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事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c&A=14&rec=118&run=13

【基层老龄工作】 银龄安居工程。市政府连续4年将规划建设社区老年公寓纳入为
民办实事的重点工作和年度目标考核内容,要求在做好原有老年公寓规范化使用管理的
基础上,新规划建设社区老年公寓确保20处,力争30处,年内,开工建设32处,完成22
处。全市累计投资3.9亿元,建设社区老年公寓134处,共有2.6万多名老年人免费入住。
3月, 西安交通大学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到莱芜参观考察,给予高度评价。敬老示范
村创建活动。在总结前两年开展创建敬老示范村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大工作
力度, 2月,联合市文明办下发《关于开展创建老龄工作示范村居活动的实施意见》,
对创建标准和验收程序进行调整完善,并将创建活动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对基
层敬老助老环境的优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基层高龄津贴制度。百岁老人补贴从每人
每月200元提高到300元,在钢城区对9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高龄津贴的基础上,莱城区也
对90岁以上高龄老人全部实施津贴发放制度,实现了高龄津贴发放市域全覆盖。基层村
(居) 实行集体养老补贴制度。截至年底,全市有近300个行政村(居)实行集体养老
补贴制度,享受养老补贴的老年人达4.78万人,每年发放补贴金1900多万元。

【银龄安康工程】市政府转发市老龄办《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银龄安康工程的意见》,
就做好全年的银龄安康工程提出具体要求,各区政府也都转发区老龄办意见,并对各镇
(街道) 分配了目标任务。 与市政府办公室、人寿公司联合成立督导组,对各区、镇
(街道)进行定期督导。与市文明办联合下发“送老人一份安康、行敬老一件善事”的
倡议书。召开由莱芜日报社、莱芜人民广播电台、莱芜电视台参加的新闻媒体专题座谈
会, 就如何加大对银龄安康工程的宣传进行研究部署。全年完成投保费116万元,投保
额9.28亿元, 较上年同期增长75.6%,参保率达到45%,人均投保份数达2.1份,圆满完
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老龄宣传】强化党政主导意识。连续四年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制发《全市老龄宣传
工作要点》,对老龄宣传进行通盘谋划,精心安排。强化与主流媒体的合作。《莱芜日
报》开辟“夕阳红”专栏;在莱芜人民广播电台开播“老龄之声”栏目,在社会上引起
了广泛关注。积极向省及全国老龄网站、《中国老龄》《山东老年生活报》等老龄媒体
选送稿件, 全年有210余篇被省以上媒体采用,较好地完成了对外宣传工作。强化重大
节日活动的宣传。在“敬老月”期间,市老龄办与莱芜电视台联合制作老龄工作专题宣
传片。莱芜日报社、莱芜人民广播电台、莱芜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就全市敬老月活动安排、
各种为老服务信息及老年人的多彩生活等进行深入报道,一个月的时间发表老龄宣传稿
件60余篇;协调市卫生局、市司法局、团市委、市妇联、中级人民法院等单位分别在文
化路、鲁中大街、龙潭大街、滨河花苑和市文化中心广场悬挂敬老横幅58条,各养老机
构、镇(街道)悬挂横幅标语百余幅;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通讯部门向全市广大市
民群发敬老公益短信。

【老年文化建设】在连续三年实施老年帮扶活动、老年志愿服务活动、老年文体活
动和老年维权活动四大品牌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老年社团组织建设,
发起成立莱芜市中老年人音乐舞蹈协会。协会下设两部两室五团,即艺术部、培训部,
办公室、创作室和歌舞团、合唱团、乐团、戏曲团、武术团,于11月22日举行成立大会。
年内,先后举办老年人腰鼓及健身球操骨干培训班、老年人门球联赛、五一节老年人公
益出游、“欢歌话重阳、喜迎十八大”文艺演出、“社保杯”老年人太极拳(剑)比赛、
中老年健身展演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刘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