治及时有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
群众生命安全, 减少了经济损失。特别是全市“120”实现统一调度指挥后,不仅有效解决
了无序竞争、资源浪费、效率不高、患者不满意等问题,更完善了全市医疗急救网络,院前
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莱芜市作为全国7 个新农合市级统筹重点联系城市之一,不断加
大改革创新力度,新农合市级统筹工作机制全面建立,全市新农合管理模式、基金管理、补
偿方案、考核标准实现“四个统一”。2009 年,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由70 元提高到100 元,
其中财政补助由60元提高到80 元,全市参合农民达84.82 万人,参合率97.6%。全市总受益
群众232.65 万人次、受益率274%;补偿医药费用10569.03 万元,住院补偿比37.21%。新农
合市级统筹工作,机制新、效果好,被评为全市2009 年度“工作创新奖”。

【医政管理】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核心,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和
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对医院的综合管理。认真开展创建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和护理服务示范
病房活动,全市评出医疗质量示范科室10 个、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0 个。出台《关于在全市
公立医院实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行以电话为主的预约诊疗
服务, 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就医就诊。推进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全市实现“120”统一调
度指挥,院前急救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坚持利民惠民,加强医院收费管理,严格执行
收费标准,全面落实检验结果“一单通”制度和“十全免、七减免、一优惠”政策,将单病
种限价收费病种扩大到50 种, 减轻了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群众受惠面不断扩大。不断完善
患者诉求机制和工作预案,积极开展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建设,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扎
实推进平安医院建设。

【卫生监督】巩固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成果,加大小门诊、小诊所巡查力度,完善医
疗服务日常监管制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加大民营医疗机构监管,由市纪委牵头,工商、
物价、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民营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强化医疗广告监测,监测广告媒体3 家
53 个时段,监测医疗广告106 条次,查处违规医疗广告43 条次,对6 家违规单位作出警告
处罚。围绕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加强食品安全、学校卫生等日常监
管,认真开展食品添加剂等专项整治,继续做好健康相关产品抽检工作,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对47 家住宿业经营单位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量化分级管理率达52%。加大职业
卫生监管, 推行“四个一”工程,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对全市产生职业危害的232
家厂矿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100%。

【中医中药】积极开展“中医三个特色”创建活动,全市14 所乡镇卫生院、10 所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置了独立的中医科和中药房。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的作用,将中药、
中医适宜技术补偿标准分别提高10% 和20%。突出中医药在甲型H1N1 流感防控工作中的优势,
在学校、社区积极推广中药方剂预防。依托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
建设,实施基层中医临床技术骨干项目,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培训乡镇卫生院中医技术
人员和乡村医生2000余人,选拔部分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到市中医医院进修中医针灸理疗等
技术,提高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卫生科教】 扎实推进卢森堡—WHO—山东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及慢病控制项目,初步
探索出在农村防治慢病工作的新路子,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给予高度评价,全省现场会议
在莱芜市召开。认真落实继续医学教育与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
和执业注册“四挂钩”制度,全市继续医学覆盖率、合格率均达100%。

【干部保健】 创新干部保健服务形式,开展保健知识进党校活动,组织市直1678 名干
部保健对象进行健康体检,联合举办第三届领导干部运动会,干部保健工作实现规范化、制
度化。至年底,全市有保健定点医院3 家(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保
健病床132 张、 专职保健人员83 人,年保健门诊16728 人次,年住院857 人次,保健服务
能力明显增强。

【“三创”活动】按照市委、市政府“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创优争先”的决策部署,
坚持把“三创”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推动工作的总抓手和争先创优的
新平台,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一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全市卫生行
业作风的意见》,制定“八个必须”的服务标准,建立完善了公开承诺评价等“六项制度”。
实施“减费提效”政策,减免6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卫生许可代理制,提高了效率,方
便了群众,树立了卫生系统的良好形象。深入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坚持学习教育和机
制建设双管齐下,完善药品动态检测及超常预警制度、专家评审处方及公示制度、监督评议
制度和行风档案等制度,检查门诊处方71013 份、抽查病历1457 份,公示处方4268 份,为
30余人建立行风档案, 全市药品收入占比降至45% 左右,群众满意度达91%以上。在全市民
主评议“政风行风和为民服务窗口”活动中,卫生局服务窗口列公共服务类第一名,受到市
委、市政府表彰。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全系统提出“抓招商就是抓改善民生、抓招商
就是抓卫生发展”的口号,发挥人员多、联系广、信息量大的优势,着重在捕捉招商信息上
做文章,市爱卫办、市中医院、市卫生监督所、市卫校等单位坚持主动作为,成效明显。全
系统共引进项目4 个, 总投资9000万元,形成固定资产7275 万元,并就山东莱芜抽水蓄能
电站建设与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签定合作意向书, 投资总额38 亿元。三是积极做好文明
城市创建和全国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准备工作。市卫生局作为牵头单位,协调工商、公安、药
监等部门,负责医疗环境、经营性公共场所卫生和食品安全保障等工作,通过加强明察暗访、
开展集中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被市委、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四是加强卫生文化建设。
以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和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为重点,强化卫生文化建设,深化院务公开,完善
维权机制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新措施;大力开展各种劳动
竞赛、技术创新和系列文体娱乐活动,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
提升服务能力。
(王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