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监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a0&A=12&rec=78&run=13

【概况】 2008年,全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开
展“质量建设年”活动,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强化监督管理,
突出特色服务,加强队伍建设,认真履行综合管理职能,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威海市2008年度工作优
秀单位、自主创新年活动先进单位、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

【质量兴市】 年内,全市有32家企业的37个产品通过了山东名牌产品评审,其
中,新增山东名牌产品16个,复评通过产品21个。家家悦集团、白天鹅宾馆、石
岛新港、乳山电业4个单位的4个服务品牌获得“山东省服务名牌”称号。三角轮
胎和泰祥水产2个企业获得山东省质量管理奖。修改了《威海市名牌奖励办法》,
扩大了奖励范围和激励强度,对推动质量兴市工作加快向纵深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组织俚岛海洋科技、 宇王集团和西港水产3家海带加工企业向质检总局提交了
“威海海带” 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申请,并获准使用。9月,省政府产品
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督查考核组到威海市进行督查考核,督导组对威海市质量兴
市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各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至2008年末, 全市有中国名牌产品19个、山东名牌产品107个、山东省服务名牌
13个、山东省质量管理奖6个。

【标准化战略】 积极推行标准化战略工作,负责起草了《威海市关于深入实施
标准化战略的意见》、《威海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奖励办法》。加快了标准的制定、
修订,组织企业主持或参与24项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和10项涉及节能、环保、
安全、服务、食品等领域的山东省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有《YXCT系列高
效永磁同步电动技术条件》 、《钓具产品有害物质限量》等6个地方标准上报了
报批稿。完成了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泵标委会杂质泵工作组秘书处的筹建
任务, 并有效地开展了工作。加大采用国际标准宣传和指导力度,年内有8种企
业产品通过采用国际标准认可, 并有6个获得采标标志证书。大力推进了“企业
良好行为” 确认工作,年内山花地毯和威力工具2家企业分别通过了国家级和省
级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确认,1家企业通过了AAA级确认,8家企业通
过了AA级确认。有效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新启动了12个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
涉及外商投资服务等10个服务领域,推动家家悦集团参加了首批山东省重点服务
标准化试点的建设,并帮助、指导完成了商贸类服务标准化案例的编写,纳入了
国家标准委的教案汇编。大力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文登胶东乡土树种和威海经
济技术开发区无花果两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获准立项,并指导其开展建设
工作。 至2008年底,全市已参与了1项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主持或参与了46
个国家标准、 32个行业标准、32个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成立了1个全国
专业标准化(分) 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有67家企业、268个产品通过采用国际标
准验收,58个产品获得了采标标志证书;39家企业通过了“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
确认,共承担了15个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和1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
设。

【计量保障】 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专项行动,免费检定集贸市场
在用衡器3000余台件,受理群众咨询3500人次,免除各种计量器具检修费用20余
万元, 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营造了诚信计量环境。组织开展了节能降耗
“五进”(进企业、机关、学校、家庭、商场)活动,开展节能降耗计量咨询、
服务及宣传活动,提高了全社会的节能、计量意识。积极做好能源计量监督检查
及咨询服务工作,指导帮助67家企业通过了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抓好全市重点用
能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工作,对50家年耗能5000吨以上标准煤的企业
进行了检查,全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有效开展涉外计量监管服务工
作, 为外资企业检修计量器具1.1万余台(件),帮助外资企业建立计量标准15
项,培训计量检定人员20余名,方便了外资企业计量器具的检测、校准,提高了
其计量检测保障能力。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年内,对229家饮用水、水产品、小麦粉、肉制品、奶
粉、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等产品生产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查处各类食品质量安
全违法案件98起,对部分企业出厂检验、生产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
见,并监督其整改到位。进一步加强食品企业定期监督检查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
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查后处理工作。对350家食品企业和小作坊的642批次产
品实施了定期监督检查,合格622批次,产品合格率96.88%;对2家由国家质量技
术监督局抽查不合格和8家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查不合格企业实施了监督抽查
不合格后处理工作。
切实保障奥运食品安全 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销售区域进行全面调查,
对产品销往奥运赛事承办城市的21家企业进行登记造册,并加强对这些企业的日
常监管。对特色旅游产品和高风险食品进行专项整治,对生产加工环节实施全过
程监督。举办了食品应急事件演练,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奥运会期间,各区域
监管机构对233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28家小作坊实施监管巡查, 确保了奥运食
品质量安全。
成功应对“三鹿奶粉”事件 威海市是乳制品生产大市,有乳制品生产企业
14家,企业数量占全省的四分之一。“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威海市立即启动
食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食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和食品安全应急办公室,
向全市乳制品企业每家派驻2名驻厂监管员, 监督指导企业把好原料进厂和成品
出厂两个关口。 同时,加强检验能力建设,筹措资金100万元,购置检验设备及
耗材,加班加点接受企业委托检验,为提高处置能力提供技术保障。加强应急值
班管理,全市质监系统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严格落实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通过
严密监管、积极帮扶,威海市乳制品在国家及省监督抽查中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
题, 全市14家乳制品企业没有1家因受此次突发事件的冲击而停产或倒闭,企业
都保持稳定生产,也没有发生一起奶农杀牛和倒奶的情况,企业和奶农的利益得
到了充分保护。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至2008年末,全市有特种设备1.92万台,设备使用单位
4668家, 使用登记率达到100%, 重点设备、单位监察到位率达到100%,检验率
98.9%,全年实现特种设备零事故、零死亡的“双零”目标。
完善特种设备监管机制 围绕特种设备性“特”和量“多”的特点,结合全市产
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站的设立,创新监察理念、完善监察机制、提升监察手段;
抓指标落实责任、抓源头夯实安全基础、抓覆盖消灭盲点盲区、抓整治排除事故
隐患、抓演练提高应急能力、抓督查奖优罚劣;做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关口前移、
重心下移,实现生产源头监管到位、使用环节登记到位、现场监督检查到位和突
发事件应急反应到位。
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隐患 以检查企业“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预案”
为突破口,推动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至2008年底,全市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率在99.9%以上,100%的重点单位和90%以上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制定了救援预案,
企业特种设备安全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应付突发事件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抓好重点专项整治活动 开展了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气瓶充装专项整治、
特种设备安全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监督检查等专项整治、检查
活动, 全年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292份,对60家违法、违规单位进行了查处,对
发现的隐患由监管单位落实工作措施和责任人员,督促使用单位限期整改,成效
明显。
切实保障奥运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 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年活动,对
检查和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认真开展“回头看”,确保万无一失。严格落实特种设
备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好演练工作。对危化品
生产企业、宾馆、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了多次检查,检查企业3560余家,设
备1.25万余台。 发现隐患设备132台,下达监察指令书119份,消除事故隐患243
处,拆除报废设备11台,有效地保障了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市特种设备的安全。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将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3C认证、执行强制性标准等
重点产品全部纳入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加大了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和质
量问题突出的化肥、农药、电线电缆等产品的定检工作监管力度,重点产品质量
水平不断提高。 全年对665家企业生产的1001个批次产品实施了定期监督检查,
合格987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8.6%,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

【区域监管网络建设】 1月3日,市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质监局关于进一步加
强产品质量安全区域监管工作的意见》 。4月23日,市政府为全市19个产品质量
安全区域监管站举行了成立授牌仪式,副市长董进友出席仪式并讲话。监管站成
立后,在保障奥运安全、支援抗震救灾和应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突发事件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震救灾物资监管】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迅速组织监管人员对
全市2家承担板房生产任务的企业基本生产条件进行调查, 并组织精干力量实施
驻厂监管,帮助企业完善生产活动记录,指导企业应用产品质量追溯标识,指导
企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关于板房质量检测标准发布后,及时将检测
标准送达企业,指导企业按标生产。在质量检测方面,市质检所开辟救灾物资检
测“绿色通道”,实行24小时值班,无偿为救灾物资生产企业提供及时的技术支
持和检测服务。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检测设备,提高了检测服务能力,威海市产
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成为全省第一批具有检验资质的地市级检验机构之一,共检验
检测板房1853套,为威海市援川板房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同时,加大
执法力度, 对全市水泥、建筑防水卷材、建筑外窗等112家生产企业进行了执法
检查,严厉打击抗震救灾物资质量违法行为。

【科技兴检】 科研工作成果丰硕 设立了科技创新专项基金,用于科技成果
的奖励和科研项目的经费资助。《盐渍海带中铝含量偏高的原因分析》、《钓鱼
竿强度试验机》 等2个项目获国家质检总局立项;《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
产品出口的影响》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发展
特色农产品品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新形势下农业标准化工作的对
策研究》获得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编写发布了《威海市质监系统科技
创新奖评选办法》,组织开展首次科技创新奖的评选活动,专家根据该办法的规
定对2007年科技创新项目进行了评选, 其中《混凝土冻融试验机》等6个项目分
获一、二、三等奖。
实验室建设力度加大 “文登市检验检测综合实验楼(山东省工艺家纺检测
中心)”于11月获得省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进入基础设施施工阶段,预计2009
年底竣工投入使用。“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威海)”项目获准在
乳山市筹建。由省质检院与市质检所联合筹建的水泵产品检测部、纺织品检测部
通过省质监局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投入技术机构建设资金近1000万元,购置各类
设备128台(套),新增计量认证项目130个,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2项。质检
机构具备对2657个产品及参数的检验能力, 计量机构有279个授权项目。在全社
会关注的食品检验方面,有食品检测设备212台(套),实验室面积2640平方米,
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常规项目检验能力。
(龙荣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