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3&rec=56&run=13

【概况】 2010年,全市检察工作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进一步强
化法律监督、自身监督和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深化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水平,为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了积极贡献。全市
有8个集体和78名个人受到省以上检察机关和各级党委表彰,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
批示肯定20余次。。

【批捕和起诉】 一是坚持严打方针。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批
捕刑事犯罪嫌疑人1779人,起诉2585人。其中,批捕故意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
犯罪和“两抢一盗”(抢劫、抢夺、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犯罪1178人,起诉1512
人; 批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89人,起诉134人。办理了李某等17人黑社会性
质组织团伙案、王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000余万元案、张某等3人利用“钓鱼”
软件实施网络诈骗案等一批重大典型、新型犯罪案件。加强与公安、法院配合,
实行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类案集中办理、捕诉联动、量刑建议等机制,形成工作
合力,确保及时准确打击犯罪。二是坚持区别对待。对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的
初犯、偶犯、轻微犯和未成年人犯等从快办理,从宽处理,推行轻微刑事案件快
速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特殊办理、公诉环节继续羁押必要性审查和审查逮捕阶段
轻微刑事案件和解等工作机制,减少羁押和对抗,促进修复社会关系。对没有逮
捕必要的不予批捕159人,对情节轻微的决定不起诉5 9人,改变强制措施113人,
促成刑事和解103件。相关做法被省检察院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

【控申检察】 注重在检察环节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全面落实执法办案风险
评估预警机制,防止办案不当引发新的矛盾或使激化矛盾。开展“信访到我这里
停止”和“涉检进京零上访”活动,设立了66个联系点,定期下访巡访,实行首
问负责、公开听证、答疑说理、案后回访等制度,提高初信初访的办理质量、效
率和结服率, 妥善处置来信来访563件,保持涉检赴省进京零上访。威海市检察
院和荣成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控申举报文明接待室,文登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控
申举报文明接待示范窗口。

【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 加大办案力度,立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
嫌疑人92人,其中大要案67人,已判决81人。所办案件中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
部6人, 涉案100万元以上的18人,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8人。突出办案重
点,集中力量开展专项工作,立查土地、拆迁、工程建设、涉农等人民群众关注、
涉及民生和发展的重点领域职务犯罪嫌疑人51人;结合办案,要求相关部门和行
业加强整顿、改进作风,促进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有效解决。坚决查办群众反映
强烈的行政执法、司法不公等现象背后的职务犯罪,立查行政执法、司法人员滥
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职务犯罪13人。抓好源头防控,对发案单位和主管部门发出
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47件; 对党员干部开展反腐倡廉教育3万余人次;与税
务、物价、水利等部门会签文件,共同开展系统预防,积极打造预防工作的社会
化格局; 对财政投资担保310多亿元的36个重点工程开展同步职务犯罪预防,提
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700件;与市纪委等5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警示教育基地,联
合下发通知,对发挥基地作用提出要求,对6000余人进行了警示教育。

【诉讼活动监督】 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健全联席会议、列席审委会、民行案卷
调阅等制度,建立相互监督制约、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对立案、侦查、
羁押、刑事和民事行政审判、执行等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共监督立案47件,监
督撤销案件22件; 追捕追诉120人,法院已判决94人;提出刑事抗诉18件,法院
采纳抗诉意见7件, 提出刑事再审检察建议2件,已改判1件;提起民事行政抗诉
26件,提请省检察院抗诉21件,法院已改判、发回重审和调解结案14件,提出民
事行政再审检察建议法院采纳11件,办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38件。对法院正确的
裁判、 执行,耐心做好说理解释工作,促使155起案件的当事人服判息诉;依法
监督纠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违法263件, 提出检察建议26件。加强对刑释解教
和未成年人犯等特殊人群的帮教管理,联合开展专项检查7次、教育活动10余次,
监外执行人员重新犯罪人数比上年下降48%。

【行政执法监督】 以防范和纠正以罚代刑、放纵违法犯罪等问题为重点,不断
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工作机制,开展督促行政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
件专项监督活动,与银行、国土、工商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14次,检查行政执法
案件63件。先后就校园安全、船员犯罪、重点领域职务犯罪等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针对群众反映的非法开采和倒卖地热水问题、媒体
曝光的“地沟油”事件和船舶管理、矿产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出检察建
议21份,督促行政机关正确履行社会管理职责,均得到积极回应;开展民行检察
督促起诉工作, 督促协助相关部门以非诉讼方式成功追缴国有土地出让金7.6亿
余元,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该工作经验被省检察院转发,并在全省民行
会上作典型发言。

【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把履行职责与服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准确把握全局
长远谋划和阶段重点安排,及时调整思路,制定有效措施,主动适应新的形势和
任务要求。 结合威海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技术产业聚集区的战略部署, 开展
“服务经济发展”主题调研月活动,组织市和市(区)检察院深入相关职能部门
和企业实地调研,制定服务“两区”建设的工作意见,出台20条具体服务举措,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
领导均作出重要批示给予肯定。二是把履行职责与保护企业发展紧密结合。高度
重视企业诉求,依法保护企业权益,对涉企案件一案一评估、一案一教育,帮助
企业减少损失,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办理一起侵犯企业商业秘密案件中,提前
介入引导侦查,协助公安机关补充完善证据,使案件证据达到逮捕标准,依法及
时批捕,为企业维权争取了时机。深入40余家企业开展共建活动,组织座谈交流,
宣讲法律知识,帮助排查隐患、建章立制,增强企业守法经营意识,规范生产管
理秩序,得到企业好评。三是把履行职责与促进改善民生紧密结合。依法严厉打
击涉及民生的刑事犯罪,配合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网吧歌厅等场所开展排查整
治活动,消除不安全隐患,为群众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开展法律进基层活动
60余次, 走访群众400余人次,对联系村、敬老院和贫困家庭开展帮扶活动20余
次,全体干警向玉树、舟曲灾区和困难群众捐款70余万元。市检察院被市委表彰
为“帮扶困难村工作” 先进单位。认真办好“96699”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受理
电话和网络咨询、举报、维权求助等2100余人次,为群众排忧解难,热线办公室
获省级“巾帼文明岗”称号。

【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思想和组织建设。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
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检察院,反
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等活动,教育干警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坚定信
念。7月1日,为庆祝建党89周年,市检察院组织全市检察机关举行检察官集体宣
誓仪式,激发检察人员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尊崇和对职
责的坚守,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中层队伍
建设,通过竞争上岗调整市、市(区)检察院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优化队伍结
构,树立良好用人导向,激发干警工作热情。二是加强法律监督能力建设。健全
学习培训的考勤、档案、通报、成果考核评价等长效机制,采取案例研讨、模拟
法庭、论辩赛、技能比武等形式,开展岗位技能正规化教育培训和练兵活动,组
织集中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70余次。在全市开展“检察官教检察官”活动,举办
讲座32期,促进了全员学习提高。全市有16名干警在省检察院各类竞赛活动中获
全省“十佳”公诉人、业务能手、优秀办案人等称号。三是加强作风廉政建设。
严格执行廉洁从检各项规定,以严明的纪律促自律,靠严格的监督促防范。探索
开展案件集中管理工作,健全案件管理、控制和考核机制;积极推行网上办案,
对执法办案实现全过程动态管理、流程监控、问题预警和质量评估。加大检务督
察力度, 开展综合督察3次、暗访17次。组织对重点案件的当事人及家属、案发
单位进行回访,邀请人民监督员对14件职务犯罪“三类”案件依法监督。建立廉
政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内部监督各项措施,工作经验在全国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座
谈会上作了交流。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沟通,定期通报工作情况,
邀请视察、 座谈30余次,征求意见建议800多人次。健全落实走访联络、检察开
放日、 新闻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实地走访全市1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
位和社区、村镇,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媒体记者到检察院参观、座谈,以公
开促公正、赢公信。四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组建了威海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
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基层工作布局更加合理,办案资源进一步优化。落实
市检察院领导及内设机构联系基层院制度,深入基层调研指导30多次,帮助解决
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对全市2009年以来所办案件4600多册卷宗材料逐案逐卷检
查。积极推动规范化建设,从制度、机制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开展“学习身边
人”、评选“文明之星”、推荐“青年标兵”等活动,组织收集检察人生格言,
树立部门理念,引导干警把制度规范转化为内心确认和自觉行动,增强队伍的凝
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促进基层检察院整体工作水平全面提高。荣成市检察院
获得“全国模范检察院”称号,威海市委召开表彰大会并作出向其学习的决定。
(胡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