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6&rec=153&run=13

【概况】 2006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939个,其中医疗机构918个,公
共卫生机构6个, 其他卫生机构21个。全市医院总床位4047张,每千人拥有床位3.25
张;卫生技术人员7109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5.71人;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
1672台,其中100万元以上的设备42台。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连续八年实现了“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
行”的目标。疫情管理。不断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全市乡镇以上各医疗机构全部实
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信息更加及时准确,预测预警能力明显
增强。全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67例,其中乙类1308例、丙类759例,发病率居前5位
的传染病依次是肝炎、肺结核、痢疾、出血热、猩红热。重点传染病防控。在继续加
强公共卫生体系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使“三网一体化”管理规范、
高效运行。不断创新艾滋病防治工作宣传形式,加大宣传深度和广度,深入开展“进
百村入万户”和“艾滋病防治知识进党校”活动,实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
工程”和“送优秀影片下乡进社区工程”,使艾滋病防治知识走进农村、社区、学校、
家庭和公共场所,逐步形成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落实高危行为干预措施,健全艾滋
病监测长效机制, 覆盖全市的13家艾滋病检测网络实验室和6处监测哨点工作质量进
一步提高, HIV检测结果实现了网络直报,加大对有偿供血人员、外来妇女、羁押场
所收教人员、娱乐场所人员、大型工地务工人员及自愿咨询人员的检测力度和行为干
预, 全市共完成艾滋病抗体监测26698份,未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结核病防控工
作, 加大归口管理, 实施集中推荐,发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年发现新涂阳病人
321例,完成全年任务的106.3%,是历年来最好成绩。落实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流感、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综合防控措施,顺利实现“一个确保”的目标。
免疫预防管理。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政策,保
持了高水平免疫接种率,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七苗”累计报告接种
率均达98%以上,“五苗”覆盖率达95%以上。慢病防治。开展死因监测和全国第三次
死因调查工作,报告死亡病例3271例。在莱城区开展2004至2005年度全死因回顾性调
查, 共调查死者11740人。卫生检测。增添部分检测设备,新开展检测项目20余项,
全市卫生检测检验能力跃居全省上游水平;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和健康
查体工作,“五病调离率”达100%,健康证发放率达95%以上。健康教育。紧紧围绕
疾病控制工作大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全年开展健康教育宣
传活动100余次, 发放宣传材料20余万份,接受群众咨询近5000人次,群众卫生知识
知晓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卫生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妇幼保健。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
合,围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加大母婴保健监管力度,提高了妇幼保健
水平,全市孕产妇死亡率为9.96/10万,婴儿死亡率降为4.48‰。干部保健。成立干
部保健科,组织全市干部保健对象进行健康查体,针对查出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防治
措施。
【农村卫生】 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区政府成立乡镇卫生院建设领导小组,
建立责任、指标、考核体系和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政府组织、部门配合、社会支持、
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8处重点卫生院建设总投资1293.9万元,其中省补助362.5万元,
市区镇配套931.4万元,新建、整修业务用房16291平方米,采购仪器设备36台件。截
至年底,计划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基本达到了“基础设施完善、医疗设备配套、服务
功能健全”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了重点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莱
城区实行院、 村、个人联动,多方筹资,改造建设村卫生室100处,建设总面积1.25
万平方米, 总投资245万元;钢城区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验收合格的52处标准化村
卫生室由区财政每处奖励3000元的仪器设备, 每年补助500元的公共卫生经费。农村
卫生技术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卫生支农的长效机制,先后派46名医师“错层下沉”至
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提高了基层卫生人员的诊疗水平;组织乡镇卫生院40名技
术骨干, 在市人民医院、莱钢医院等5处省、市培训基地进行临床技术培训;抽调技
术骨干巡回到各乡镇对全市1820名乡村医生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合理用药知识和50
项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村卫生人员素质和技术服务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全年全市新农合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参合农民76.23万人,参合率达83.97%,
提前一年实现了村村覆盖的目标。 全年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2183.29万元,受益
农民达46.51万人次, 受益率61.02%。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有效地改善了
农民群众的就医条件,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真正让农
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卫生应急】 成立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应急办公室,专人专职负责卫生应
急工作。以完善预案、强化演练为重点,印发《莱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莱芜市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充实完善了霍乱、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流感、鼠疫等单病种应急预案。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
咨询委员会和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加大培训力度,举办全市卫生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班
3期, 组织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培训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6259
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全市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传染
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直报, 规范报告方式、时限和程序,妥善处置6
起传染病疫情和3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做到了疫情报告和应急处置及时准确,反应
灵敏,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稳定。
【医政管理】 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进一步加强医院内
涵建设,简化服务流程,规范了服务行为。活动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狠
抓了药事、急诊急救、实验室质控、医院感染等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管理,定期通
报医疗质量检查情况,及时改进工作措施,尽力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继续实
行药品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制度,加大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力度,共采购中标药品3600
多个品种、 价值1.15亿元,占临床用药的92.9%,让利群众3000多万元,该项工作居
于全省前列;单病种限价收费病种由上年的6种扩大到20种,单病种费用平均降幅5%,
最高降幅达30%,全年让利群众900多万元;继续实行“十全免、七减免、一优惠”政
策和临床检验“一单通” 制度,共为980名患者减免医疗费用26万元;无偿献血工作
实现“四个转移” 、“一个延伸”, 巩固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成果,杨庄镇陈
徐村被市献血办授予“全市农村献血第一村”荣誉称号。
【卫生监督】 开展卫生监督执法1至8号专项行动(食品添加剂卫生专项整治;生活
饮用水、桶装饮用水专项整治;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专项整治;职业病防
治专项整治;职业病危害项目专项整治;学校、建筑工地食堂卫生专项整治;小型餐
饮单位卫生专项整治;医疗及生活美容卫生专项整治),确保了公共卫生安全。实施
食品放心工程,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采取经常性监督和突击检
查相结合, 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医疗机构358家,清理非法医疗机
构87家,罚款5.6万元,没收器械56件,没收药品63箱,价值220余万元,有效规范了
医疗秩序。加强职业卫生监管,树立了一批职业卫生先进典型,莱城发电厂被省卫生
厅等4部门评为“山东省职业卫生示范企业” 。设立市卫生局举报投诉受理中心,实
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受理社会举报案件,对经查实的案件及时进行了处理。开展
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发放宣传单10000余份,制作展示板面20余个,接待群众来
访1000余人次。组织卫生监督员全员军训活动,提高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莱芜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开展的业务考评中取得了全省第四的
好成绩。
【中医中药】 以实施“3321”中医药特色项目建设系列工程为抓手,突出抓好
农村中医药工作、中医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中医药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将中药、
中医适宜技术纳入新农合的补偿范围,提高了补偿比例。在乡村医生中推广50项中医
适宜技术, 培训覆盖面达100%。对全市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
中医科、城市社区中医诊所(门诊)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加强中医医院内涵建设,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组织中医医院申报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加强市中
医医院肿瘤科、 中风科2个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启动中医医院分级管理工作,提高
了中医医院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水平。组织开展中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卫生科教】 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 省(部)级2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8项,
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2项, 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2项。市人民医院新开展的
心脏搭桥手术,填补了莱芜市空白。市妇幼保健院《胎儿出生缺陷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课题被列入市科技局科研计划。卫生职业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明显成效。
实行继续医学教育与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 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聘任和执业注册
“四挂钩” ,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率100%,教育对象年度学分达标率97.1%。组织全省
《抗菌药物和麻醉药品合理应用知识》和《医学伦理学》考试工作,公布了45项市级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行风建设】 根据各级纪检监察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部署,狠抓以治理医药购销领域
商业贿赂为重点的行风建设工作。以宣传教育为切入点,举办卫生系统纪检干部培训
班,每个党员和中层以上干部人手一册《反腐败工作学习资料汇编》,先后邀请市委
讲师团、市委党校教授到市直各单位作专题报告10余场,使广大干部职工受到了深刻
教育;开展以药品招标、工程建设、耗材和医疗设备采购、物资管理、质量监督、财
务会计等环节为重点的自查自纠工作,制定《商业贿赂财务收缴办法》,设立廉政帐
户;促使各医院制订廉政建设工作规定,与药品供应商签订《药品购销廉政合同》,
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在药品、器械购销过程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完善监督制约措施,继
续实行民主评议医生、专家评审处方、处方公示和有奖举报制度,建立行风档案,设
立举报箱, 公开投诉电话。全年对有处方权的800名医生进行民主监督评议,对群众
意见集中、 问题比较突出的30多名医生进行了严肃处理;对全市5家二级以上医院的
1.37万份处方、病历进行了评审,公示处方10期1.2万份,评出问题处方、病历14个,
按照规定分别对责任人进行了处罚。坚持精力、服务、技术、人才、财力“五个下沉”,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下乡支农活动,将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老百姓的身边。年
内市卫生系统被市委、 市政府评为文明行业,连续3年在全省卫生系统保持了领先位
次。
(王怀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