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概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6&rec=12&run=13

【自然环境】莱芜市位于泰山东麓,东经117°19′—117°58′, 北纬36°02′
—36°33′,北邻济南市所辖的章丘市,东临淄博市博山区和沂源县,南临泰安市所
辖的新泰市, 西邻泰安市岱岳区。总面积2246.21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莱
城居市境中部,距省会济南112公里。地质构造受鲁中纬向构造及鲁西旋卷构造控制。
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地形为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
南三面山岭环绕, 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 西部开阔。 海拔最高点994米,最低点
148.13米。 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0℃,降水量
695.1毫米,无霜期187天。2006年,全市年平均气温14.2℃,比常年平均偏高1.2℃;
年降水量566.4毫米, 比常年平均偏少128.7 毫米,日照总时数2288.7小时,比常年
平均偏少155.1小时; 年极端最高气温35.9℃, 出现在6月20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
12.2℃,出现在2月9日;终霜日期3月3日,初霜日期11月5日,无霜期246天。年末耕
地面积68735公顷。 水资源总量5.81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
属矿种有铁、煤、铝、钴、金、石灰石、花岗石、石英、陶土、燕子石等。煤炭已探
明储量10亿吨, 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基地。铁矿石已探明储量6.5亿吨,列华东地区
之首。生物资源,木本植物有71科、177属、471种;畜禽有牛、羊、猪、兔、鸡等,
其中瘦肉型莱芜猪为省内优良畜种。

【建置沿革与行政区划】春秋为牟国及齐嬴邑、平州邑地。牟国属于鲁国的附庸
国,故址在今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嬴邑属于齐国,故址在今城西北羊里镇
城子县村;平州邑应在莱芜西部,遗址未详。秦置嬴县(治所在今城子县村),属济
北郡。西汉增置牟县(治所在今赵家泉村),又于牟县东北置莱芜县,因治所设在淄
水流域的莱芜谷,故名莱芜,故址在今淄川东南21.5公里的口头乡城子庄。嬴、牟、
莱芜三县同属泰山郡。东汉、三国魏、晋沿袭未变。北魏时嬴县治所向东迁移至今南
文字村。同时撤销设在淄川的莱芜县,其区域北部划入设在淄川的贝丘县,南部分别
划入嬴县与牟县。北齐天宝七年,撤销牟县,并入博平县。隋代开皇十六年,复置牟
城县, 大业初年又并入嬴县,从此牟县再未出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撤销嬴
县, 并入博平县,从此嬴县再未出现。唐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于北魏嬴县故城
(今南文字村)复置莱芜县,从此,莱芜县治所开始设在今莱芜市境内。元和十五年
又将莱芜县并入乾封县,太和元年复置莱芜县,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属兖州鲁郡。宋
初属兖州鲁郡,继属袭庆府鲁郡。金代,废除设在今莱城的主管冶炼的莱芜监,于大
定十二年将设在南文字村的莱芜县南迁至莱芜监旧址,属泰安州。元代、明代沿袭未
变。清代属泰安州。1914年属济南道。1925年属泰安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41年,
抗日民主政权将莱芜与博山、沂源、新泰的少部分地区合并划为莱芜(莱北)、莱东
(博莱) 、莱南(新甫)三县,抗战胜利后恢复原貌。198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
撤销莱芜县, 改设省辖县级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8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
立莱芜市钢城办事处(副县级),为莱芜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将莱芜市的颜庄镇、城
子坡镇、里辛乡和新泰市的寨子乡、沂源县的黄庄镇划归其管辖。1992年11月,经国
务院批准,莱芜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30个乡镇、办事处,
1070个行政村。 莱城区辖1个办事处、24个乡镇,即城市街道办事处、北孝义乡、张
家洼镇、口镇、羊里镇、方下镇、牛泉镇、圣井乡、高庄镇、南冶镇、辛庄镇、铁车
乡、苗山镇、见马乡、常庄乡、和庄乡、茶业口乡、腰关乡、雪野乡、上游镇、鹿野
乡、大王庄镇、大槐树乡、寨里镇、杨庄镇,906个行政村;钢城区辖5个乡镇,即城
子坡镇、 颜庄镇、黄庄镇、里辛乡、寨子乡,164个行政村。1995年10月,经山东省
人民政府批准,钢城区撤销城子坡镇设立城子坡街道办事处,撤销里辛乡设立里辛镇。
2000年12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莱芜市将所辖30个乡镇、办事处,合并调
整为4个办事处、 14个镇、1个乡,1070个行政村(居委会)。莱城区辖3个街道办事
处、 11个镇、1个乡,即凤城街道办事处、张家洼街道办事处、高庄街道办事处、口
镇、羊里镇、方下镇、牛泉镇、辛庄镇、苗山镇、和庄乡、茶业口镇、雪野镇、大王
庄镇、寨里镇、杨庄镇,902个行政村(居委会);钢城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
即艾山街道办事处、颜庄镇、黄庄镇、里辛镇,164个行政村(居委会)。
2002年10月22日,经莱芜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鹏泉街道办事处,管辖由莱城区
划归经济开发区的26个村。2003年,根据中共莱芜市十一届市委第16次常委会议纪要
([2003]12号),将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杨家庄、西峪、马龙崮、柳龙崮、瓜皮
岭5个行政村划归鹏泉街道办事处管辖。 根据中共莱芜市委、莱芜市人民政府关于建
设泰钢工业园的决定,将莱城区凤城街道办事处的曹西、曹东、马庄、蔺家庄、古石
沟、孟家峪6个村和张家洼街道办事处的东白龙、西白龙、刘家庄、沙家庄4个村,共
10个行政村划归泰钢工业园管辖。 2006年6月23日,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
莱芜市莱城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鲁政函民字[2006] 9号)和《山东省人民
政府关于同意将莱芜市莱城区辛庄镇划归钢城区管辖的批复》(鲁政字[2006]168号),
将凤城街道办事处的东龙崮、南龙崮、前坡、磨山子、近崮、邹家埠、北张家庄、东
沈家庄、长安、老鸦峪、孔家庄、姜家庄、傅家庄、大山、小山、侯盘龙、前盘龙、
陈盘龙、马盘龙、段盘龙、草沟、汶阳、西陈家峪、中陈家峪、小陈家峪、上陈家峪
26个行政村和辛庄镇的郭家沟、 秦家洼、大石家3个行政村共29个村划归鹏泉街道办
事处管辖。同时,将莱城区辛庄镇划归钢城区管辖,调整后,辛庄镇行政区域不变,
镇政府驻地不变, 辖68个行政村。至此,全市1070个行政村,莱城区管辖768个,钢
城区管辖232个,莱芜经济开发区管辖60个,泰钢工业园管辖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