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税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90&A=24&rec=144&run=13

【概况】年内,全市地方税务(简称地税)机构48个,其中市级局1个、县级局6个、直属单位和派出机构4个、中心税务所37个,在职职工1108人。全市纳入地税管理的纳税人7.93万户,其中单位纳税人2.46万户、个体纳税人547万户。全年组织入库各项收入114.29亿元,同比增长508%,增收5.53亿元,其中纳入全市财政公共预算的地税收入96.39亿元,增长5.73%,增收522亿元,占财政收入的571%,同比提高2.93个百分点。市地税系统连续7年被评为全市十大文明示范行业,市地税局全国文明单位复审合格,妇委会被评为“全国妇女创先争优先进集体”。

【管理基础】做好微机定税、发票管理、数据质量等基础管理。集中开展2.4万户税务登记证件验证工作,整改数据2万条。落实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责任制度和税务核查制度,加大对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申报管理,全市有5049人自行申报,同比增加804人,补缴税款989万元。强化“营改增”试点纳税人的调查摸底、税负测算、排查认定等,完成“营改增”纳税人金税三期系统交通银行POS机缴税通测试(曹丙珂供)的信息移交6825户。做好存量房系统数据调整,评估房屋1.2万户,征收税款1.75亿元。加强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1343户重点行业纳税人的评估,补缴税款1.46亿元。把好税收预警审核审批关,处理信息3489项,补缴税款2953万元。拓展综合治税渠道,采集信息25万条,入库税款2.6亿元,新增税款1.16亿元。完善“以地控税”宗地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土地使用税动态管理。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建立反避税工作督导机制,探索服务、管理、调查“三位一体”的反避税模式。强化对政策落实的监督管理,自主研发《减免税管理信息系统》,新泰市地税局试点成功后在全市推广。加强纳税服务平台建设,引入中介参与税收管理服务,深化纳税人权益保护。

【征管改革】按照国家税务总局金税三期上线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工程建设组织体系,组建团队,集中办公,做好论证评估、调查摸底、软件培训、系统运维以及机构设置、岗责明确初始化等前期准备,完成基础代码的对接维护以及数据的清理、录入、迁移,开展软件测试、运行维护、全员培训等工作,10月7日测试成功。年内通过系统新办登记6639户,发售发票57万份,代开建筑业发票1.2万份、销售不动产发票322份。深化征管方式和征管制度的创新,在泰山地税分局推进扁平化管理,建设全区性集中办税服务厅,实现分局集中征收和一级核算。肥城市地税局研发运行的“纳税评估案头审核系统”,泰山地税分局零散税源社区化管理,宁阳县地税局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联动机制,均得到省地税局的肯定。

【税务检查】集中开展金融保险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和重点税源三个专项检查,累计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2.81亿元。其中,检查金融保险业企业56户,延伸检查86户,查补税款1.96亿元,入库税款、滞纳金1.16亿元;清算土地增值税涉税项目30个,查补入库税款1.1亿元;检查重点税源223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5328万元。

【年度税收分析】①总量首破110亿。年内,全市地税收入达到114亿元,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96.3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57.1%,较上年提高2.93个百分点。②地方级好于中央级。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共计完成19.68亿元,仅增长0.26%。两个所得税的不佳表现导致中央级收入增幅低于地方级。中央级收入完成11.81亿元,增长0.25%;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后,新口径市县级收入完成102.41亿元,增长5.64%,增收5.46亿元。不含耕、契两税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8.70亿元,增长10.34%,增收7.37亿元。③三产总量首超二产。二、三产业提供全口径收入比重为47.21∶52.33,比重分别较2012年下降3.93百分点和增长3.9个百分点,三产在房地产业的拉动下首次反超。煤炭、钢铁、化工、电力、非金属制品等六大高耗能产业共计完成各项地税收入10.27亿元,下降4.14%,导致二产下滑。三产完成59.78亿元,增长13.5%,增收7.11亿元,其中房地产完成23.82亿元,增长40.52%,增收6.87亿元,成为三产增长的主要动力。④收入质量明显提高。9月,省政府下发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意见后,市政府确定财政收入“零”增长和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70%的目标。全市各级地税部门主动与财政部门协调,调减收入任务,做实收入,消化各种历史
2013年泰安市地税收入分税种完成情况
表23单位:万元项目税额比上年增长
(%)比上年增加总计11424575.0554884国内税收收入合计10819905.1052518营业税34205517.7951671企业所得税113601-3.97-4700个人所得税832386.675208资源税5209637.7914288城市维护建设税649560.47307房产税373465.531957印花税1645429.323731城镇土地使用税1000492.552486土地增值税52509-6.71-3777车船税1336913.621603耕地占用税71778-12.59-10343契税134539-6.86-9913其他收入合计60,4674.072,366教育费附加收入294124.471258地方教育附加195214.17781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139-23.63-43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7040.122税务部门罚没收入39-30.36-17地方水利建设基金96524.15385
2013年泰安市地税收入分县(市、区)完成情况
表24单位:万元
单位税额比上年增长
(%)比上年增加合计11424575.0554884直属征收分局126190-0.74-936泰山分局12612614.8716323岱岳分局10688219.6717566肥城市地方税务局219657-3.84-8778新泰市地方税务局255948-2.81-7409宁阳县地方税务局8708111.579032东平县地方税务局10005318.6415718经济开发区分局1071303.123240泰山风景名胜区分局1339017.842027遗留问题。全市共调减收入任务2.6亿元,年内办理各项误收退税4.26亿元。⑤前高后低仍未改观。年内,收入继续呈现前高后低现象,上半年、下半年收入比重为59.94∶40.06,较上年略有扩大。上半年共计入库各项地税收入68.48亿元,增长5.98%;下半年净入库45.77亿元,上半年比下半年多收23.71亿元。⑥结构性减税力度加大。年内,全市共计减免各项地税收入3.20亿元,较2012年多减免2483万元。其中高新企业减免1.05亿元,新办企业、小微企业等减免2.15亿元。⑦各征收单位增减情况不一。从增幅看,总量突破20亿元的新泰、肥城分别下降2.81%、3.84%;岱岳区在房地产和大项目拉动下,增长19.67%,领涨全市;开发区受耕、契两税减收影响,增幅仅为3.12%;从增收额看,泰山区、岱岳区、东平增收过亿;新泰、肥城分别减收7409万元、8778万元。⑧主体税种比重提高。营业税和两个所得税三大主体税种共计完成53.89亿元,占全部地税收入的47.17%,较上年提高2.42个百分点。增收5.22亿元,占全部增收额的95.07%,主体税种对地税收入支撑作用明显。(曹丙珂)