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8&rec=201&run=13

【概况】 2004年,威海市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出生1.5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6.2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4‰,人口连续6年负增长; 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得
到改善,婴儿死亡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下降到5.94‰和3.49‰; 群众婚育观
念继续得到更新, 全市合法生育率99.7%,出生婴儿性别比始终处于正常水平,
有63%的农村独女户家庭自愿报名不生二孩。 圆满完成了山东省委、省政府下达
的人口计划。山东省副省长王军民对此给予充分肯定,称“威海市连续六年实现
人口负增长,为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作出了贡献”,书面批示在全省推广威
海市的经验做法,并安排威海市在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典型发
言。

【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
步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领导下的计划生育协会负责制,健全“两委负总责、协
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的管理模式。在改革过程中,各级把整建
村级计生协会组织,完善管理服务制度作为重点,抓了“四个到位”:一抓协会
组织建设到位。普遍选举产生了新的计生协会理事会和会长、副会长,聘任了专
职秘书长具体负责计划生育日常管理和服务。二抓组织网络衔接到位。按会员居
住区域重新划分了会员小组,建立了会员联系户,明确了职责分工。三抓活动经
费和设施到位。确立了由村委会负责提供协会工作人员的工资报酬,并对协会活
动给予财力、物力保证; 不少村采取会员自愿交费和发动村企捐款的方式建立活
动基金,做到交费会员优先受益;大部分村都投资建立了融宣传教育、活动娱乐、
查体服务于一体的会员活动室。四抓依法建章立制到位。依据《村民自治组织法》
及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修订完善了《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并经村“两
委”审议和群众讨论通过后实施; 各村协会结合自身工作的需要,制定了《协会
章程》,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议事、民主监督以及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等项制
度。 全市改革村覆盖面达50%以上。村级改革项目被山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
小组评为2004年度创新一等奖。

【城市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改革】 在城镇,继续把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一些社会
职能向社区转移,将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
“属地管理、 单位负责、 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管理新格局。主要是推广了
“四个模式”:一是推广了城区属地化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单位和
社区的关系,依法落实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居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
管理责任, 严格落实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定代表人责任制,重点落
实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责任。二是推广了城区“四分法”
工作模式。按照行政区划实行“分块”管理,按照企业人员构成和经营情况实行
“分类”管理,按照辖区人口构成实行“分群”管理,按照相关部门不同的职能
实行“分责”管理,做到管理和服务责任主体明确,措施到位。三是推广了社区
综合服务模式。 不断完善计划生育社区服务体系, 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每个市
(区)都由市、市(区)、街道办事处财政,分别投入5万、10万、5万元,设立了
一个高标准的城市社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周到的
计划生育服务。 7月份市政府组织了社区优质服务示范窗口观摩会,并对典型单
位进行了通报表彰。四是推广了社区流动人口“调度式”管理模式。由计生部门
牵头,调度公安、工商、城建、综治等部门,对流动人口实行联合办公,综合管
理,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流动人口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从而形成了“部门
协作、各负其责、统筹管理、综合服务”的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机制。年内,全
市城区常住人口全部实行了属地管理,流动人口、失业无业人员等特殊人群普遍
实行了居住地管理。

【计划生育依法管理】 推行了“五四三十”工作模式,在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
作中坚持“五个明确”:明确执法依据、执法主体、执法责任、执法程序、执法
原则;健全“四项制度”:公示公开、监督检查、过错责任追究、全员培训制度;
转变“三个观念”: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只强调公民义务到公民权利与义务
相统一的转变、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维护公民“十项权利”:生育权、知情选
择权、获得服务权、安全权、参与权、监督权、奖励权、尊严权、保障权、隐私
权。重点是通过五改进,实现群众“五自主”:即改进一孩生育审批制度,生育
时间由群众依法自主确定;改进晚婚管理,结婚年龄由群众依法自主确定;改进避
孕节育管理,参加环情、孕情检查的时间和次数,由群众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确定;
改进生殖健康服务,组织引导但不强制育龄群众参加,接受服务的时间和次数由
群众自主确定; 改进宣传教育方法,坚持因村、因人施教,采取什么样的宣教形
式由群众自主选择。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实现了由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为
主到依靠法律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步入了依法治理的轨道。山东省和国家人口
计生委对威海市总结推广的计划生育依法行政“五四三十”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全省、全国范围内予以推广。

【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一是深化宣传教育方式,推广了乳山市实施宣传教育
15法建设新型生育文化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开展面授学习宣传、入户上门宣传、
文化娱乐宣传、群众自我教育、典型带动教育、会员联户宣传、电化教育宣传、
座谈讨论宣传、分类指导宣传、看书读报宣传、流动刊板展示、热线咨询宣传、
发放宣传品、舆论环境渗透等宣传方式,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倡
导婚育新风尚;推广了文登市计划生育局与教育局联合在中小学开展青春期教育
的做法,利用各级人口学校开展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中老年期的
“五期教育”,加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道德和性安
全的教育,不断满足青少年自身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生理、心理和保健等知识
的要求;实行计生与宣传、卫生等部门联手,在全社会开展了性病、艾滋病等防
护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二是健全优质服务运行机制,认真推
行“信息采集—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的优质服务运行机制,大力推
进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三大工程”; 大力推行数字化服务站建设,
对市(区)计生服务站进行数字化改造,荣成市、文登市计生服务站改造为数字
化服务站;继续构建计划生育便民服务体系,文登市、环翠区组建计划生育服务
大型车队,设置服务热线电话,形成了计划生育快速便民服务体系; 广泛推行了
计划生育“五化”服务,实行宣传咨询服务个性化、避孕节育服务优质化、优生
优育服务全程化、生殖保健服务系列化、生活服务细致化,全面提高计划生育优
质服务水平。三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各市(区)和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均建成了计生广域专线网和机关办公局域网,实现了省、市、
县、镇四级互联互通,部分市(区)计生专线网延伸到村,开通了威海市计划生
育系统IP电话和视频会议系统,提高了信息网络系统的利用效率。全市优质服务
工作水平不断提升,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病发病率由26
%下降到14%, 对不孕症的治愈率达54%。年内,文登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级“计划
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23个镇成为全市第三批“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
在2004年“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率达到了92.7%。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国家和山东省相继出台政策,大力开展农
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
计划生育家庭, 夫妇年满60周岁以后,按年人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
助金,直到亡故为止。荣成市作为山东省的试点单位,出台了《荣成市农村部分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组织各级、各部门周
密部署,严密实施,全面完成了首批奖励扶助对象资格确认审批、资金筹集划转、
奖励金委托发放等各项工作。 7月11日,即“世界人口日”,威海市政府在荣成
市院夼村举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首发仪式,山东省计划生育协
会常务副会长李翰章、威海市委副书记王培廷、市政府副市长梁良、荣成市委书
记汤光运亲手把奖励扶助金发到了部分扶助对象手中。年内,首批4000多名扶助
对象领到奖励扶助金。

【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统一发放制度】 《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
定,农民奖励费由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兑现,确有困难的,由上级财政予
以适当补助。但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威海市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大多由
村(居)负责兑现。农村税费改革后,兑现难度增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成为农村的不安定因素。为此,市政府出台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农村独
生子女父母奖励费统一发放制度的意见》,定于从2005年1月1日起,将农村独生
子女父母奖励费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奖励费由市、市(区)、镇(街道办事处)
三级财政负担, 其中,市级补助20%,其余由市(区)、镇(街道办事处)两级
负担,均纳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建立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个人账户,采取“卡
式直通车”的方法,直接发放到个人。

【全市计划生育领导干部培训班】 7月25~27日,威海市委组织部与市计生委
联合举办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员有:各市
(区)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副市(区)长、计划生育局正副局长,威海高
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副
局长、计生科科长; 各镇(街道办事处)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副镇长和计
生办主任;市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等,共200多人。7月25
日,由副市长梁良带队,组织各市(区)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副市(区)
长、计划生育局局长,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
分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副局长、计生科科长,观摩了各市(区)、威海高技
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窗口。
7月26~27日, 在威海市委党校组织全体参训人员听取了梁良副市长及市计生委
各位主任的授课。培训内容包括:中央、省、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以及全
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电视工作会议精神,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形势、
任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等业务知识。

【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 2月2日,威海市委、市政府在市“两会”期
间,召开了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人口资
源环境工作的方针政策,贯彻山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总结一年来人口
资源环境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工作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市委、市
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主要领导,市委常委、市政府各副市长出席了会
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区)委书记、市(区)长,计划生育局、国土资源局、
环保局、水利局主要负责人;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
会主任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道办
事处) 镇长(主任)等260多人。会上,市计生委、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水利
局进行了汇报发言。市委、市政府对第二批14个“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镇”进
行了表彰。市委书记崔曰臣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各级要立足威海实际,切
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加快人口现代化建
设步伐,认真解决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建设全面
小康和现代化的新威海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张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