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8&rec=84&run=13

【概况】 2009年末,全市农机固定资产总值达到31.2亿元,农机总动力511.9
万千瓦,拖拉机25.8万台,各种配套机具47.3万台(套),分别比上年末增长13
%、 6.3%、8.7%和13.4%,全市平均每公顷耕地占有农机动力26.66千瓦,拖拉机
1.34台, 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89.2%。小麦生产实现了全过程的机械化;花生机
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6.6%和98.5%;玉米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新的突破,全年
完成玉米机播面积6.43万公顷, 占总播种面积的86.5%,玉米机收水平提高到了
43.3%,比上年提高7.4个百分点;地下块茎作物如马铃薯、大姜、药材等的机械
推广也收到显著成效;植保、脱粒、农田排灌、农业运输、农副产品加工等环节
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农机购置补贴】 2009年,市农机局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全年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30万元,是上年的3.2倍。具
体工作中,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公布了举报、监督电话。市农机局分别与各市
(区)农机部门签订了《2009年威海市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责任状》,规范了工作
程序,明确了工作职责,保证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稳妥实施,全市补贴各类农
机具9530台, 受益农户及合作组织达到8508户(个) ,拉动农民直接购机投入
7000多万元,有力地优化了全市农机结构,推进了农机化事业向更高阶段跨越。

【农业机械化作业】 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认真组织各类农业机械积
极参与春耕、夏收、秋种、冬整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
的主力军作用。“三夏”期间,全市上阵各类农机具19万多台(套),其中小麦
联合收割机5900台, 实现小麦机收8.02万公顷,机收率达到99.0%,确保了粮食
丰产丰收。在小麦抢收的同时,组织开展小麦收获、秸秆还田、玉米直播“一条
龙”作业,使小麦机收和玉米播种基本上同时结束,全市实行“一条龙”作业面
积2.2万公顷。 春耕、秋种、冬整工作进展顺利,全市机耕面积6.85万公顷,机
耕率达99.6%;机播玉米面积6.43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86.5%;机播花生面积
6.44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96.6%;机收玉米面积3.2万公顷,机收率达到43.3
%。年内,全市组织5220台农业机械外出跨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收入6100万元。
其中,“三夏”期间组织1300多台小麦联合收获机参加跨区作业,实现作业收入
4807万元。全年完成农机服务总收入18.97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制定了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召开专门会
议进行部署,组织各市(区)分管副局长到先进地市学习,实行月调度制度。坚
持“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的原则,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培训
教育、领导包片、典型引路、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等手段,鼓励和扶持经济势力
较强的村和农机大户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导其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登记注册手
续, 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实现了大的突破,至20 09年底,在工商部门
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7个,覆盖40个镇,吸纳成员1900余人,专业合
作社固定资产总值达5600万元,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生产的农机作
业方式,有效地整合和优化了农业机械、人员、技术和资本等农村资源,避免了
农机资产巨大浪费,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2009年,全市47个
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全市作业面积的20%,开展农机作业服务6.8万公顷,实行
规模化作业面积2万公顷,作业服务总收入达2508万元。

【农机化示范区建设】 为积极探索农业机械化发展新机制,推进农业机械化,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威海市政府决定将保护性耕作机械化
示范区建设、玉米机械化收获示范区建设和花生机械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列为全市
重点建设项目。为全面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在更广泛的区域探索新形势下农
机化发展的模式与经验,市农机局对所承担的全市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研究,
进一步明确建设的目标任务,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
确定了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根据各市(区)的具体情况,将示范区建设项
目进行了合理安排。 为推动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工作的开展,9月16日,威海市
政府在文登市组织召开了全市秋种及保护性耕作现场会,通过典型交流、现场演
示、广泛宣传,推动了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的大发展。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
实施,各级农机部门加大了农机化示范区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
广、大普及”活动,大力开展先进适用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
示范区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全市建成玉米收获机械化示范区7666公顷、花生生产
机械化示范区800公顷、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示范区6667公顷,辐射带动周边地区
实施面积1.7万公顷,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农民使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热情,
实现了“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的示范目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

【农机维修管理】 以实施农机维修技术资格准入和开展“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
点”创建活动为手段,下发了农机维修管理与职业技能鉴定百分考核办法,分解
量化了各项工作指标。通过部门联动,对全市农机维修网点开展了认真细致的调
查摸底,并重新进行了梳理,对没有取得“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和没经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依法取缔,对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微机管理。“星级
文明农机维修网点”的创建、“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书”的核发、职业技能鉴定
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均创新高,全市创建“星级文明农机维修网点”64个。其中,
四星级6个,三星级11个,二星级4个,一星级43个。维修网点网上传报绝对数列
全省前列,平均数列全省第一,荣成、文登、乳山市均被山东省农机办评为省农
机维修管理与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农机依法行政】 以“平安农机”建设为核心,以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和思想道
德建设为突破口,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力度。工作中,坚持重心下沉、关口前移,
把工作重点放在村一级,在全市范围内公开作出“你只要一个电话,余下的事情
我们来办”的承诺,农机监理人员进村入户,上门办理各种手续,为农民提供快
捷、周到、优质的服务。2009年,全市设立64处便民检验点,上门服务1000多人
次。围绕“平安农机、和谐农机”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执法、优质服务活动,安
排专门时间对全市所有的农机执法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执
法意识和执法水平。以安全生产百日督查活动为契机,把工作重点放在村一级,
进村入户,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农机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做好
牌证管理工作,逐步构建起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
全市年检拖拉机2.54万台,核发拖拉机牌照7360副,培训并考核驾驶员4016人,
未发生农机事故。华东地区农机监理交流会在威海市召开期间,与会代表和省农
机办有关负责人到荣成市俚岛镇和赤山集团等农机安全镇、村、企业实地观摩,
对威海市平安农机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积极开展农机市场专项治理
活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的违法行为,保护了广大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全
市出动执法人员400多人次, 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抽查农机供应点78个、农
机修理点213个, 查出不合格产品760件,涉案金额9万元。威海市农机局被山东
省农机办、山东省安监局联合授予“全省农机安全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活动先
进单位”称号,荣成市被农业部和国家安监总局联合授予“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市、 区)”称号,环翠区被评为省级农机安全示范县(市、区),5个镇被评
为农机安全示范镇,威海成为山东省内唯一“一片红”的地市。
(王忠太)
编辑 李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